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脑的元件与周边设备_第1页
认识电脑的元件与周边设备_第2页
认识电脑的元件与周边设备_第3页
认识电脑的元件与周边设备_第4页
认识电脑的元件与周边设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錄1-1電腦的基本概念1-2組成電腦主機的元件1-3電腦的相關設備1-4採購與安裝1-5個人電腦軟體1-6電腦小常識2電腦的種類:電腦(Computer)是一種用來計算的工具,所以又稱為計算機,但是使用計算機來稱呼它,常常會和一般用來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小型計算器(Calculator)混淆,因為它的運作模式可以比擬人類的大腦運作,所以大家都習慣把它叫做電腦。3電腦的種類很多,一般可以分為下列幾種類別:超級電腦(Supercomputer)大型電腦(MainframeComputer)迷你電腦(Minicomputer)個人電腦(PersonalComputer)筆記型電腦(NotebookComputer)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網路電腦(NetworkComputer)平板電腦(TabletPC)4超級電腦(Supercomputer):具有超強的計算功能,用於氣象與科學、軍事用途等,其外型就好像一堆冰箱一般。西元1997年擊敗世界西洋棋冠軍的“深藍”(BlueDeep),就是一部超級電腦。5大型電腦

(MainframeComputer):就是一般所稱的大型主機,功能不及超級電腦,但是超快的處理速度,適合用於處理大量資料和複雜的計算,例如:銀行、航空公司、證券交易所、大公司的資料庫伺服器(Server)等。6迷你電腦(Minicomputer):速度和儲存記憶大小比大型電腦稍弱,但價格比大型電腦便宜。近年來,由於受到高階大型電腦,以及便宜的個人電腦擠壓,迷你電腦的市場漸漸萎縮。7個人電腦(PersonalComputer):又稱為桌上型電腦、微電腦或家用電腦,簡稱PC,而最高級的個人電腦稱為工作站(Workstation)。因體積小,卻具有大型電腦的效能,使得此種電腦是目前最普及的電腦。8筆記型電腦(NotebookComputer):體積小、重量輕的個人電腦,便於攜帶,但其價格通常貴於一般桌上型個人電腦。另外,現在筆記型電腦很多都採用Intel推出的Centrino行動運算技術,讓您享受更輕薄型、電池壽命更持久及無線上網的方便性。9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簡稱為PDA,也稱為手寫輸入式電腦,是縮小版的個人電腦,非常輕薄短小,可隨身放在口袋中。PDA提供萬用手冊的所有功能,可以記錄約會事項、聯絡人資料,或者一些簡單的查詢。10網路電腦(NetworkComputer):簡稱為NC,有時也被稱為網路盒子。是因應Internet而誕生的電腦,它有CPU和少許的記憶體,主要是連接到電視,用電視當螢幕。而具有此功能的電視,就稱為網路電視。11平板電腦(TabletPC):平板電腦是目前最新發表的電腦類型,目前在台灣正式發表的款式可分為單面式平板電腦以及螢幕可折疊的雙面式平板電腦。平板電腦除了延續一般筆記型電腦的鍵盤、滑鼠輸入功能之外,另提供筆觸式數位面板,以電磁筆直接手寫輸入資料,而且不論體積或重量,都比傳統的筆記型電腦來得輕巧,更是提昇了其可攜性與方便性。12電腦種類的補充說明:由於電腦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幾乎每半年便有新的技術突破,使電腦的運算速度和儲存容量不斷提昇,如此快速的變化,讓電腦分類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例如: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個人電腦,它的運算速度就遠比十年前的大型電腦還要快。