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D/wKhkGWXC76mAU4hSAAQcij5754g918.jpg)
![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D/wKhkGWXC76mAU4hSAAQcij5754g9182.jpg)
![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D/wKhkGWXC76mAU4hSAAQcij5754g9183.jpg)
![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D/wKhkGWXC76mAU4hSAAQcij5754g9184.jpg)
![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1/1D/wKhkGWXC76mAU4hSAAQcij5754g9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论余华长篇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摘要无论是已经成为经典的《活着》《许三观卖血,抑或是写作以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丑恶、不堪、愚所吞没,“先锋”一词始终是他的追求。引言,1990年代前后多集中在对其先锋性的探讨、对创作转型及原因的分析、对苦难主;新世纪以来,评论文章尤其关注到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并从以到温情的转型是从先锋书写回到了民间立场。笔者认为,转型期的余华对于传统父亲有关余华塑造父亲形象的成因研究。其主要观点是:余华钟情于父亲的描写主要出于童年生活状态,以及父亲在余华的成长中没有在行为、思想上给余华做出表率和榜样这两个原因。小说中父亲形象的总体特点及变化趋势,对后续研究有很大的启迪。但的父亲形象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一、父权制下的残酷人性并不是仅仅指父亲这一类人物,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之恶。(一)冷漠残忍的父亲的象征。关系出现在他笔下。更有甚者,周遭的人也随着这样一类反传统的父亲而被塑造为阴险、残酷、异化的存在。如里,不堪才是为人的本性。这样的世态人情,更是那些个异化父亲们出场的前奏。笔者认为,父亲是余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余华在这一形象的塑造中贯穿了他对生命形而上的思考。瓦”[1]。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便找到了这一解释,在《梦的解析》中,他记叙了许多梦并加以解释,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虚假满足。由于人的许多愿望无法得到社会道德准则的普遍认可,被排斥在意识之外,只好常常以伪装的形象、迂回曲折的方式出现在梦中。进而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分析了俄狄浦斯终其一生无法逃脱神谕的笼罩,弑父娶母。这一悲剧结局在弗洛伊德看来便是内心深处被压抑的冲动的释放,这种冲动虽然被压抑下去,却仍可以发现。余华在他的写作中,便将这种释放发挥到了极致。《在细雨中呼喊》里的孙广才便是典型,他为子不孝,阻止父亲进食,盼着他早日死去。为夫不忠,整日与寡妇厮混,散尽家当。为父不慈,像对陌路人一般对待自己的三个儿子,最终以醉酒跌入粪坑这一肮脏的方式死去,可悲之余更多了一份嘲讽。《兄弟》中的李光头之父同样如此,因偷窥女人屁股落入粪坑,成为笑柄。葬身于最肮脏的地方,是一种对父权的亵渎,也是余华创作一反传统的表现。与此同时,作为叙述者孙光林屈指可数的伙伴,小男孩国庆也有着一个冷漠的父亲,他在亲生儿子国庆九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用冷漠的语言和行为打碎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幻想,并把现实狠狠的甩在他面前,那就是留下十元及二十斤的粮票后,这个年幼的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便要开始独自生活了,而他宁愿去抚养两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继子。余华没有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加以点评,而是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平静地勾勒出这一冷漠至极的父亲形象,打破了中国儒家文化对父亲绝对敬畏的传统忠孝观,继而解构父权,揭示了父权制下的残酷人性。(二)冷酷凶残的儿子孙广才这一人物在整部小说中充当着儿子和父亲两个角色,他作为“我”、孙光平、孙光一个人格极度扭曲异化的混蛋父亲和不孝儿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是自卑、平庸的,但他身上却有着惊人的对女性的尊重,祖母与岳父高贵的出身是孙有元一生自卑的来源,他对妻子保持了三十多年的温顺与谦卑。尽管他错把益母草当良药治病救人失败,又使得曾祖父”[2]。而他的儿子孙广才尽管也是平庸无能的,但他却以暴力的手段来发泄这种平庸。作为儿子他不善不孝,视摔断了腰的孙有元为“蛔虫”,每次吃饭都限制他的饭饰对他的唾骂、厌恶,在他身上看不见一丝为人子女的孝顺,完全是对“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的彻底颠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父亲,整部小说,仿佛他们一生下来就该被孙广才摧毁。他对长子孙光平挥刀相有一丝爱意,更多的是冷酷与不齿。孙光明作为最小的儿子,生前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死后还成了孙广才成就之痛,使得他以惊人的速度从悲痛中脱身。凡此种种,孙广才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儿子,他身上的冷酷、凶残、暴力是共通的。