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可能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可能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可能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可能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可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瞭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比較不同學派在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的認識上的差異;◆瞭解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以及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第一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性質2◆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的定義分析◆潘菽(1983):社會心理學要研究的主要應該是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發展變化及其一般的表現,與他所受社會環境影響的關係。例如,家庭情況對人的心理發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及其規律如何,等等。此外,還有社會地位(階級、階層、身份等)的影響,學校的影響,師友夥伴的影響,語言的影響,居住(城市、鄉村、街道等)的影響,所接觸的文化範圍或方面的影響,集團、組織的影響,所屬國家、民族的影響,社會道德、風尚、習俗習慣的影響等等。此外,個人對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必然會有不同的反應方式,這也應該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第一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3◆吳江霖(1982):“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的變化發展的科學”後來(1985)修正為:“社會心理學應該是研究個體或若干個體在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心理活動(內潛的或外現的)變化發展的科學”◆沙蓮香(1987):“所謂的社會心理,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發產生,並相互影響的主體反應”,而社會心理學就是“研究社會心理的基本過程及其變化發展的條件和規律的具體科學。”◆王康(1985):“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感情、態度、行為產生什麼影響的學科”。◆孫曄、李沂(1987):“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規律的一門科學”。4◆1982年吳江霖從1937年到1980年45年間社會心理學的文獻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心理學的定義30條,隨後,有人將這30條定義按研究對象歸類為四類:(1)社會互動或社會交互作用;(2)人際關係;(3)社會影響;(4)社會化。5《新大英百科全書》: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在其社會和文化情境中的行為的科學。受行為主義的影響。側重對人的外在行為(可觀察性行為)的研究。觀點之一: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社會行為的科學6◆G·奧爾波特:“社會心理學是設法瞭解與解釋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是怎樣受到他人存在的影響;這個他人的存在包括實際的存在、想像中的存在或隱含的存在”。◆F·奧爾波特: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的社會行為與社會意識。社會心理學是個體心理學的一部分,心理學的所有分支都是研究個體的科學。◆強調對個體的研究,受傳統心理學的影響較大。觀點之二: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科學7◆羅斯:社會心理學研究由人類結合而產生的“心理面”與“心理流”。◆庫茲明:“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不同水準上的交往:個人之間,組織機構與個人之間,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的交往”,“交往是社會心理學的中心現象,通過交往,產生人們相互的感知、理解、模仿、暗示、信任、團結與衝突、態度與目標”。◆安德列耶娃:“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受參加社會群體這一事實所制約的、人的行為與活動的規律的科學”。觀點之三: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群體的心理與行為的科學8◆主體:群體中的個體以及由個體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體;◆刺激:社會環境因素,包括社會文化因素;◆反應:應為全部反應,包括內隱過程(心理)和外顯過程(行為)。◆定義:是特定社會文化情境中個體與他人、群體和社會相互作用,及其心理發生、發展與變化規律的科學。綜合定義包括:9◆社會學和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作為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交叉學科社會心理學至今才八、九十年的歷史。在這個歷史中兩種社會心理學同時並存的局面一直影響著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其中,一種是產生於社會學的,以社會學的研究取向為主導的社會心理學,叫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即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簡稱SSP;產生於心理的,以心理學的研究取向為主導的社會心理學,叫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即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簡稱PSP。第二節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10◤事實上,社會心理學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著分歧。1908年,美國的社會學家羅斯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大綱和參考書》,無獨有偶,同年,英國的心理學家麥獨孤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導論》,這兩本社會心理學教科書的出版,標誌著社會心理學的誕生,同時,也為後來的社會心理學的分歧埋下伏筆。◤1950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紐科姆(T.M.Newcomb)在《社會心理學理論:整合個人與社會的探討》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的概念,並對兩種社會心理學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關於PSP、SSP與CCSP11◤PSP從不考慮有機體的環境,對人類生活的社會環境不進行系統說明,PSP社會心理學家最低化甚至完全忽視被試所處的社會結構的性質極其對被試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在PSP那裏根本不存在人類和非人類環境的區別,結果是作為人類的社會心理學裏面卻沒有人,只有動物。◤SSP社會心理學從不考慮人類有機體選擇參與社會環境的生物和心理條件,簡單地把人類有機體當作等待文化注入的真空體。12

上世紀70年代末,兩種社會心理學的爭論再度興起。首先遭到攻擊的SSP,接著是PSP,最後是整個社會心理學,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們開始尋求SSP和PSP的整合之道。l

80年代出現了比較文化的社會心理學(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簡稱CCSP),著重研究文化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和調節作用。比較文化的社會心理學有自己的獨特的研究方法。13l

邊緣性學科: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是其母科學;l理論性強的應用性學科;l三種水準的概括:無所不包的“大理論”、中間級理論及在經驗研究中直接得出的概括性較小的理論,相應與這三種水準,社會心理學可謂是學派林立。學科性質14◤G·奧爾波特: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洛莫夫: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主幹之一◤吳江霖: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大支柱(另一支柱是生理心理學)◤瑞特納: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總稱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觀點)15洛莫夫的觀點16◤都強調對個體研究◤都偏重對認知研究◤都強調實驗研究◤都受到達爾文進化論影響社會心理學與個體心理學共同點17◤個心強調人是理智的動物,淵源於認識哲學;社心強調人是社會政治道德的動物,淵源於政治哲學。◤個心研究人類的一般心理過程和心理機制,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社心研究在具體的人際互動和社會情境影響下的人的心理過程和心理機制,具有具體性和情境性。◤個心著眼於個體,社心著眼於群體中的個體與群體。社會心理學與個體心理學的區別18◤共同點:重視運用社會環境與人的相互作用,及人際互動關係來分析研究對象。◤區別:社心側重於互動關係中的個人或群體心理活動;社會學側重於社會和各種群體的結構,各種社會關係,結構效應。社心側重於微觀分析,以實驗方法為主;社會學側重於對社會宏觀分析,以社會調查為主。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學19◤瞭解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及其思想基礎◤瞭解早期社會心理學的主要流派◤當前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特點◤掌握現代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第二章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與理論流派20§2·1社會心理學的孕育與形成◤美國當代社會心理學家霍蘭德(E.P.Hollander,1976)認為整個社會心理學的歷程可分為社會哲學、社會經驗論和社會分析學三階段,而後兩個階段構成了社會心理學的現代歷程,與這三階段相對應的分別是社會心理學的孕育時期、形成時期和確立時期。212002/10/17§2·1·1社會心理學的孕育階段