電腦是由成千上萬的電子電路組合而成,在電腦內部運作的是電流的變化,電流只有高電位和低電位兩種狀態,以數字1來代表高電位,數字0來代表低電位,經由電腦內部0與1的變化,產生各種邏輯思考、判斷、記憶等功能,而成為功能複雜的機器,因此,電腦科技又被稱為0與1的科技。13電腦系統的組成:電腦系統的組成可區分為硬體(Hardware)、軟體(Software)、韌體和使用者(User)四個主要部分。14硬體:硬體是指組成電腦的各項設備,舉凡看得到摸得到的元件,都可稱為組成電腦的硬體設備,例如:主機、螢幕、鍵盤、滑鼠、印表機、掃描機、光碟機、喇叭和數據機等等。15硬體依照功能特性,可以分為下列三個部分來說明:輸入裝置:可以接受電腦能使用的格式和指令,將資料傳給處理裝置,例如:鍵盤、滑鼠、掃描機、語音輸入、手寫輸入、觸控板等。處理裝置:負責處理輸入的指令或程式,完成所交付的處理任務,此裝置包含中央處理器(CPU)和主記憶體。輸出裝置:負責將處理裝置處理完成的資料傳出,例如:螢幕、印表機、喇叭等。16輸入、處理和輸出裝置的關係圖如下:17屬於處理裝置的主機,包含了較複雜的元件,說明如下:它可細分為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記憶單元和輔助儲存裝置。算術邏輯單元:負責電腦內部資料的算術運算與邏輯判斷。控制單元:負責監督協調輸入、主記憶體、算術邏輯、輸出各裝置之間的動作,並傳輸資料。記憶單元:由記憶體所構成,負責暫時儲存等待執行的程式、資料與結果,在主機中通常會裝置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唯讀記憶體(ROM)兩種記憶資料的元件。輔助儲存裝置:屬於外部的儲存裝置,可以長久儲存資料,例如:硬碟、軟碟、光碟等。18RAM和ROM的說明如下:RAM是RandomAccessMemory的簡稱,這種記憶體可以儲存和寫入資料,所以稱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OM是ReadOnlyMemory的簡稱,這種記憶體在出廠前就已經將資料寫入,無法再修改或寫入,僅供讀取資料之用。19硬體的補充說明如下: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就是指平常聽到的Pentium、Pentium4、Celeron、AthlonXP等CPU。20軟體:軟體是指可以指揮電腦硬體設備執行各項工作的程式,例如: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XP)、應用軟體(例如:Word、InternetExplorer)、工具軟體(例如:NortonUtility、Ghost)、程式語言(例如:C、Java、VisualBasic)等。21韌體:韌體是指包含軟體的硬體,是將軟體燒錄在具有記憶功能的積體電路上,例如:BIOS晶片。22使用者:使用者是指操作電腦的人,包括系統管理者(Administrator)、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一般使用者(EndUser)等。23什麼是位元?位元(Bit)是電腦中傳輸資料的基本單位。而什麼是位元呢?組成電腦的所有元件,都是以電子電路來相互連接,彼此透過這些電子電路傳遞訊息。電腦中的訊號只有開和關兩種狀態,也就是有電和沒有電兩種狀態,而有電的狀態可用1來代表,沒有電的狀態則用0來表示。24元件的特性不同,接受和傳遞訊息的內容也不同:由於元件的特性不同,接受和傳遞訊息的內容也不同,有些元件只有一條電路和別的元件連接,有些元件則使用4條電路和別的元件連接,也有使用8條、16條或24條的元件。當電腦在運作時,只有一條電路的元件,每一次只能傳遞或接收一個訊號,換句話說,每個元件每一次只能傳遞一個位元的資料,以此類推,有8條連接電路的元件,每一次則可傳遞8個位元的資料。25同一時間能傳遞的位元數越多,則其資料傳輸的速度便越快:因此,位元數越多的CPU,其運算的速度便越快,64位元的CPU(例如:Pentium4級CPU)較32位元(例如486級CPU)為快,而32位元的CPU較16位元的快。