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推进对俄经贸关系的思考于晓东【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俄罗斯市场特点,针对制约双边经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推进中俄经贸合作重心东移、构筑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采取灵活务实的扩大贸易对策、辟建跨国自由经济区、积极参与俄罗斯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和科技合作、推进大型项目合作、扶持沿边地区口岸城市建设、搞好中俄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的适应性对策。并结合对俄经贸发展的实践,就如何健全和完善对俄经贸政策法规,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俄罗斯;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跨国自由经济区;【作者简介】于晓东,男,1953年5月生,中共黑河市委书记。(黑河市164300)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内政局日趋稳定,经济稳步复苏。1999年国民经济实现3.2%增长速度。工业、农业分别增长8.1%和2.4%,基本建设投资增长5.4%。特别是服务业发展迅速,通讯业增长达31%。去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前4个月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卢布汇率稳中有升,居民实际收入比年初增长8%,月通胀率持续几个月低于1%。去年GDP增长预计5%左右。据俄政府去年6月28日通过的10年经济发展纲领预计,今后10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将达5%~6%,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约1.5倍。俄经济发展逐步加快,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带来新契机,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但是,回顾近年来中俄关系发展,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并且日益突出。在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改善同时,双边贸易额除1993年达到76亿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亿~70亿美元间徘徊,1999年双边贸易额分别仅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6%和俄罗斯进出口总额的5.7%,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协调。究其原因,固然有俄政局不稳、现汇短缺、市场疲软、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约,但更为重要的是双边经贸合作长期停留在浅层次商品贸易合作上,且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多是简单的资源型产品互补,并没有达到产业互补。我们在开拓俄罗斯市场过程中,无论战略上还是具体对策上都存在误区。战略重点失衡。对开拓俄罗斯市场重视不够,在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并没有把对俄经贸合作摆上应有的战略位置上,缺乏对俄市场规律和适应性对策的总体研究和宏观战略指导;在对俄市场开发上,偏重于西部中心城市,忽略对资源富集且与我国互补性极强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市场开发。经营主体错位。面对俄罗斯全面实现私有化、私营经济成为市场主体的现实,缺少适应性转变,仍沿用计划经济做法,过多依靠政府行为和国有企业从事对俄经贸合作。以国有企业的方式、方法与俄私有化的企业主体对接,造成体制、机制错位,导致大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甚至赢利了是个人的,亏损了是国家的,由此屡遭败绩;而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间贸易发展不够重视,对民贸逐步由配角上升为主角的客观现实在认识上不到位,甚至认为民贸是“提篮小卖”,客观上抑制了民贸的发展。合作方式落后。对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期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合作商机缺乏足够认识,主动参与俄经济结构调整不够,影响了经济技术合作的层次、规模和效果;在双边贸易上,缺少符合俄罗斯市场特点的适应性对策,简单套用对北美、欧洲成熟市场经济的一般贸易形式,与俄罗斯市场不规则性及现汇短缺实际极不适应。缺少大项目支撑。既缺少“走出去”的信心和热情,尚未形成各类企业大踏步进入极具潜力的俄罗斯市场的客观态势;又缺少“拿回来”的智慧和勇气,从俄市场拿回支撑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运作乏力。中俄相互投资大型项目少,而且规模小,对双边贸易带动不大。截止1998年底,在俄的中资企业约1300家,总投资规模为1亿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俄在华的投资项目约有900个,实际投入约1.5亿美元。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从根本上改变双边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的局面,为巩固、发展和加强中俄两国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值此跨世纪发展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经济联系,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对于我国长远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1.推动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是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紧迫需要。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国家关系的基础。