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黍离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理解“黍离之悲”的涵义和时代意义2.《黍离》的艺术特色1.掌握鉴赏诗歌基本方法,培养鉴赏诗歌基本能力。1.正确认知语文积淀成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培养热爱语文、认可并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朗读、诵读古诗;2.反复咏叹中品尝诗“味”,体把握诗重章叠句结构。1.《黍离》的艺术特色和主旨作品深层意蕴。2.认识经典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与民俗价值的统一。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经典咏流传四代人66年传唱《诗经》:这才是中国生命力最长的歌曲,或婉约,或雄壮,诗经的美不会随历史而消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藏——《诗经.黍离》,倾听三千年前先民们的哲理吟唱。【讲授新课】一、写作背景《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风”中多乱离之作!据说,这首《黍离》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目变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朱熹《诗经集传》卷二也曾这样记录过:“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之离离,与黍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二、学习课文:指导简单翻译诗歌1.参照注释,解释重点词:①彼:那个地方。黍: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称黍子,去皮后叫大黄米,性粘,供食用或酿酒。离离:庄家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样子。②稷(jì):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说指高粱。古代以稷为白谷之长,并奉为五谷之神。汉以后误以为粟为稷,唐以后又以黍为稷。“黍”、“稷”为互文,“离离”兼对两者形容,下同。③行迈:复合词,即行走。行、迈都含步行意。靡靡(mǐ):犹“迟迟”,行步迟缓的样子。④中心:心中。摇摇“愮(yáo)愮”之假借字,忧愁不安的样子。⑤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谓我何求:认为我久留不去,有什么寻求。⑥苍天:青天。此:指造成这种伤心的局面。⑦醉:指心中忧愁如醉酒一样难受而不能自持。⑧噎(yē):咽喉堵塞而难于喘息。此处指心中忧闷如有物在喉梗住,透不过起来。形容忧思沉重,心里难受。2.翻译诗歌那黍稷之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那黍稷之穗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那黍稷之实啊,一行一列生得多么整齐,我缓行其间啊,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啊,说我心有哀愁,不了解我的人啊,问我何所寻求。浩渺无垠的苍天啊,是谁令我如此伤怀!分析诗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层意思:一二句,描写诗人见到的黍稷场景,为下文做铺垫。三四句,直写诗人的姿态和内心。五至八句,转换视角,从他人的不同评价中道出诗人心忧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呼唤苍天,感叹自身。三个层次,叙写清晰错落,情绪波澜起伏,低回无限。“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黍稷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让人心旌神摇,充满怅惘。如何把无限哀怨而又不能明言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呢。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助高超、巧妙的艺术手法。四、诗歌的艺术特点1.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所谓重章叠句,是指章与章之间句式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是《诗经》惯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以三章为基本的结构形式,三章共换六字,稷由“苗”而至“穗”再至“实”,不仅起到分章换韵的作用,而且通过稷的三种生长状态的变化,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心中由“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的越来越深的忧伤之情。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作用,一是使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二是突出主题。2.用叠字来抒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本诗大量运用叠字,使诗的节奏舒缓悠扬,非常适合表现深沉忧思的感情基调。如“靡靡”“摇摇”用叠字写出行迈迟缓的状况和心中的恍惚不宁,是人物外在征貌的形容,也是诗人心态的揭示。叠字的运用还营造了婉转的声韵效果,具有音韵美。五、拓展延伸这首诗歌中蕴含的忧思,是作者联想到时事变迁而引起的,诗歌中显示的沧桑落寞之感也是耐人寻味的。不难看到,作者重游故都,回望历史的长河,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对家园的眷恋,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更多地来源于对国家兴衰变化的感叹。这些情感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著名的“黍离之悲”。但是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又不仅限于此,而是具有多重性,不确定性。读到这首诗的人,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万物生老病死,无不可借此宣泄:从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唐朝诗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到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在我们中国,家与国向来都是统一的,所以我们把“国”称为国家。有了众多的“家”才组成了共同的“国”。在这些古往今来的诗词文赋当中,变的是时代、是景物、是语言,不变的是相同的黍离之悲,国衰之叹,是对家国深深的爱恋。《王风·黍离》,开创我国文学史上“悲国”诗文的先河。这是《诗经》文学“元典”的开创之功,也是经典传承的魅力所在。【课堂总结】面对充满灵性、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命运的人类自己,你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忧思吗,你有“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感触吗?品读经典,光亮人生。但愿,每个人都能够品读经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课后作业】1.背诵2.收集并展示黍离之悲诗文,不少于5句。