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题库及答案_第1页
麻风病题库及答案_第2页
麻风病题库及答案_第3页
麻风病题库及答案_第4页
麻风病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风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 麻风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属于哪类传染病:CA、甲类B、乙类C、丙类D、都不是;2、 麻风病人服用联合化疗药物多久以后就丧失传染性:BA、数小时B、数天C、数周D、数月3、 发现麻风分枝杆菌的专家是:CA、BoeakB、DanielssenC、HansenD、Neisser4、 发现麻风分枝杆菌的时间是:AA、1873年B、1883年C、1893年D、1903年5、 麻风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CA、多菌型病人B、少菌型病人C、未经治疗的多菌型病人D、未经治疗的少菌型病人6、 1943年,哪类药物的问世标志着麻风病进入化学治疗时代?AA、DDSB、B663C、利福平D、反应停7、 当麻风病患者皮损数为下列哪项时,应当按照多菌型进行治疗?CTOC\o"1-5"\h\zA、24B、25C、26 D、>68、 当麻风病患者的神经受累数为下列哪项时,应当按照多菌型进行治疗?BA、21B、22C、23 D、>39、 治疗分型有疑问的病人,应该按照下列哪型病人进行治疗:AA、多菌型B、少菌型C、都可以D、以上都不是10、 麻风型别中,免疫状态最不稳定的是哪型?BA、BT B、BB C、 BL D、 LL11、 狮面外观最常见于哪型麻风?DA、BT B、BB C、 BL D、 LL12、 麻风病皮损最重要的特征是:DA、手足肿胀B、面部肿胀C、眉毛脱落D、麻木13、 组织样麻风瘤是哪型麻风的一种特殊类型?DA、BTB、BB C、BLD、LL14、 皮损出现“打洞区”不是下列哪型麻风的特征?DA、BT B、BB C、BLD、LL15、 纯神经炎型麻风大多属于下列哪型?BA、BT B、TT C、BLD、LL16、 皮损感觉障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AA、棉签法B、尼龙丝法C、圆珠笔法D、上述方法都可以17、 掌跖感觉障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CA、棉签法B、尼龙丝法C、圆珠笔法D、上述方法都可以18、 垂足是哪条神经受累所致?D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腓总神经19、 垂腕是哪条神经受累所致?C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腓总神经20、 大鱼际萎缩是由于哪条神经受累所致?B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桡皮神经21、 小鱼际萎缩是由于哪条神经受累所致?A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桡皮神经22、 猿掌主要是指:AA、大鱼际萎缩B、小鱼际萎缩C、大小鱼际萎缩D、骨间肌萎缩23、 小指内收功能障碍是因为哪条神经受累所致:AA、尺神经B、正中神经C、胫后神经D腓总神经24、 麻风患者感觉丧失的先后顺序通常为:AA、温度觉、痛觉、浅触觉B、温度觉、浅触觉、痛觉C、痛觉、温度觉、浅触觉D、浅触觉、温度觉、痛觉25、 斑块与结节损害最常见的查菌部位是AA、皮损中央B、皮损边缘C、无差别D、不明26、 环状损害,最佳的查菌部位通常是:BA、皮损中央B、皮损边缘C、无差别D、不明27、 新老皮损同时存在时,最佳的查菌部位是:AA、新皮损B、老皮损C、无差别D、不明28、 皮肤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正确的染液使用顺序是:DA、 1%盐酸乙醇石碳酸碱性复红饱和溶液碱性亚甲蓝液B、 碱性亚甲蓝液1%盐酸乙醇石碳酸碱性复红饱和溶液C、 碱性亚甲蓝液3%盐酸乙醇石碳酸碱性复红饱和溶液D、 石碳酸碱性复红饱和溶液1%盐酸乙醇碱性亚甲蓝液29、 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是指在多少个视野内没有发现麻风杆菌?CA、10B、50C、100D、100030、 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3+是指在多少个视野内发现1-10个麻风杆菌?AA、1B、10C、100D、100031、 11型麻风反应多见于下列哪型病人?DA、BT和BB B、BL和BBC、BT和BLD、BL和LL32、 11型麻风反应的治疗首选药物是:AA、强的松B、反应停C、雷公藤D、B66333、 20世纪50-70年代,下列哪种药物是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AA、DDSB、B663C、RFPD、反应停34、 