(古希臘—19世紀上半葉)◤這一階段與母體科學哲學緊密聯繫在一起,其核心內容是關於“人性”問題的爭論。主要有兩條線索:1、從蘇格垃底——柏拉圖——康德——歌德——盧梭:人可以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道德即知識。2、亞裏士多德——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拉——霍布斯——馬基雅維裏:社會源於人的自然本性,人性是由生物或本能決定的,人性惡。22

談談你對人性善與惡的認識◤中國傳統的社會心理思想也是以“人性”問題展開爭論的,主要圍繞人性善,還是人性惡開展爭論。23§2·1·2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時期

(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開始描述人類群體的社會行為。社會學的先驅孔德和斯賓塞的影響催眠術的影響24在理論上有五大直接來源:1、德國民族心理學:馮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學》;2、法國群眾心理學:塔德關於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爾凱姆對群體的強調;3、英國本能心理學: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麥獨孤的本能論。4、經典精神分析學派:(1)本能與社會:本能—潛意識—伊底、自我與超我;(2)集體心理學:集體的原始特性—愛的關係是集體心理的本質—自居作用對集體心理形成的影響;(3)社會和文明的進步:社會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與文明的衝突;5、社會行為主義學派: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與強化律;桑代克聯結主義;華生行為主義。25§2·2社會心理學的確立社會心理學的確立時期(1930—1950)主要標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將實驗和問卷法等實證手段引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動力來源於5個方面——實驗社會心理學——芝加哥學派——文化人類學——新精神分析學派——群體動力學26§2·2·1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奧爾波特的實驗社會心理學的誕生(特裏普利特的社會助長實驗、莫德的忍耐實驗)哥倫比亞學派的代言人:墨菲——人格的社會心理研究、疏通與情境說謝裏夫:社會規範心理學霍桑實驗與工業社會心理學研究態度測量時代的到來—博加德斯德社會距離量表—莫雷諾德社會測量學—瑟斯頓與李凱爾特:態度測量27§2·2·2芝加哥學派—實用主義的大本營—通過社會互動介入社會心理學米德:社會行為主義:《精神、自我與社會》托馬斯:態度問題的社會心理研究—移民心理和社會適應問題研究杜威:人本主義社會心理學羅伯特.帕克:城市生活的心理機制—邊際人:文化的混血兒埃爾伍德:系統社會心理學28§2·2·3文化人類學的貢獻馬林諾夫斯基:功能主義—對美拉尼西亞母權制社會研究:對精神分析的批判波亞士:人格的文化動因—對愛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的研究比妮蒂克與米德:文化決定論民族性格的早期研究: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29§2·2·4新精神分析學派

(社會文化學派)榮格—精神分析中最早帶有社會心理學烙印的人物:集體潛意識理論阿德勒:社會興趣心理學霍妮:神經症文化決定論沙利文:人際關係學說弗羅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思想:個人與社會—社會性格—人性需要30§2·2·5群體動力學的貢獻勒溫:場論與群體動力學—場論三原則:現象學原則、整體論原則、動力學原則阿希:從眾行為研究道奇:競爭與合作理論31§2·3現代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新精神分析學派社會行為學論社會認知論認知失調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本能論的回潮32§2·3·1新精神分析學派埃裏克森:心理社會同一性論卡茲和薩諾夫精神分析的態度理論:機能的研究鮑恩:團體體驗論舒茲:人際行為的三維理論阿多爾諾:權威人格研究33§2·3·2社會行為學習論挫折—侵犯假設與模仿研究霍夫蘭德:資訊溝通與態度改變斯金納:操作性行為主義班圖拉:社會學習理論:經典實驗—學習的心理過程—自我調節與自我強化的行為—行為改變的方法34§2·3·3社會認知論人的知覺和歸因理論黑德的人際關係認知理論—瓊斯的對應推斷歸因理論—凱利的歸因協變理論認知協調理論黑德的人際關係認知平衡理論:P—O—X理論—卡特賴特和哈拉裏的結構平衡理論—紐科姆的交往活動理論:A—B—X系統—奧斯古德—蘇西—塔南鮑姆的一致性原則—阿貝爾遜和羅森伯格的情感—認知協調理35§2·3·4社會認知失調理論布來姆與庫亨對認知失調研究:決斷、選擇後的心理表現—對認知失調實驗的歸納整理—心理反抗理論費斯汀格:認知失調—失調的程度—被迫順從—不足報酬心理學—預言社會心理學阿隆森與米爾斯:失調理論的發展:喜歡論—交換的人際吸引理論36§2·3·5符號互動理論芝加哥學派與衣阿華學派社會角色理論:戈夫曼:人生是個大舞臺參照群體的比較與規範研究:海曼日常生活方法論37§2·3·6社會交換理論霍曼斯:社會交換的基本概念與命題—群體影響中的交換蒂博特和凱利:認知交換理論:人際相互作用的分析—互動關係的形成與評價—兩人互動中的權力彼得.布勞:結構交換理論:基本原理—群體中的交換動力學38§2·3·7文化人類學的當代研究國民性的研究社會化與社會行為的塑造文化變遷與代溝現象39§2·3·8本能論的回潮洛倫茲與廷伯根:習性學的研究威爾遜與道金斯:社會生物學的研究:社會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社會生物學中的人性觀—基因—文化協同進化論40課外作業在大量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熟悉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歷史線索,瞭解社會心理學界對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的有關評析。41第三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瞭解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三個層次;瞭解不同傾向社會心理學方法論原則掌握各種具體方法的優缺點學會設計科學的社會心理的研究方法42§3·1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論問題☆方法的變革會導致整個學科的變革.對於社會心理學而言,可以說是“成也實驗,敗也實驗”。☆實證主義是目前心理學的主流方法論。☆心理學的發展總是比自然科學慢一步,其主要問題是出在方法上。☆作為一種科學應該是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相結合的。☆對於人而言,處於CHOCS狀態,具有內在的自組織性和隨機性,隨機性是人的內在的生物基礎。43§3·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榮克爾和麥克格雷斯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策略圖44§3·2·1實驗研究實驗研究是目前運用最多、最廣泛、最長久的方法。主要意義在於:建立理論、檢驗假設、創設理想情境,發現真理。實驗室研究:控制條件嚴格,但脫離社會生活。自然實驗:接近生活,但控制條件不方便。模擬實驗存在問題:受情境限制,實驗結果不具普遍性;被試不具有對總體樣本的代表性;存在倫理問題;過於實證化傾向使社會心理學視野受到局限。45§3·2·2調查研究問卷調查:典型問卷調查;個案調查。現場觀察:連續性觀察。46§3·2·3其他檔案研究心理測驗相關研究47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偏誤與道德問題關於偏誤:1、樣本偏誤;2、研究者偏誤;研究者的暗示、期待3、被試偏誤;裝好、迎合被試,以社會標準替代自我標準。偏誤的消除與心理測量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度。關於道德問題:1、欺騙;2、角色扮演。48§3·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進程與報告撰寫選擇研究課題擬訂詳細的研究計畫:有效設定控制條件—確定研究對象的範圍—確定進行的步驟—明確收集資料指標報告的撰寫:確定研究的主題—說明研究的目的與意義—說明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提出結論與建議—列出參考資料注意點:科學性、可讀性、著重方法與結果的闡明、討論與建議務求真實與客觀49課外作業以研究出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80年代和90年代的青年大學生的某些心理特點為主題,自擬一個研究計畫。5051弗洛依德認為,超我是從自我中的一部分分化而來的,它是在幼兒時期形成的。主要是通過以父母為榜樣的認同(或自居)作用形成,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鞏固。人格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即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3—6歲)、潛伏期(7—青春期)、兩性期(或生殖期,青春期以後)他認為,前三個時期是個體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新精神分析理論----

