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框架体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31/wKhkGWXIu3qAJvK-AAKfWZOCs-8400.jpg)
![高考化学知识框架体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31/wKhkGWXIu3qAJvK-AAKfWZOCs-84002.jpg)
![高考化学知识框架体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31/wKhkGWXIu3qAJvK-AAKfWZOCs-84003.jpg)
![高考化学知识框架体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31/wKhkGWXIu3qAJvK-AAKfWZOCs-84004.jpg)
![高考化学知识框架体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E/31/wKhkGWXIu3qAJvK-AAKfWZOCs-84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属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8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1章物质结构兀素周期律.。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10
—Si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
第四章化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1
第―•章促身心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3
第二>章探索生活材料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4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25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4k・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7
-不用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34
第<2^^^41s学与^*^1*的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4
第四章化学与技木的发展・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36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7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39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我.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42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早化学反应与能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3
第—阜化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4
第二早水溶液中的离子平慎J.。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47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52
化学选修5
第b章认识有机化合物.。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7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1
第zz•阜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4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67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72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
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匕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Ch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
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一1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步骤现象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粗盐逐渐
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溶解,溶
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滤纸上有
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若滤不溶物残
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留,溶液
澄清为止。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蒸发皿中
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产生了白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色固体。
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锚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储和萃取(1)蒸储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储水
仪器:温度计,蒸储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储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
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储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一
防液体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ecL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
溶液.
注意事项: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erAgNCh,稀产生白Cl_+Ag+=AgCl1
色沉淀
HNO3
白色沉SO2+Ba2+=BaSO1
so/Ba(NO3)244
淀
稀HNO3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
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X1()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ffi6.02X1023mor'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r'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1)0℃101KP,,Vm=22.4L/mol标况
(2)25℃101KPa,Vm=24.8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
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
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
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①计算;②称量;④溶解;④转移;6)洗涤;<6)定容;
⑦摇匀;®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
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利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
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
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
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
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
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外观特能有否实例
粒子大征否T达
小/nm通尔效
过应
滤
纸
溶小于1均匀、透能没有NaCl、
液明、稳定蔗糖溶
液
胶在均匀、有能有Fe(OH)3
体1—100的透明、胶体
之间较稳定
浊大于不均匀、不没有泥水
液100不透明、能
不稳定
--物质的化学变化
I.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
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
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02,SO3、CO2)、大部分的有
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
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
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22+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和SOj、Ag+和C「、Ca^CO3\Mg
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JT和C3”O,HCO3-,SO3,OH和
NEU+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
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j等离子,酸性
(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IT(或OH)。
⑷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比较
得氧失氧化合价升电子转移观
的观点降观点点(本质)
(狭义)(广义)
氧化反得氧的反化合价升失去(或偏
应应高的反应离)电子的
反应
还原反失氧的反化合价降得到(或偏
应应低的反应向)电子的
反应
氧化还有氧得失有化合价有电子转移
原反应的反应升降的反(得失或偏
应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
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
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
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
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
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卅堪、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3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铭、镒)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
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领,密度小于4.5g/cm3
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
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mCh)和非金属氧化物(CO?)。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I2O3、ZnO)。
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
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
(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102一、MnO4)o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等。
9.阳离子分类:
(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NH4+)O
(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