世界卫生组织自哪年开始在全球推广联合化疗?BA、1980B、1981 C、1982D、198335、 我国自哪年开始推广联合化疗?CA、1984B、1985C、1986D、198736、 MDT中最有效的杀菌药物是:CA、DDSB、B663C、RFPD、反应停37、 联合化疗是指:DA、 采用2种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B、 采用2种以上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C、 采用2种或2种以上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D、 采用2种或2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38、 少菌型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为:A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39、 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为:D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40、 多菌型患者连续中断治疗多久,需重新接受治疗:AA、4个月B、5个月C、6个月D、7个月41、 少菌型患者连续中断治疗多久,需重新接受治疗:B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42、 麻风病患者接受MDT期间,每年细菌指数下降的平均幅度约为:CA、0.4B、0.5C、0.6D、1.043、 MDT治愈的麻风病人,总体复发率低于:AA、1%B、2%C、3%D、4%44、 联合化疗中,利福平的用法为:DA、 300mg/dB、300mg/mC、600mg/dD、600mg/m45、 多长时间内出现的新神经功能损害,应当抗神经炎治疗?DA、 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46、 我省以县市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是在:B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8年47、 我国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是将患病率控制在:BA、1/100万以下B、1/10万以下 C、1/万以下D、1/1000万以下48、 对数生长期麻风杆菌的世代时间为:CA、11-13分钟B、11-13小时C、11-13天D、以上都不是49、 B663治疗二型麻风反应,起效时间为服药多久后?DA、1周B、2周 C、3周D、4周50、 神经脓疡常见于下列哪型患者?BA、BT B、TTC、BLD、LL51、 儿童麻风病患者是指患者被确诊时年龄为:CA、W12岁 B、W13岁 C、W14岁D、W15岁52、 在计算新发患者畸残比时,畸残患者指的是患者的畸残等级为:CA、0级B、1级C、2级D、1级和2级53、 根据患者免疫力由强到弱,正确的排列顺序为:CA、LL—BL—BB—BT—TTB、BT—TT—BL—BB—LLC、TT—BT—BB—BL—LLD、LL—BT—BB—BL—TT54、 角膜麻木是由于哪条神经受累所致?BA、面神经B、三叉神经C、眶上神经 D、视神经55、 兔眼是指:DA、睑外翻 B、倒睫C、虹膜炎D、眼睑闭合不全;56、 EHF评分系统总分为:CA、8分B、10分C、12分D、16分57、 近10余年来,我省大约—J的新发麻风病人通过皮肤科门诊发现:A、60%B、70%C、80%D、90%58、 哪级防治人员主要负责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录入和填报工作?AA、县级B、市级 C、省级D、国家级59、 在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审核中,哪级审核为信息终审CA、县级B、市级 C、省级D、国家级60、 我省麻风病报病奖励发放给:AA、首先怀疑患者为麻风病的个人B、 确诊患者为麻风病的个人C、 对麻风患者定期随访观察的人员D、 实验室工作人员61、二型麻风反应又称:DA、结节性红斑B、结节性血管炎C、麻风结节性血管炎D、麻风结节性红斑多选题1、麻风杆菌的特点包括:ABCA、多形性B、群簇性C、抗酸性D、低温敏感2、 当患者出现下列那种情况时,不应列入现症患者:ABCA、死亡B、失访C、外迁D、中断治疗3、 麻风病主要侵犯下列部位:ABCA、皮肤B、粘膜C、周围神经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4、 麻风病患者周围神经受累后,主要表现为哪种感觉的减退或缺失?BCDA、压觉 B、痛觉C、温度觉D、浅触觉5、 进行麻风病临床治疗分型的依据包括:ABCA、皮损数B、受累神经数C、皮肤组织液涂片查菌是否为阳性D、畸残级别;6、 瘤型麻风常见的皮损包括ABCA、斑疹B、结节C、弥漫性浸润D、空洞区7、 麻风反应的诱因包括:ABCDA、妊娠B、劳累C、分娩D、感染8、 诊断麻风病的三大体征包括:ABCA、皮损伴感觉缺失;B、周围神经粗大;C、皮肤涂片查AFB阳性;D、组织病理学检查有麻风特征性改变。