特别是普京上台后,致力于解决发展经济问题,实行务实外交政策,强调“俄罗斯在经济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因而他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将主要考虑实际利益,更多地着眼于经济关系,感情色彩和单纯政治色彩的因素将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俄经济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关系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中俄政治关系的“空心化”。只有尽快实现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有可能在未来国际情势的变化中增强我国应变的主导性、主动性和回旋余地,对我国处理中日关系、应对朝鲜半岛走势以及解决台湾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2.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是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要求。能否把握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国际地位和长远发展。在号称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中,西欧早就建立了欧盟,北美也组成了包括美、加、墨三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努力扩大包括南美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惟有东亚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组织。中、俄作为东亚地区两个大国,理应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和能动地推进中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3.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是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扩大需求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包括内需和外需两个方面。去年前9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为1823亿美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5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目前国际市场看,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日趋成熟、接近饱和,东南亚国家又都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增长时期,市场开发潜力有限。因此,我国的外贸出口在这些传统市场很难实现大的突破。而俄罗斯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与我国有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扩大对俄经贸合作不仅前景十分广阔,而且可以直接拉动我国轻工、纺织、食品、家电等成熟产业的产品出口,对于扩大需求、缓解国内市场饱和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是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必然选择。我国前10位贸易伙伴中,前9位都是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地区),而作为最大邻国的俄罗斯,仅列第10位,双边贸易额仅为中美、中日、中欧贸易额的1/10左右。特别是随着地区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一些传统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加之我国相当一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还不强,继续扩大西方市场空间日趋艰难。而发展与俄罗斯贸易上述问题则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由于毗邻国家俄罗斯尚未加入,就形成了一个地缘经济上的“豁口”效应,更有利于我们发展来料加工、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这就要求我们抢抓机遇,尽快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对外开放格局。5.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仅要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更需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然而人均资源有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如果说目前我国一般商品生产从整体上告别短缺,出现了饱和局面,但支撑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业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已经呈现出令人堪虑的短缺态势。据资料介绍,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要的有21种,到2020年则仅为6种。而俄罗斯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各种资源储量占世界资源储量的22%~28%,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有色金属储量尤为丰富。在俄罗斯外汇短缺和结构调整时期,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和生活必需品,是虽不情愿但又不可避免的选择。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采取“走出去”与“拿回来”并举的方式,扩大对俄资源型产业的开发性合作和劳务合作,既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又可以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6.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是稳定边境、繁荣边疆的内在呼唤。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多属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方面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受“打后再建”的战时经济思想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正是由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发展对俄经贸合作,这些地区的面貌才发生了明显变化。