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课题组2023年5月摘要广东农业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开展,产业布局得到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特色日益显现,农业产业素质和综合生产力不断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持续健康开展。但是,同时也存在耕地资源缺乏、生产经营比拟分散、优势农产品集中度不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广东农业科学化布局的进一步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更好更快提升。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提速开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广东农业改革开展的主题。在这个新的形势下,要求广东农业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必须继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按照都市型、外向型农业的开展方向,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升,推动农业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和农业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的开展,以不断的提升产业的科学化布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为广东农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开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根底性强力支持,促进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农业的加快开展。据此,迫切要求广东进一步实施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地、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区域的农业功能定位和拓展方向,指导各区域不断稳固和强化农业主导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更有效地引导农业的科学开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2023年,我厅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23﹞34号〕精神,启动了“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工作,形本钱研究报告。本报告共分五个局部:第一局部: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背景和必要性论述。第二局部: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分区目标和原那么。指导思想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自然资源条件为依托,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开展战略为中心,以遵循自然规律及区域最适宜农牧业品种生长、生产为原那么,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标准农业开展空间注:①空间:相关规划的概念术语。是“三维〞地理概念,指社会经济客体在地理外表上的集聚和表现。②注:①空间:相关规划的概念术语。是“三维〞地理概念,指社会经济客体在地理外表上的集聚和表现。②空间规划:指地域空间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的规划。第三局部:分析广东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指出:广东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多样性,致使全省农业功能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1〕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分异主要表达在:粤西主产水稻、甘蔗、木薯、花生、瓜类、菠萝、荔枝、龙眼、香蕉、李子、柑桔橙、肉类、禽蛋、水产品等;粤东主产茶叶、禽蛋、海水产品等;珠三角供给的农产品主要有蔬菜、奶类、淡水产品、家禽肉等农产品;粤北主产烟叶、大豆、茶叶、李子、瓜类、花生、猪肉、奶类、禽蛋等农产品。〔2〕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地域分异主要表达在:粤西地区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较重,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弱;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强,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压力较低;粤东、粤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缺乏,农业生产力低,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水平不高。〔3〕生态调节功能地域分异主要表达在:农业的绿地功能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田的人工湿地功能主要分布在粤西和粤北地区。〔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地域分异主要表达在:粤西地区以古民居群、古村落著称;作为广东省主要客家聚居地的粤东和粤北地区以客家大围、客家文化闻名遐迩;珠三角地区那么展现岭南水乡特色。第四局部:选取16个指标来表征广东省农业的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生态调节功能,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对功能指标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据此把广东划分为珠三角都市型综合农业功能区、粤西农产品主产功能区、粤东精耕细作和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粤北山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分析了各区域的比拟优势,明确了各区域的农业功能定位。如,粤西以热带作物、热带水果、热带水产品为主,是广东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粤东潮汕平原是著名的农业高产区,耕作技术精细,野生蔬菜和海鲜产品多,是“精细〞农业、“三高〞农业示范区。而且该功能区以独特的民俗文化自成体系,饮食文化独特,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强。粤北是广东森林等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农业以反季节蔬菜和当地土特产为主。第五局部: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投入政策、环境政策和农业保险政策五个角度提出了广东省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实现与协调开展的保障措施。〔1〕产业政策:推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挥农业区域政策优势,推进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政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完善农民合作制度政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运用农业可持续开展政策,开展生态农业等。〔2〕财政政策:完善部门预算改革;明确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等。〔3〕投入政策:创新政府农业投人方式,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率和效益;调动全社会支持农业的积极性等。〔4〕环境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鼓励节约资源;建立环境资源使用权让渡受益机制等。〔5〕农业保险政策: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开展中的职能作用,制定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下,根据农业保险开展需要和我省财力制定适度的保费补贴比例、合理的费用补贴方式及其它优惠政策以及政府的行政支持措施,逐步建立农业保险补偿的长效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目录摘要II一、研究背景1〔一〕农业的多功能性1〔二〕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背景21.农产品供给功能32.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43.