埃裏克森的觀點認為人格的發展持續人的整個一生,也就是說人的社會化過程是持續一生的過程。認為人格的發展經歷許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的矛盾或核心問題,當這個特殊矛盾解決了,人格發展也就發展了一步。期別年齡心理危機(發展關鍵)

發展順利

發展障礙

11歲

對人信賴---對人不信賴(trustvs.misstrust)

對人信賴,有安全感

與人交往感到焦慮不安

22---3歲活潑自動---羞愧懷疑(autonomyvs.shameand

doubt)

能自我控制,行動有信心

自我懷疑行動畏首畏尾

33---6歲自動自發---退縮內疚(initativevs.guilt)

有目的方向,能獨立進取

畏懼退縮,無自我價值感

46---青春期

勤奮進取---自貶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5青年期

自我統合---角色混亂(identityvs.confusion)

自我觀念明確,追求方向肯定

生活缺乏目標,時感彷徨迷失

6成年期友愛親密---孤獨疏離(intimacyvs.stagnation)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業的基礎

孤獨寂寞,無法與人親密相處

7中年期

精力充沛---頹廢遲滯(generativityvs.stagnation)

熱愛家庭,栽培後進

自我恣縱,不顧未來

8老年期完美無缺---悲觀絕望(integrityvs.despair)

隨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二、

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的理論

強調認知結構在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認知結構是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多而不斷發展的。道德判斷是道德品質中的認知成分。兒童的道德社會化的水準主要取決於兒童的道德判斷水準的高低。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1)從他律走向自律;(2)從效果到動機或從客觀到主觀;(3)兒童對懲罰方式的看法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趨向於有針對性;(4)年幼的兒童以自身快樂與否進行道德判斷,而11歲以上兒童則按照穩定的原則進行判斷;(5)兒童的道德判斷可以通過教育進行促進,但也受到個體發展年齡階段的制約。認知發展理論——柯爾伯格道德社會化理論柯爾伯格認為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的劃分過於籠統而簡略,他認為人的品德的發展具有固定的三個水準、六個階段。柯爾伯格認為人的品德水準由低階段進入高階段,並不表現出文化價值知識方面的增長;而只是包含了道德判斷早期形式的重組與轉換。因而道德發展不是通過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過直接的學習經驗,而是通過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結構的重新組織這個發展過程而出現的。在研究方法上,柯爾伯格採用道德困境的兩難問題來測量兒童的道德社會化水準。最經典的是“海因茨偷藥的故事”。柯爾伯格道德判斷發展階段

判斷水準發展階段兒童對偷藥的反應前習俗水準道德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的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定向階段

第二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定向階段T:因為藥的造價低F:偷藥會被抓到牢裏去的

T:他需要他妻子,而他妻子需要藥F:他妻子在他出獄前會死去,因而對他沒好處習俗水準道德的價值在於做好事,在於別人期待和社會秩序第三階段:使他人愉快和幫助他人階段

第四階段:盡義務重權威和維持社會秩序定向階段T:他是為他妻子找藥,因而不是自私F:他會給家庭帶來恥辱,因此而苦惱

T:他要為他的妻子的死而負責F:他觸犯了法律後習俗水準自覺遵守公共規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被認為具有道德

第五階段:遵守法規和契約定向階段

第六階段:良心或原則定向階段T:法律在一個人因為服從它而失去生命的情況下是不合理的F:其他人也會有強烈的要求

T:他實現他意識中的準則,如“生命勝於金錢”F:偷竊不能實現他的道德準則三、

班圖拉的社會學習論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起源於行為主義學派,但又突破行為主義的框架,強調認知因素和自我調節在個體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班圖拉通過經典實驗(bobodollstudies)證明,榜樣—鼓勵組兒童自我控制時間較短,榜樣—批評組兒童自我控制時間較長。而控制組介於兩者之間。其他的實驗包括攻擊行為實驗、親社會行為實驗等。討論:目前我國在對年輕一代的社會化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請列舉。本章課外作業

自擬研究計畫對吸毒青年或犯罪青年進行調查,瞭解影響其正常社會化的社會心理因素。第五章自我意識教學目的:瞭解自我意識的概念、功能、特點、心理成分;掌握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的基本理論第一節自我意識的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定義: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即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心理特徵以及自己的社會特徵,總之,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所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人是生活在自我中的,人類對自我的認識直接影響到人類自身的行為。二、自我意識的結構(一)詹姆斯的觀點:1、自我具有兩重性,即自我是由主觀的我(I)和客觀的我(me)兩方面構成。表示I,是對自己認識的自我,是自我反省時對自己特徵的意識。表示me,是一個能稱之為人的一切的總和,包括能力、社會性和人格特徵以及物質所有物等。示例“我恨我自己太缺乏自信了”。第一個“我”是主觀的我,是對自己活動的覺察者;第二個“我自己”是客觀的我,是被主觀的我覺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動。自我意識的結構(二)詹姆斯意識構成的三要素自我意識的心理成分(1)認識部分:自我認知與自我評價、自我圖式(2)情感部分:自我體驗,如自我價值感、成功體驗與失敗體驗,自豪、羞愧、內疚(3)意志部分:自我調節與控制、毅力、恒心等三、自我意識的功能