9、 病例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ABCA、切断传播链;B、降低畸残发生的风险;C、前两项都对D、前两项都不对10、 主动发现病人的方式包括:ACA、可疑者筛查B、自报C、接触者检查D、皮肤科门诊发现11、 全民调查包括:ABDA、专业普查B、过滤普阿查C、团体调查D、线索调查12、 麻风病联合化疗药物中包括:ABCA、氨苯砜B、氯苯吩嗪C、利福平D、反应停13、 一型麻风反应主要见于下列哪型麻风:BCDA、TT B、BTC、BL D、BB14、 二型麻风反应主要见于下列哪型麻风?CDA、TT B、BT C、BL D、LL15、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麻风杆菌的形态包括:ABCDA、短杆状B、断裂状C、串珠状D、颗粒状16、 常规的查菌部位包括:ABCA、耳垂B、下颌 C、眶上 D、指关节屈侧17、 麻风病的判愈标准包括:ABCA、活动性症状消失B、无麻风反应C、皮肤涂片阴性D、无可见性畸残18、 有关神经功能监测,正确的说法是:ACDA、 定期监测,有利于发现无痛性神经炎;B、 治疗期间每3个月1次C、 治疗结束后每年1次D、 治疗的前6个月,每月1次19、 发生时间短于6个月的下列哪些症状,应考虑神经炎:ABCA、 单条神经支配区内出现2个或更多的保护性感觉丧失点B、 单条神经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C、 神经干肿胀伴疼痛或触痛D、 单条神经支配区内出现1个保护性感觉丧失点20、 神经炎可分为:ACA、急性神经炎B、慢性神经炎C、无痛性神经炎D、以上都是21、 下列属于二级畸残的是:ABCA、兔眼B、爪形手C、垂足D、眉毛脱落22、 EHF评分系统的特点包括:ABCA、能反映多部位的神经损伤;B、能反映神经损伤的整体严重程度;、C、反映出畸残进展状况;D、以上都不是23、 麻木手的护理原则包括:ABCDA、避免接触热物体;B、避免刺割伤;C、避免长时间从事同一工种;D、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劳动工具24、 麻木足护理原则:ABCDA、防止外伤B、穿用防护鞋C、避免长时间站立D、避免长距离行走25、 麻木手足自我检查内容:ABCDA、有无发热部位;B、有无压痛部位;C、有无外伤部位;D、有无肿胀及发红26、 防护鞋的要求包括:ACDA、宽松合脚;B、鞋底软;C、鞋垫软D、鞋内不应有钉子27、 有关皲裂和溃疡的治疗,正确的说法是:ABCA、休息B、保持溃疡清洁C、清创D、应用抗麻风药物28、 兔眼和睑外翻的自我护理内容包括:ABCDA、主动用力眨眼B、白天戴护目镜C、夜间用眼罩D、每天检查有无红眼和异物29、 有关红眼的护理,正确的是:ABCDA、对症处理B、拔除倒睫C、清除异物D、必要时就诊30、 有关麻风病例随访,说法正确的是:ABDA、 接受治疗的第1年,每月随访1次;B、 自接受治疗的第2年开始,每年至少进行2次随访,直至判愈;C、 发生麻风反应、神经炎或药物不良反应期间,每2个月随访1次;D、 发生麻风反应、神经炎或药物不良反应期间,每1个月随访1次;31、 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录入的信息类型包括:ABCDA、病历信息B、随访表信息C、麻防单位信息D、麻风村信息32、 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类型包括:ABCA、系统管理员B、信息管理员C、普通用户D、国家级管理员33、 二型反应与结节性红斑的区别在于:ABCDA、 皮损不局限于胫前部位B、 伴有麻风病的其它症状和体征C、 皮肤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D、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特异性改变34、 五级分类法的分类依据包括:ABCDA、临床B、细菌 C、病理D、免疫35、 周围神经包含:ABCA、感觉神经纤维 B、运动神经纤维C、自主神经纤维D、A、B项正确36、 纯神经炎型麻风的特点包括:ABA、没有皮损;B、周围神经粗大或相应功能障碍;C、一定有畸残;D、上述都正确37、 神经粗大的类型包括:ABCDA、均匀形B、梭形C、结节状D、念珠状38、 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可见于下列哪型病人?ABCA、TTB、BTC、BBD、BL39、 下列哪些条件的改善可以降低麻风病的发病率:ABCDA、社会经济条件B、卫生状况C、文化教育程度D、居住条件40、 麻风患者的地理分布特点包括:ABA、限局性B、集簇性C、广泛性D、弥漫性41、 TT型麻风皮损表面特征包括:ABCA、汗闭B、麻木C、毳毛脱落D、查菌阳性42、 TT型麻风皮损的形态特点包括:ABCA、数目少B、单个皮损的面积大C、边缘清楚D、有卫星病灶43、 儿童或未定类麻风浅色斑的特点包括:ABCA、数目少B、边缘清楚C、表面轻度麻木、汗闭D组织病理学往往具有特征性改变44、 