生态调节功能5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7二、农业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那么8〔一〕指导思想91.坚持明确的市场经济观92.坚持鲜明的生产实用观10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观104.坚持与时俱进的动态观11〔二〕分区目标11〔三〕分区原那么12三、广东省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分析13〔一〕广东省地域分异特征131.地形地貌分异特征132.气候资源分异特征143.土地资源分异特征14〔二〕广东省农业功能地域分异特征161.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分异162.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地域分异203.生态调节功能地域分异22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地域分异23四、农业功能分区方案27〔一〕分区指标271.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272.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指标组273.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约束指标组28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指标组28〔二〕分区方法291.数据选取与指标聚类292.农业功能类型分区293.功能区主要功能指标值30〔三〕各区农业功能定位321.珠三角都市综合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Ⅰ〕322.粤西农产品主产功能区〔功能区Ⅱ〕333.粤东精耕细作和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Ⅲ〕344.粤北山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Ⅳ〕35五、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实现与协调开展的保障措施38〔一〕产业政策38〔二〕财政政策43〔三〕投入政策44〔四〕环境政策46〔五〕农业保险政策48附表50一、研究背景〔一〕农业的多功能性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致使许多国家的农业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开展,进而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逐步突显了农业的非经济功能及重要地位。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并将14章第12个方案(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开展)定义为“基于农业多功能特性考虑上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方案〞。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方案》承诺中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在高潜力和低潜力地区实施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开展政策〞。日本于1999年公布《食物·农业·农村根本法》,提出了食品稳定供给、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开展、农村振兴的4个理念和农产品自给率目标。1999年,法国通过立法制定了国家的农业战略,主导思想就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实施的根本方式是国家和农民签订为期5年的土地经营协议。对于农业生产者,不仅有关于农产品产量、质量方面的要求,还包括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整治、水资源、就业、文化和社会平衡等方面的要求;政府依据这些标准确定资助强度,引导农业开发活动健康开展,并保证对农民提供持续性支持。规划制订了有关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良农民生存保障体制以及保证并逐步提高农民养老金金额等目标。同年,欧盟委员会也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除了继续强调保证欧盟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采取市场和收入政策外,突出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强调建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以确保欧盟农村的未来开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在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开展的同时,突出了非贸易关注和农业多功能对整个欧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开展,包括支持就业、环境保护、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由于各地区在幅员、人口、资源条件、经济开展水平、农业生产类型、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对于广阔农村地域以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各项功能所起的作用对于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背景农业功能区划是制定区域农业政策和相关的土地、财政政策,协调城乡开展和区域农业开展,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规划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布局的根底。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农产品实现供需根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开展进入新时期,推进区域布局调整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开展的重要任务。2023年,根据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23]34号〕,广东省农业厅启动了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工作。农业功能区划主要以农业功能及其地域分异类型的研究为根底,进行农业多功能性和农业功能分区研究时应着眼于农业在整个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广东飞速开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正日益影响着农业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主要表达在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以及生态方面等功能。1.农产品供给功能农业的根本功能是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园艺产品等,以确保食物充足,为工业开展提供原材料和能够进行国际贸易的商品。农产品供给功能不仅具有经济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政治作用。确保食物平安是指维持一定的食物生产水平,以稳定地保证最根本的供给。所提供的食物要符合保持人民健康的需要,价格也应当是人民所能承受的,包括粮食、食用油和肉、蛋、奶等畜产品,其核心是粮食(含饲料粮)。同时,食品加工、酿酒、油脂、纺织、皮革等轻工产业都需要农副产品作为原料,因此,工业开展也要求在原材料方面有稳定的保障。随着广东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商品性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从广东省的人口、资源状况来看,不管是粮食还是工业原材料,供给功能的核心都是区域农产品的商品生产能力。从要素层面看,农业生产开展受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供给的制约,也受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一是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资调运缺乏、农资出口加剧、供求失衡等原因导致农资价格偏高且供给缺乏。二是农产品流通本钱居高不下,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农民花费时间最长,本钱最高,而利润却最小。三是产区和销区距离较远导致了农业专用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另外,决定商品性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小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丰度和农业生产水平,这也是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差异的根本成因。