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七篇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同学理解并掌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培育同学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技能。
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认真观测、仔细思索、擅长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推理。
教学工具
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出例如6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哪个的内角和更大呢?钝角三角形呢?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2.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6,找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量一量:
①以小组为单位任画三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利用手中的工具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组内分工,两人度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汇报。)
②同学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小组内做好记录。
③各小组发表看法。
④老师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谁能用更好的方法来验证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验讨论,肯定会弄清这个问题的。
2.撕一撕(剪一剪):
①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削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同学,可以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②课件演示将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
③同学动手拼一拼后发表各自的看法。
3.折一折:
①课件演示折法。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②请同学拿出桌上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将三个角折拼在一起,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得出结论。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全部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由于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全部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完成做一做。
(二)学习例7,找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四边形都包括哪些?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3.那其它的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老师提示同学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4.得出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是360度。
5.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课本练习十六第3题)
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课后小结
谈一谈,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110°和40°,那么第三个角是()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角是直角。()
2.等边三角形肯定是锐角三角形。()
3.三角形共有一条高。()
4.两个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肯定是钝角三角形。()
5.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6.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正好等于90°。()
7.全部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8.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
三、求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三角形。
1.∠1=30°,∠2=108°,∠3=(),它是()三角形。
2.∠1=90°,∠2=45°,∠3=(),它是()三角形。
3.∠1=70°,∠2=70°,∠3=()。它是()三角形。四、如下列图,∠1=55°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详细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控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测、操作、想象、推理、沟通等活动,进展空间观念,推理技能和有条理地表达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联系同学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援助同学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同学掌控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索、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索、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索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同学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同学举例,并观测图片.
活动目的:让同学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育同学擅长观测生活、乐于探究讨论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沟通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考前须知.
第四环节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部分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同学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状况.
第二部分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同学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老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长度为2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厘米的木棒呢?
2.假如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假设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同学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同学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老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考前须知.
同学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考前须知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留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探究拓展思索
1.假设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意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假如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作业布置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法。
2、使同学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同学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整数的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让我们用一道习题回顾一下。
(呈现多媒体,同学自主完成习题并总结计算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那么今日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例题讲解
师:周末的时候小丽和小林去新华书店买书,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那么咱们帮帮他们怎么样?
(1)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好的
(展示小丽遇到的问题(1),并让同学列出算式)
师:依据咱们总结的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想一想这个式子怎么计算呢?
(让同学大胆的去尝试,小组争论,并列出竖式)
师:你们发觉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需要留意什么?
生1:留意数位对齐
生2:留意小数点要对齐
生3:……
老师小结:小数点要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小丽啊还有一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展示问题(2))
(让同学自主解决,并再回忆需要留意什么?)
完成后同学予以总结,完成小数加减法的时候需要留意什么?
(三)习题巩固
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后小结
同学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给出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法那么进行计算,最末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课后习题
一、计算。
1.5-0.5=1-0.9=2.3+0.6=0.9+0.8=
1.9-0.8=3.5-2.4=0.36+0.65=0.96-0.32=
二、竖式计算。
20.87-3.65=3.25+1.73=
18.77+3.14=23.5-2.8=
三、解决问题。
1、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用去多少钱?
2、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忽视不计,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
板书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法那么进行计算,最末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经受探究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那么的过程,掌控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那么。
2、会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那么,化简整式。
3、会用多项式的乘法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教学难点:例2包含了多种运算,过程比较繁复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小明找来一张铅画纸包数学课本,已知课本长a厘米,宽b厘米,厚c厘米,小明想将课本封面与封底的每一边都包进去m厘米,问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在铅画纸上裁下一块多大面积的长方形?
二、引出新知,探究例如
1、合作探究学习:有一家厨房的平面布局如图1
(1)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厨房的总面积。
(2)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表示的面积应当相等,你能用运算律说明吗?