這就好像是高速公路的行車效率,車道數越多,車流速度便越快,車道少的部分則經常發生塞車的現象。26位元組:位元組(Byte)是電腦用來表示資料和儲存資料的基本單位。在電腦的電子電路中,傳輸的資料是以位元(Bit)為單位,而且每個位元只有1和0兩種狀態,為了便於資料的表示和儲存,於是將8個位元合成一個單位,並稱之為位元組(Byte)。27一個位元組由8個位元所組成:每一個位元有兩種狀態,因此,一個位元組便有256(28=256)種狀態,利用這些不同的狀態,便能來代表英文字母、數字或特殊的符號等。例如:代表大寫英文字母A的位元組狀態為01000001,而代表大寫英文字母B的位元組狀態為01000010。282進位數字系統&10進位系統:前面使用1和0表示的位元組狀態,就是一種2進位數字系統,如果把它們換算成為我們熟悉的10進位系統,則010000012等於6510,010000102等於6610,也就是以位元組來表示資料時,英文字母A的代碼為65,英文字母B為66。29儲存資料的單位名稱:位元組是儲存資料的基本單位,而當資料量很大時,可以使用更大的單位來表示。除了位元組以外,常用的儲存資料單位名稱有KB(KiloBytes)、MB(MegaBytes)、GB(GigaBytes)和TB(TeraBytes)等。這些單位間的換算整理如下:30不同儲存設備所儲存的容量不一樣:一片3.5吋磁片的容量為1.44MB;一條記憶體的容量可能為128MB、256MB或512MB;硬碟的容量則可能為60GB、80GB或120GB等。只要將這些單位換算成位元組,便能了解實際的容量大小,例如:使用3.5吋的磁片來儲存英文字母,大約可以儲存一百五十萬個字元(1.44×1024×1024)。31電腦主機的外殼部分-1:電腦主機的外殼主要是由機殼(Case)和電源供應器(PowerSupply)所組成。若想要自行採購零件來組裝電腦,最好購買機殼和電源供應器已經組裝完成的外殼,因為把電源供應器安裝到機殼上蠻費事的。電腦主機的外殼是電腦零件的家,有橫放式和直立式兩種常見規格,採購外殼時,除了考慮擺置的空間外,最好也能考慮其擴充性,因為較大的機殼空間,未來電腦升級或增添設備(例如加裝硬碟)比較不會受到機殼空間的限制。32電腦主機的外殼部分-2:為了配合主機板的安裝,主機外殼分為AT和ATX(現在的主流)兩種規格。外殼的尺寸會影響未來擴充的空間,通常機殼會標示X大Y小Z隱藏等資訊,大是指5.25英吋的裝置,例如:光碟機;“小”是指3.5英吋的裝置,例如:軟碟機、硬碟,而3.5英吋固定架有些外露,有些隱藏在機殼內,所以又會分開標示。33主機板(MotherBoard)-1:主機板是電腦機殼內面積最大的電路板,在這個電路板上會有各種元件的插槽,包括CPU、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和網路卡等,只要將各種必要的元件安置在正確的位置,並接上電源線和訊號線,電腦的組裝便初步完成。34主機板(MotherBoard)-2:就主機板的外型而言,可區分為AT(已漸漸被淘汰了)和ATX(現在的主流)兩種,這兩種外型主要的差別在於元件位置的不同,其功能差異則不大。另外,依主機板上的CPU插槽來分的話,可將主機板分為Socket7、Socket370、Socket423/478、SocketA、Slot1和SlotA等規格,在購買主機板時,必須視CPU的規格而選擇相對應規格的主機板。35華碩P4S533-E(Socket478)主機板的圖示及其規格說明如下-1:36華碩P4S533-E(Socket478)主機板的圖示及其規格說明如下-2:37華碩P4S533-E主機板構造圖如下:採購主機板時,通常會附贈一本說明書,翻開說明書,可以找到主機板的構造圖,畫面如下:38主機板的補充說明如下:主機板的品牌很多,例如:華碩、技嘉、微星、建碁、精英等,其主機板使用的元件、位置也不盡相同,選購時必須考量其穩定性與升級彈性。而穩定性較差的主機板,常常是造成電腦當機的主要原因;升級彈性是指這塊主機板適用的CPU性能,例如:2.0GHz的CPU就無法插在只能容許1.0GHz主機板上。39中央處理單元(CPU):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ProcessingUnit,簡稱為CPU)是電腦的心臟,而一台電腦的優劣就取決於這顆心臟的效能。CPU的種類很多,可概分為8位元、16位元、32位元和64位元等,而工作時脈則有866MHz、1GHz、1.6GHz、1.8GHz、2.4GHz、2.6GHz、2.8GHz、3.0GHz等,工作時脈越快,工作效率越高。