只有进一步坚定扩大开放,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才能为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东、中、西发展落差已经客观形成的背景下,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边疆地区人民强烈呼唤加快边境地区开放步伐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以确保边境稳定,促进边疆繁荣。进一步推进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必须针对制约双边经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采取符合实际的适应性对策。第一,推进中俄经贸合作重心东移。实现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必须明确目标市场。根据对中俄市场考察研究,建议国家把经贸合作的重点放在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和中国东北地区,尽快实现双边经贸合作的重心东移。这是因为:地缘优势得天独厚。俄罗斯以乌拉尔山为界形成欧亚两大板块市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欧洲板块市场毗邻西方发达国家,交通便利,语言障碍小,这些国家的商品具有明显的科技和质量优势,加之历史形成的俄罗斯对欧洲商品的消费习惯,这一板块市场已被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我国商品很难打破封锁进入该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亚洲板块市场远离欧洲,西方国家对此开拓距离远、成本高。而我国与这一地区接壤边界线4374公里,其中东部长达4320公里,而且对应边境口岸城镇众多。漫长的边境为两国开发经贸合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符合两国发展战略。启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扩大出口是启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市场发育成熟并接近饱和,我国传统东南亚市场脆弱,而俄东部市场是21世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加强与俄东部的经贸合作是我们启动需求的最有效选择。发展对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必将直接带动与俄东部接壤省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实施中央提出的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失去了波罗的海和黑海主要港口,通往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出海通道受到极大限制。为此,俄把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作为通往亚太的门户和经济开发的重点,推出了“新东方政策”,明确提出“通过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合作使俄远东地区与世界经济融合”,积极寻求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俄两个亚洲大国,有责任和义务推进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是亚洲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通道。加强与该地区的经贸合作,并以该地区为基础实现要素互补、优势放大、联手推进,是我国开拓欧美市场、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加强中俄两国东部地区经贸合作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地方政府间也建立了经常性磋商的工作制度;两国东部地区山水相连,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这一区域人民群众对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有很高热情和积极性,并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我们必须坚定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走出去”、“引进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思想,以东部地区为重点,以黑龙江省为依托,以黑河口岸等城市为前沿和枢纽,构建中俄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推进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第二,构筑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基本构想是:建设南起深圳,途经烟台、大连、哈尔滨,北至黑河的中国境内南北大通道,并通过中俄黑龙江大桥,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贝阿铁路,形成横跨独联体各国,直达欧洲和东亚地区的欧亚经贸大通道。构筑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既可以实现沿海发达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又可以缓解京津唐和山海关限制口的物流压力;既可以起到进一步改变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内蒙古等内陆省份的形象,又可以贯通俄罗斯全境,直达欧洲和东亚地区,形成欧亚大陆桥;既可以成为旅游、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载体,又可以拉动俄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战略资源的大规模进口和中俄科技文化全方位交流。中俄黑龙江大桥是大通道的咽喉,公路桥中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铁路桥被国家铁道部确定为沿海国际铁路大动脉北出口,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黑河国际机场被国家确定为开拓俄罗斯航空市场的前沿机场和进入北美的中转机场,机场扩建一期工程跑道区建设已经竣工,明年全部工程竣工后可起降大中型飞机,对内开通直飞北京、上海、大连、青岛等旅游航线,对外直飞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成为旅游、货物包机为主,定位独特的国际机场。