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_第1页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_第2页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_第3页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_第4页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摘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并巧妙的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学生发展;灵活开放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保持课堂的灵活、开放,让教师融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探究,使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留有思考、充分体现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1](周小山,2002)。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贫困县一个偏远山区,于2004年秋季开始新课程教学层面的改革实践,教师们致力于把教学改革的理念体现在新教材教学,即课堂师生活动的实践层面,着力探索符合自己的教法、学法。几年来,新课改理念已深入山区教师心灵,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效。新课程改革除了在理念上思想上要有全新的理念思想外,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对农村语文教学的思考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当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时,当大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城市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时,我们却分明看到并感受到农村教育在新课改中举步维艰。农村语文教学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至少有:

1、来自教材及教师间的问题。新教材到手,老教法照搬,“换汤不换药”,捧着本教参书,不管学生吃透与否,一灌到底,灌完了事。新教材似乎没能带来新理念,农村教师多被定位为既有教材的“传递者”,不少人至今仍以弊端多多的“传授——接受式”为唯一教学模式。

2、来自学生与教师间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存在“三有”问题:有的学生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逆反心理强;有的想学却听不进去,上课易走神;有的说:“我爸都叫我别读了,我还读什么?”一上课,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只好找同学讲话或做小动作或睡觉,得过且过。另一方面,后进生面大,大量的后进生厌学,课堂上学生一问三不知,教师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摇头皱眉责备惩罚,以为这是为他着想,一来二往,教师的期望值与学生的反应成反比例,因此学生与教师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导致学生懒学厌学。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这里关键还是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也就是说,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应该说,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二)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我们可能会听到某个老师说‘今天早上的课上得不错,尽管与我计划的有些不一样’。这说明,课程的计划与机智的教学并非不兼容。”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与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灵活开放的课堂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参与度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是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它的要义是和谐。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观念,建立学生参与课堂的渠道,学生自主参与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孔乙己叫什么名字?第二,孔乙己没有名字说明了什么?第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教学时,笔者就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小组讨论、圈划、画图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亲和度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是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处处有阳光,教师尊重学生,善于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内在思想、情感、心灵上的自由,班级里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希望。比如,一位教师在学习《挺进报》时的一堂说话课,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没有提出要“复述”课文的要求,而是做一个动作:“神秘”地将一把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上,接着问:“这是哪一篇课文的细节描写?谁能根据这一动作说一段故事?“学生的眼睛忽地亮了,手越举越多,兴致勃勃地抢着发言。接着,教师又拿出半截铅笔、一包香烟纸和一把破刀片放在讲台上。教室又活跃起来了,一个学生甚至脱口而出:“《挺进报》第一期,白公馆出版。”[6](严先元,2004)多有趣!由此看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允许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而不受嘲笑,制造条件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实践、多交流,只有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在知识、情感、问题等诸方面得到交流,学生才会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3、自由度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对话,营造学生学习自由空间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过程表现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拘泥于教学预设,善于以课堂实际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灵感,灵活地调度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随时与学生进行情感、言语、思想交流。这种境界是教师所建立的课堂平等对话,实现师生智慧碰撞,经验共享,心灵契合,理性升华。一位教师在教学《竹林深处人家》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二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又如何能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4、整合练习度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是灵活开放、生成发展,能整体把握学样知识体系,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充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掌控课堂情景的变化,捕捉教育契机,激起学生的课堂体验。如一位语文老师上的《探索月球的奥秘》,教师采用虚拟和实景,把学生引入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景。以创设情境——知识探究——写作拓展的教学二步法,体现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在情境的创设上,以不同的虚景实境导入,创生出新的体验,形成师生一道共同构建起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在知识的探究上,采用小组活动方式形成激励学生参与,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在写作拓展上采用接力赛的方式,以“月亮的传说”为话题,进行故事接龙比赛。整个课堂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学习,通过观察、体验、互动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在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延展度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是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上,充满生命活力。教学的活力是由智慧的活水浇灌而成的,教师需要时时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水,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和创造的快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完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后,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乌云遮住了太阳,但乌云能永远遮住太阳吗?人生并非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遇到坎坷,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各种‘暴风雨’呢?”实践证明,越是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越能凸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可见教师要善于把生活里的、实践中的、社会上的活的问题引入课堂,引起思考,使学习变成兴味十足的身与心的享受,加速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激情要饱满,要贴近生命,贴近现实,贴近自然。

(三)、优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互动中发展

偏远农村中学教学条件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们就要实事求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充分考虑突破课文重难点的实际需要,优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互动发展起来。如:游戏活动、师生互问、音乐配合、故事穿插……凡此种种,皆可拿来。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读之课外读物,一切可用的电化媒体。譬如录音机,它虽简陋也是电化媒体之一,且方便携带。在学习《在声音的世界里》时,笔者就事先找来七块录音带,包括儿歌、校园歌曲、革命歌曲、流行歌曲和古典音乐。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