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重庆市綦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江区2021-2022学年上期义务教育学校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K-39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1.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千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节约生产成本C.推广公筷行动,减少疾病传播 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该理念;B.工业废水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导致污染,不符合该理念;C.推广公筷行动,减少疾病传播,利于人体健康,符合该理念;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利于减少碳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故选B。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很多奇迹。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 B.冶炼生铁 C.雕琢玉器 D.粮食酿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陶瓷烧制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冶炼生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雕琢玉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粮食酿醋有醋酸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选:D。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二氧化锰 D.酒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B.冰水混合物中是水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只有水一种物质,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5.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使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下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铷属于金属元素 B.铷元素符号为Rb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铷元素汉字名称中有“钅”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铷的元素符号是Rb,正确;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错误;D.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37,正确。故选C。6.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监考教师观察到同学们的如下操作,其中没有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 B.量取液体C.取用固体 D.加热液体【答案】B【解析】【详解】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垂直悬空滴加,错误。B.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正确。C.锌粒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错误。D.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故选:B。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答案】B【解析】【详解】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A错。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正确。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错。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错。综上所述:选择B。8.“做法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C.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答案】D【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详解】A.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会导致燃烧面积扩大,错误;B.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错误;C.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会提供更多氧气促进火灾蔓延,错误;D.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正确;故选D。9.重庆温泉资源多,温泉水中溶解了多种矿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可以降低泉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吸附泉水中的色素C.可用肥皂水检验泉水是否为硬水 D.泉水经蒸馏后可以获得纯水【答案】A【解析】【详解】A.过滤只能去除难溶性杂质,不可以降低泉水的硬度,错误。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泉水中的色素,正确。C.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可用肥皂水检验泉水是否为硬水,正确。D.泉水经蒸馏后去除所有杂质,可以获得纯水,正确。故选:A。10.“中国芯,中国造”。制造芯片,离不开单质硅(Si)制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A.SiO2读作二氧化硅B.SiO2发生还原反应C.C表现出氧化性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SiO2读作二氧化硅,正确。B.SiO2失氧被还原生成硅,发生还原反应,正确。C.C表现出还原性,错误。D.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C。11.小王同学举出如下实例来体现化学学科观念,其中正确的是A.分类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B.微粒观:一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C.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能将锌、铜熔合制得黄金D.守恒观:l0mL水与l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必为20mL【答案】A【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属于碳的单质,正确;B.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锌、铜熔合不能制得黄金,错误;D.分子之间有间隔,l0mL水与l0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mL,错误。故选A。12.模型建构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图不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金刚石结构模型C.物质分类关系模型 D.原子核结构模型【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是氧、硅、铝、铁、钙,正确;B.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正确;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确;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错误。故选D。13.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 B.汉黄芩素含有33个原子C.汉黄芩素由C.H、O种元素组成 D.汉黄芩素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汉黄芩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法不正确;B.一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说法不正确;C.汉黄芩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D.汉黄芩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12):(16×5)=48:3:20,故汉黄芩素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睛】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探究蜡烛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C区分真黄金与假黄金(铜锌合金)分别加入稀硫酸D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不能;可以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需要使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错误;C.金活动性弱,和稀硫酸不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可以使用稀硫酸鉴别,正确;D.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不同,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观察燃烧情况可以达到目的,正确。故选B。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CuO(Fe粉):用磁铁吸引 B.CO(CO2):通过高温木炭层C.O2(N2):通过灼热的铜网 D.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答案】C【解析】【详解】A.CuO(Fe粉):用磁铁吸引,铁具有磁性能被吸引,实验方案合理。B.CO(CO2):通过高温的木炭层,二氧化碳会被转化为一氧化碳,实验方案合理。C.O2(N2):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违背除杂原理,实验方案不合理。D.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会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实验方案合理。故选:C16.如果将KMnO4与KClO固体混合后再加热。下列图像所表示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KMnO4与KClO固体混合后再加热。固体混合物分解产生氧气,固体混合物质量减少,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完成,不再产生氧气时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不变。