黑河至大连高等级公路北段工程已全线开工建设,预计3年内完工,为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建设奠定了基础;北黑地方铁路扩能改造进入收尾阶段,明年将全线竣工,为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建设创造了必备条件。沿黑龙江高等级公路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基于中俄国际经贸大通道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良好基础,建议将这一通道中的黑龙江铁路桥、公路桥、沿江高等级公路、黑河国际机场改造、哈尔滨松花江新江桥等,列为实现中俄经贸战略升级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工程,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关于中俄黑龙江公路、铁路大桥项目,铁路桥建设国家铁道部已与俄交通部进行洽谈,取得积极成果;公路桥建设1995年两国总理会晤时签署了正式协议,但由于俄资金未落实迟迟未开工建设。建议国家将建桥项目纳入两国总理会议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磋商力度,敦促俄方尽快落实资金,或采取建桥资金由中方全部承担,其中俄方应承担的50%可采取以能源、木材等实物偿还的办法来解决。这样既节省了外汇,又获得了我国相对短缺的战略物资,还可帮助俄方解决外汇短缺的困难,促进大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第三,采取灵活务实的扩大贸易对策。俄罗斯市场具有区别于其他市场的鲜明特点:政策变化快,市场化水平低,经贸政策、法则、机制不健全,经济行为不规范,现汇支付能力低,贸易风险大。适应俄罗斯不规范市场的现状,总结和借鉴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必须从中俄经贸合作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务实的对策。扎寨筑巢,封闭联销。这些年中俄贸易额做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商品进入俄市场,或是找不到俄贸易伙伴,或是俄商只接货不付款,处于盲目、“断流”状态。在新一轮开拓俄市场中,国家应重点推进在俄市场营销载体和网络建设。采取鼓励与倾斜政策,依托沿边口岸城市,提供网络经济建设资金或贷款,以企业行为为主,在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哈巴罗夫斯克等乌拉尔山以东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建设中方独立经营的贸易综合体,并依托这些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在2~3年内形成覆盖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跨国封闭直销、自销网络体系。以这套体系为资源、资本和条件,以网络经济带动产业经济,与国内外大企业、知名品牌相对接,整合组装进入俄罗斯市场,连锁经营,封闭结算,稳步推进,迅速形成在东部地区稳定的市场份额。这样操作才可能实现启动迅速、规模推进、规避风险、长期稳定。两手兼做,规避风险。针对俄罗斯资金紧张、外汇短缺等实际困难,以及俄政府在此“非常时期”主动提出恢复中俄之间易货贸易形式的有利时机,应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易货贸易,实现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两手兼做。适应对俄贸易风险高、现汇支付结算困难的实际,发挥边境贸易特别是民间贸易投资少、利润高、风险小、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实力,扩大功能、规模和水平,实现边境贸易与民间贸易同步推进。针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俄准备于2004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实际,不断拓展经贸合作领域,探索开展国际运输、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实现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呼应俄经济结构调整饥渴性需求,在加强农产品、轻工产品、日用工业品等俄罗斯严重短缺商品出口的同时,努力扩大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并以此稳定我国商品在俄市场占有率,实现一般商品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同步实施。针对中俄经贸合作领域窄、层次低和缺少大项目支撑的实际,大力发展中俄两国政府间的大规模经贸合作,实现国家贸易和地方贸易共同发展。嫁接重组,跨国经营。适应俄罗斯经济主体全面私有化的实际,积极采取嫁接重组方式,努力搞活对俄经贸合作市场主体。当前俄罗斯市场处于不规则运行时期,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不规则,国民待遇原则执行不好,经济行为与国际惯例对接不到位;市场管理不规则,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市场主体不规则,企业经营不稳定、行为不规范,等等。离开对这种不规则态势的分析、估价,片面强调规范运作是脱离实际的。介入的方式应由适应俄市场的不规范而逐步走向规范。中国各类企业和业户进入俄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政府间规范合作对方要价高,国有企业与俄私有企业错位对接成功率低,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入俄市场则通行无阻。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利用在俄市场创造出突出业绩的民营、私营企业及适应俄市场不规则运行状况的操作方式,与国内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相对接,形成多种所有制兼容,多种市场操作手段兼备的联合舰队和跨国公司进入俄市场,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此,要加大国有外经贸企业特别是中小经贸企业改革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口岸城市要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和国内大企业的“联姻”。为扶持有知名品牌、经营实力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对俄贸易,增强开拓俄市场竞争力,建议改变现行配额、许可证管理方式,取消边贸核定专营公司的限制。依托口岸,梯度推进。从俄罗斯市场竞争激烈、风险高、市场占有难度大的特点出发,依托边境贸易口岸,实施由近及远、梯度推进战略。