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Fe3^^2^^;较低价态的金属离
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2Na+O2=Na2()2
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CO2+NaOH=NaHCO3CO2+2NaOH=Na2CO3+H2O
Na2cO3+HCI=NaHCO3+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t
NaHCO3+Ca(OH)2=CaCO3I+NaOH+H2O2NaHCO3+Ca(OH)2=CaCO31+Na2cO3+2H2O
A12(SO4)3+6NaOH=2AI(OH)3l+3Na2so4A12(SO4)3+8NaOH=2NaAlC>2+3Na2so4+4H2O
12.物质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2A1+6HC1=2A1C13+3H21
A12O3+2NaOH=2NaAlO2+H2OAI2O3+6HC1=2A1C1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1(OH)3+3HC1=A1C13+3H2O
NaHCO3+NaOH=Na2cO3+H2ONaHCO3+HC1=NaCl+H2O+CO2t
13.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2FeCl2+Cl2=2FeCl3
氧化还原反应实例:除去氯化亚铁中的氯化铁:2FeCl3+Fe=3FeCl2
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Na2CO3+CO2+H2O=2NaHCO3
酸碱性实例: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NaHCO3+NaOH=Na2CO3+H20
2NaHCO3=Na2co3+CO2f+H20
14.酸碱性强弱区别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强碱溶液不再有沉淀:
A12(SO,3+8NaOH=2NaAlO2+3Na2so4+4H2。
3+
离子方程式:Al+40H-=A102-+2H2O
硫酸铝溶液中滴入过量的弱碱氨水溶液始终有沉淀:A12(SO4)3+6NH3•H2O=2AI(OH)3I
+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NH3•H20=Al(0H)3I+3NHJ
15.互滴法鉴别无色试剂的实验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铝溶液和强碱,偏酸盐溶液和
强酸
16.Fe?+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过一会沉淀变成
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溶液中有Fe?*。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马上
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
17.Fe*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Fe3+<,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
中有Fe“。
18.指示剂颜色变化:
①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过氧化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献先变红后褪色(紫色石蕊先变
蓝后褪色)。
②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酣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③在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碳酸氢钠,然后滴入指示剂:酚醐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19.氯化铁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铁溶液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可
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铝化铁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铁,灼烧得到氧化铁。
20.与Fe3+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SCN,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
子:COf,HCO3-。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S”、「。
21.与A产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OH。②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Fo③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
22
CO3->HCO3、S'>AIO2。
22.与^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22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CO3',HCO「、(S”、HS-、S2O3'
2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A1O/>[SiO3-、C6H5O一(石炭酸根)]o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OFT、F、CIO-(POj、HPO42-、H2Po4、
2
CH3COOHC2O4'>C2O4')。
23.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有:
+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的离子:NH40
②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沉淀的离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以后的离子:Mg?*、Al3+、
Fe3+、Fe2+、Cu2+、Ag+。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任何现象的离子:H+、HCO]、(HS、HSO;'HPtV-、H2Po4、
)
HC2O4'O
24.易失电子的物质除了金属外,还含有强还原性的物质:H2S、K2S、HI、KI。
25.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
(1)H1,(2)Na.K、Rb、Cs。(3)Cu、Ag、Au。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
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
于第3周期,第IV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44t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
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
本单元是[SiOj,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珀烟,光导
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酸性氧
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冏温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C)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
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I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
不溶于水。(NazSiCh、LSiCh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zSiO?:可溶,其水溶液称
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
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
点高(1410C),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
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II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
离子C「,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
287
//I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彳变为液态(液氯)和
固态。
制法:MnCh+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
非金属反应:
占燃
2Na+Cl2=2NaCl现象:大量白烟
点燃
2Fe+3CU==2FeCl3现象:棕黄色的烟
点燃
Cu+Cl2=CuCl2现象:棕黄色的烟
占燃
Cl2+H2=2HCI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
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h的用途:
光照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12+H2O==HC1+HC1O2HC10==2HC1+02T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10有强氧化
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
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1O稳定多,可长期
存放
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0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2"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
HC1+AgNO3==AgClJ+HNO3
NaCl+AgNO3==AgCli+NaNO3
Na2co3+2AgNC)3==Ag2cO3;+2NaNO3Ag2CO3+2HNO3=2AgNO3+CO2f+H2O
Cl+Ag+==AgClI
若有疑问,可以直接留言,我会与你一起讨论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r原子核y注意:
I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X)I
子数I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0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
容纳的电子数是2n\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
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0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匕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1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28种元素
1第三周期3
(周期8种元素
元(7个横行X「第四周期4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
周《1长周期1
第六周期632种元素
[第七周期7
期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r主族: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 《中心对称图形复习》课件
- 《AB类超市术语》课件
- 绿色营销策划报告模板
- 月度人力资源汇报模板
- DeepSeek入门宝典培训课件
- 2025年麻风二联苗项目合作计划书
-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商业电表申请书
- 医学申请书范文
-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 中小学《清明节活动方案》班会课件
- 中央2025年交通运输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技术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四篇)
- 劳保穿戴要求培训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初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急救药品课件教学课件
- 郑州市地图含区县可编辑可填充动画演示矢量分层地图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