(3)通过上面的争论,你能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规律吗?
(让同学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然后表达沟通)
答:(1)总面积:(a+n)(b+m);a(b+m)+n(b+m)或b(a+n)+m(a+n);ab+am+nb+nm
(2)总面积相等,由此可得到(a+n)(b+m)=a(b+m)+n(b+m)……①
=ab+am+nb+nm……②
第①步运用安排律把(b+m)看成一个数,第②步再运用安排律。
(3)由(a+n)(b+m)=ab+am+nb+nm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那么:
(同学归纳,老师板书)
2、运用新知,计算例题
例1:计算
(1)(_+y)(a+2b)(2)(3_—1)(_+3)(3)(_—1)2
解:(1)(_+y)(a+2b)=_?a+_?(2b)+y?a+y?(2b)=a_+2b_+ay+2by
(2)(3_—1)(_+3)=3_2+9_—_—3=3_2+8_—3
(3)(_—1)2=(_—1)(_—1)=_2—_—_+1=_2—2_+1
老师在示范过程中引导同学留意这三题都按多项式相乘的法那么进行,运算过程中留意符号,防止漏乘,结果要合并同类项。
反馈练习:课内练习1
例2,先化简,再求值:(2a—3)(3a+1)—ba(a—4),其中a=
解:(2a—3)(3a+1)—ba(a—4)=6a2+2a—9a—3—6a2+24a=17a—3
当a=时,原式=17a—3=17×()—3=—19—3=—22
留意的几点:(1)需要先化简,再求值,留意符号及解题格式。
(2)当代入的是一个负数时,添上括号。
(3)在运算过程中,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来计算。
反馈练习:1、计算当y=—2时,(3y+2)(y—4)—(y—2)(y—3)的值。
2、课内练习2、3。
三、分层训练,技能升级
1、填空
(1)(2_—1)(_—1)=
(2)_(_2—1)—(_+1)(_2+1)=
(3)假设(_—a)(_+2)=_2—6_—16,那么a=
(4)方程y(y—1)—(y—2)(y+3)=2的解为
2、某地区有一块原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增长了200米,加宽了15米,那么现在这块地的面积为平方米。
3、某人以一年期的定期储蓄把20__元钱存入银行,当年的年利率为_,第二年的年利率减削10%,那么第二年到期时他的本利和为多少元?
四、小结
让同学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老师实时总结内容并解答迷惑。
五、布置作业
课本的分层作业题。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开展图。
2、培育同学细致的观测技能和肯定的空间想像技能。
3、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学具:同学每人预备一个圆柱体物品,并将其侧面用白纸包好。剪刀、直尺。老师预备圆柱体、圆柱体侧面开展图、可旋转长圆柱体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同学回答,使同学熟识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老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出示教材第10页中的圆柱形物体)问: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假如把这些圆柱形物体的外形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像这样的图形叫圆柱。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诞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外形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四周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问:粉笔是圆柱体吗?
3.圆柱的高
(1)老师出示高、矮不事的两个圆柱,提问:哪个圆柱高,哪个圆柱矮?
(2)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师画一条侧面上的斜线,问:这是圆柱的高吗?为什么?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是高吗?
(4)争论沟通:圆柱的高的特点。
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很多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同学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耀边上的一条高.
老师出示预备好的贴在木棒上的长方形纸片,将它快速转动,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外形?完成教材第11页的“做一做”
4.圆柱的侧面开展(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测商标纸的外形.
反馈后争论:开展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开展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讨论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觉.开展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开展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开展,在重复操作中观测。
②同学再观测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沟通后说出自己的发觉: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觉.开展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争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什么状况下圆柱侧面开展是正方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非常的长方形.你能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5.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开展图:这个开展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观测很简单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当怎样计算呢?(引导同学依据开展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1)同学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留意什么?
