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1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2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3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4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917年出生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2、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24、“废墟文学”5、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6、1985年去世,举国哀悼。3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文本研读——脉络梳理:时间:地点:场景:情节: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要先弄清楚这故事的基本要素。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战地医院(原是一所学校)火光冲天,炮声不绝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5开端(开头—§15);盟军攻入德国,“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发展(§16—§45);“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高潮、结局(§46—§53):“我”终于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也辨认出原来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6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给人造成的悬念: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7文本研读——人物鉴赏:

1.“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节描写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我们从小说中找出一些人物描写的细节来鉴赏。8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抬进医院的。9美术教室的布置画香蕉门上的十字架发烧、疼打针、热乎乎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医生注视、低语

一、是不是母校

二、到底受了什么伤

我的手迹!失去双臂和右腿!10讨论:(1)看到“我的手迹”,“我”为什么“震撼”“惊恐万状”“心剧烈跳动”?仅仅三个月,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自己伤势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更可见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11(2)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残酷的现实、惨不忍睹的场面,让人无法接受,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和对人的摧残。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经历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12(3)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132.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1)他在战争中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2)面对自己的遭遇,他的心情如何?(3)对战争性质的认识,知道为了什么而战斗吗?14(1)“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

(2)面对遭遇的不幸,“我”比较麻木。

(3)“我”为法西斯卖命,并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15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小说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16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文本研读——环境描写:17文本研读——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18作者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意在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题解: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19题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是铭文的其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成为残废人。小说已此为题,令人深思,暗含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嘲讽和抨击,奠定了整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20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21比较阅读22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一、主题比较: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23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24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的“我”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相比较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二、人物命运比较25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为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为法西斯的侵略本质。26三、表达形式比较虽然都用了“自白”的形式,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27我们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