瘤型麻风浅色斑的特点包括:ABCDA、数目多B、面积小C、分布广泛、对称D、周围绕以色素晕45、 TT型麻风神经受累的特点包括:BCDA、受累数目多B、损害出现早且严重C、损害比较局限D、受累数目少46、 瘤型麻风神经受累的特点包括:ABCA、受累数目多B、损害出现较晚C、损害比较广泛D、受累数目少47、 手掌感觉功能受哪些神经支配:AB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桡皮神经48、 面部感觉功能受那些神经支配:ABA、面神经B、三叉神经C、眶上神经D、视神经49、 通过哪些动作可以观察有无面瘫:ABCDA、皱眉B、闭眼C、露齿D、吹口哨50、 麻风病患者眼部检查内容包括:ABCDA、眼周有无麻风皮损B、眉睫毛有无脱落C、眨眼闭眼有无异常D、有无疼痛、畏光和异物感。麻风简答题1、麻风杆菌的抗酸性具体含义是什么?是指在用Ziehl-Neelsen染色时,麻风杆菌能被石碳酸复红染成红色,在规定的条件下不易被酸性溶液脱色的现象。2、麻风杆菌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短杆状、断裂状、串珠状及颗粒状和群簇性排列的特征。3、麻风杆菌形态指数的定义:完整菌占总的可计数菌的百分比4、麻风病基本消灭的定义:麻风病患病率低于1/10万5、我省目前存在的麻风病超标县是:郯城县6、麻风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患者7、患者接受治疗后多久即失去传染性?一周内或数天后8、多菌型患者排放麻风杆菌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鼻腔向外排菌9、角膜感觉障碍系哪条神经受累:三叉神经10、兔眼系哪条神经受累所致:面神经11、垂腕是由于哪条神经受累所致?桡神经12、 麻风病谱中最不稳定的类型是哪型:BB13、 麻风病早诊断和早治疗的好处在于:减少传播和降低发生畸残的危险性。14、 皮损感觉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棉签法15、 掌跖感觉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圆珠笔法16、 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时,切口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3mm,5-7mm17、 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时,盐酸乙醇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1%18、 观察肉芽肿内破坏的神经组织可用的染色方法是:S-10019、 麻风病皮损的最显著特点是:麻木20、 反应停最大的副作用是:致畸作用21、 治疗急性神经炎,强的松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1mg/kg22、 靶形斑最常见于哪型麻风?BB23、 氧氟沙星代替B663用于抗麻风治疗的剂量为:400mg/d。23、米诺环素代替B663用于抗麻风治疗的剂量为:100mg/d.24、 联合化疗中,DDS每天的服用剂量为:1OOmg/d.25、 联合化疗中,B663每天的服用剂量为:50mg/d26、 一型反应属于哪型变态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27、 二型反应属于哪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型反应28、 单纯性溃疡愈合后通常是否会留有疤痕?否29、 眉毛脱落属于几级畸残?其它畸残30、患者只有皮损感觉障碍,手足感觉检查正常,属于哪级畸残?无畸残麻风简单题(高档30)1、 1957年10月,发布的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提出了什么方针?提出了什么步骤和做法?方针是:积极防治,控制传染,步骤和做法是: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2、 1963年制定的《麻风病治疗方案》,推行了哪些综合防治措施?“宣、查、收、治、管、研”3、 1986年起,麻风病防治策略实行四个转变,具体内容是哪些?(1) 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变为联合化疗;(2) 从隔离治疗为主转变为社会防治为主(3) 从单纯抗菌治疗转变为康复医疗结合(4) 从专业队伍的单独作战转变为动员社会力量协同作战4、 1953年提出的马德里分类法包括哪几型?两型即瘤型(L)、结核样型(T),两类即界线类(B)和未定类(I)。5、 1962年提出的“光谱分类法”或称五级分类法,包括哪几型?结核样型(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线类(BB),界线类偏瘤型(BL)和瘤型(LL)。未定类(I)为各型麻风的早期表现。