利用边境口岸多年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经验、比较稳固的经贸合作关系、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和便捷的通道基础条件,使之与我国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实现优势对接,释放整体开放效应,更加有效规避越顶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以边境经济合作区为载体辟建对俄出口加工园区,在边境县(市)区建立农业种植、养殖出口生产基地,以基地带经营主体,共同开拓俄罗斯市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俄方海关、边检等部门,在边境口岸城市建立鲜活商品绿色通道。借鉴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政府作为企业后盾,采取价格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政府担保等经济手段,以及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企业的政府扶持力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专门拨款建立“俄罗斯基金”,对国内企业向俄投资、经商及大项目建设信贷提供政府担保,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开发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对大型成套设备、家用电器等生产线及重要出口商品提供出口信贷,扩大中国商品出口规模。旅贸并进,以旅促贸。中俄旅游特别是边境跨国旅游,不仅对中俄边境贸易和民间贸易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且其本身具有距离近、费用低、融汇亚欧风情的特点,极具发展潜力。要把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作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重点,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行业发展规划,积极搞好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沿边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省黑河市是发展边境旅游的重要口岸城市,最早在全国开通了对俄边境旅游,经过多年与俄方合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具有其他城市和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建议将黑河旅游口岸晋为国家一类旅检口岸,允许并授权黑河等重要口岸城市实行边境旅游异地办照,促进边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第四,尽快辟建跨国自由经济区。辟建中俄跨国自由经济区,对于实现两国资源、产业、经济优势最佳互补,提升、扩大两国经贸水平和规模,巩固两国政治关系,以及影响、辐射、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极具必要性和重要性。1993年联合国发展支援与管理服务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中国黑河召开的“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上,对中俄联合辟建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跨国自由经济区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和论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此后,双方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拟定了具体筹建方案,得到两国政府重视。1994年6月,叶利钦总统视察布市时将该区定名为“国际经济合作开发区”,并下达总统令授权阿州代中央政府准备建区的有关文件。阿州代表莫斯科草拟了两国间的协议,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草拟的文件上签署了明确的意见。1996年,叶利钦批准的《远东与后贝加尔1996~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联邦纲要》中将这一方案列入实施计划,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自由经济区建设。辟建中国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跨国自由经济区的基本思路是:依托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两个城市的地缘、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两国共同赋予的特殊的经济政策、管理方式,构造一个按照国际惯例运行,吸纳国际投资、商品、金融、技术、设备的自由经济区,全方位拉动和促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跨国自由经济区的构想和模式为:在即将建设的中俄黑龙江大桥两端,双方各自划出10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统一的封闭区,按照两国共管和国际惯例的原则,实行“境内关外、封闭管理”,即区内不设海关,人员和货物一证放行,资本自由流通、商品自由交易、货币自由兑换、人员自由进出、劳务自由流动。同时,发展出口加工业,建成面向中俄两国及世界各国市场的出口加工基地。跨国自由经济区建设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要加大推进力度。建议国家把辟建跨国自由经济区工作纳入推进中俄经贸战略升级的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促使两国政府尽快签署协议,组建共同管理委员会,统一搞好建区规划设计,着手在国内外招商引资,加快建设进度。第五,积极参与俄罗斯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俄罗斯正处于结构调整启动期,其优先发展的产业多是我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发育成熟的产业,如轻工、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电子等。积极参与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中俄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还可以为我国长线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准入扫清障碍。