【板书设计】黍离《诗经》苗摇摇穗如醉忧愁哀伤爱国情怀实如噎黍离之悲《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橘颂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屈原和《楚辞》鉴赏的有关知识。2.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1.掌握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1.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体会咏物诗寓情于物的写作特点。1.作者寄予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讲授新课】一、屈原与《楚辞》1.屈原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2.《楚辞》《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座高峰。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使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典型的楚国的乡土文学。到西汉时期,学者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的仿作合编成《楚辞》,后人就把这种诗体称为楚辞,又因为其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而称这种诗体为骚或骚体,并以“风骚”合称诗经和楚辞。3.屈原主要作品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标志着我国诗歌从集体歌唱进入了文人创作的时代。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研究者多认为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等。他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昏庸,表现了诗人进步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二、解题选自组诗《九章》。橘颂即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前人多以为此诗作于屈原青少年时代,也有人以为作于放逐江南时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晏子春秋》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三、通读四、内容赏析《橘颂》四句一节,共九节,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4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第1节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坚根、“绿叶”、“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再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的思想品格及精神:1.“深固难徙,受命不迁”的坚定意志和爱国情怀。2.“秉德无私,廓其无求”的政治品格。3.“闭心自慎,淑离不淫”的政治修养。《橘颂》通过赞美橘树,表现了屈原对“受命不迁”、“秉德无私”、“闭心自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慕,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五、艺术特色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2.独特的语言风格《橘颂》一篇,虽以兮字为叹,但为严格工整的四言体制,一反楚歌体制,一反楚歌之风,一反屈原诗作上天入地的一贯浪漫风格,先铺陈写实,咏物托志,后直抒胸臆,直歌述志,颇有中原诗歌之风,与《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中的一些诗作相似,“显然是受《诗经》艺术手法的影响。”(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课堂总结】《橘颂》是《楚辞·九章》最短的诗篇,诗篇体物寄情,抓住橘树“深固难徙”的禀性,极力赞美它内质与外形之美。通过细致地拟人化描写,将诗人主观感情渗透于客观事物,塑造了橘树的艺术形象。【课后作业】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采用这种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板书设计】橘颂屈原第一部分(1-4)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第二部分(5-9)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将进酒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把握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的变化。感悟李白的豪迈之气和乐观自信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引导学生对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将进酒》。【讲授新课】一、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二、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三、整体感知与探究(一)大家先听老师读,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二)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三)品读课文。问题一:为什么喝酒?明确:“与尔同销万古愁。”问题二:因何而愁呢?明确:学生自己在文中自主寻找,例如“古来圣贤皆寂寞”、“朝如青丝暮成雪”之类。问题三:作者是怎样写愁的?明确:不是哭哭啼啼,也不是唉声叹气。而是另有一番风味。感情上大起大落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1)开头四句写悲。先从黄河起“兴”(学生回顾“兴”的用法)“君不见”--从容、亲切(黄河离诗人开怀畅饮的颍阳不远)“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从天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壮)本诗句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悲)是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诗句不是李白的独创:A《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高堂”-高大的厅堂由时间来言及人生,“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异曲同工)一个“悲”字,叹意极浓光阴易逝,人生易老(板书)这两句,既是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又是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的渺小、短暂。前一句在空间上放大,后一句在时间上压缩。