6、 麻风组织液涂片查菌常规取材部位包括:眶上、耳垂、下颌7、 麻风组织液涂片查菌的染色步骤?㈠滴加石碳酸碱性复红液于已固定的载玻片涂膜上,以覆盖涂膜为宜,停留30min后,自片端用清水缓慢冲洗去染液。㈡用1%盐酸乙醇脱色1Os〜30s,摇动玻片,使涂膜脱至微带粉红色为止或至无红色溢出后(对未达要求者可反复脱色;不能脱色过度,以免AFB染色变淡或失去红色,而不能查见),从片端用清水缓慢冲洗去脱色液。㈢滴加碱性亚甲蓝液复染0.5min〜lmin,使背景呈浅蓝色,流水自片端缓慢冲洗去染液。自然干燥后,用油镜检查。8、 麻风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材部位选择注意事项?环状损害取最活动高起的边缘;结节、斑块取浸润最明显的中央部位;不同阶段的皮损应取较成熟的部分。如同时有不同形态或发展阶段的皮损可取多处标本。避免在麻木区、皮损消退区或“免疫区”内取材。9、 TT型麻风的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皮大多萎缩,一般没有表皮下区“无浸润带”。真皮内血管和皮肤附件周围及神经内外可见结核样浸润,形成结核样肉芽肿。肉芽肿可达真皮乳头,甚至表皮。上皮样细胞分化良好,可见许多大的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浸润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可见残留未被破坏的神经分支肿胀明显。S100蛋白染色显示神经小分支破坏。AFB常呈阴性,如为阳性一般不会超过1+。10、瘤型麻风的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哪些?表皮萎缩,表皮嵴变平,表皮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内甚至皮下脂肪层有大量泡沫细胞(麻风细胞)浸润,内有成束成团的麻风杆菌。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AFB通常为5+〜6+。11、 诊断麻风病的三个主征分别是哪些?(一) 皮损伴有明确的感觉障碍(麻木性皮损)(二) 周围神经粗大(三)皮肤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AFB)阳性12、 联合化疗的定义联合化疗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在目前的麻风MDT方案中,必须包括强力杀菌性药物利福平。13、 与DDS单疗相比,联合化疗有哪些特点:与氨苯砜单疗的终身服药相比,联合化疗的疗期是有限的,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该方案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14、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哪些药物?利福平(Rifampicin,简写RFP)胶囊剂,每粒0.3g;氨苯砜(Dapsone,简写DDS)片剂,每片O.lg;氯苯吩嗪(Clofazimine,简写B663)滴丸剂,有两种,每月监服的为每粒0.lg,每天自服的为每粒50毫克。15、 麻风反应的定义:在麻风病慢性病程中,由于机体免疫状态改变而出现原有皮损炎症的加剧,或新皮损,伴有神经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常伴神经功能丧失。16、 麻风反应的诱因有哪些:主要包括妊娠、手术、分娩、感染、酗酒、精神创伤、疲劳和接种疫苗等。17、 麻风反应分是如何分类的?根据反应性质的不同,将麻风反应分为I型反应和II型反应。I型反应是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发生于免疫状态不稳定的界线类麻风患者。随着反应的发生,患者麻风型别可向TT端或LL端转变,分别称为升级反应(逆向反应)和降级反应。II型反应又称麻风结节性红斑(ENL),系麻风菌抗原抗体结合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18、 I型反应的表现有哪些?皮损在短期内出现红肿(图6-1,附书后)、疼痛,或有触痛,可出现新皮损和面、手、足水肿。反应剧烈时皮损可发生溃疡。19、 二型反应的表现有哪些?表现为直径2-5mm或更大的圆形结节性红斑,可形成脓疱和溃疡,以面部和肢体伸侧常见(图6.2、6-3,附书后),其他部位亦可发生°ENL常成群出现,反复发生。可并发神经炎、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和睾丸炎。II型反应常有发热、疲倦、头痛、厌食、失眠、手足水肿和脾肿大等全身症状。20、 神经痛如何处理?理疗或冰袋冷敷缓解神经痛。必要时给予镇痛剂,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吗啡或哌替啶,但应注意其成瘾性。(3)肢体发生急性神经炎的患者:必要时可予吊带、石膏或支架固定,使患肢处于屈曲功能位。