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A.一道B.两道C.三道D.四道2.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3.加入抗凝剂的人体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其中②部分包含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 B.白细胞C.血小板 D.白细胞和血小板4.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A.成年人血多,损失200—300毫升对人体没有丝毫影响B.定期放血有助于身体健康C.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奉献爱心人人有责,不应该考虑健康问题5.下列关于汗腺的叙述,错误的是()A.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 B.汗腺可排出部分尿素C.汗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D.汗腺是内分泌腺6.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流不止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 B.红细胞、血小板、血浆C.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血小板7.在尿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中,与尿的形成无关的是()A.肾小球B.输尿管C.肾小囊D.肾小管8.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A.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垂体时生长激素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9.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神经 B.大脑皮层、视网膜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神经10.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和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11.既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又是食物经过的是通道是()A.鼻腔 B.咽 C.喉 D.气管12.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无关的是()A.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数目极多D.肺位于胸腔内13.“望梅止渴”和“蜘蛛织网”两种现象分别是()A.非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4.人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往往会有痰,痰形成的部位是()A.鼻腔 B.喉 C.咽 D.气管、支气管15.麦田里的野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与小麦争夺水、肥,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间的什么关系()A.合作 B.竞争 C.适应 D.寄生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B.单细胞生物繁殖都特别快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中D.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17.下列有关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尿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排尿反射也受大脑的控制D.脊髓高位截瘫患者能在产生尿意后完成排尿18.糖尿病患者可以注射什么制剂加以治疗()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肾上腺激素19.某运动员在参加自行车骑游大会比赛中大量出汗,为保持和补充水分,最好饮用A.浓茶水 B.纯净水 C.鲜果汁 D.淡盐水20.在研究池塘植物类群时,有的同学认为黑藻属于蕨类植物,但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肯定的判断黑藻属于被子植物,他们最有力的证据是()A.黑藻有带状披针形的叶B.黑藻茎直立细长C.黑藻具有须状不定根D.黑藻有果皮包被的种子21.对合理膳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B.能够满足人体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D.工作累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工作轻松时以吃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22.正常的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不含()A.葡萄糖和水B.葡萄糖和蛋白质C.无机盐和水D.蛋白质和无机盐23.下列有关排泄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B.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C.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D.排出生命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24.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 B.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C.手碰到热的东西立即缩回 D.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25.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A.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生来就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C.出生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D.出生后才产生的,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26.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A.鼻腔和气管 B.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 D.气管和支气管27.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人生来就有的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28.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A.排尿、排便的信息错误传导到脊髓B.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D.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29.“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定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A.①②④ B.①②⑤C.②③⑤ D.③④⑤3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食用加碘食盐,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31.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B.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C.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D.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32.将手握成拳,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A.管壁的内面有瓣膜B.管壁较薄、弹性小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3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孕育胎儿十分辛苦,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胎盘34.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的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的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35.下列有关安全用药或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增加剂量可使病情尽快好转B.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止血措施是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C.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额,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D.骨折后,要及时正确地用夹板把骨折处两端的关节固定起来36.下图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分泌唾液,这是狗生来就会的,所以属于_________反射。(2)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__________反射。这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并在____________参与下,通过学习才能渐渐建立起来的。37.请根据下面有关艾滋病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感染艾滋病病毒2﹣6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H1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乳汁、伤口流出液中也含有HV(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HV)属于_____,艾滋病患者属于_____。(2)患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患者自身对抗艾滋病病毒而产生的_____免疫。(3)目前没有可临床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因此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只能从_____方面入手。(4)图中,除_____行为外,其余都可能传播艾滋病。38.(资料一)2017年5月19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2018年1月10日17时,全国已确诊感染的人数134人,37人死亡。该病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引起,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2013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家己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还没有投入使用。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①对患者隔离治疗②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对周围环境及时消毒③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特别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场④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⑤深埋死禽及其排泄物。(资料二)据悉,2017年12月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在中国进行.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如何再次连接大脑,若产生排斥反应,将导致手术失败,干细胞在这里扮演者关键性作用。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上述专家提出的建议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3)中国科学家己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接种疫苗后,可剌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4)材料二中的头部移植手术,从免疫角度分析,捐献者的“头”属于____________(抗原或抗体),移植时可能产生免疫反应。39.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烟雾和污染物,既严重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019年春节前夕,玉林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的通知》,我市教育系统多管齐下开展了一系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题教育活动,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干净、安静、文明的城市环境而努力。广大师生争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者、动员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以“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个家庭,影响全社会”为主要宣传途径,全面提高群众的“禁燃”意识,携手共建美丽玉林。