余华通过塑造孙广才的形象,推翻了“父慈子孝”的传统文明,在他的笔下,父不慈,子不孝。父与子像是一个轮回,看似对立却又统一,父亲就是昔日的儿子,儿子也是将来的父亲。父辈们用自己的残酷现实的冲击和内心私欲的呼啸之下一丝不挂。二、平凡生活的温暖人情为之动容。与此同时,前期异化、扭曲的生父也转化为了被生活、命运折磨的可怜人。(一)忍受命运的苦难亲,让读者觉得福贵是真真切切活着的。和孙广才一样,小说中的福贵既是儿子,也是父亲。余华对福贵是仁慈的,尽管他让苦难三番四次地找上福子女对父亲也是情深义重,相较于孙广才因为一己私欲得逞后的快活,福贵的快乐是真实的。同样是父与子的漩涡,他作为父亲却远远要比他作为儿子来的温情许多。福贵败光了万贯家财,过上了贫农的生活,原以为命运会就此停歇,可苦难才刚刚来临。徐老爷不忍离开徐家大院,至死方休,但这位老地主却也有温情的一面,“赌债也是”[3],父亲形象从这里便慢慢的转变了,变得没有那样残忍不可靠近,让人感受到了些许温情。时代的每一粒细小尘埃,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福贵进城为母亲买药被抓了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后依然走回了家。走的时候还是深秋,回来却是初秋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消磨福贵心中的那份爱。因为生活所人,这与孙广才将其子孙光林送走时的义无反顾,以及回来后的百般折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贵对有庆说完“你儿子了。万般苦难中崭露的便是本性,此刻,一位温情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七次亲人的离世,每一次都让他痛不欲生,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的那样,活着便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4]。而福贵正是一次又一次忍受了苦难的命运,或者说他活着的本身就是在与命运不懈斗争,直至最后孑然一身,从而能在生命的末尾以最平静的姿态回顾着亲人的离去,显示出了一个平凡人身上顽强的韧性。然而,余华在对福贵的苦难叙述中,却始终洋溢着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如若在他人眼中,福贵便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不幸者之一,读者能感受到的最多的便是他的不幸。而余华则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让福贵以自己的感受回顾他的一生,他用悲悯的情怀触碰中国社会现实,使文本走出陌生、晦涩的叙事,皈依温情的精神家园,让读者在感叹福贵悲苦命运的同时,又被其身上温暖动人的父爱与闪闪发光的人性所撼动。福贵给予妻子、儿女的爱足以让读者忽视他身上的风流浪荡、平庸无能,也正是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生活中的真实感人的父亲形象。(二)背负生存的艰难的血头告诉许三观,他的血已经不能卖了,只配和猪血一样用在家具上,许三观这才哭了。这个一辈子没留下过眼”[5]这是许三观在小说的最后,垂垂老矣之时再次去到那家他一生踏进了十多次的店,不再是为了谁卖出自己的血后走进去,而是在妻子的宽慰之下,为自己吃炒猪肝、喝热黄酒时候说的一句话,也是一个平凡人一生的写照。可以这样说,福贵对子女的深厚爱意是保证他们能像他一样活下去,饥荒年代先让孩子吃饱,再想办法让有庆上学,让凤霞留下,正如小说题目“活着”那样,福贵追求的仅仅是活着本身。而许三观就不一样了,他会以近乎幽默的方式,在一家人饥饿无力的躺在床上的时候用嘴巴“炒”出一道又一道菜,满足孩子的幻想,给原本艰难灰暗的生活添加了一抹色Q展现给我们两种不同的意义,相较于阿Q的自欺欺人、盲目乐观,生了。余华曾说,是许三观的故事让他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即便许三观以低微的方式求取生存,但与此同时,他也以父亲最伟岸的肩膀给予了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许三观的存在让我们见识到了普通人所承受的生命之重,以及背负起艰难生存的巨大力量,也让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多了一份感人的温情。(三)寻觅生活的温情对立的父子关系,从而让余华笔下的父亲形象有了崭新的一面,让人重新发现了人间尚有温情。的地方。生父孙广才做不到的,继父王立强都做到了。他给“我”买了新书包,每天傍晚牵着“我”散步,教导之于继父身上,让他们有了很多的温情,是理想的化身。慌地找回他。正如王安忆认为的:“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余华书中的“英雄”不是普通的世人,而是有点背弃了世俗中人应有的常理的人,这一点,从许三观卖血为一乐治病足以看出。如果说生活所迫,一位父亲为他的血脉牺牲自己的生命,那这样的一位父亲无疑是伟大的,但许三观卖了一路的血却是为了救回别人的孩子,而且还不是普通人的孩子,而是他妻子与旁人的儿子。或许从这一刻开始,他与一乐间的父子之情就远远超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程度,去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爱远远超出伦理纲常,是热烈永久的爱。的源头,余华将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进行书写。相较于王立强走投无路后的怯懦、许三观起初区别对待一乐的狭显示着宋凡平这一人物的不平凡。三、对父亲形象的思考《许三观卖血记》中爱子如命的许三观,以及《兄弟》中理想伟大的宋凡平等等,这是余华对父亲形象深入思考后”[7],写作同样如此,一个作家笔尖流露出的一定是他对生活的感受,或许淡化这种感受,或许深化这种感受,但绝对不是天马行空的。正如他在访”[8]。余华笔下时而残忍,时而温情的父亲形象的形成与他的生活密不可分。