MHz表示每秒鐘百萬次,GHz表示每秒鐘十億次。40根據插接主機板的規格,可分為下列幾種規格:Intel提出的規格:Socket478、Socket370、Slot1。AMD提出的規格:SocketA、SlotA。41CPU的補充說明如下:購買CPU時,必須注意CPU的規格須與主機板相配合。製作CPU的廠商很多,目前是以Intel(美商英特爾)和AMD(美商超微半導體)為最主要的CPU廠商,這兩家CPU產品如下:Intel:PentiumII、PentiumIII

、Pentium4、Core2Duo。AMD:Duron、K6-2、K6-III、K7、Athlon、AthlonXP。42記憶體(Memory):記憶體(Memory)是電腦直接存放資料的主要元件,包括所有設備的驅動程式、作業系統、指令、資料等等,都必須先載入到記憶體上,才能讓CPU直接讀取,而CPU處理完成的資料也會直接儲存到記憶體中,越大型的程式,所要求的記憶體也會越多。43記憶體的種類:記憶體依照特性可分為唯讀記憶體(ReadOnlyMemory,簡稱為ROM)和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Memory,簡稱為RAM)。44唯讀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在出廠時就已經將資料寫入(燒錄),電腦在運作時僅能從中讀取資料,而無法寫入新的資料,例如:存放BIOS的記憶體。45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在CPU的快速運作過程中,需要隨機存取記憶體做為暫時存放程式、指令或資料的地方。依照用途和材質,RAM可分為動態記憶體(DRAM)和靜態記憶體(SRAM),所謂動態是指記憶體須不斷存取,否則資料會不見;而靜態是指記憶體資料可常駐,不須隨時存取。DRAM通常用來做為電腦的主記憶體;DRAM依製作的技術可分成SDRAM、DDR、DDR2等。46記憶體模組插槽:為了便於將一顆一顆的記憶體晶片迅速安裝到主機板上,市售記憶體晶片是銲接在一片小型電路板上,稱為記憶體模組(MomoryModule)。而記憶體模組依容量的大小,分為128MB、256MB、512MB等記憶體模組。通常主機板上會有二到四個記憶體模組插槽,如果在主機板插上2條256MB的記憶體模組,電腦上便有512MB的主記憶體,主記憶體的容量越大,電腦處理資料的暫存空間就越大,而電腦運作的效能也越高。47記憶體模組插槽的類別:以記憶體模組的插槽來區分的話,可以分為168PinDIMM、184PinDIMM和184PinRIMM等規格(早期還有30Pin和72PinSIMM規格)。168PinDIMM搭配的記憶體為SDRAM,目前已漸漸被淘汰。184PinDIMM搭配的記憶體為DDRSDRAM,記憶體的速度高於168PinDIMM。240PinRIMM搭配的記憶體為DDR2SDRAM,選購時要特別注意記憶體模組的插槽規格。48記憶體模組種類:記憶體模組可以分為三種,說明如下:SDRAM:又稱為同步動態記憶體,可以與CPU外頻同步運作,有PC100、PC133、PC150等規格,目前可見的SDRAM都是以168PinDIMM的記憶體模組出現,新型的主機板大都不再支援此類型記憶體模組。DDRSDRAM:DDR是指DoubleDataRate,它的傳輸速率是SDRAM的兩倍,有DDR266(133外頻,PC2100)、DDR333(166外頻,PC2700)、DDR400(200外頻,PC3200)等規格,目前的DDRSDRAM都是以184Pin記憶體模組出現。DDR2SDRAM目前的DDR2SDRAM都是以240Pin記憶體模組出現。