(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与水结合形成的_____,对动植物的危害极大。(2)燃放鞭炮地区的声音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这种声音属于____。它也属于环境污染范畴,它对听觉影响极大。(3)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4)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硫和氮等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包括____A.化石燃料燃烧B.焚烧垃圾C.汽车尾气D.生活污水(5)雾霾天气,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在生活中如遇到雾霾天气,如何应对?请举一例。___40.随着科技发展,人工器官的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血泵”,“氧合器”,“调温器”三部分构成,下图甲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血泵”、“氧合器”分别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人体中专门调节它们功能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中。(2)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氧合器”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流回血液”进入人体后,补充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到达下肢细胞或组织至少会经过心脏________次。(3)甲图中的“调温器”可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__作用。(4)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的肺富有弹性,能够随着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而舒缩。例如,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_时,肺就会回缩完成呼气;此时,肺内的气压会如图乙中_____段曲线所示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题目详解】当人体换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并且需要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来进行清扫该病毒。【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2、C【解题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题目详解】外界的声波经过③外耳道传到⑥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②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⑤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①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④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C正确。
故选:C【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3、D【解题分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即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点睛: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会分为三层,即: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4、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和献血的知识,据此作答。【题目详解】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人体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通过造血得以恢复,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对于人体的血量,失血以及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要熟记。5、D【解题分析】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题目详解】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表皮内没有血管,皮脂腺有分泌皮脂的作用。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故选D。【题目点拨】汗腺的结构和功能。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或蛋白质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较少,红细胞数量下降,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表面渗出大量组织液,这些组织液主要来自血浆.血小板减少症应使用血小板进行补充.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故选C.7、B【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题目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因此,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输尿管。输尿管是尿液输送的器官,B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肾单位的功能结构、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切入。8、D【解题分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据图可以看出:图中的成分流经某器官时,含量增加了。【题目详解】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流出的血液氧气含量增多,A正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氨基酸等养料的含量增加,B正确;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所以血液流经垂体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就会进入血液,从而使的血液中生长激素含量增加,C正确;血液流经大脑后,大脑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物质和氧气,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都会相应减少,D错误。【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流经各种器官时成分的变化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9、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考点:眼和视觉10、A【解题分析】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题目详解】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故A符合题意;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故B不符合题意;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故C不符合题意;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本考点考查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的认识,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图形出题。11、B【解题分析】
(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咽既是呼吸器官又是消化器官,它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所以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在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题目详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组成。理解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组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D【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题目详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肺的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是熟记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数目多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13、D【解题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是一种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这种反射活动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不会消退。(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题目详解】“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蜘蛛织网”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故选:D。【题目点拨】掌握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1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15、B【解题分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题目详解】A.合作关系是同种生物群体之间彼此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A不符合题意。B.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田地里的杂草和玉米、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等,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C.适应不属于生物之间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D.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6、D【解题分析】
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熟记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题目详解】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题目点拨】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17、D【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题目详解】排尿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正确;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B正确;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C正确;脊髓高位截瘫患者的上行传导束受损,兴奋不能传递的大脑皮层,不能产生尿意,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低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18、A【解题分析】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解答: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即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故选A19、D【解题分析】