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及早进行主动和被动锻炼,避免关节僵直和挛缩。21、氯法齐明在治疗2型反应中的用法成人初始量为300mg/d,—般在反应消退后1个月后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的用量。皮质类固醇撤掉以后,病情稳定,即可缓慢减少氯法齐明的用量。22、 急性神经炎的定义:急性神经炎起病急,患者有明显的神经疼痛和压痛,常在短时间内出现神经功能损害;23、 无痛性神经炎的定义:无痛性神经炎主要表现是患者出现渐进性手、足保护性感觉丧失和/或运动功能障碍,但无神经疼痛症状。无痛性神经炎因无疼痛而常不被患者注意,因此应对麻风现症病人定期进行周围神经功能检查。24、 神经功能监测频率?MB:新确诊病人每个月1次,连续6个月,6个月后每3个月1次至联合化疗结束,然后每年1次,直至判愈。PB:诊断时有神经损害,同MB;诊断时无神经损害,每月1次至联合化疗结束。25、 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 6个月内或神经功能检测过程中,出现单条神经支配区域的保护性感觉丧失点三2个点;(2) 6个月内或神经功能检测过程中,出现单条神经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3) 神经干肿胀,伴明显疼痛或触痛。26、 急性神经炎的治疗原则?(1) 对患肢进行制动和保温,并固定于功能位。(2) 急性期症状较重者静脉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症状控制后,改用强的松口服,症状较轻者口服强的松,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3)如有神经脓疡,或神经功能丧失进行性加剧经激素治疗无效时,或伴有肘管、腕管或跗管等急性压迫症状者、可考虑采用神经松懈术,以缓解神经内压力。(4)疼痛较重者可口服止痛药,如阿司匹林1克,每日3次。(5)理疗急性期后可适当采用蜡疗、热疗等。27、麻风畸残是如何分级的?0级手、足无保护性感觉障碍,无可见畸形或外观改变,眼无麻风所致眼病及视力丧失。1级角膜、手、足保护性感觉障碍,但无可见性畸形或损害。2级眼、手、足有可见性畸形或损害,重度视力障碍或失明。如兔眼、睑外翻、爪形指、垂腕、垂足、足底溃疡、重度视力损害(6米处不能看清指数)或失明等。2级畸残不包括脱眉。28、HEF评分系统的特点:EHF评分系统该系统对每侧的手、足和眼分别进行评分,每个部位的畸残等级即为该部位的评分得分,最高2分,最低0分。该系统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多个部位的神经损伤,进行多次检测不但可以更好的反映患者神经损伤的整体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畸残的进展状况。29、麻木手足干燥皮肤的护理内容有哪些?(1)每天坚持用清水泡手、足,每次至少20分钟。(2)用粗糙物体如指甲和砖、石块刮除和磨去过厚的皮肤和胼胝。(3)在手足皮肤水分干燥之前涂擦植物油或凡士林以对皮肤进行保湿。30、麻木手足自我检查内容有哪些?每天在浸泡手、足后,应自我检查以下内容:(1)有无小割伤、刺伤、水疱或任何肿胀和发红的部位。(2)触摸手、足有无发热部位(炎症和损伤)。3)触压皮肤有无压痛部位。4)对出现任何上述损伤者,应嘱病人休息和给予相应处理,以免损伤加流行病学处理题(3)1、细菌密度指数的计算左眶上查菌4+,右耳垂查菌5+,下颌查菌3+,右手背皮损:0+,该患者的细菌密度指数为?(4+5+3+0)/4=3.02、 A县有人口26万,某年底有现症病例3人,根据我国的控制标准,患病率是否超标?为什么?3/26万=1.15/10万,大于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将患病率控制在10万分之一以下的控制标准。但由于县总人口少于30万,只要现症病例不大于3名,不算超标。3、 年底现症患者数计算?某市2010年底有现症病例23例,2011年度新发患者2例,复发患者1例,死亡1例、外迁1例、失访2例、判愈2例,2011年底现症病例数为:23+2+1-1-1-2-2=20例。麻风病判断对错(50)1、 人体感染了麻风杆菌就会患麻风病。(V)(X)2、 麻风杆菌的抗酸性是指麻风杆菌具有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X)3、 由结核样型至瘤型端,麻风病人的免疫力逐渐增强。(X)4、 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可以排除麻风病(X)5、 进行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时,应当避免在皮损的免疫区取材(V)6、 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应当避免在皮损的免疫区取材(V)7、 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抗酸染色有利于观察肉芽肿内有无破坏的神经组织(X)