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3)“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板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气、豪放)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4)“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一种乐器)(精美的饭食,山珍海味)讲解:在封建社会,只有以实物有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趣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而李白却不羡慕这种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蔑视(不随波逐流,叛逆性情)(板书)“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但愿长醉不愿醒”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异曲同工,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古来圣贤--寂寞饮者-留其名(陈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其父曹操的重用。作者此时自比陈王,抒发满腔壮志未酬之愤。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渲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总结:(1)时间的无情人生的短暂;(2)壮志难酬之愤慨;(3)万古寂寞之愁。问题四:李白要忘却这万古愁,他要借酒浇愁,浇得掉吗?他知道自己无法真正忘却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充其量只能暂时忘却。明确:物不平则鸣。一种感情的宣泄而已。知道于事无补,但是说出来做出来能够让人暂时得到释放,感到痛快。就像我们有的同学哭过一场,虽然不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心里却会舒服一点一样。(四)齐读课文。【课堂总结】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他人所喜爱,那是因为人们可以在文中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我们能够从李白的诗里李白的身上找到许许多多自己想要的东西。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参差变化美。诗歌描写景物的波澜壮阔。主人公多感受到的时间的残酷无情人生的短暂渺小。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性情流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绝对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取富贵如拾草芥不费吹灰之力。怀才不遇的愤慨,古来圣贤皆寂寞的自我安慰,三五知己酒酣耳热时的忘我狂态。等等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叫李白的人在一千三百年前演绎得淋漓尽致。读他就像读我们自己,而他的诗就像为我们而写。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所需要的东西,你的自信、你的不平、你的愤懑、你无所逃避的痛苦,或者把自己等同成那个伟大不屈的灵魂,再现一次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场欢宴。【课后作业】宋人严羽评点李白这首诗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请同学们收集对此诗的评价材料,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愁悲伤欢乐愤怒狂放《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登高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本诗的创作背景;借助注释和网络自主疏通词句,把握诗歌内容。2.够结合诗人生平经历,掌握借景抒情的手法。1.能分析诗中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1.能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悲秋、悲己、悲国之情。2.通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思考作为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和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能分析诗中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2.掌握借景抒情的手法。1.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探究诗人的悲秋、悲己、悲国之情。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结合登高的诗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导入本课。【讲授新课】一、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朗读文本体会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教师范读,理清诗歌节奏。明确:诗歌前两联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后两联抒发登高所感。2、请学生分享初读感受,把握诗歌悲的情感基调。明确:悲四、精读诗歌,分析内容1、诗歌以“登高”为题,那么诗人登上高处看到了什么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呢?明确:诗歌前两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赏析首联景: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在首联中,你觉得这些景物的特点体现出了怎样的一副秋景图,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人通过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图画,营造了悲凉肃杀的意境。学生齐读首联。2.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赏析颔联:诗人转换视角,俯仰之间,又看到了落木和奔流,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此时的状态是怎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明确:落叶飘零,无边无际,萧萧而下,颜色上,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视觉上,落叶飘零,没有生机;心理上,给人以沉重以感觉。“无边”:落叶飘零的范围很广,阵势很大。(2)“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笔下的长江是怎样的?明确:不尽、滚滚、汹涌澎湃。气势磅礴,内心震撼。时间和空间上仿佛都是永恒与无穷的,由此想到宇宙时间永恒无穷。(3)诗人置身于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样的环境中,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慨?明确: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宇宙永恒无穷。诗人这时已经是暮年且疾病缠身。这时的他看到无边无际的落木萧萧而下,落木飘零,由落木联想自己。