排汗是排泄废物的一种方式,汗液中含部分无机盐,主要是钠盐。【题目详解】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大量出汗来调节体温,但汗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出汗多,人体的水、无机盐损失严重,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因此,此时的运动员最应该补充淡盐水。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掌握汗液的成分和运动员在运动时最需要补充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20、D【解题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黑藻有果皮包被的种子,属于被子植物。21、D【解题分析】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题目详解】A.B.膳食是指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饮料。人们通过膳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护自身健康,AB不符合题意。C.营养的满足应该主要通过膳食来完成,每日的食谱应包括奶类、肉类、蔬菜、水果和五谷等四大类。做到摄取的营养物质种类要齐全,同时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量要适合,与身体需要保持平衡,C不符合题意。D.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饮营养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肿瘤。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营养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如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症等,影响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因此不论是累时还是轻松时,都应合理膳食,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的重点是合理膳食的知识点内容。22、B【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题目详解】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23、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排泄的意义。首先要明确排泄是人体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再根据排泄的意义分析作答。【题目详解】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是排尿,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排出的食物残渣不是代谢废物属于排遗。故此题答案为C。
【题目点拨】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排泄的概念。24、B【解题分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ACD、瞳孔受到强光照射变小、手碰到热的东西立即缩回、吃巧克力引起唾液分泌,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B、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的是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返回教室。故选B2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A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B呼吸道不完整,错误;C是呼吸系统的完整组成,正确;D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呼吸系统的能力。27、B【解题分析】
(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6)图中,甲是淋巴细胞、乙是吞噬细胞。【题目详解】A、该图中有,细胞甲为淋巴细胞;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后天形成的,而人生来就有的免疫功能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如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肿瘤细胞等,C正确。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防线中发挥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从图中信息知,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中也能发挥作用,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28、D【解题分析】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题目详解】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胸部横断,脊髓里胸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脊髓的传导功能。29、A【解题分析】
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据此解答。【题目详解】青少年的合理饮食: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30、D【解题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但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题目详解】A、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A错误;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B错误;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C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我国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D正确。【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调节作用。理解掌握各种激素的缺乏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C【解题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是运血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运血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题目详解】心脏的左侧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其内流的是动脉血,右侧是右心房和右心室,其内流的是静脉血,故A错误;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故B错误;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故C正确;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内流动脉血,血色是鲜红的,在近心端止血,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人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止血的方法。32、C【解题分析】
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最小的血管。【题目详解】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静脉血管,这些血管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而不是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者的特点。
3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考点:胚胎发育过程.34、A【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脏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分布位置较深,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运血回心脏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分布位置较浅,血流速度慢,在远心端止血,静脉内有静脉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临床是输液即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慢慢渗透,压迫止血即可。故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管的结构特点,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35、D【解题分析】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2)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题目详解】A.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植物体内提取,副作用小,但是用量应根据病情需要服用,不能乱增加剂量。A错误;B.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由于破裂的是静脉血管,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全身送回心脏,所以应在远心端压迫止血。B错误;C.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额,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C错误;D.骨折后,要及时正确地用夹板把骨折处两端的关节固定起来,不能让受伤的关节再活动,以免伤势加重,并立即请医生将关节复位。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考查安全用药的使用方法和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36、非条件条件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解题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题目详解】(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不学而能的一种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2)题干B中对狗只摇铃而不给食物吃,狗不分泌唾液;C中在狗吃骨头同时摇铃,使骨头和铃声对狗造成一定的刺激,由于多次重复,以后不给狗骨头吃,只摇铃也会分泌唾液,逐渐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因此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这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通过训练渐渐建立起来的,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对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明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37、病原体传染源特异性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一般接触【解题分析】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传播。预防艾滋病,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共用针具注射毒品等。【题目详解】(1)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HV)属于病原体,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2)患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患者自身对抗HIV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3)目前没有可临床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中的易感人群,因此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只能从切断传播途径方面入手。(4)艾滋病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图中除一般接触这种行为外,其余都可能传播艾滋病。【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有关知识,明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流行的环节即能正确答题。38、病原体①⑤②③抗体三抗原【解题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H7N9型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目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其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个人债务重组合同样本
- 2024年国际物流配送劳动合同
- 2024年学校锅炉维护工合同
- 2024年变电站建筑安装工程专业施工合同
- 2024年升级版:助手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4年专业架子工分包合作合同
- 中国阴道炎口服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作弊检讨书范文合集9篇
- 劳务协调合同范本
- 2024年临时雇佣合同:短期工作规定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中班音乐韵律《打喷嚏的小老鼠》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品质保证体系图
- 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9课时 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归总问题 教学课件
- 四班三倒排班表
- 《现代汉语》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13J1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作业设计
- 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 2023老年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参考文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