A正确。B:KMnO4与KClO固体混合后再加热,固体混合物分解产生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B错。C:高锰酸钾分解会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C错。D:随着固体混合物质量的减少,当不再产生氧气时,生成氧气的速率为0。D错。综上所述: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氖原子________。(2)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_。(3)新型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答案】(1)2Ne(2)Cl-(3)【解析】【小问1详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氖原子为2Ne【小问2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省略,故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为氯离子Cl-【小问3详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高铁酸钠(Na2FeO4)中显+6价的Fe元素的书写为18.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抵消掉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1)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________效应增强(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填序号)。A.天然气 B.石油 C.阱(N2H4)(3)捕集、封存和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例如可对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封存,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二氧化碳气体可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___。科学家已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燃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答案】(1)温室(2)C(3)①.分子间有间隔②.H2O【解析】【小问1详解】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是阱(N2H4),因为阱(N2H4)中不含碳元素;故填:C;【小问3详解】构成二氧化碳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压缩时使分子间间隔变小,故二氧化碳气体可被压缩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个C.6个H、2个O,反应后有1个C.4个H、1个O,因此缺少2个H、1个O,X的化学式是H2O;故X的化学式为H2O。19.学会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观念,分析下列表征图后回答问题。(1)图1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转化关系。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填元素名称);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通过反应_______(填序号)实现。(2)图2表示氧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和硫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3)图3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答案】(1)①.氧元素②.②(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解析】【小问1详解】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故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通过反应②实现;【小问2详解】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氧原子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小问3详解】图3表示反应物为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三氧化硫,反应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铁及其合金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1)日常生活中用铁锅烧水煮饭,这是利用了金属铁的______性。制造铁锅的金属材料常用生铁,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千”)钢的含碳量。(2)铁粉可作食品脱氧剂,其原理与铁生锈相同,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3)猛钢常用于制造铁轨。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下列试剂能够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填序号)。A.FE.Mn、MgSO4溶液BFE.Mn、ZnSO4溶液CCu、FeSO4溶液、MnSO4溶液(4)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这一方法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答案】(1)①.导热②.大于(2)氧气(或O2)(3)B(4)Fe+CuSO4=FeSO4+Cu【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铁锅烧水煮饭,这是利用了金属铁的导热性;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小问2详解】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接触,铁粉可作食品脱氧剂,其原理与铁生锈相同,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小问3详解】A.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则金属活动性Mg>Mn>Zn>Fe,铁和锰都不能和硫酸镁反应,故不能判断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B.锰可以和硫酸锌反应,可以验证锰比锌活泼,但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则铁没有锌活泼,说明锰比铁活泼,故FE.Mn、ZnSO4溶液能够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C.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则金属活动性Mg>Mn>Zn>Fe>Cu,铜不能和FeSO4溶液、MnSO4溶液反应,故Cu、FeSO4溶液、MnSO4溶液不能判断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4详解】铁与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点睛】21.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1)打开K1,将H2O2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观察到B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2)打开K2,关闭K1,继续滴入H2O2溶液,观察到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通过比较打开K2前、后白磷的变化,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3)综合上述实验,请你推测实验室里保存白磷的方法是________。【答案】(1)①.②.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燃烧的着火点(2)①.②.与氧气接触(3)放在冷水中【解析】【小问1详解】将H2O2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遇到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B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有氧气生成,但是白磷不燃烧,因为将白磷放在了冷水中,温度未达到白磷燃烧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燃烧的着火点【小问2详解】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通过比较打开K2前白磷在80℃的热水中没有燃烧;打开K2后有氧气通入白磷燃烧,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填:;与氧气接触【小问3详解】因为白磷着火点不高遇到氧气就会燃烧,所以实验室里保存白磷的方法是放在冷水中。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下图是教材中的3个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1)仪器③的名称为_________。(2)实验A玻璃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3)实验B非常成功,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4)实验C发生装置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出现燃着的木条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收集满CO2。【答案】(1)长颈漏斗(2)氢气##H2(3)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①.②.熄灭【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③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实验A玻璃管①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为氢气。【小问3详解】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反应后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约占装置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小问4详解】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当出现燃着的木条熄灭时,说明集气瓶中已收集满CO2。2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为了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3)冷却后,小组同学对试管中残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残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一:KC1O3和KC1猜想二:__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三:KC1O3.KC1和MnO2【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