(2)指定一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老师行间巡察,留意发觉同学计算中的错误,并实时订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留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老师行间巡察,对有困难的同学实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4.求圆柱的侧面积
(1)C=12厘米,h=12厘米(开展图是什么外形)
(2)d=5分米,h=6分米
(3)r=2米,h是半径的2倍。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4题求侧面积部分三道小题。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觉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改变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想。
4、通过对数据的简约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猎取数据改变状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伙伴们知道2022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进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状况吗?
老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老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同学: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老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老师引导同学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老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老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同学发挥想象自由阐述,老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老师板书课题)
2、观测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同学观测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控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老师让同学同坐之间沟通,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日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改变状况?为什么?
同学充分探讨,然后老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显示数据的增减改变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同学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依据同学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老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它的画法。
让同学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老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状况统计图”。
提问:观测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同学自由发表看法,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留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老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
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
让同学根据老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老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老师适当点拨。
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
1、收集从今日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状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猜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改变状况。
2、完成课本第112页练习十九的相关习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摸球游戏,了解并掌控计算一类事项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援助同学更简单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育同学实事求是的立场及合作沟通的技能。
3.情感与立场: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舞同学积极参加,培育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技能,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1.概率的定义及简约的列举法计算。
2.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敏捷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事项: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涌现反面。③三角形内角和是360°;④蚂蚁搬家,天会下雨,
不可能事项的有,必定事项有,不确定事项有。
2、任何两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是事项;任何两个奇数之和是奇数是事项;
3、欢欢和莹莹进行“剪刀、石头、布”游戏,商定“三局两胜”决断谁最终获胜,那么欢欢获胜的可能性。
4、足球竞赛前裁判通过抛硬币让双方的队长猜正反来选场地,只抛了一次,而双方的队长却都没有异议,为什么?
5、一个匀称的骰子,抛掷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求一个随机事项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那么能不能不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只通过一次试验中可能涌现的结果求出随机事项的概率,这就是我们今日要探究学习的“等可能事项的概率”。
二、情境导入
1、任意掷一枚匀称的硬币,可能涌现哪些结果?每种结果涌现的可能性相同吗?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这个袋子中有5个乒乓球,分别标有1,2,3,4,5这5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球,拿出来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1)会涌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2)每种结果涌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同学分组争论,老师引导
三、探究新知
1、请大家观测前面的抛硬币、掷骰子和摸球游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同学分组争论,老师引导:
(1)一次试验可能涌现的结果是有限的;
(2)每种结果涌现的可能性相同。
设一个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结果涌现。假如每种结果涌现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项的概率
(1)抛掷一个匀称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时向上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亮的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个球,一个黄色和已编有1.2.3号码的3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白球有多少种不同结果?摸出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同学先独立思索,然后同桌间争论,老师巡察指导
一般地,假如一个试验有n种等可能的结果,事项A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项A发生的概率为:
P(A)=/n
必定事项发生的概率为1,记做P(必定事项)=1;不可能事项的发生的概率为0,记做P(不可能事项)=0;假如A为不确定事项,那么0p(a)1p=
3、应用新知
例:任意掷一枚匀称骰子。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掷一枚匀称骰子,全部可能的结果有6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1,2,3,4,5,6,由于骰子是匀称的,所以每种结果涌现的可能性相等。
1.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结果只有2两种:掷出的点数分别是5,6.
所以P(掷出的点数大于4)=2/6=1/3
2.掷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桩间挡板施工方案
- 网线施工方案
- 疫情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
- 重庆扇形水塔美化施工方案
- 输水隧洞错车道施工方案
- 铁路设备检修保养方案
- 诊所装修整改方案
- 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 庆阳婚庆仿真树施工方案
- 辽宁花卉玻璃温室施工方案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中介费合同范本(2025年)
- 《kdigo专家共识:补体系统在肾脏疾病的作用》解读
- 生产调度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物 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人教版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电力行业 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 查对制度 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猪肉市场销售规模及竞争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