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域使用方法_第1页
公式域使用方法_第2页
公式域使用方法_第3页
公式域使用方法_第4页
公式域使用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式域”的插入与编辑在word文档窗口中,按Ctrl+F9组合键即可插入一个域,此时窗口中将出现一对带底色的花括号“”,内有光标提示键入内容。键入“eq\”,表示这是一个公式(equation)域,要注意的是,在“eq”的“\”之间一定要有空格(输入“eq”后,可将光标右移一格后再键入开关符“\”)。输入相关的域代码后,按Shift+F9组合键便可产生相应的公式。若要修改公式,只需要将光标移到公式前或选中该公式,按Shift+F9后进行编辑。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各类公式的录入方法与技巧。1、分式与根式分式与根式是最常见的一类数学式子,出现频率很高。这两种式子还可以复合出复杂的数学表达式。【例1】输入式子eq\f(x2,16)+\f(y2,9)=1。操作步骤(1)按Ctrl+F9插入一个域。(2)在花括号内键入eq\f(x2,16)+f(y2,9)=1。(3)按Shift+F9得到域结果,即为欲输出的式子。方法点拨(1)不能通过键盘上的花括号来插入域,也不能通过“插入/域/eq”的方式插入域,只能通过快捷键Ctrl+F9来插入。(2)域天关是特殊的指令,在域中可引发特定的操作,本例中域开关“\f(,)”,表示插入的是分式,逗号前后分别表示分子和分母。f是fraction(分数)的第一个安母,例如,利用域公式编辑lgeq\f(5,8)+2lg4+(eq\f(1,81))eq\s\up8(-)eq\s\up8(\f(3,4)){eq\f(1,2)}→eq\f(1,2),{eq\f(a-b,a2-b2)}→eq\f(a-b,a2利用域公式编辑lgeq\f(5,8)+2lg4+(eq\f(1,81))eq\s\up8(-)eq\s\up8(\f(3,4))(3)在输入分式域代码时,括号以及分子分母之间的逗号为英文状态下的符号,如果输入中文符号会提示语法错误。(4)域代码类似于Excel中的公式,域结果类似于公式产生的值,通过快捷键Shift+F9(或右击公式,选择“切换域或代码”)可以在域代码和域结果之间切换。(5)要养成在+、-、=等运算符号的前后各键入一个空格的习惯,这样编辑出来的公式舒展大方,而且输入的减号“-”即使较短(此时为英文连字符),在其两头留空后都会自动变长(转化为运算符)。(6)编辑公式,还要注意学术论文编排的规范。例如,变量要用斜体,输入时按Ctrl+I(Italic),光标呈右倾状,此时输入的字母为斜体,若再按Ctrl+I,则光标又恢复为正体形状,正斜转换可轻易完成。(7)上、下标经常出现在数学公式中,这两种形式并不需要通过域(更不需要通过公式编辑器)来编辑,只要通过组合键Ctrl+=(按下Ctrl键后再按“=”键)产生下标,通过组合键Ctrl+Shift+=(同时按下Ctrl键和Shift键后再按“=”键)产生上标,熟悉这些快捷键,能极大地提高输入效率。(8)默认情况下,域在选取时显示底纹,可以更改设置,使域底纹显示或不显示:选择“工具/选项/视图”,在“域底纹”复合框内选择一个选项(下图)。【例2】输入式子x1,2=eq\f(-b±\r(b2-4ac),2a)操作步骤(1)先输入x1,2=(下标通过Ctrl+=键入)。(2)再按Ctrl+F9插入一个域。(3)在花括号内键入eq\f(-b±\r(b2-4ac),2a)。(4)按Shift+F9。方法点拨(1)二次根式的域开关为“eq\r()”,括号内为被开方式(数),字母r为root(根)的第一个字母。例如,{eq\r(2)}→eq\r(2)。(2)n(n>2)次根式的域开关为“eq\r(n,被开方式)”,域中的分隔符“,”是英文逗号。输入n时,不用上标形式,应该用小字号体(如用六号字),否则产生的根式不合习惯,例如,{eq\r(3,x+y)}→eq\r(3,x+y)。(3)分式和根式可以任意嵌套,例如,{eq\r(\f(1,2))}→eq\r(\f(1,2)),{eq\f(\r(2),2)}→eq\f(\r(2),2)。(4)通常可以用Shift键和向右(左)键“→(←)”选中光标右(左)侧一个字符,选中字符后按组合键Ctrl+Shift+<可减少该字符的字号(按Ctrl+Shift+>增大字号)。