49顯示卡(DisplayCard):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只要將螢幕接上主機就可以使用電腦了,但是事實上螢幕和主機板之間還有一個媒介,叫做顯示卡(DisplayCard),它就是用來連接主機板和螢幕的介面卡。50配合主機板的插槽,顯示卡分為下列幾種介面:ISA介面:是早期的規格,顯示速度較慢,現在幾乎已看不到了。PCI介面:是較ISA新的介面規格,顯示速度較快,頻寬由所有的PCI周邊設備共享。AGP介面:資料傳輸頻寬(266.6MB/sec)為PCI的兩倍,如果顯示卡標示AGP4X,則表示其最大頻寬可達1066MB/sec以上,而且AGP的頻寬專屬於顯示卡,不必與其它周邊共享。但不表示4X一定比2X快上一倍的速度,因為還要考慮顯示晶片和搭配的記憶體種類。PCI-E介面:頻寬為16X,為AGP的兩倍。51顯示卡的補充說明如下:顯示卡的顯示晶片是顯示卡的核心,是影響效能的主要關鍵因素,常見的顯示晶片有nVIDIA(有GeForce2、GeForce3、GeForce4、Quadro4、GeForceFX、QuadroFX等系列)、ATI、SiS、Matrox等。購買顯示卡除了考慮上述的因素以外,還需考慮解析度問題。所謂VGA是指解析度為640×480和16色的彩色顯示卡,而Super-VGA則是指解析度為640×480以上,而顏色數可達一千六百多萬色(224)的顯示卡,現在,大部分的電腦上都裝置Super-VGA卡,市面上常見的解析度規格有SVGA(800×600)、XVGA(1024×768)。由於電腦繪圖晶片的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市場上顯示卡的功能逐漸被區隔為2D和3D兩類,若想要在電腦上使用3D遊戲軟體,則最好安裝3D的顯示卡。52音效卡(SoundCard):音效卡(SoundCard)是讓電腦發出聲效或音樂的元件,可將數位資料轉換成類比訊號(比較高級的音效卡可轉換成數位訊號),並送到喇叭發出聲音,是多媒體電腦不可缺少的設備。53一般音效卡上會有下列幾個插孔:從麥克風輸入(MicIn):通常以粉紅色標示,可以插接麥克風。從其它裝置輸入(LineIn):通常以淺藍色標示。聲音輸出(AudioOut):通常以淺綠色標示,可以插接喇叭。54軟式磁碟機(FloppyDiskDrive):軟式磁碟機有5.25吋和3.5吋兩種,現在市面上幾乎看不到5.25吋的軟碟機,多數的個人電腦上只安裝3.5吋的磁碟機。配合軟式磁碟機的大小,磁碟片也分為5.25吋和3.5吋兩種。3.5吋的容量為1.44MB,而5.25吋的容量為1.2MB,因為3.5吋磁片的體積小,容量大,且使用的護套較為堅固,容易攜帶保存,所以5.25吋的磁片幾乎被淘汰了!55軟式磁碟機的補充說明:雖然磁片具有輕薄短小的特性,但還是有其缺點,例如:資料讀寫速度慢、容量太小、磁片易磁化,導致資料消失、磁片易發霉等,不過,只要正確的使用及做好磁碟機清潔的工作,相信這些缺點還是可以改善的。另外,為了符合筆記型電腦攜帶方便的特性,市面上也有外接式的USB軟碟機,只要將USB介面的軟碟機連接到USB連接埠上,就可以使用軟碟機來開機,或傳輸資料了。56硬式磁碟機(HardDiskDrive):硬式磁碟機簡稱為硬碟,由於存取資料的速度很快(相對於軟式磁碟機),使它成為電腦儲存資料的重要設備。57購買硬式磁碟機時,可以考慮下列幾項要素:容量:目前市面上的硬碟大部分為3.5吋,而硬碟的容量規格很多,目前產品有80GB、160GB、250GB、320GB、500GB等,當然容量是越大越好。轉速:一般硬碟的轉速有每分鐘5400轉和7200轉,硬碟轉速越快,雖讀寫速率愈高,但也易產生高熱,如果主機通風不良,可會造成系統不穩定。平均搜尋時間:硬碟收到索取資料的命令後,到硬碟找到資料所需的平均時間,此值越小越好。Buffer緩衝區:緩衝區越大,效能越好,目前硬碟的緩衝區大都為512KB、2MB或8MB等。58硬式磁碟機的補充說明如下:硬碟連接主機板的介面分為IDE、SATA和SCSI等種,一般電腦採用IDE及SATA介面的硬碟為宜,而特殊用途的電腦或伺服器的主機可考慮採用SCSI介面的硬碟。59光碟機:常見的光碟機分為CD-ROM光碟機、DVD-ROM光碟機和燒錄機,而安裝的介面分為IDE、SCSI、USB和IEEE1394等,一般還是以IDE介面比較普及。