落木正在飘落,正如自己也在走向生命的尽头一样。诗人置身于无边落木的天地间,听见落木萧萧,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孤独;而此时又看到的是远处的长江滚滚而来,气势磅礴。这滚滚而来的长江同宇宙和时间一样永恒,永不止息,进而产生人生短暂且生命渺小的感叹。(4)学生齐读颔联(板书:悲自然)五、研读课文,探究主旨1.中国文人有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望着眼前的秋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悲(1)何悲?1.万里,地之远也.写的是诗人远离故乡,离家漂泊万里,抒发了思乡之悲;2.秋,时之惨也.前两联诗人看到的江边悲凉的秋景,抒发了伤时节之悲;3.作客,羁旅也.此时诗人正寄居于夔州,抒发了诗人羁旅之悲;4.常作客,久旅也,诗人此时已经漂泊了八个年头5.百年,暮齿也.诗人此时已经五十六岁。抒发了诗人晚年凄凉之悲;6.诗人多病,衰疾也。诗人疾病缠身。这也是抒发诗人晚年孤独凄凉之悲;7.台,高迥处也.诗人重阳节登上高处;8.独登台,无亲朋也.此时的诗人独自登台,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自己却是独自一人在这疾风猎猎的高台之上,看到的是凄凉的秋景,悲自己孤独凄凉。(2)学生齐读颈联。(板书:悲自身)2.读读尾联,在诗句中找找造成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因艰难苦恨(1)“苦恨”,结合注释是极其遗憾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人在遗憾些什么?“艰难”指国运和命运的艰难。国运,指当时社会的动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时局动荡国家社稷受到威胁。命运,指诗人自身的命运,孤老多病,流离漂泊他乡。繁霜鬓:年老多病且壮志未酬。诗人此时已是一位白发苍苍而且疾病缠身的老人,潦倒:苦恨。潦倒的意思是哀颓,失意。跟上一句中的遗憾呼应,也写出了诗人的壮志未酬。“浊酒杯”:这里的酒为什么是浊的?明确:生活艰辛,买不起好酒;诗人眼泪模糊了眼睛,看不清酒杯。诗人抒发了晚年孤独凄凉多病忧之悲;忧国伤时之悲;壮志未酬之悲;生活窘迫之悲。(2)学生齐读尾联。(板书:悲国家)六、艺术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对比、情景交融。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了天空高远、猿啸哀鸣等,生动地将凄清渚沙和飞舞盘旋鸟儿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冷色调画面,从而营造诗歌悲凉的意境。2.对比:将落木之短暂渺小与长江之永恒无穷形成对比,将人生之短暂生命之渺小与长江与无穷永恒形成对比。3.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用落木飞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图景,由此营造了凄凉、肃穆的意境,最后通过这样的意境抒发了自己长年漂泊、孤老多病、忧国伤时的思想情感。【课堂总结】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本诗是杜甫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气势雄浑悲凉的七言律诗。诗人运用了对比、情景交融等手法。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感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课后作业】反复朗读本诗,结合自己的领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上传智慧平台。要求:内容与诗歌一致,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板书设计】登高杜甫首景悲秋颔悲己颈情悲国尾《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1.掌握小中见大和隐喻手法的运用。2.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1.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1.理解本词所运用的隐喻手法。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提问:“唐宋八大家”包括哪些文学大家?引出苏轼及课题。【讲授新课】一、简介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之一。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作者的复杂思想: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二、写作背景: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因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奸佞小人趁机罗织罪名对他进行污蔑,于元丰二年(1079)七月遭逮捕入狱,差点被杀(“乌台诗案”)。后被贬谪到黄州(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因得此篇。三、整体感知1.赏析小序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面对风雨,词人与同行各自怎么表现?(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板书:苏轼遇雨)2.指导诵读教师朗读全文,要求学生听出节奏和感情的变化,进行指导学生诵读。朗读要求:=1\*GB3①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2\*GB3②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3\*GB3③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四、合作探究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闲适、轻松、自如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一边啸,一边吟着诗句,拄着拐杖,慢慢往前走。这时候正下着雨呢!对于苏轼而言,现在往前走一百米会淋得满身是雨,如果慢点走,走了十米也是淋得满身是雨,都是被雨淋,但无论如何不要被雨水影响了你走路的态度。)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不是。心态好:乐观旷达(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人生在世啊,无非是两种天气,雨天与晴天,所以风雨本是常态,不必大惊小怪。)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即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5)“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5.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顺境逆境变幻无常。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酒被吹醒的同时,也吹去了天上的乌云,突然感到有点冷,而这时候迎面的青山依然那么明媚——山头斜照却相迎,因为夕阳西下,那金色的阳光照耀了过来。可不是吗,人生在一瞬间又回到了晴天。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再看当时,刚才下雨的地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下雨没什么可悲的,天晴也没什么可喜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内心坦然,处处都是好风景,处处都有好风光。