(5)选中一个单词、段落或全篇文档也可用快捷键F8(扩展模式键),按一次选定一个单词,按两次选定一个句子,以此类推,增加选定的内容(按Shift+F8减少选定内容)。按Esc键,退出扩展模式。(6)用域建立分式或根式(如eq\f(1,2),eq\r(2))后,可通过“自动图文集”或自制一个小插件,将它们快速调出,然后用Shift+F9作简单置换,即可,不必每次都要重新输入,具体做法见第4.3和第4.4节。2、弧与向量类似于弧eq\o(AB,\s\up8(︵))与eq\o(CD,\s\up7(→))。操作步骤(1)按Ctrl+F9插入一个域,在花括号内键入eq\o(AB,\s\up8(︵))。(2)按Shift+F9,得到eq\o(AB,\s\up8(︵))(3)按Ctrl+F9插入一个域,在花括号内键入eq\o(CD,\s\up7(→)。(4)按Shift+F9,得到eq\o(CD,\s\up7(→))。方法点拨(1)重叠开关“o\(,)”功能是将每个后续无素置于前一个元素之上,元素数目不限,元素之间以半角逗号隔开,字母o为单词overlap(重叠)的首字母。例如,输入排列与组合符号Aeq\o(m,n),Ceq\o(2,8),只要键入A{eq\o(m,n)}→Aeq\o(m,n),C{eq\o(2,8)}→Ceq\o(2,8)即可,其中和2为上标,n和为下标。(2)如果要使上标向上移一点,可能过上、下标开关“\s()”来完成。上、下标开关的功能是将元素放置为上标(superscript)或下标(subscript):\s\don()表示将单个元素下移n磅(默认值为2磅),这里的do为down(向下)的前两个字母;\s\upn()表示将单个元素上移n磅,(默认值为2磅)。例如,C{eq\o(\s\up3(2),8)}→Ceq\o(\s\up3(2),8)可将上标2向上移动3磅。(3)在默认状态下,重叠开关“\o()”所重叠的元素居中排列,如A{eq\o(3,100)}→Aeq\o(3,100),如使各元素左对齐或右对齐,可再添左对齐开关“\al”(l——left左)或右对齐开关“\ar”(r——right右)。例如,A{eq\o\al(3,100)}→Aeq\o\al(3,100)。(4)弧的符号“⌒”不宜使用软键盘上的半圆形弧“⌒”(在输入法面板上右击“打开/关闭软键盘”按钮,选择“数学符号”,在弹出的软键盘面板上,符号“⌒”就是半圆弧,如图)打开/关闭软件键盘打开/关闭软件键盘选择“插入/符号/字体/普通文本”,将垂直滚动条的滑块拖到底,可见弧的符号“⌒”(见下图)(5)向量符号eq\o(CD,\s\up7(→))中的箭头“→”可从软件键盘“特殊符号”中获得,如不作设置得到的箭头不够长,而要产生符号eq\o(a,\s\up7(→))时,这个箭头又太长。在不改变字体大小的情况下,调整字符“胖瘦”可采用下简单的方法:选中欲调整的字符,单击格式工具栏上“字符缩放”按钮右侧的向下箭头,打开下拉菜单(见图),选择适当缩放比例,本例中,向量符号eq\o(CD,\s\up7(→))中箭头“→”按150%加宽,而符号eq\o(a,\s\up7(→))中箭头“→”按80%压缩。这一工作也可通过选中字符后,按“格式/字体/字符间距/缩放”来设置(相当于“字符缩放/其他/字符间距/缩放”)。字符缩放字符缩放例如,建立平行四边形符号“□”时,打开软键盘,选择“特殊符号”,点击“□”(见下图),选中该符号后,按Ctrl+I(倾斜),再选择“字符/150%”即得。3、方程组与矩阵在公式域中,方程组与矩阵都是以数的形式输入的,同时,两者都需要括号,前者要用左括号,后者要用一对括号。【例4】输入方程组eq\b\lc\{(\a\al(2x+3y=5,x-2y=6)),与矩阵eq\b\bc\[(\a\al(23,1-2))操作步骤:(1)按Ctrl+F9插入一个域,键入eq\b\lc\{(\a\al(2x+3y=5,x-2y=6))后,按Shift+F9得到一个方程组。(2)再插入一个域,键入eq\b\bc\[(\a\al(23,1-2))后,再按Shift+F9得到矩阵。方法点拨(1)数组开关为“\a()”,其功能是按行顺序将数组元素排列为多列,字母a为单词array(数组)的首字母。例如,{eq\a(23,1-2)}—→eq\a(23,1-2){eq\a(2,3,1,-2)}—→eq\a(2,3,1,-2)默认为列内居中对齐,添加“\al”为列内左对齐,“\ar”为列内右对齐,例如,{eq\a\al(12,567,34789)}—→eq\a\al(12,567,34789){eq\a\ar(12,567,34789)}—→eq\a\ar(12,567,34789)(2)给数(组)加括号的方法是使用括号(bracket)开关“\b()”,其功能是用大小适当的括号括住元素,默认括号为一对圆括号。