60CD-ROM光碟機:CD-ROM光碟機也稱為唯讀光碟機,也就是不能再將資料寫入,是多媒體電腦的基本配備,由於它的製造技術不斷改進,讀取速度也日益提昇,已經從早期的單倍速發展至52倍速,所謂單倍速是指每秒鐘讀取150KB的資料,所以52倍速就是150×52(KB),通常在光碟機前方的面板上會標示光碟機的速度。而一般光碟片可以容納74分鐘或650MB的檔案,加上保存期長,讀取快,所以深受廠商青睞,做為存放驅動程式或應用軟體的儲存媒體。CD-ROM光碟機除了讀取一般CD片、音樂CD片、VCD片以外,如果包裝盒或說明書有標示MultiRead的功能,就表示它可以讀取CD-RW片的資料。61DVD-ROM光碟機DVD-ROM唯讀光碟機的外表和CD-ROM光碟機外表相似,兩者的光碟片也長得一樣,只是DVD-ROM光碟機的容量可高達17GB,是一般光碟的好幾倍。DVD-ROM光碟機的讀取速度也是以倍速來標示的,不過DVD-ROM光碟機的單倍速是指每秒鐘讀取1350KB的資料,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為16X,讀取一般光碟片則為40X或48X。DVD-ROM光碟機除了可以讀取CD-ROM光碟機可讀取的光碟以外,還可以播放DVD光碟,所以如果您想要在您的電腦上欣賞DVD片,就得購買DVD-ROM光碟機。除了具有DVD-ROM光碟機以外,還需有DVD播放軟體,才可以在您的電腦上欣賞DVD,您可以向DVD-ROM光碟機製造廠商索取。62燒錄機:燒錄機細分的話,可分成CD-R、CD-RW、DVD-R、DVD-RW、DVD+RW等。CD-R燒錄機就是只能將資料寫入一次,現在已被淘汰了,而CD-RW燒錄機除了可以當一般CD-R燒錄機用,如果配合CD-RW片,則可以重複抹寫約1000次,而CD-R和CD-RW的燒錄片容量一般大約是650~700MB(74分~80分)。DVD燒錄機若配合DVD燒錄片,一般可以寫入4.7GB,相當約7片CD-R/CD-RW片。在目前市場上DVD燒錄機約有五種規格,包括DVD-R/RW、Multi(整合DVD-R/RW和DVD-RAM)、DVD-RAM/R、Dual(整合DVD-R/RW和DVD+R/RW)與DVD+R/RW等,其中Dual與Multi兩種規格是業者積極整合的成果,可看出DVD-R/RW將逐漸成為主流的趨勢。63鍵盤(Keyboard):鍵盤是電腦主要的輸入設備之一,透過它可以在電腦上輸入文字。鍵盤和主機板連接的介面規格有AT、PS2、USB插頭,AT插頭是早期的插頭,現在大部分都是PS2插頭,而USB插頭則比較少見。如果鍵盤接線插頭和主機板的鍵盤插槽規格不合,只要在鍵盤的插頭加上一個轉接頭,就可以連接了。如果從外型來區分的話,鍵盤可以分為一般鍵盤和人體工學造型鍵盤。所謂人體工學造型鍵盤,是指鍵盤上的按鍵會分成左右兩部分,依5度上斜角度排列,使雙手能維持自然舒適的姿勢。64鍵盤內部的構造:如果依照鍵盤內部的構造來分的話,鍵盤可以分為機械式和薄膜式。機械式按鍵是指每個按鍵的微動開關都是獨立的:而薄膜式是指鍵盤內部有雙層的膠膜,膠膜中間有銀粉線和碳心,按下按鍵可以接觸到對應的碳心和銀粉線,就可以送出訊號,這種鍵盤在按鍵時,聲音比較小,而且防水。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鍵盤,例如:無線傳輸鍵盤(利用紅外線或無線電取代原來的訊號線)、多功能鍵盤(有很多功能按鍵)、雙面MIDI鍵盤(一面是鍵盤,一面是MIDI琴鍵)……等,您可以依據需求和喜好,選擇一個適當的鍵盤。65滑鼠(Mouse):滑鼠是另一項重要的輸入設備,其名稱是因長相而來。滑鼠和主機板連接的介面規格有PS2和USB插頭(早期有RS-232規格),很多USB滑鼠還會附贈一個PS2的轉接頭,讓您可以將該滑鼠接到PS2或USB插槽。66滑鼠外型的區分:如果從外型來區分的話,滑鼠可以分為兩鍵式、三鍵式和滾輪式,目前以滾輪式為主流。滾輪式滑鼠中間的滾輪,方便用以上下捲動文件、瀏覽網頁。