一、自我意識對心理健康的影響:1、自我效能(自我功效,self-efficacy,班圖拉)揭示“具有智慧品質的人”,即對自己的前景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其情感堅韌、較少焦慮,有利於心理健康,更易成功。2、塞裏格曼的動物實驗證明無助感(helplessness)會使人放棄任何努力,被動屈從,甚至變得淡漠而毫無激情。3、蘭格和羅汀對病人的研究:受到精心、充滿同情的照顧的病人會感覺更加衰老,而提高病人主動性強調病人自由選擇責任的,病人的警覺性、活動力和愉快感明顯提高二、自我意識對學習工作的推動作用1、自尊心(self-esteem)的作用。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榮譽,不向別人屈服,不容別人歧視侮辱,維護自我尊嚴的自我情感體驗。與此密切相關的是羞恥心(senseofshame),是指由於發現自己在認識、行為上的不足、缺點和錯誤而感到羞愧,受到別人侮辱而感到憤懣。自尊心、羞恥心總是與上進心、榮譽感聯繫在一起的,是推動人們不斷上進的一種動力。2、自信心(self-assured)的作用。自信心是對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計,是人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重重要的心理品質。第二節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一、庫利:自我意識形成的兩個“鏡像階段”二、自我意識的分化、矛盾與統一1、自我意識的分化:主體我與客體我的分化、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分化、別人眼裏的我與自己內心我的分化2、矛盾:主我與客我的矛盾;青春期的獨立意向(自我肯定型、矛盾型、否定型、擴張型、萎縮型)3、統一:積極統一,促進個體社會化;消極統一,阻礙個體的發展;難以統一,導致矛盾人格。第三節自我認識的途徑一、積極認識自我全面評價自我。自我認識的途徑主要有:與他人比較;瞭解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通過自我反思;通過活動結果。二、悅納自我,展示自我。正確對待自己的優缺點。進行自我形象的塑造。課堂練習活動自我素描:20個我是誰?課堂活動自畫像:我的2001第六章社會認知教學目的瞭解社會認知的基本概念和認知的基本對象掌握印象形成的因素和影響印象準確性的因素掌握社會認知的歸因理論第一節社會認知概述一、社會認知的定義1、社會認知(socialcognition)又稱社會知覺(socialperception)、人際知覺(interpersonalperception)、對人知覺(personperception),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向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社會知覺的過程是依據認知者的過去的經驗及對有關線索的分析而進行的。社會認知必須依賴認知者個人的思維活動,包括資訊加工、推理、分類與歸納。2、社會知覺與知覺的聯繫與區別:社會知覺是在知覺過程中出現的心理過程,是知覺的一種表現形式。知覺反應是由內外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規定知覺的內條件的主要有:定勢、需求和期待,規定知覺的外條件主要是主體的生活環境,其中在社會環境的作用下出現社會知覺。區別:規定社會知覺的外條件是社會生活環境;社會知覺的內容主要是社會中的人而不是物。3、社會認知的特點:整體性、選擇性、心理慣性、間接性你看到了什麼?二、社會認知中的圖式及其作用1、圖式是認知心理學的中心概念,是指個體以已有的認知經驗組織資訊的方式,它直接影響到我們如何解釋世界和自我。2、圖式分類:人的圖式(personschema)—描述典型的或特殊個體的心理類型的方式;自我圖式(self-schema)—將自己加以分類和描述的方式;角色圖式(roleschema)—描述範圍較寬的社會群體和角色心理類別;事件圖式(eventschema)—對社會事件的心理分類。3、圖式的作用:影響人們對社會資訊的感知;影響人們對社會資訊的記憶;影響人們對社會資訊的推理;影響人們的行為。你看到了什麼?換個角度,也許會有新的收穫!三、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1、認知對象本身的特點。如對象對於認知者所具有的意義(典型的就是布魯納的貨幣實驗),認知對象的特點等。

2、認知者本身的特點。主要是指認知者的需要、經驗、人格特徵的特點。

3、認知的情境方面的特點。主要由於情境對人的行為往往具有規定作用,因此,人們對人的行為的判斷往往依據情境的線索(典型的實驗是張德的研究)。四、社會認知中的偏差1、抽樣誤差;2、傾向於注意獨特的具體的事例,未能充分利用基本資訊;3、框架(frame)的作用。人們在心理上傾向於把積極的事件歸因於“小價值”,把消極的事件歸因於“大價值”。第二節社會認知的基本對象對他人情緒與表情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特徵的認知對人際關係的認知對社會角色的認知自我認知(略)一、對他人情緒與表情的認知(一)表情線索是重要的社會刺激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語表情根據有關研究,快樂和痛苦是最易辨認,恐懼和悲哀較難辨認,懷疑和憐憫最難辨認。(二)面部表情具有超文化性埃克曼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對於“愉快”、“厭惡”、“驚奇”的判斷一致性特別明顯。他在新幾內亞土著人中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變化是和麵部不同區域的肌肉的運動變化相聯系的。研究發現,與人的面部表情變化保持較密切和穩定聯繫的面部肌肉大體上可分為三個區域:額眉區;眼瞼區;鼻—口唇區。這三個區域的肌肉的不同組合可以將人們所具有的六種基本的情緒全部表現出來。嘗試:愉快、驚奇、憤怒、恐懼等情緒的表現。言語表情主要通過人們說話時的語音、語調、語速及節奏的變化來體現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比較情緒高昂時、愉快時、平靜時、緊張時的表情體態表情體態是指身體各部位的表現於外的狀態,又分為靜態的和動態的兩種。中國傳統的知解人心的五種方法觀語言: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觀行為:欲知其人,觀其所行觀相貌:吉人自有天相,一分貌,一分才類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省察己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對人性格的知覺情境測量心理測量社會調查行為分析第三節印象印象與印象形成印象形成過程中的資訊選擇與加工印象的定向作用與準確性印象的控制與表現策略一、印象與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impression):所謂的印象就是留在記憶中的認知客體的形象。簡言之,就是頭腦中認知客體的“像”。人們頭腦中的“像”很多,如社會像、他人像、自我像等。也稱社會印象。印象形成:對他人或事物進行歸類,形成有關人或事物概念,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就是印象的形成。印象的基本特點:間接性;綜合性;固執性二、影響印象形成的因素知覺者的因素:人性哲學、情緒狀態、過去的經驗、需要、人格特徵等;知覺對象的特徵:動作、語言、身體特徵、人格特點、與周圍環境的區分;交往情境三、印象形成過程中的資訊選擇與加工1、資訊的選擇自然特徵的資訊選擇社會特徵的資訊選擇心理特徵的資訊選擇2、資訊加工傾向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權平均模式核心品質與黑票作用四、印象的定向作用與準確性印象的定向作用首因效應與第一印象近因效應暈輪效應投射效應社會刻板效應慈悲效應四、印象的控制與表現策略印象控制(impressionmanagement):也稱印象管理,是指一個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形成的過程。目的是使別人形成的關於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有效的印象控制的基礎是正確理解社會情境,理解特定情境的社會要求,理解與自己發生交往的別人。特殊的自我表現策略:逢迎、恫嚇、自我抬高、顯示、懇求練習學習SOLER技術(艾根