应该说这首词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管面对什么,要从容地行走。(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没有,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4)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小结: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五、拓展深化1.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2.下阙中的“归去”,让我们想到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尘世。“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背景)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3.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六、艺术特色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比喻,“风雨”隐喻仕途上的挫折一语双关,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坎坷,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怀。表现了一种醉醒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课堂总结】苏轼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心境也同样也可以影响环境。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课后作业】苏轼诗词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会给现代社会的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板书设计】定风波苏轼事:苏轼遇雨怀:遇事要泰然从容、乐观、旷达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磨难、逆境表现手法:比喻、一语双关、以小见大《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八声甘州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和本词的创作背景;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婉转曲折的抒情特点。1.能结合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探究诗歌中“愁”思的表达;2.能够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探究诗人的愁思。1.通过文本学习,思考在当代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增强时代认同感;2.通过感受诗歌中凝练的语言所传达出的的无尽意蕴,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能结合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探究诗歌中“愁”思的表达1.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探究诗人的愁思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这个落花逐秋水的动荡之期,念起,萧瑟之感顿然涌漾心头。人生风雨都经历,谁无旧事挂心头?一阕秋词惹心眉,怎一个“愁”字了得?凉风一起,秋意总伤怀;闲情一片,最是离人心上秋。柳永笔下的秋色和愁思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诵读上阙,明确上阙内容——写景。二、提问:上阙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点评、总结学生答案:雨——潇潇、暮秋——清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夕阳——残照花草——衰减物华——休长江水——无语三、品鉴诗歌1.布置任务:围绕“洗”“当”“衰、减”“苒苒”四个词,结合专业特长,构思动画设计。2.组织活动:组织智慧课堂小组抢答活动,各小组按抢答顺序领取任务。3.组织各小组分享、解释自己的构思,谈一谈对相应词语的理解。4.教师点评、总结。如:“洗”:两重效果:空间上,洗掉了花、叶,令清秋更加空空荡荡;颜色上,洗掉了原有的颜色,令眼前景物变成暗淡的黑白色。一场大雨,令清秋更加萧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当”:如同舞台聚光灯一样的作用,镜头转换,将天地间的萧瑟肃杀之气笼罩在诗人身上。“衰、减”“苒苒”:是一个过程,颜色消退、花木由繁茂一点一点变为衰败。5.结合名家评价引导学生感受诗中之画展示刘熙载对柳永词的评价: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引导学生感受词中之画。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6.引导学生领略诗歌意境上片写景,描绘秋天景象而饱含情感,万芳芜秽的悲戚,大江东去的浩渺,物华尽休的无奈,都衬托出词人羁旅行役,青春逝去,事业无成的无限悲愁。“用‘清秋’意象锁定季节,用暮雨、霜风、残照,江天、秋江、秋空、关河,红衰翠减,物华尽休等意象将‘清秋’意象具体化,渲染了清秋的萧条凋零之气,预设了下片凄凉的柔情基调。”上阕景的特点:萧瑟寥落冷清肃杀7.提问:从上阙中,我们感受到了柳永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浓郁愁绪,到底是什么令他如此哀愁呢?思乡之愁怀人之愁8.提问:诗人如此怀念家乡、思念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何事苦淹留?柳永生平与本词创作背景: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结合词作背景和词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诗人情感——羁旅行役之愁。(“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感叹自己多年来东奔西走行踪不定,究竟是什么紧要事让自己羁留他乡呢!这一问而无答,写出词人心中不尽的苦楚和难言之隐。利名萦伴,绮陌红楼,蹉跎岁月,磨勘转官等等如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在词人的身上,令其永世不得翻身———终其一生,柳永也未回到他日思夜梦的故乡,故乡终成了一种意象,一种想念。谁人没有故乡呢,但故乡在柳永终究成了一种遥远的怀想,思乡———利名———红楼成了柳永解不开的结,纽绞着词人的心。)“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独在异乡为异客”。该词的上片写自己,暮秋,西风萧瑟,草木凋零,易使人生悲凉惆怅之情,写出了“秋士易感”的哀伤。下片转写佳人,由己推彼,写佳人妆楼眺望,想念词人,使感情波澜起伏,层次多变,匠心独运。把秋士的悲慨跟相思怀念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尽诉情思,从而把羁旅之思,思乡不归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四、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对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一个“愁”字,把这个“愁”字一层层渲染开来,就成了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就成了慨叹羁旅、思念佳人,就成了独自凭栏、凝结伤感。