67以滑鼠傳輸資料的原理區分:如果從滑鼠傳輸資料的原理來區分的話,滑鼠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無線滑鼠除了一隻無訊號線的滑鼠外,必須還要有一個接收器,才能將訊息傳送到電腦主機,其價格較為昂貴,但由於它的便利性,逐漸被使用者接受。68以滑鼠運作原理區分:如果從滑鼠運作原理來區分的話,滑鼠可分為機械式和光學兩種。機械式滑鼠利用其腹部圓球的滾動來帶動座標滾軸,如果圓球表面卡上灰塵,會影響使用的順暢性;而光學滑鼠是利用腹部的發光體和感光器來感應滑鼠的座標位置,由於這種滑鼠的功能品質優良,價錢也不是很貴,已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商品。69顯示器(Display):顯示器是電腦的主要輸出設備之一,也是電腦設備中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設備,品質不良的顯示器,容易使眼睛疲勞或使近視加深,輻射量太高的顯示器則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健康,選購時不得不慎。顯示器分為映像管(CRT)和液晶(LCD)兩種,尺寸規格很多,例如:15吋、17吋、19吋和21吋等等。度量映像管或液晶對角線的長度,便可得知顯示器的尺寸,而CRT顯示器實際的顯像尺寸會稍小些,例如:17吋的CRT顯示器,其實際的顯像尺寸會小於17吋。通常,顯示器上會有調整水平、垂直、寬度、高度、亮度和對比的旋轉鈕,您可以利用這些旋轉鈕來調整螢幕的顯像效果,新一代的顯示器則具有Plug&Play的功能,調整的動作由電腦偵測後自動校正。70顯示器(Display):現在因為TFT-LCD液晶顯示器技術成熟穩定、價格大眾化,使得消費者逐漸以液晶顯示器(LCD)為電腦顯示設備的主流。71印表機(Printer):印表機又稱為列印機,是電腦的輸出設備,依照印表機的製造技術,分為點陣、噴墨、雷射等三類印表機。點陣印表機是利用撞針打在色帶上來列印文字,撞針越多的印表機(有8、9或24針),其列印品質越佳,這種印表機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列印連續報表紙和複寫紙。72噴墨印表機:噴墨印表機是利用各種技術想辦法將墨水噴、擠、壓、吸在紙上,安靜是最大的特色。這類印表機的列印品質較點陣為佳,而列印速度也較快,可以黑白或彩色列印。不過噴墨印表機使用的墨水匣價格不便宜,對於常常列印大量文件的人來說,是值得考慮的。73雷射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的列印品質或列印速度都是非常令人滿意的,由於黑白雷射印表機價格的降低,耗材較經濟的因素,若經常需要列印大量的文件,可考慮選購雷射印表機。近來有一些廠商也開始生產一些低價位的彩色雷射印表機,不過價錢還是比較昂貴,所以還未成為大眾的主要選擇。74相片印表機:近來因為數位相機的暢銷,相片印表機成為新的印表機款式,強調列印品質可比擬相片。列印的方式有採用熱感噴墨、微針點式壓電噴墨等技術。75喇叭(Speaker):喇叭是電腦輸出聲音的設備,它必須和音效卡搭配使用,高品質的音效卡配合高品質的喇叭,才能發出高品質的聲效或音樂。電腦使用的喇叭和一般音響使用的喇叭結構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將一條連接線從音效卡的AudioOut(聲音輸出)連接到音響擴大器的LineIn(或其它輸入孔),電腦的聲音便可以從高級音響的喇叭輸出。76麥克風(Microphone):利用麥克風可以把聲音錄製到電腦上,而電腦用的麥克風和一般唱歌用的麥克風是一樣的,只是轉接頭大小不一樣而已,一般唱歌用麥克風的接頭是大號的立體聲接頭,只要接上一個轉接頭,變成小號的立體聲接頭後,就可以連接到音效卡上。而麥克風的插頭線必須連接到音效卡的MicIn插孔,才可以將聲音輸入到電腦。隨著寬頻網路的盛行,有越來越多人使用網際網路來通話,也就是所謂的網路電話(I-Phone),而業者便推出了網路電話專用的耳機式麥克風,它兼具了喇叭和麥克風的功能,只要戴上這種設備來交談,就可以和遠端的網友天南地北盡情暢談了。