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_第1页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_第2页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_第3页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_第4页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原卷+解析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文试题(十)(原卷)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选项中,带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境(chǔ)防御(yù)压迫(pò)火炽(chì)

B.侵袭(qīn)挪移(1uó)宪兵(xiàn)萦系(yíng)

C.何曾(cén)拨弄(bō)分外(fèn)藤蔓(wàn)

D.倾覆(qīng)缥缈(miǎo)鄙夷(bì)褴褛(l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和蔼可亲兴高彩烈目瞪口呆饱经风霜

B.碧空如洗微波粼粼聚精汇神阳春白雪

C.雕粱画栋巧夺天工琼楼玉宇精雕细刻

D.精兵简政金碧辉煌博采众长锲而不舍

3.下面选项中的“见”与“司空见惯”的“见”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眼见为实B.以小见大C.视而不见D.喜闻乐见

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革命牺牲就是死得其所。

B.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C.学生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要总是事事附和老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上天入海”的梦想。

5.下面的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B.班里来了新同学,班主任让你代表全班同学表示欢迎。

C.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6.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缩句:我想念人物。)

B.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反问句:这清白的梅花,难道是能玷污的吗?)

D.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动作描写)

7.找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书,该读的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8.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正确的是()。(2分)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天,从来没有浪费时间。

()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些什么事;病稍微好转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

()他在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写作和翻译文章。

A.521643B.621534

C.345216D.521634

9.下列关于课外书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B.《小英雄雨来》一书中雨来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

C.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三作家》《复活》等。

D.《童年》以孩子的视角讲故事,是苏联的高尔基,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10.综合性学习。(7分)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2分)

(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横线上用小楷字补全下联。(2分)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

下联:华夏伟业

(3)请根据示例,阐述你的中国梦。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2分)

学生: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10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述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1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13.这首诗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述了这种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或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解释:①过:拜访。②堗(tū):烟囱。③嘿:同“默”。④居无何:过了不久。⑤上行(hāng):上坐。⑥突:烟囱

14.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2分)

(1)不者,且有火患“”通“”

(2)曲突徙薪亡恩泽“”通“”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16.“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17.除了“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2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5分)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顶边淡淡的细线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掏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3分)

19.细读短文,理解感悟。(4分)

(1))“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2分)

(2)第④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20.品读短文,感悟写法。(5分)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3分)

(2)细读第⑦自然段,通过人物的描写,刻画了一位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21.有人建议把短文题目改成“黑板上的人头像”,你认为呢?说说你的想法。(3分)

三、写作。(40分)

22.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快乐,有伤心,有收获的喜悦,有落后的遗憾……有些事的发生往往在我们意料之外,但反而更令我们印象深刻。请你以“没想到”为题,记叙自己的经历。注意写出具体的事例和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提示:不要在习作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文试题(十)(解答卷)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选项中,带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境(chǔ)防御(yù)压迫(pò)火炽(chì)

B.侵袭(qīn)挪移(1uó)宪兵(xiàn)萦系(yíng)

C.何曾(cén)拨弄(bō)分外(fèn)藤蔓(wàn)

D.倾覆(qīng)缥缈(miǎo)鄙夷(bì)褴褛(lǚ)

A

本题考查易错字音。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注音全对”的一项,注意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解析:B项,挪移(1uó)——挪移(nuó)C项,何曾(cén)——何曾(céng)D项,鄙夷(bì)——鄙夷(b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和蔼可亲兴高彩烈目瞪口呆饱经风霜

B.碧空如洗微波粼粼聚精汇神阳春白雪

C.雕粱画栋巧夺天工琼楼玉宇精雕细刻

D.精兵简政金碧辉煌博采众长锲而不舍

D

A.有误,“兴高彩烈”的“彩”应为“采”,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B.有误,“聚精汇神”的“汇”应为“会”,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C.有误,“雕粱画栋”的“粱”应为“梁”,意思是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D.全部正确。

3.下面选项中的“见”与“司空见惯”的“见”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眼见为实B.以小见大C.视而不见D.喜闻乐见

B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与辨析。平时要多积累,作答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再分析选项中各词语的意思,结合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即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见”意思看到。A.眼见为实: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见”意思看到。B.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见”意思看得出,显得出。C.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见”意思看到。D.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见”意思看到。结合句意本题选B。

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革命牺牲就是死得其所。

B.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C.学生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要总是事事附和老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上天入海”的梦想。

D

D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这句俗语用来形容经过努力终于实现梦想不恰当。

5.下面的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B.班里来了新同学,班主任让你代表全班同学表示欢迎。

C.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D

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B、C项正确。D项本句按照语气,应该是疑问句,而不是反问句或者是祈使句,所以结尾应该是用问号,而不是感叹号,所以错误。

6.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缩句:我想念人物。)

B.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反问句:这清白的梅花,难道是能玷污的吗?)