思念家乡而不得归是愁,思念佳人而不得见是愁,满腹悲苦而不得诉更是愁中之愁。这些愁绪在心中堆积,那些美好的景物又怎能驻足于作者眼中?词人用一双忧愁的眼睛看世界,整个世界都是忧愁的,潇潇暮雨、凄凄霜风、凋残的花叶、将沉的夕阳以及无语的江水都成了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所以,所谓“实境”并不一定是对现实景物原封不动地描述,而是在情感统摄下对现实景物加以选择的结果,而“虚境”也并非毫无根据地想象,它是从“实境”生发出来的另一重审美空间,是实实在在的词人的心。也就是说,在统一的情感基调的统摄下,所谓的“虚”和“实”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了,它们相辅相成,为统一的目标而组合在了一起。自己的思乡是实写,佳人的期盼是虚写。呼应、问答、对照等手法运用自如。如“不忍”句与“望故乡”前后呼应。“叹年来”与“何事”自问自答。“想佳人”与“争知我”两相对照。一层深入一层,一步紧接一步。力求使片与片之间、句与句之间的承接转换紧凑绵密。【课堂总结】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课后作业】本首词下阙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阙词句具体分析。你还读过哪些使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的诗词,分享给大家吧。【板书设计】八声甘州柳永上阕景:萧瑟寥落冷清肃杀下阕情:思乡之愁怀人之愁羁旅行役之愁《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一枝花·不伏老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元曲这种文学体裁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曲中所包含的情感。1.体会并学习排比句中排比对象合理排序的写作手法。2.感受关汉卿曲“本色”特点。1.认识作者与黑暗社会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以铜豌豆自比的意义。1.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时选择意象的取向,理解排比句选词与排序的意义。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则以“曲”为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代散曲大家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来感受元曲的魅力。【讲授新课】作者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写作背景这首套曲当作于关汉卿中年以后,其作年约在元世祖至元年间。当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科举的废置,堵塞了仕途,因而元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关汉卿却选择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关汉卿创作了套数《一枝花·不伏老》,充分展示了他的思想个性。三、分析文本这套曲子是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全曲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的伟大作品。在首曲〔一枝花〕中,诗人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折柳攀花”、“眠花卧柳”的风流浪子和浪漫生活。“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句中的“出墙花”与“临路柳”均暗指妓女,“攀花折柳”,则是指为世俗所不齿的追欢狎妓,诗人有意识地将它毫无遮掩地萦于笔端,恰恰是体现了他对封建规范的蔑视和对生活的玩世不恭。因此,诗人在首曲短短九句诗中,竟一口气连用了六个“花”、“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这是说:攀花折柳要攀嫩的红蕊、折柔的翠条。“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这是显示他的风月手段。勾栏妓院中浪漫放纵的生活情趣,其间不免流露了一些市井的不良习气,诗人的这种情调实质上是对世俗观念的嘲讽和自由生活的肯定。“浪子风流”,便是他对自我所作的评语。“浪子”,这种本是放荡不羁的形象,在此更带有一种不甘屈辱和我行我素的意味,因而结句写道:“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半生来”,是对诗人自己“偶倡优而不辞”(《元曲选序》)生涯的概括;“一世里”,则是表示了他将在一生中的着意追求。随着曲牌的转换,“序曲”中低回的音调顿时变得清晰明朗,格调高昂:“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郎君”、“浪子”一般指混迹于娼妓间的花花公子。而世俗观念正是以之为贬,对与歌妓为伍的书会才人视为非类。关汉卿却反贬为褒,背其道而行之,偏以“郎君领袖”、“浪子班头”自居。不难发现,在这貌似诙谐佻达中,也分明流露出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嘲谑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高扬。然而现实中的非人遭遇,毕竟也曾产生过“十分酒十分悲怨”(《新水令》),所以才“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但一旦陶醉在自由欢乐的生活气氛中时,“分茶攧竹,打马藏阄,五音六律滑熟”,顿时又感到“甚闲愁到我心头?”接着,诗人以三个连环句尽情地表现了风月场中的各种生活,以及由此而发的满足和自幸:我曾与歌女作伴,妆台前拨弄着筝弦,会意的欢笑,使我们舒心地倚在那屏风上;我曾与丽人作伴,携着那洁白的手真感到心甜,我们并肩登上高楼,那是多么喜气洋洋;我曾与舞女作伴,一曲《金镂衣》真动人心肠,我捧起了酒杯,杯中斟满了美酒佳酿。诗中,作者有意选择了循环往复的叙述形式,热情洋溢地展示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从而显示出他那极其鲜明的人生态度。正因此,当有人劝慰他“老也、暂休”时,诗人便断然予以否定:“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占排场”,这是宋元时对戏曲、技艺演出的特殊称谓。显然,关汉卿把“占排场”视作“风月功名”之首,已经不是指追欢狎妓之类过头话,而是严肃地将“编杂剧,撰词曲”作为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也正基于此,他才“更玲珑又剔透”,才表露出誓不伏(服)老的决心。但是,人不服老,毕竟渐老,因而〔隔尾〕中“子弟每”两句,就隐隐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感伤,“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打猎的地方,此指妓院)上走”,而“我”已是“经笼罩、受索网”的“苍翎毛(青苍的羽毛,足见毛色之老)老野鸡”。然而,这瞬间的哀意又很快随着情感的冲动而烟消云散,这一切不过是些“窝弓冷箭蜡枪头”,诗人并“不曾落人后”,因而虽说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再次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并甘愿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前三支曲在情感的骚动中只体现了诗人的外在心态,在〔尾〕曲中,那种“浪子”的情绪就达到了高潮,诗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逼人而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铜豌豆”原系元代妓院对老狎客的切口,但此处诗人巧妙地使用双关语,以五串形容植物之豆的衬字来修饰“铜豌豆”,从而赋予了它以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性。