G·Egan)S:坐或者站要面對別人O:姿勢要自然放鬆L:身體微微前傾E:目光接觸R:放鬆討論:心理包裝女大學生形象塑造女大學生形象塑造一、歸因的概念歸因(attribution)是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所進行的分析和推測。從本質上說,歸因是一種社會判斷的過程。歸因是人的生命的本能反應,是人適應環境和控制環境的必要手段。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在各個領域都有應用。二、歸因的理論之一:海德的歸因理論海德是最早研究歸因理論的學者。他認為人們為了有效地控制環境,關鍵問題就在於對他人的行為或事件作出原因分析。他將這種普遍現象稱為樸素心理學。海德認為人的行為或者決定於外界環境,或者決定於主觀條件。因此,歸因有兩種基本的類型:情境歸因和個人傾向歸因。只有首先厘清其根本原因是內在的還是外部的,然後才能有效地控制個體行為。恒常原則:在推論和判斷某種行為性質時,人們總是從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各種因素中找出某個特殊原因和特殊結果之間的關係,然後得出結論。如果某個特殊原因總是同某個特殊結果相隨而生,基本不變,則意味著有因果關係。海德的歸因理論對後來的研究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歸因理論之二:凱利的歸因理論凱利的三度理論(cubetheory)認為人們要從三個不同的範圍來驗證因果關係,即客觀刺激物、行為者、所處的情境或條件。並將外界資訊分成三種不同的資訊資料,即差別性、一致性和一貫性。歸因理論之三:維納的歸因理論維納主要研究了人們對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發現長期成功現在失敗的人或屢屢失敗現在成功的人往往歸因於不穩定的因素、機遇或努力。而長期成功或失敗的人往往歸因於穩定的因素。並由此對成就動機高與低的行為表現進行比較。成就動機高的人把自己成功的原因歸因為自己能力強,把失敗歸因為自己不努力,因此工作會更加努力;成就動機低的人把成功的原因歸因為運氣好、工作容易等外在原因,把失敗歸結為自己無能。生活中往往處於退讓的態勢。羅特:控制點理論個人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的後果會有不同傾向的歸因,亦即對生活後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內控者:相信自己可以發揮作用,面對失敗,不懷疑未來改變的可能性,相信未來、樂觀、更加努力,態度與行為符合社會期望;外控者:看不到個人努力與行為後果的積極關係,面對失敗和困難傾向於將責任外推,不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而是轉向尋求救援或以賭博的方式碰運氣,傾向於以無助、被動的方式面對生活,因而被認為是不可取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德韋克研究:內控學生自信、自我負責、喜歡挑戰性工作,有更大的挫折承受力;外控學生缺乏信心,焦慮水準高,對成就活動缺乏興趣,將成功歸因於運氣。歸因理論之四:瓊斯的歸因理論瓊斯的對應推論理論。前提:只有不存在外界壓力或壓力很小的情況下,個人的言行才會被看作是內在品質、動機、性格的外在表現,才可以作內在歸因。假設:人的人格特質、動機都與一定的外在行為相聯系,一定的外在行為是由一定的內在的人格特質、動機等引起的。影響對應推論正確性的主要條件:(1)行為結果的嚴重性;(2)行為的社會贊許程度;(3)行為的自由選擇性。三、影響歸因的因素(歸因偏差)基本歸因錯誤——對個人內在因素的過分歸因行動者——觀察者效應防禦性歸因——自我價值保護課外作業查閱資料並設計問卷調查研究學生歸因差異與學生學習成績相關性。查閱有關書籍,自學《社會情感》與《社會動機》,瞭解人的情緒情感產生的機制;瞭解人的行為的動機形成的規律。課堂提問1、人的行為動機是如何產生的?2、人的基本需要有哪些?需要發展的規律有哪些?3、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4、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的動機。5、常見的社會情感有哪些?6、斯騰伯格關於愛情發展三要素是什麼?第七章態度與態度改變教學目的:正確分析社會態度的內涵;掌握社會態度的基本理論;瞭解影響社會態度形成的因素,掌握態度改變的方法;掌握社會態度測量的方法第一節社會態度的概述一、態度的實質1、什麼是態度態度(attitude),源於拉丁語aptus,有兩種基本含義:(1)具有“適合”或“適應”的意思,指對行為的主觀的或心理的準備狀態;(2)在藝術領域中,指雕塑或繪畫作品中人物的外在的、可見的姿態。現在態度特指對一個特定客體的反應準備。在關於“態度”的定義上,有幾種較為典型的“說法”:(1)將態度納入認知體系之中,如洛開奇“態度是對於同一對象的數個相關聯的信念的組織”;(2)將態度看成是情感的標誌,如愛德華茲“態度是與某個心理對象有聯繫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3)將態度看成是人們行為反應的準備狀態,如G。奧爾波特“態度是根據經驗而組織起來的一種心理和神經中樞的準備狀態”,“它對個人的反應具有指導性的或動力性的影響”。(4)將認知、情感和行為都平行地容納於態度之中,如弗裏德曼“態度對任何給定的客觀對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認識的成分、表達情感的成分和行為傾向的持久體系”。什麼是態度?態度是個人指向一定對象,有一定觀念基礎的評價性持久反應傾向。2、態度的構成要素:(1)態度的認知成分:人們作為態度的主體,對於一定態度對象或態度客體的知識、觀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起來的具有傾向性的思維方式。態度的認知成分不同於一般的事實認知,具有傾向性的或具有偏見的性質。(2)態度的情感成分:個人對於一定態度對象的體驗,如接納或拒絕,喜愛或厭惡,熱情或冷漠,尊重或輕視等。態度的情感成分是有理由的,有認知因素的直接支持。(3)態度的行為成分:態度作為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和反應傾向,一經產生就必定對人們的特定行為產生影響,另外,態度還具有特定的意動效應。二、態度的特點1、態度是習得的心理狀態。態度的學習是社會化的重要內容,是適應現實世界的結果。因此,態度也是隨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及個人新的社會學習經驗的建立而改變。2、態度具有對象性特徵。3、態度具有內在性特徵。是個體的內在的心理構成,一般需要間接地從一個人的表情、意向和行為中推知。4、態度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特徵。態度一經形成便構成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羅森伯格和霍夫蘭德的態度仲介作用圖刺激:個體、情境、社會事件、社會群體以及其他態度對象態度情感認知行為交感神經反應情感的言語表達知覺反應信念的言語表達外顯行為行為的言語表達可測量的獨立變數仲介變數可測量的依從變數三、態度的維度指向(direction),即態度方向,指人們對於態度客體的態度是肯定指向還是否定指向。強度(strength),指一種特定態度傾向於某一指向的程度深度(intensity),態度主體在一種態度對象上的捲入水準。向中度(centrality),態度接近個人核心價值的程度外顯度(salience),態度主體在一種態度上所表現的外露程度。四、關於偏見——一種特殊的社會態度偏見是人們不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形成的對人或事的態度。此種態度包含的認知成分較少,情感成分較多,因而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偏見可表現為正面偏愛,也可能是負面偏惡,但大多數是負面偏惡。偏見的特徵:偏見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確的資訊來源為基礎的;認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有過度類化傾向;含有先入為主的判斷。偏見產生的客觀原因: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因素往往交織在一起。偏見產生的主觀因素:人們心理上存在的絕對化公平觀念和個人的權威人格。偏見的消除:合作教育、大眾傳播等五、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拉.皮埃爾對態度與行為一致性的挑戰。態度與行為一致性的社會現象態度與行為關係的基本原則:佩恩羅德1983年提出:總的態度預言總的行為;具體態度預言具體行為;態度測量與行為的時間間隔越短,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越高。行為對態度的影響為什麼會出現態度與行為的不一致?1、態度的一般性與行為的特殊性2、態度的強度、明晰度及相關程度。當態度的認知深、情感切、意圖強時,態度強度就大,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一致性就高。態度越明晰、具體,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一致性高。3、個體的動機、能力與意志力。態度與動機矛盾,或能力受限時,態度與行為之間會產生不一致。個體的意志力薄弱也會影響個體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4、自我監控水準。高自我監控的人重視情境線索,表現出隨情境因素而變動。低自我監控的人較多依賴內在的傾向性,他們的行為對於推測他們的內在態度來說是真實的、可靠的。而高自我監控的人行為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行為與態度的關聯性較低。5、態度表達的情境因素。羅凱奇認為,行為至少是兩個態度函數:對於對象的態度和對於情境的態度。考慮情境的壓力,我們發現私下的態度與公開的行為之間的不完全一致是常見的。六、態度的功能1、態度對人的判斷的影響。態度作為心理準備,影響人們注意事物的方式以及對事物的理解。哈斯道夫的球迷判斷實驗2、態度對人的選擇的影響——記憶過濾效應。瓊斯:人們對支持自己既有態度的材料,學習起來更容易,也更容易被同化,而與個人態度相違背的材料學習起來更困難,獲得的資訊也容易被歪曲。萊威斯:符合自己態度的東西不易遺忘。3、態度的自我價值保護作用。(信仰的力量)4、態度對行為方式和活動水準的影響——激勵作用。長期的高激勵水準,必須以人們對工作有積極的態度為前提。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和變化的主要理論態度形成和變化的幾個基本理論:

1、社會學習理論;

2、態度分階段變化理論;

3、平衡理論;

4、和諧理論;

5、認識失調理論一、態度形成的社會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是班圖拉認為人也象獲得事實、概念、思想、思維方式及習慣一樣去獲得態度。個人經歷、尤其是重要經歷,以及與這些經驗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導致態度的形成與變化。兒童的模仿性觀察學習是兒童形成態度的一個重要途徑。強化是影響態度形成的重要因素。證明:海斯的研究表明,小學生中80%的人對政黨的態度都與其父親相同;傑寧斯在全美範圍內的研究表明,83%的中學高年級學生對總統候選人的選擇都同自己的父母相一致。二、凱爾曼:態度分階段變化理論凱爾曼認為態度的形成可以經歷服從、認同和同化三個過程服從:出於報酬或避免懲罰認同:出於與其他個體或群體保持一致而自願接受的態度內化:個體真正把某種態度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三、海德:平衡理論海德(Heider,1958)認為,人們的認知系統中幾種評價態度或感情之間有趨向一致的壓力。認知處於平衡狀態時,能引起一種滿意的狀態,而認知處於不平衡時就力求趨向於平衡,或改變現存的某種認知因素,或添加一種新的認識,以校正不平衡。海德提出P—O—X模型。P:指認知者;O:指他人,即P認知的另一個人;X:指對象,即涉及P和O的第三者的人或事。海德認為,如果P—O—X關係相適應,則該體系呈現均衡狀態,P的態度無須變化;反之,如果不相適應,P就會產生心理壓力,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紐科姆的平衡理論紐科姆(T.Newcomb)的平衡理論強調平衡適用於社會相互作用中的人們之間的溝通及人們之間的雙邊關係。人們交往中存在對稱的傾向,影響著兩人之間的溝通與關係,使他們對某一目標X具有相似的定向,使他們的態度趨於一致。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態度與雙方對另一件事的態度是否彼此相同關聯著。相互吸引的人們總是力圖使他們的關係處於更加平衡的狀態。討論:態度不同關係會變化嗎?艾貝爾森和羅森伯格的“心理邏輯”:(1)A喜歡B而B喜歡C,意味著A也喜歡C;(2)A喜歡B而B不喜歡C,意味著A也不喜歡C;(3)A不喜歡B而B也不喜歡C,意味著A喜歡C。四、和諧理論奧斯古德和坦南鮑姆認為人們傾向於按照減少態度間不一致的方向改變他們的態度。態度間的不平衡是通過中和它們肯定或否定特性的程度或大小來解決的。和諧理論在兩個方向上擴展了平衡理論:(1)將態度的定量測量技術引進了預測態度的變化中;(2)個體的態度體系中出現不平衡狀態時,個體可能同時改變對兩個對象的態度,而使兩個對象在心理上更加接近。和諧理論認為,在主體心目中,極化最甚的態度也就是主體認為最肯定或最否定的態度變化最少,因為,這樣的態度在人的價值體系中具有較強的地位。五、認知失調理論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又稱認知不協調理論。認知失調理論的基本成分是認知元素,包括關於各種對象、事實、環境、行為等的知覺、信念、意見和態度等。認知元素是無窮的。各元素之間存在三種關係:(1)協調關係;(2)不相關關係;(3)不協調關係。認知失調理論是基於這樣的觀點:人類有機體試圖在各認知元素之間建立起內在的和諧與一致性,即個人的認知存在著一種協調的內驅力,力求將獲得的各種知識彼此協調和統一起來。當個體的認知元素之間產生不一致而導致認知失調後,個體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並產生減少不協調的內部驅力。這種壓力量和驅力量是認知失調量的函數。失調量越大,則人們想要解除的動機就越強烈,態度改變就越迅速。認知失調的若干分析認知不協調的情形,如:(1)多中選一,被放棄的選項的積極方面和被選取的選項的消極方面,都使選擇行為產生認知不協調;(2)通過以酬賞來誘導或以懲罰相威脅而使人作出與個人意見不相符合的外顯行為之後,總會出現認知不協調。(3)被迫接受新的資訊或者意外地接觸新的資訊,可能會產生與已有的認知不協調;(4)在群體中公開表達不同意見,可能會引起成員的認知不協調。認知失調的若干分析不協調大小變化的情況:(1)作出選擇決定之後的不協調的大小,是所作決定的一般重要性和放棄選項的相應吸引力的遞增函數。(2)如果允許的酬賞或欲施加的懲罰處於剛剛能夠誘導出外顯行為的臨界點附近時,由產生的屈從行為而帶來的認知不協調程度是最大的。(3)如果已經作出被迫的屈從,那麼不協調的大小隨著酬賞或懲罰的大小的增加而減少。(4)如果沒有作出被迫的屈從,那麼不協調的大小隨著酬賞或懲罰的增加而增加。