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汪仁中学2024届生物七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完成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D.神经系统2.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C.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②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D.若因意外事故,图中的④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但是人会感到痛3.下列是健康人血液中血细胞及几种物质的含量,其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尿素(mmol/L)白细胞(109个/L)红细胞(1012个/L)血糖(g/L)2.77-7.358-104.5-5.50.8-1.2A.若某人患有肾衰,则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低于2.77mmol/LB.若某人被确诊为细菌性肺炎,则白细胞含量高于10×109个/LC.来自高原的藏民,他的红细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个/LD.正常情况下,当血液中血糖高于1.2g/L时胰岛素分泌增加4.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的认识正确的是()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C.肠液和胰液中含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5.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粪便 D.排出尿液6.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7.如图表示人的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分层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①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是血浆B.②为白色,是白细胞C.③为深红色,是红细胞D.②③是血细胞8.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9.有害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肾脏,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B.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肺循环过程C.这个过程输送有害物质的血液是暗红色的血液D.这些有害物质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过滤作用而形成尿液10.血液流经哪个结构后,氧气含量会增多()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小肠1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12.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是()A.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摄取的有机物B.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C.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D.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13.人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A.心脏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14.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依靠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③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C.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D.④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15.下列关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刚过保质期,没有霉变的食物仍可以食用B.绿色食品是指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的植物性食物C.青少年缺钙应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的摄入量D.发芽的马铃薯去芽煮熟后再吃16.血小板来自于()A.粒细胞B.单核细胞C.巨核细胞D.淋巴细胞17.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面对突发情况,以下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A.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后,再实施人工呼吸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C.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病人,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帮助其服药并拨打“120”18.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A.肺泡 B.血液 C.组织液 D.组织细胞19.蝗虫有1对复眼,3只单眼。你认为蝗虫单眼的功能是A.保护B.触觉和嗅觉C.感光D.辨认物体大小20.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流不止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 B.红细胞、血小板、血浆C.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血小板21.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震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我县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技能,各学校先后开展了系列逃生演练活动,回顾演练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警报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在这个过程中警报声引起了_____的振动传到内耳,刺激____内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进而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产生听觉。(2)奔跑中,促使同学们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的激素主要是______,人体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位于______。(3)一次自驾旅游中,看见路障标牌“前方泥石流,请绕行”的告示后,绕道避开。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因为人类特有的_____中枢参与。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颗糖丸挽救无数儿童2019年1月2日,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及免疫学家、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教授因病去世。人们之所以亲切地称呼顾教授为“糖丸爷爷”,是因为他发明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挽救了无数儿童。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山病毒引起的人类(特别是儿童)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甚至造成个别患者死亡。不少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肌肉发生萎缩,肢体发生畸形,甚至不能行走,导致难以矫治的残疾。解放初期,脊髓灰质炎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据统计,1949年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高达4.06/10万,并在个别城市成为爆发性流行事件。为此,党中央在疫苗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必须分别建立针对这三种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当时国外研发的液体灭活疫苗成本高,因此顾方舟教授团队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方便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使用,需要创造出方便运输又能让儿童爱吃的疫苗。顾教授还借鉴中药滚动技术及冷加工工艺,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制备出了脊髓灰质炎“糖丸”,替代了国外疫苗。“糖丸”疫苗使用方便,儿童爱吃,在我国迅速得到推广。从1961年首先在城市儿童中开始使用,至1995年,我国“糖丸”的使用总量已经达到了51.4亿剂,年均使用量超过1.5亿。相应的,我国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本土病例数在1995年已经降为0,并维持至今。这是一个人间奇迹!2000年,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本文改编自2019年1月18日《生命时报》,王月丹教授属名文章。)(1)从寄生的细胞看,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_____病毒,它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造成三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不同。(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儿童服用“糖丸“这一措施属于_____,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服用“糖丸”后,机体会发生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3)与国外的液体灭活疫苗相比较,顾方舟教授团队研制的糖丸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条)(4)你觉得作为一位科学家,顾方舟教授最令你敬佩的是_____。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题目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B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2、D【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题目详解】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故A正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故B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②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②遭受损失,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有痛感,无反射,C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④遭受损失,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手反反射,无痛感,无反射,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3、A【解题分析】肾衰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对体内产生的废物不能正常的排出,血液中的尿素含量高于2.77mmol/L,A错误;白细胞有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当发生炎症时,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因此某人被确诊为细菌性肺炎,则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10×109个/L,B正确;来自高原的藏民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因此他的红细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个/L,C正确;正常血液中血糖0.8-1.2g/L,当高于1.2g/L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行吸收、转化和调节,D正确.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但是不能初步消化脂肪.故不合题意;B、胆汁中虽然包含任何消化酶,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不是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故不合题意;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故符合题意;D、麦芽糖不是消化终产物,不能在小肠中被吸收,故不合题意。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不大,能够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进行解题。5、C【解题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题目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题目点拨】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6、C【解题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题目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7、B【解题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题目详解】血液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血液会分成三层:①是血浆,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故A正确;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故B错误;③是红细胞,深红色,故C正确;血细胞包括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的分层实验,注意分析实验现象。8、D【解题分析】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并不代表钙就能够很好的吸收,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9、A【解题分析】从图中看出,PM2.5颗粒物被吸入肺后,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因此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A正确;

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而不是肺循环过程,B错误;

这个过程输送有害物质的血液是鲜红色的动脉血,而不是暗红色的血液,C错误;

这些有害物质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而不是经过肾小管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D错误。10、A【解题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题目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所以人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11、A【解题分析】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题目详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2、D【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题目详解】A.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摄取的有机物是维生素,A错误。B.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B错误。C.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C错误。D.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3、A【解题分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因此,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心脏的作用,心脏是人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14、C【解题分析】

分析图片可知::①胃,②小肠,③肝脏,④大肠。据此答题。【题目详解】A.①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A错误。B.③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外分泌腺,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B错误。C.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大多数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中,C正确。D.④大肠,只有吸收功能,它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是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C【解题分析】

合理膳食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功能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题目详解】A、禁止使用过保质期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A错误;

B、绿色食品是指安全、优质、无污染食品,B错误;

C、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体如果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动物肝脏、鸡蛋等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所以青少年缺钙应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的摄入量,C正确;

D、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含义要求,以及关注食品安全。16、C【解题分析】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在循环血中能存活7-10天,血小板由最大的血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浆发育而来。17、C【解题分析】A、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A正确;B、煤气中毒是因为空气中缺氧,一氧化碳的含量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应该迅速将煤气中毒者移至空气清新的通风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B正确;C、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D正确.故选C点睛: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18、D【解题分析】

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题目详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故选D。【题目点拨】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19、C【解题分析】蝗虫有1对复眼,3只单眼。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成像时,每个小眼只形成物体的一部分画面,整个物体的像由各个小眼拼凑而成。三个单眼具有感光功能。2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或蛋白质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较少,红细胞数量下降,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表面渗出大量组织液,这些组织液主要来自血浆.血小板减少症应使用血小板进行补充.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故选C.21、反射弧鼓膜耳蜗听觉中枢肾上腺激素脑干条件反射语言【解题分析】

(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题目详解】(1)听到警报声,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参与下形成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当警报声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2)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协调配合完成的。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3)非条件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就有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因此一次自驾旅游中,看见路障标牌“前方泥石流,请绕行”的告示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