D.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动作描写)

C

A本题要求缩句,句中的主语为:我,谓语:想念,宾语为:那些景色和人物。此选项不正确。B本题考查比喻句的判断,句中将“花”赋予了人的行为“睡醒了”,因此确定是拟人句,并不是比喻句,虽然有“像”比喻词,但是没有喻体。此选项不正确。C本题考查学生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转换方法为:(1)加上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3)把“。”改成“?”根据转换方法,原句改为:在后半句前面加上疑问词“难道”,句末加“吗”,“不能”改为“能”,把“。”改成“?”,整理以后C项正确。D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人物描写方法一般有: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分析句子中“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这是对他的神态的描写,并不是动作。此选项不正确。

7.找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书,该读的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有语病”的一项。病句辨析的题目需要快速发现句子的语病,明确病因,知道怎么改正。平时多加练习,提高对语病的敏感度。B项,“生活水平”与“增强”搭配不当,应该是“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8.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正确的是()。(2分)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天,从来没有浪费时间。

()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些什么事;病稍微好转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

()他在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写作和翻译文章。

A.521643B.621534

C.345216D.521634

D

这一段话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他从没有停止过,都在夜以继日的忘我的工作,排序可以从“逝世前不久、逝世前三天、逝世的前一天”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寻求解析。

9.下列关于课外书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B.《小英雄雨来》一书中雨来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

C.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三作家》《复活》等。

D.《童年》以孩子的视角讲故事,是苏联的高尔基,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C

本题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三作家》又名《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传记代表作品之一,为托尔斯泰、司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据此可以C项有误。

10.综合性学习。(7分)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2分)

(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横线上用小楷字补全下联。(2分)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

下联:华夏伟业

(3)请根据示例,阐述你的中国梦。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2分)

学生: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成就民族魂(3)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1)结合“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知,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上联已经给出“放飞中国梦”,即动词加名词的形式,只要符合主题即可。故下联可以对“开拓复兴路”“成就民族魂”等。(3)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特点来写,作为学生,可以写成绩、学本领、增长才干、回报社会等等,句式相近,符合题意即可。如: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10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述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C

第三联的两句,应是“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告诉人们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积极乐观面对。“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错。

1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从这几句分析,应该写的是初春。特别是这几句诗中的“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等词,最能体现出初春的特点。

13.这首诗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述了这种感情?(4分)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这两句直抒胸臆,集中表述了乡思故乡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或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解释:①过:拜访。②堗(tū):烟囱。③嘿:同“默”。④居无何:过了不久。⑤上行(hāng):上坐。⑥突:烟囱

14.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2分)

(1)不者,且有火患“”通“”

(2)曲突徙薪亡恩泽“”通“”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16.“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17.除了“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2分)

四、14.(1)不——否(2)亡——无

15.把它改为弯曲的烟囱,把那些柴草移到远处去;否则,将会有火灾发生。

16.D

17.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

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5分)

擦不掉的鼓励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

②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

③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顶边淡淡的细线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

④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

⑤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⑥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画的是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⑦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掏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往往容易产生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⑨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3分)

“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我”害怕老师责骂我,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不但没有生气还鼓励“我”,最后“我”成了一位青年画家。

19.细读短文,理解感悟。(4分)

(1))“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2分)

(2)第④段中老师“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

(1)老师生气(2)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文章写了“我”画了一张老师的头像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学生们是谁画的,没有人做声。“谁都有种预感——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中的“暴风雨”指老师非常的生气。(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第四自然段写了“我”承认黑板上的画是自己画的,但是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消除“我”的恐惧,原谅“我”的不礼貌,最后肯定“我”的诚实。

20.品读短文,感悟写法。(5分)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3分)

(2)细读第⑦自然段,通过人物的描写,刻画了一位的老师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1)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

(2)神态、语言理解、宽容、爱护学生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这句话通过对教师内环境的描写。“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这句话通过对同学们的动作描写,抑制着呼吸,使之不发出声音。这两句话都描写了教室里寂静无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衬托出“我”紧张、担心老师责骂的心情。(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第⑦自然段中“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