例如,{eq\b(\a(12,34))}—→eq\b(\a(12,34))一般地,“\lc\c”表示左(left)括号使用字符(character)c,“rc\c”表示右(right)括号使用字符号c,“\bc\c”表示左右括号都使用字符c。例如,{eq\b\bc\|(\a(12,34))}—→eq\b\bc\|(\a(12,34))其中符号“|”直接从键盘上按“Shift+\”输入。字符c是{、[、(或<时,右括号的字符将与之成轴对称,若指定其他字符,则左右括号将使用相同的字符,试比较{eq\b\bc\{(\a(12,34))}—→eq\b\bc\{(\a(12,34)){eq\b\bc\〖(\a(12,34))}—→eq\b\bc\〖(\a(12,34))(3)方程组中的逗号为中文逗号,如果输入英文逗号(再空一格),则相当于在两个方程之间增加一全空行,试比较添加逗号{eq\b\lc\{(\a\al(2x+3y=5,,x-2y=6))}—→eq\b\lc\{(\a\al(2x+3y=5,,x-2y=6))添加逗号中文逗号中文逗号英文逗号增加空行{eq\b\lc\{(\a\al(2x+3y=5,,x-2y=6))}—→eq\b\lc\{(\a\al(2x+3y=5,,x-2y=6))英文逗号增加空行(4)由于输入方程或矩阵的域代码较繁琐,所以通常将已做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方程或矩阵放入自动图文集,或嵌入到自制的插件中,供以后直接调用。4、和(积)与积分和(∑)、积(∏)以及积分(∫)符号由相同的域开关产生。这三类符号也可以利用重叠域和上下标域的组合来创建,前者模式化,后者更灵活,变化更丰富。【例5】试输入公式eq\i\su(k=1,n,k(k+1)),eq\i\pr(k=1,n,(3k+1)),eq\i\in(2,4,xex)dx。操作步骤(1)按Ctrl+F9插入一个域,键入eq\i\su(k=1,n,k(k+1))后,再按Shift+F9得到第一个式子。(2)插入一个域,键入eq\i\pr(k=1,n,(3k+1))后按Shift+F9得到第二个式子。(3)插入一个域,键入eq\i(2,4,xex)后按Shift+F9再键入dx就得到第三个式子。点拨方法(1)积分域“\I(,,)”可创建积分、求和(积)的式子,字母i为单词integral(积分)的首字母。其功能是使用指定的符号或默认符号及三个元素创建积分。第一个元素是积分下限,第二个元素是积分上限,第三个元素是积分表达式(第一、二个元素用六号字)。修改“\i”开关,就可以产生求和或求积的符号:添加“\su”,表示瘵符号更改为大写的“∑”,并生成求和(sum)公式;添加“\pr”表示将符号更改为大写的“∏”,并生成求积(product)公式;(2)如果希望创建的积分上下限在积分号的右侧,可以添加“\in”,此时上限不必用六号字体,只需在上下标状态时输入(分别按Ctrl+Shift+=和Ctrl+=),例如,{eq\i\in(2,4,x2)dx}→eq\i\in(2,4,x2)dx下标上标下标上标(3)本例中的三个式子也可以用重叠域“o\()”和上下标域“\s()”的组合来创建:{eq\o(∑,\s\up6(n),\s\do6(k=1))}→eq\o(∑,\s\up6(n),\s\do6(k=1)),{eq\o(∏,\s\up6(n),\s\do6(k=1))}→eq\o(∏,\s\up6(n),\s\do6(k=1)),{eq\o(s\up5(),\s\do4())\o(\s\up5(1),\s\do4(0))}→eq\o(s\up5(),\s\do4())\o(\s\up5(1),\s\do4(0))其中求和符号(∑)、求积符号(∏)通过“插入/符号/字体/symbol”插入(如下图),而积分符号(∫)由“⌠”和“⌡”两个符号叠合而成。这种方法将主体符号与表达式分离开来,适应范围可能更广(不会因表达工复杂而使主体符号的显示过大)。5、其他数学符号前面介绍的七种域开关是最常用的域开关,利用这些域开关或其组合,就能编辑出各种数学式子。以下举一些较为特殊的数学公式的编辑方法。(1)分数指数eqx\s\up6(\f(1,2))——{eqx\s\up6(\f(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