特别是在俄权力主体弱化,相对分散于地方政府的客观态势之下,抓住俄罗斯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放宽资源贸易限制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结构调整,拿回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战略性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利用俄对资源开发采取租让制的政策,以我国经济发展所必要大量进口的能源、电力、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为重点,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水电开发,铁、铜等矿山开采和森林采伐。在俄远东及西伯利亚资源富集区,建设木材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开采、加工一体化综合开发,以绕开许可证限制,降低资源开发和我国进口资源型产品的成本。发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加快成熟产业输出。利用在农业技术、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为俄罗斯直接提供农业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科技等服务。利用我国在轻工、纺织、服装、家电、食品、电子、建材等成熟产业技术、设备、人才优势,组织国内发达地区优势企业,加强与俄东部地区及企业的对口合作,既输出商品、技术,又输出设备和工艺;既投资兴办独资企业,又参股或收购俄罗斯企业,以减少逆差,提高我国商品、技术在俄市场占有率。适应俄罗斯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的新形势,鼓励和支持国内信息、电信等领域有实力的企业对俄开发投资合作,开辟对俄投资合作的新领域。鉴于上述对俄经贸策略完全符合中央的“走出去”战略,建议国家抓紧制定有关支持和保障政策:对较大型农业合作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对在俄资源开发等经济技术合作项下的劳务费用和企业利润以实物偿还的,放开指定口岸限制,取消进口配额,免领进口许可证;允许边境口岸同对应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在开展边贸的同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赋予境外投资项目审批权,放宽或取消购汇境外投资限制。第六,实现对俄劳务向大规模、宽领域、长期合作发展。俄罗斯劳动力资源匮乏,加之近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使这一问题更显突出,仅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缺口就达500万以上。而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较多,且劳动力成本低,扩大对俄劳务合作潜力十分巨大。基于沿边地区开展对俄劳务合作的实际以及俄罗斯关于对外劳务合作的政策规定考虑,要继续搞好以农业开发、森林采伐、建筑承包等为主要内容的对俄劳务合作,巩固基础,扩大规模,拓宽领域,进一步提高合作质量和水平。在农业开发上,抓住俄政府最近制定简化农业税制等农改政策,以及远东地区即将出台延长土地承包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兴办以农副土特产品为龙头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实体项目,不断提高劳务合作质量。改变土地开发一年一承包的方式,与俄进行长期合作,带动劳务合作规模的扩大。在森林采伐上,适应俄产业政策调整,采取采伐与抚育结合、加工与销售结合、对第三国出口与对我国进口相结合的办法,拓展项目内容,提高项目层次,通过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确保与俄建立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建筑承包上,不仅参与对俄毗邻城市建筑市场承包,而且要开拓俄腹地建筑市场,并积极兴办建筑材料、装修装潢独资和合资企业方面积极进行实践。进一步开放我国劳务市场,积极吸纳俄科技、教育、艺术、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航天、核能利用等高新技术人才参与我国经济建设,促进中俄劳务合作双向交流。坚持政府出面搞好扶持和规范,下力气解决对俄劳务合作中的难点问题。积极与俄方磋商,促成对我劳务人员自带自用口粮和生产所需生产资料设备,按惯例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降低我劳务人员落地签证费用,并通过常设工作小组定期向我方通报收费标准;简化我劳务人员签证审批手续,争取劳务签证时间由一周缩短为3天,保证劳务合作项目顺利执行。从我方赴俄劳务人员工资多以实物形式兑现的实际出发,对此类人员工资以实物补偿的物资应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并对赴俄劳务人员自带的种籽、食品等生产和生活用品免征出口税,对实行许可证管理的劳务人员自用食品(如大米)出境给予取消许可证照顾;对于边境地区开展对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项下劳务偿还物资,建议继续执行外经贸部、海关总署1993年联合下发的123号文件,承包工程还货关税减免25%,劳务合作还货关税减免80%;建议国家取消对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下偿还物资的配额限制;为保证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跨年度项目和大项目如期履行,建议外经贸部门为经贸企业派发有效期2~3年的外派人员劳务许可证;有计划、有组织搞好赴俄劳务人员出国前的培训和出国后的管理,切实提高赴俄劳力人员素质。第七,加强对俄科技合作。苏联解体前,拥有的科技人员占世界1/4,科研成果占世界1/3,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超级大国。俄罗斯独立后,仍拥有世界12%的科学家,世界最先进50项高新技术中的10至12项,国际高科技产品及市场10%~15%的份额。由于经济困难,俄罗斯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合作。俄科学院远东分院曾表示,远东分院有些研究成果很适合中国运用,他们很愿意出卖专利或以其他方式合作,这对我们来讲是难得的机遇。要充分利用两国毗邻、合作便捷的优势,切实把科技合作摆到对俄经贸的首位,加强对俄科技合作的研究、决策与实施。一是搞好与俄科技市场的对接。建议国家在沿边地区建立俄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成果情报中心,对俄科研部门、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和高科技产品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研究,制定并公布我国可以吸纳俄技术进行改造的产业、项目名录,实现中俄科技供求关系的紧密对接,为对俄科技合作提供正确决策依据。