(5)由於其他人的不同意見而引起的認知不協調的大小,隨著原有意見對於個人的重要性,原有意見與那些不同意見的相關性,以及那些不同意見的吸引力的增加而增加。減少認知失調的若干方法一般而言,減少認知失調的方法有四種:第一,改變有關的態度或行為;第二,改變不協調關係中的一個或幾個認知要素;第三,補充與已有認知相協調的新的認知要素,增加一些合理性的理由,而不改變行為或認知本身;第四,減少不協調關係中的認知要素的重要性。減少認知失調的若干方法應用於具體情境,可得出如下結論:(1)如已作出被迫屈從,可以通過改變個人意見,使之與外顯行為相一致,或者通過誇大酬賞或懲罰來減輕認知不協調。(2)如果沒有作出被迫屈從,可以通過強化個人意見或最低地估計酬賞或懲罰的大小來減輕認知不協調。(3)不協調的存在,會使人們尋找那些可以提供與已有認知要素相協調的新資訊,同時避免接觸那些可能增加已有不協調的資訊。(4)當不協調關係中的一些認知要素是關於某人自己行為的認知時,他可以改變這種行為,從而直接改變相應的認知要素而減輕認知不協調。(5)當被迫地或意外地接觸那些可能增加不協調的新資訊時,個人往往會對新資訊作出錯誤闡釋與知覺,從而努力避免不協調的增加。(6)由於他人發表不同意見而引起的不協調,可以通過改變個人自己的意見,對他人施加影響使其改變意見,以及排斥那些持不同意見者而減輕。(7)不協調的存在,會使個人去尋找那些同意他自己想要建立或維持的認知的人,也會使個人去進行交際、施加影響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8)當對一個人施加影響時,如果導致這個人意見的改變可以達到減輕該人的認知不協調程度,那麼這時的影響較為有效。(9)如果許多相互聯繫的人都受到同樣的認知不協調的困擾,那麼通過獲得社會支持而減輕不協調是很容易實現的。認知失調現象分析理由不充分效應:人需要保持內在態度與實際行為相一致的傾向,尤其是行為的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尋找內在理由來補充。因此,當人們在一種行為的理由不充分時,會有一種自動尋求補充理由,以維持自己認知協調的心理反應。費斯汀格1959年實驗,大學生擰螺絲1小時。A組:撒謊+20美元;B組:撒謊+1美元;C組:控制組,既沒有報酬,也不安排撒謊。結果:B組態度發生改變,而A組和C組態度未發生改變。認知失調現象分析過度理由效應:如果人們一種行為的理由本來是充分的,但外界條件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錢),額外增加更多理由,那麼人對自己行為解釋會轉向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德西1971年實驗,大學生解決誘人的智力測量問題第一階段,每個被試自己解題,不給任何獎勵;第二階段,分組。A組,每解決一個問題獲1美元獎勵;B組保持原樣,無獎勵。第三階段,自由休息,被試任意。結果:休息時,B組仍繼續解題,而A組由於無獎勵而放棄原有行為。認知失調現象分析甜檸檬效應:個人為某目標而付出一定代價,若發現到手的東西並沒有多大價值時,會產生強烈的不協調。這時,個體將重新評價目標物的價值,將原先認為沒有價值的地方看作是有價值的,較多地看到它的優越之處而忽視它的欠缺之處。一般來說,到手的東西總是有價值的。認知失調現象分析杜博:新商品的銷售策略一般商人認為,商品推出時,先以廉價吸引顧客來買,顧客熟悉商品的特點後,將商品的價格提高,多數顧客會繼續購買下去。杜博認為,由於顧客購買商品時付出的代價越高,對商品的評價也越高,這樣才不致於產生不協調現象。因此,商品推出時的高價格比低價格更有助於持續銷售。六、心理感應抗拒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布林(Brehm)對抗拒態度轉變的主觀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心理感應抗拒理論(theoryofpsychologicalreactance)。當一個人的行為自由受到威脅時,會處於動機喚醒狀態,這種狀態驅使他去試圖恢復自己的自由。這種動機狀態是人們對其行為自由減少的一種反應,也就是一種反作用力(counteforce),布林稱之為心理抗拒。布林:心理感應抗拒理論影響心理抗拒的因素:(1)對自由的期望。人們對自由的期望越高,則當自由被剝奪時,其心理抗拒力量越大。(2)對自由剝奪的威脅。自由被剝奪的可能性存在時就產生心理抗拒。(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重要的自由行為,尤其是無法用其他行為替代的,易導致心理抗拒的產生。(4)剝奪某種自由是否會影響其他自由的剝奪。如果導致其他自由剝奪,則心理抗拒會更強。第三節態度的轉變態度轉變的影響因素一、資訊傳達者變數二、資訊接受者變數三、資訊變數和管道變數四、資訊傳遞的環境變數課堂練習:

角色扮演——如何改變同事的態度?假如你所在的部門是全單位著名的無煙部門,全體員工都能自覺地做到不在辦公室等公共場所抽煙。但是,最近公司從外地調入一名新員工。該員工無視辦公室禁止吸煙的公告,在辦公室旁若無人地抽煙,同事們提醒他不要影響別人,他也無動於衷。同事們一致推選你去做他的工作,你該怎樣勸說他不要抽煙?HOWTODO?DIY態度轉變的影響因素Havland&Weiss曾提出一個態度轉變模式,得到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公認。誰?資訊傳達者變數什麼?資訊變數用什麼方式?資訊傳遞的管道變數對誰?資訊接受者變數在什麼環境下傳遞?資訊傳遞的環境變數一、資訊傳遞者變數1、資訊傳達者的威信。高權威性的傳達者,可以顯著地增加人們信服的程度。2、資訊傳達者的吸引力。高吸引力者容易轉變人們的態度。高吸引力的女性不易引起人們的抗拒心理。3、資訊傳達者的立場。沃爾斯特認為,傳達者如果是站在自我維護的立場上,則他所提供的資訊影響很小;如果是站在自我犧牲的立場上,則他所提供的資訊影響很大。4、資訊傳達者的目的指向。如果資訊傳達者的目的指向很明顯,尤其是讓資訊接受者感到有操縱自己的意圖,接受者容易產生心理抗拒,不易改變態度。睡眠者效應(事後效應):低可信性的資訊傳達效果會隨時間的推移而上升,而高可信性的資訊傳達效果會下降。二、資訊接受者變數(一)資訊接受者原有態度系統的自我防衛傾向:1、籠統拒絕;2、貶損資訊來源;3、歪曲資訊;4、論點辯駁;5、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衛方式。(二)資訊接受者原有態度系統本身的特性:1、高強度的態度難以改變;2、高向中度的態度不易變化;3、有強烈情緒基礎的態度不易變化;4、與個人需要密切相關的態度不易變化。(三)資訊接受者的個性因素:1、智力的影響;2、性格特徵的作用。3、個人與群體的關係。4、自我防禦程度。三、資訊變數和管道變數1、資訊的差異:高權威者傳達的資訊與接受者原有態度差異較大時,引發的態度改變量很大;低權威者傳達的資訊與接受者態度差異適中時,引發的態度改變量最大。2、資訊對情緒的喚起。情緒捲入深度越強,越有利於態度改變。尤其是恐懼的喚起,對於態度的轉變影響較大。3、單方面資訊與雙方面資訊:主要視接受者的文化水準、原有的態度體系等。對於文化水準低的一般只提供正面材料,而對於文化水準高的一般提供正反兩方面的材料,並提供傾向性的判斷;對於原有態度與資訊相一致的,一般只提供正面資訊,而對於原有態度與資訊不相一致的,則應提供正反兩方面的資訊,並指出傾向性。4、資訊提供方式:面對面的資訊傳遞具體、有針對性、容易激發人們思考和關注。因此,效果比書面的間接傳遞好。5、資訊傳遞途徑:(1)親身參與方式。個人親身感受到的資訊,能決定態度。例如,費斯汀格研究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態度。(2)大眾傳播方式。大量資訊傳播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態度。(3)私下接觸方式。通過雙向溝通的直接接觸促使態度發生改變。(4)團體規範方式。利用團體規範的約束力促使對象改變態度。6、關於中心路線和週邊路線中心路線:突出資訊所包含的優點、性質、合理性等方面,通過系統的討論以激發人們進行思考的方法;週邊路線:宣傳說服者向人們提供線索,使之未經過思考就接受。中心路線與週邊路線比較(Petty&Cocioppo,1984)四、資訊傳遞的環境變數群體態度,包括家庭態度、學校態度和同輩群體的態度等對個人的態度轉變影響都很大。惠待效應注意力轉移態度轉變中常用方法基本原則:增強資訊的影響力,降低資訊接受者的心理防禦。分步漸進策略——登門檻效應;低球效應;留面子效應。增強影響力策略群體影響策略通過行為改變策略態度轉變中另類——逆反心理:超限逆反、價值保護逆反、禁果逆反態度測量的技術是在20世紀30—40年代興起的。態度是個人的比較持久的內在結構,無法被直接觀察到,但可以從人們的言語、行為以及其他方面表現出來。測量人的態度主要從兩個方面:態度的方向:反映個人對客體的反應,其內容包括喜歡或不喜歡,肯定或否定等。態度的強度:個人對客體的感覺強度,也就是其力量的深度。第四節態度測量自我評定法(self—ratingmethod):根據人們對一定對象進行的自我評定而反映其態度的方法。自我評定法是最精練、最常用的方法。自我評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總加量表(summatedratingscales),又稱利克特量表(likertscale)。2、社會距離量表(socialdistancescale)。3、語意測量(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s)。一、自我評定法1、總加量表(利克特量表)特點;由若干個陳述句組成,根據被測者對各個陳述句所作的反應給予分數,以代表該人對某個對象所持態度的強弱。步驟為:(1)設計測量態度的一組陳述句,大約由20至50個陳述句組成量表。注意:認為構成態度的陳述句必須是等價的。被測試者只要對所列陳述句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程度一般分為5等或7等。(2)被測試者進行自我評定。(3)整理測量結果。按照等級賦予相應的分值,即可進行統計運算。2、社會距離量表社會距離量表由波加杜斯(Bogardus,1925)創立主要測量人與人之間親疏態度的一種技術。最早用來測量種族之間的關係。例:你願意同黑人處於什麼關係?可以結親

量值1可以交朋友

量值2可以做鄰居

量值3可以在同一行業中共事

量值4可以作為國民共處

量值5只能作為外國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