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苏武传2022.11.2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苏武传2022.11.2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苏武传2022.11.2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苏武传2022.11.2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苏武传2022.1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1--4段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1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1

3、置币遗单于14、因厚赂单于15、以货物与常2

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4

2、朝夕遣人候问武43、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4!4、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人1。

特殊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1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3、见犯乃死,重负国3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5、何以复加?3

6、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1

古义:相抵押。今义:副词,表程度。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1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3、置币遗单于1古义:礼物。今义:货币。4、因厚赂单于1古义:赠送礼物。今义:贿赂。5、以货物与常2古义:一般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4

壮:以……为壮。2、朝夕遣人候问武4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3、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4!屈:使……屈服;辱:使……辱没。4、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人1。归:使……回去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1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2.被动句①见犯乃死,重负国3

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3.宾语前置句①何以复加?3

4.定语后置句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15--6段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5

2、与旃毛并咽之6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6

古今异义

1、欲因此时降武5。

2、卧起操持6

词类活用1、欲因此时降武单于愈益欲降之2、空以身膏草野5

3、反欲斗两主

5

4、何久自苦如此

5、杖汉节牧羊

6

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7、天雨雪6

8、羝乳乃得归

6

9、剑斩虞常已5特殊句式1、汝为人臣子5

2、何谓相坐?5

3、何以汝为见?54、为降虏于蛮夷5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5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6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6

去:通“弆”,收藏。

二.古今异义1、欲因此时降武5。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2、卧起操持6古义:拿着。今义:料理。

词类活用1、欲因此时降武单于愈益欲降之5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5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

5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5、杖汉节牧羊

6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6

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7、天雨雪6

雨:名词做动词,下。8、羝乳乃得归

6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9、剑斩虞常已5剑:名词作状语,用剑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汝为人臣子52.宾语前置句②何谓相坐?5③何以汝为见?53.状语后置句④为降虏于蛮夷57--10段通假字1、信义安所见乎7

2、

请毕今日之驩8

3、法令亡常7

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7

5、武父子亡功德

7

6、空自苦亡人之地

7

7、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8

古今异义1、明年,陵降,不敢求武72、虚心欲相待73、皆为陛下所成就

7

4、来时太夫人已不幸。5、且陛下春秋高

7

6、武等实在

9

7、单于视左右而惊。98、兄弟亲近79、扶辇下除7词类活用

1、诚甘乐之

7

2、触柱折辕73、推堕驸马河中溺死7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8

5、

得夜见汉使9特殊句式1、加以老母系保宫7

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73、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74、信义安所见乎?75、子卿尚复谁为乎?7

6、何以过陵?77、存亡不可知78、安危不可知79、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710、效死于前8一.通假字1、信义安所见乎7

见:通“现”,显现。2、

请毕今日之驩8

:通“欢”。3、法令亡常7

亡:通“无”,没有。

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7

亡:通“无”,没有。5、武父子亡功德

7

亡:通“无”,没有。6、空自苦亡人之地

7

亡:通“无”,没有。7、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8

霑:同“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古今异义1、明年,陵降,不敢求武7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虚心欲相待7古义:使心虚,恭敬有礼。今义:谦虚。3、皆为陛下所成就

7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业绩。4、来时太夫人已不幸。7古义:去世。

今义:不幸运。5、且陛下春秋高

7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6、武等实在

9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7.单于视左右而惊。9古义:侍从今义:表示方位或约数。8.兄弟亲近7古义:亲近之臣今义:亲密接近。9.扶辇下除7古义:殿阶今义:消除。四.词类活用1、诚甘乐之

7

甘:以……为甘甜乐:以……为乐。

2、触柱折辕7折:使……折断3、推堕驸马河中溺死7堕:使……坠下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8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5、得夜见汉使9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五.特殊句式被动句1、加以老母系保宫7

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7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宾语前置句4、信义安所见乎?75、子卿尚复谁为乎?7

6、何以过陵?77、存亡不可知78、安危不可知7定语后置句9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7状语后置句10效死于前81.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动手,发难。(3)恐前语发

发:揭露。(4)须发尽白

发:头发(5)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发:派,出动

六、一词多义

2.会(1)会武等至匈奴。恰逢(2)会论虞常会同(3)单于召会武官属

会见

3.益(1)单于益骄更加(2)武益愈

渐渐

4.为(1)何以汝见为

语气词(2)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3)汝为汉臣子

是(3)子为父死

为了

(一)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及用法(二)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三)动词。1.给予,授予。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及用法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及用法(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及用法【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文言虚词“与”的意义及用法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