结核样型麻风的组织学改变一般都有表皮下无浸润带(X)

麻风患者面部皮损的浅感觉障碍通常比较明显(X)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麻风病的一个重要特点(X)

I型麻风反应属于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应(X)

II型麻风反应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X)

I型反应的首选药物是强的松(V)

II型反应的首选药物是反应停(X)

反应停有致畸作用,孕妇及育龄妇女慎用。(V)

麻风患者确诊时若发现手掌有感觉缺失点,应当进行抗神经炎治疗(V)

麻风患者的眉毛脱落属于二级畸残(X)

有可见性畸残的患者一定有神经受累(V)

有神经受累的患者一定有畸残(X)

麻风杆菌是唯一能侵犯周围神经的分枝杆菌(V)

儿童因免疫力低,对麻风病较为易感(V)

麻风病存在家庭内聚集现象:(V)

多菌型麻风查菌阳性(V)

少菌型麻风查菌阴性。(V)

麻风杆菌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V)

社会经济因素对麻风病的传染没有影响(X)

麻风病咼流行区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为40岁左右(X)

在大多数地区的麻风病患者中,男性较女性更多见。(V)

型比为BB、BL和LL麻风病患者占麻风病人总数的比例(X)

麻风杆菌具有嗜中枢神经的特性(X)

神经粗大的程度与神经功能障碍成正比(X)

面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X)

睾丸炎可成为一型麻风反应的唯一症状(X)

结核样型麻风组织液涂片查抗酸杆菌常阳性(X)

狮面多见于结核样型麻风(X)

结核样型麻风是各型麻风的早期表现(X)

没有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麻风病的诊断(X)

麻风患者存在体液免疫缺陷(X)

2型麻风反应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X)

接种BCG对于预防麻风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V)

麻风病的潜伏期通常为5-10年(V)

一型反应患者型别转向TT端,称为降级反应(V)

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麻风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可以排除麻风病(X)

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V)

麻风杆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V)

麻风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患者(V)

神经粗大程度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成正比(X)

神经受累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早于感觉障碍(X)

定期开展神经功能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急性神经炎(X)

触摸周围神经时,应当注意与对侧同一神经进行对比(V)

麻风抢答题(低档15)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1、麻风早期发现的定义?延迟期少于2年,无见性畸残2、防护鞋需要满足的条件:(1)宽松合脚;(2)鞋底要硬,内垫要软;(3)鞋内不应有钉子,垂足者要选用高帮鞋。3、皲裂和溃疡的处理原则:(1)休息:(2)保持溃疡清洁:(3)清创。4、角膜感觉丧失患者的自我护理内容有哪些?养成眨眼习惯,经常想到眨眼,并主动眨眼;每天照镜检查有无红眼和异物。5、兔眼和睑外翻的自我护理内容有哪些?每天尽可能主动用力眨眼,或做被动眨眼锻炼;白天戴护目镜以防灰尘;夜间应用眼罩、滴眼液和/或眼药膏,如四环素、红霉素眼药膏以防眼干燥。6、周围性红眼的处理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损害,倒睫者要拔除睫毛,有异物者要去除异物,眼睑闭合不全者可考虑手术矫治。7、什么叫线索调查?该方法是通过专业防治队伍、基层卫生人员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进行调查,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国广泛使用,是麻风防治初期发现病人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向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干部和群众宣传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防治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通过他们有组织的搜集麻风病可疑线索,最后由专业防治人员确定诊断。8、密切接触者检查的定义和检查方法是对与麻风病人长期接触的家庭内成员或其它可确定的接触者进行定期检查。目前我国规定自新患者登记之日开始,每年检查1次,连续6年,或至患者临床治愈。9、联合化疗规则治疗的定义多菌型患者用MB方案治疗24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天,一年中至少服药8个月,整个疗程可在36个月内完成。PB方案6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天,可在9月内完成。有关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5011-2020年)10、 根据国家规划要求,到2015和2020年,现症病例数量较少幅度分别为:20%和50%11、 麻风联合化疗的规则率为:95%以上12、 麻风患者开始联合化疗2年内新发生畸残控制在:10%之内13、 到2015和2020年,早期发现率分别达到:60%和70%14、 到2015和2020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率控制在:25%和23%之内。15、 流行地区公共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麻风抢答题(高档15)1、麻风疑似病例转诊制度以什么为单位组织实施?县市区2、进行掌部感觉检查时,为什么需要固定掌指关节?固定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