77網路卡:用來將電腦設備直接連接至網際網路或區域網路的介面卡,就稱為網路卡(NetworkInterfaceCard,簡稱為NIC),除了自行在電腦上安裝網路卡外,現在很多主機板都內建了網路卡,可省去網路卡的安裝。以連接網路的方式來說,如果您家中只有一台電腦要連上網際網路,則可以利用數據機(或數據卡)、CableModem、ADSL等硬體設備連接;如果家中或公司不只一台電腦要連上網際網路,則可以透過區域網路,利用ADSL及區域網路的方式連上網路,這種方式是一定要安裝網路卡才行的。78乙太網路卡:一般最常用的是乙太網路卡(EthernetCard),依其傳輸的規格可分為Ethernet(10Mps),FastEthernet(100Mbps)及10/100雙速兩用等規格,目前大部分的網路卡是屬於雙速兩用型。79掃描機(Scanner):掃描器(Scanner)是用來輸入影像、圖片或文件的設備,您可以隨時利用掃描器將圖片輸入到電腦,再利用影像處理軟體稍加處理,就可以成為一張很漂亮的影像。依照用途和掃描方式,掃描器可分為平台式、可攜式和饋紙式三類,其中以平台式掃描器的售價最大眾化,是使用最廣泛的機種,一般入門者可考慮購買此類型的掃描器使用。80安裝與連接:不管是新購電腦或電腦送修回來後,都需要將電腦重新組合起來,所有的周邊設備必須連接到主機背後正確的插孔上。主機背後常見的插孔有主機電源插孔、鍵盤插孔、數據機插孔、滑鼠插孔、印表機插孔、顯示器插孔、掃描機插孔、音效卡插孔等。品牌電腦通常會明確標示各個插孔的名稱,若是自組電腦且沒有標示插孔名稱,最好利用顏色標籤或是貼紙加以標示,以免拆解電腦後,忘記如何連接回去。81下面將圖示說明周邊設備的連接方法-1:連接顯示器顯示器有兩條線,一個是電源,連接到電腦主機後端的電源或室內電源插座上(視設計而定);一個是訊號線,請接到電腦背後顯示卡的插孔上(15針)。82下面將圖示說明周邊設備的連接方法-2:連接鍵盤與滑鼠目前市面上的鍵盤幾乎是PS2插頭,通常電腦主機的背面會標示鍵盤的圖示,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插,應該不容易接錯。目前主流商品中,滑鼠有兩種插頭規格,圓形插頭是PS2滑鼠,方形插頭是USB滑鼠。若是PS2插頭,通常電腦主機的背面會標示滑鼠的圖示,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插,應該不容易插錯;若是USB插頭,就要插在方形的USB插槽。83下面將圖示說明周邊設備的連接方法-3:連接印表機印表機電纜線的兩端長得不同,先連接印表機接

頭,接上後,要將兩側的扣子扣上,接著再連接主機接頭,這一頭是25針的D型接頭,接好後也是要記得扭緊螺絲,最後將印表機的電源接好。84什麼是作業系統(OperatingSystem):作業系統(OperatingSystem,簡稱為OS)是用來管理電腦硬體資源的程式,包括CPU、記憶體、檔案系統和周邊設備等資源的管理。換句話說,電腦必須先執行作業系統程式,由作業系統負責管理電腦硬體的資源後,才能執行其它的應用軟體或系統軟體。應用軟體接收到使用者輸入的資料或命令後,再呼叫作業系統,由作業系統來指揮電腦硬體執行各項工作。85常見的作業系統:電腦科技發展迅速,電腦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使得電腦軟體也不得不跟隨硬體的腳步,設計功能更強大而操作更簡單的系統。86DOS(DiskOperatingSystem)-1:DOS是由美國微軟公司於1981年設計完成的作業系統,是一套使用文字操作介面的作業系統,使用者以鍵盤做為輸入的工具,在鍵盤上按鍵輸入執行命令指揮作業系統工作。87DOS(DiskOperatingSystem)-2:這套作業系統的生命週期很長,並且不斷推出新的版本,例如:DOS1.0版、DOS2.0版、DOS3.0版、DOS4.0版、DOS5.0版、DOS6.0版等。許多企業或個人均以這套系統來處理各種事務,為了滿足中文的使用需求,國內軟體廠商發展出許多配合DOS使用之中文版應用軟體,例如:倚天中文、大千中文、C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