运用这种手法,显得豪放泼辣,准确表现出“铜豌豆”的性格。而这些长句,实际上又以排列有序的一连串三字短句组成,从而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在这一气直下的五串衬字中,体现了一种为世不容而来的焦躁和不屈,喷射出一种与传统规范相撞击的愤怒与不满。当人在现实的摧残和压抑下,诗人对自身的憧憬又难免转为一种悲凉、无奈的意绪。“谁教你”三字典型地表现了关汉卿对风流子弟也是对自己落入妓院“锦套头”(陷阱、圈套)的同情而催发出的一种痛苦的抽搐。这里,关汉卿身上显示出一种精神:对自由的执着,对人生的追求,他的愤怒,他的挣扎,他的嘻笑,也正是这种九死而不悔精神的回荡。正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正由于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关汉卿才用极端的语言来夸示他那完全市民化了书会才人的全部生活:“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在这大胆又略带夸饰的笔调中,在这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深蕴一种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慧和力量的自信。至此,诗人的笔锋又一转,在豪情的基础上全曲的情感基调也达到了最强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还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阴间)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既然他有了坚定的人生信念,就敢于藐视一切痛苦乃至死亡;既然生命属于人自身,那么就应该按自己的理想完成人生,坚定地“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种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对把死亡看作生命意义终结的否定,正是诗中诙谐乐观的精神力量所在。四、艺术手法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镗鞳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句,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增加衬字,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较好地解决了诗的字数整齐单调与乐的节奏、旋律繁复变化之间的矛盾。衬字还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三支曲牌中“暂休”、“万事休”等情绪沉思处,也往往是行文顿挫腾挪、劲气暗转处,读来如睹三峡击浪之状,浑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课堂总结】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他一方面主张”人生贵适意”,主张及时享乐,同时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更多地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课后作业】面对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统治,“书会才人”并没有向黑暗势力妥协。曲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关汉卿的斗争精神?请作简要赏析。【板书设计】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前三支曲子:外在心态尾曲:浪子形象诙谐乐观的精神《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再别康桥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1.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音乐美;2.通过赏析,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美。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体味作者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1.意象的把握与体味;2.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解读作品。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古往今来,人们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饮酒作别,可折柳相送,还可长歌一曲,更可写诗抚怀今天,我们以一曲《长亭外古道边》的离别歌开启我们的学习离别诗之旅。【讲授新课】走近诗人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自剖》《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作品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二、了解背景徐志摩1920年曾留学英国的剑桥大学,也就是“康桥”。剑桥是一所800年历史的大学城,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作者对这座大学城怀有很深的感情。他曾经这样动情地说过,“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可以说是诗人的精神依恋之乡。1928年的秋天,他带着失意,重回剑桥,故地重游,激发了诗人的兴致,他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溶进了这首《再别康桥》。三、初读感受1、师范读,生划分节奏(师配乐朗读)2、齐读共评(生配乐齐读,师生互评)四、再读把握1、诗人的缕缕情思,融入了哪些意象之中呢?明确:“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潭水”、“长篙”、“星辉”等……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应该有送行的人,他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轰鸣。但这一切,都没有摄入诗人的镜头,偏偏选择了这些富于色彩、姿态等特色的意象,避俗世柔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感。2.这些朴素自然的意象又如何幻化成作者心中、读者眼中的意境之美呢?明确:通过联想、想象,读者可以感受到,七节诗展示的是七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卷,诗人用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中的意象分别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这也就是闻一先生崇尚的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中的“绘画美”!