童年,医院的所见所闻解释了他书中的种种暴力父亲形象;少年,文革带来了一代人的创伤,让亲情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变得不堪一击,父爱也由此淡漠、异化了;中年,生活中的余华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慢慢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滋味,也增添了对父亲的理解,所以不管是从叙述还是笔调,都比过去多了几分温暖。然而,余华并没有走出“先锋”的影子,只是变得更加隐晦了而已,值得一提的理想父亲竟然不是生父,而是继父,这也恰恰印证了他一反传统的“先锋”的影子。(一)常态下的伦常之父《诗经·小雅·蓼莪》篇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自古以来血浓于水的父爱亲情一直是我们所歌颂的内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父亲步履蹒跚地翻过月台为“我”买橘子,送“我”远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份父子之情流淌在父亲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之中。吴冠中先生的《父爱之舟》更是将沉默深厚的如山父爱书写地淋漓尽致,父亲为满足“我”幼年时好奇的心理,糊了一个万花筒,成为我童年最珍贵的玩具。将家里为数不多的钱全部用在“我”身上,供“我”读书。久病在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伴我远行,父亲在船舱里弯下腰低头缝补着衣衫……父爱与舟合二为一,载“我”度过人生的一程又一程。父亲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总是不苟言笑的,这份沉默的爱或许会被忽视,但在传统理念中,这份爱永远不会缺席。”[10]简单来说,我们在爱人之前,·科波菲尔》中对继父摩德斯通的描写无疑是符合传统理念的。小说中,大卫的生父去世的早,继。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中,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是至关重要的,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传承。有着血爱,子辈们也顺理成章地尊重、爱戴着自己的父亲,木兰替父从军、黄香为父温席等事迹从古至今奉为美谈。相父抑或是旁的血亲的伟大。(二)小说中的精神之父年,余华发表了他最初对父亲这一角色进行描写的一篇文章——《十八岁出门远行》,深刻的将这位作为“6”,就连那个离谱无道的算命先生也是一个父是人性之恶的真实体现,可见余华笔下的伦理之父无疑是残忍的,是颠覆传统的恶的存在。的内心已经有了对过去笔下无望之父的重新审视,改变了他一以贯之的对人性绝望的书写,在叙述上多了一份温[11]余华笔下人性的绝望是一份悲悯。但苦难依旧是不变的主题,纵观《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这四部长篇小说,其中的苦难并不比余华之前作品中的少,可在这苦难中夹杂着他对众生世相的悲悯,他让王立强和宋凡平死造就了余华在废墟之上留给苦难世人的救赎之路,是真正意义上的他所想要表达的父亲。结语:一个始终的先锋者“先锋是一种精神的活动,它不是一种形式的追求。”[12]许多作家对先锋的模仿仅仅停留在,而余华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让他的写作与众不同。就如传统的年后的余华由于种种原因,一改之前的冷漠眼光,让亲情、人性开始回归,推翻了他之前的“先锋灭,从而走向更贴近世俗生活的这一层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上文说,这里的父亲尽管是温情、有希望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先锋”。参考文献林静声.论余华小说的父亲形象及其演化[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叶臣.余华小说的暴力叙事及其演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李冰洋.余华《兄弟》主题意蕴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蔚洁.反叛与回归——论余华笔下的父子关系[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牛雅莉.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吴义勤,王金胜,胡健玲.余华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Freud,Sigmu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延期申请书
- 励志之星申请书
- 保障住房申请书范文
- 新建房屋申请书
- 师范生实习申请书
-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画图
- 2024-2025人教版初中七下数学湖北专版12.2.1第2课时-复合统计图【课件】
- 店面门头申请书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过关检测习题带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千以内加减法单元测试口算题大全附答案
- BOPP双向拉伸薄膜及胶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231-01-2020)
-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及要点解读
- 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新学期新气象PPT
- 天津高考英语词汇3500
- 上海市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种太阳》公开课课件
- 教育的第三只眼
- 多功能健身车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
- 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