二是积极引进俄罗斯智力资源。采取聘请专家讲学或联合办学等形式,利用俄智力资源在我国沿边地区兴办留学不出国的高等院校,搞好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引进俄罗斯人才基金,对我国在俄有影响的企业下达引进俄科技人才任务,制定并兑现引进俄人才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三是办好中俄高科技园区。建议由政府出面在俄远东自由经济区建立中国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正在建设的哈尔滨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扶持,并在有条件的沿边开放城市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类似的高科技合作园区。利用我国经济技术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优惠政策,发展中俄合资合作高技术产业,促进实用新技术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四是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俄科技合作。在高能物理、航天航空、天文学、复合材料、晶体材料、激光技术、计算机和软件产品、生物技术、冶金技术、海洋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领域,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合资、合作方式兴办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共同创新、共享成果。在双方有影响的、技术和人才集中的城市,建立中俄技术、人才交流中心,拓展中俄两国科技成果与科研人才交流渠道,扩大规模,提高档五是制定并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等办法,支持沿边和毗邻沿边地区建设中俄高科技园区,为中俄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创新提供便捷服务;在俄罗斯科技人员来去自由、申办国籍、子女安置等问题上给予特殊照顾,提高俄专家在华工作待遇,增强我国对俄科技人才的吸引力。第八,推进中俄两国大型项目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是中俄经贸合作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俄两国重视并加强了大项目合作。两国总理通过定期会晤,共同探讨了发展经贸关系的新思路,并签署了能源、电力、交通、科技、军用产品开发等诸多领域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在此背景下,必须把握时机加快推进两国大项目合作的进程。在能源开发上,积极利用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两国运距近、运输便利的条件,在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启动石油、天然气合作开采大型项目,提高俄石油、天然气在我国同类进口产品中的比重。在输油、输气管道建设上,建议抓紧研究,尽早对有关问题做出决策。特别是在管道线路走向问题上,建议俄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的科维克津项目,走向为俄赤塔州、我国满洲里、大庆、哈尔滨至辽东半岛。建议安加尔斯克—北京的石油输送方案,走向为满洲里、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这两种线路走向既有利于与我国已经形成的加工能力和管理经验对接,又可减少通过第三国的麻烦,保证我国的战略安全。发挥东北地区石油开发的技术、设备和人才的优势,开发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按照俄向中国出口电能的框架协定,充分利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对俄购输电的便利条件,进一步加强黑河通往内地的输变电线路改造,增加对俄购电量,与地方水电开发能力组合在一起,解决东北电网调峰电量结构性短缺问题。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办法,吸引俄罗斯政府、大企业参与我国中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引入俄罗斯先进技术、成熟工艺和智力资源。围绕黑龙江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尽快研究确定合作方式、内容、途径和项目,把黑龙江这条国际河流尽快开发利用起来。积极探索在核电利用、电力传输、生物工程、高技术军用装备生产、飞机和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合作,启动大型长期合作项目。第九,扶持沿边地区口岸城市建设。加快边境地区特别是边境口岸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载体和通道功能,是确保边疆稳定和中俄经贸合作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展示大国形象、赢得主动权的客观要求。着眼于21世纪中俄全方位经贸合作发展,应坚持国家、地方一起上的方针,进一步加快边境地区的开发和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边境地区发展“瓶颈”问题。继续搞好沿边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综合开发,不断强化功能,尽快将其建成自由贸易区。建议批准在黑河、绥芬河和满洲里三个边境口岸城市设立出口加工区。支持各口岸城市搞好港口、车站、机场的扩能改造及口岸升级,扩大旅游、贸易的通关能力。继续实行国家给予沿边开放城市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旅游及保税区、投资管理权限、贷款额度、出口加工区和外向型农业等优惠政策,并不断完善和充实新的内容,加速沿边地区建设资金的积累。着眼于实施大开放战略,启动建设沿黑龙江高等级公路,把黑龙江省众多的边境口岸城市紧密地联结起来,构筑沿江一线开放带,巩固和发挥整体开放优势,增强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沿边口岸城市化进程,通过对交通、通讯、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建设,以及城市产业的发展,尽快构筑载体完善、功能齐全、文化品位较高的沿江现代化城市聚合体,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发挥前沿和带动作用。第十,搞好中俄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对接。为根本解决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法律不健全、市场主体经营不规范、金融结算和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