鉴赏(简要体味“音乐美”和“建筑美”)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故而富有“音乐美”明确:如诗歌的第1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除第五节不押韵外,其他六节都严格押韵,而且频频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故而富有“建筑美”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不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四行一节,诗作的单行和双行错落排列,每句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8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结合“诗眼”,把握诗歌精巧的构思(重点在“其次”上)(1)怎样理解《再别康桥》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咛的俗套,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明确: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心中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只愿做“一条水草”的体验…追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明确:是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拓展:从中,你能想到些什么?教师引导--原来,这人世间,至情、至善、至美之境,可圈、可点、可发之气,在诗中得到了境迁天外、气贯长虹般地体现!让我们大家跟随着王洛宾的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去细心地呵护自己心中的“康桥”吧!【课堂总结】全诗构造一个纯美的记忆中的康桥世界,但现实的“我”不得不与康桥告别,在告别与追忆之间,书写了“我”的伤感与失落情绪康桥是美丽的,但它已随风而逝,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课后作业】1、找出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字、词、句加以品味,说说作者的情感变化。2、另找徐志摩的另一首现代格律诗,运用今天学过的赏析方法法加以赏析。3、仿写现代诗。【板书设计】再别康桥徐志摩意象:“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潭水”“长篙”“星辉”音乐美:语言建筑美:形式《高职应用语文教程》教案授课内容我爱这土地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关注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1.品味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1.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关注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1.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环节任务导入(5分钟)→讲授新知识(60分钟)→训练巩固、知识拓展、检验(15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方式讲授研讨练习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PPT教学过程【任务导入】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我们不能把音乐拆解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和欣赏也是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艾青的诗歌。【讲授新课】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二、整体感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带着你对于诗歌的理解进行诗歌朗诵展示。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鉴赏诗歌1.探究诗歌意象(1)诗歌意象内涵=1\*GB3①假如我是一只鸟:假定性的想象诗人通过鸟这一抒情主体来自喻。把鸟的视角作为主观创作视角,展开对诗歌的描绘。“嘶哑的喉咙”:是累积成病的嘶吼,长期为祖国歌唱而呈现出声嘶力竭、精疲力尽的病态哀鸣。“羽毛腐烂在土地里”:想要成为土地的一部分,对土地深刻的爱,死后也要化为养料滋养大地。“嘶哑的鸟”“腐烂的鸟”这两个意象并非仅是时代情绪的集中喷发,也是诗人一生爱国、奉献情怀的写照。艾青明确说过:“我生活着,故我歌唱。”鸟意象:面对国家灾难,即使受到磨难,也要发出呐喊,至死不渝的中国人民。=2\*GB3②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暗指被日寇所侵略的祖国大地。=3\*GB3③河流:汹涌着我们的悲愤:对侵略者的愤恨以及对华夏大地遭受侵略苦难的悲痛。=4\*GB3④风: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面对无止息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悲愤化为孤勇,决心斗争到底。=5\*GB3⑤黎明:温柔的黎明:象征着希望,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2)诗歌意象作用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作用:寄情于物托物言志诗人内心是痛苦的,感情是深沉而浓烈、悲壮而忧郁的,这份情感蓄势待发。在创作《我爱这土地》之前,诗人已经有七个月都没有写一个字了。内心积聚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滑雪教学合作合同书2024版版B版
-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护理学基本技能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晴川学院《心理咨询伦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塔吊故障检修服务协议样本版A版
- 二零二五版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与建材企业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代持与公司治理创新合同范本2篇
- 2024版供货协议范本
- 2024年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合作协议 with 服务内容包括攻防演练、安全监控
- 二零二五版汽车进口运输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采购代理委托服务协议3篇
- 钢结构加工厂考察报告
- 发电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 薪酬与福利管理实务-习题答案 第五版
- 废旧物资处置申请表
- GB/T 37234-2018文件鉴定通用规范
-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 质量检查考核办法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基本素质发展初一-初三
- 外科医师手术技能评分标准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采购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