2.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开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从长远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开展的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广东省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由农业来提供就业,减小社会就业压力。社会保障是维持农村社区稳定的重要环节。从目前广东经济社会开展速度分析,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短时期内由政府及商业机构为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问题提供足够、完全的保障仍不现实,主要还须依靠农民自我解决,很大程度仍须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即便是在法国这样的兴旺国家,出租土地的收入仍然是农业退休人员的一大保障。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也属此类。因此,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便关系到农村社会以至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地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展水平、农村人口总量、农业生产水平、城乡经济实力。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地域类型的划分,主要应从农业所担负的份额、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的大小以及实现的水平等几方面进行。3.生态调节功能作为具有自然再生产特征的农业产业,具有显著的土壤保持、水源修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调节作用。与人类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农业生产利用土地必须保持一定时间的植被覆盖,水田那么还需要保持一定时期的淹水状态。因此这些农田及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便具有相应的生态调节功能。不恰当的农业开展方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病虫害加剧,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如影响农业生态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那么对外部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90年代以来,广东省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全省的农业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来看,广东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的单位产出率下降;土地用多养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化学品用量剧增,导致土壤板结,农产品平安生产受有害物质残留危害。环境污染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局部地方仍相当严重,导致“土壤——作物〞产业系统受不同程度污染。目前,广东省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正步入提速开展时期,城镇绿地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广东省人多地少,占用大量珍贵的农田来建设绿地是不符合可持续开展目标的。因此,农业的生态调节功能的作用便更突出的表达在那些城镇密集、城市规模大的地域。在城市化扩展迅速的地区,更需科学合理的配置建城区和农业开展区地域。以农田代替园林人工绿地的功能,不仅可以减少占用耕地,还能够显著降低建设和养护本钱,增加城乡结合的景观多样性。保存的农用土地,在实现其绿地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休闲、文化效劳的功能。应注意的是,由于规划和保存下来的农业开展地域可能是与城区、居民密集区域相邻或交错分布的,区内的农业工程和生产方式更须注意控制污染,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开展,大量城市居民聚居在远离自然的人工建筑群中,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普遍怀有回归自然、舒缓压力的欲求。农业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直接接触的经济活动,而且农业形成的田园景观具有很高的美感度,通过观光或直接参与农业活动,人们不仅可以得到休闲,还可以获取审美和传统教育的效果,在得到身心健康的同时,建立与自然和谐开展的价值观。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过去的桑基鱼塘和后来开展起来的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业休闲产业,便是一种单纯的土地利用景观和比一般的传统农业更为高端的都市型农业,属于有形景观。农业的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能为经营者带来较为丰硕的经济收益。广东的休闲、都市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而不断开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业旅游景点已有14处,且类型多样。“观光农庄〞如英德茶趣园,“租赁农庄〞如韶关劳莱恩牧场,“农业特产节〞如增城荔枝节,“农业大观园〞如深圳青青世界,“田园化农业〞如中山海上庄园,“花卉植物园〞如顺德陈村花卉世界等,还有森林公园等多种类型。但这只是一种附加效益,不能代表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全部作用。能对农业的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进行经济开发的只包括局部地区、局部内容,在那些没有实施这种类型开发的广阔区域内,农业仍然在发挥着其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此外,不适当或过度的开发还会对农业的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产生破坏作用。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地域类型划分,主要考虑城乡差异大小,农业文化的独特性、重要程度和受威胁程度。在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中,民俗、年节、民间艺术这类无形文化遗产也与特定的农业活动密不可分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开展,农业地域不断被压缩,资源更趋紧缺。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的开展,在市场化日益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现代农业的开展可能越来越缺乏地域特色,要求区域规划开展形成更大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集中度与传统的农业多样性化生产形成相互制约的矛盾。人类文化多样性丧失的威胁显示出了农业遗产保存功能的重要性。二、农业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那么农业功能分区的立足点主要是为各级、各地在制订农业产业开展的相关规划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使其更客观的遵循自然规律和更好的利用固定区域内赋予的优势资源,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农业、开展农业、表达农业的多功能性,展现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功能以及生态功能。〔一〕指导思想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自然资源条件为依托,以实施农业可持续开展战略为中心,以遵循自然规律及区域最适宜农牧业品种生长、生产为原那么,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标准农业开展空间秩序为目标,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为主线,立足广东省农业开展现实与未来开展需求,致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最适宜农业品种的生理、生化功能,协调农业多功能,科学划定农业功能区。1.坚持明确的市场经济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不同于传统的原料性生产。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绝不只自给自足,而是大农业观念,商品性生产,尽力地满足社会开展、人类生活需要等各方面的需求。表达在“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因此,无论是安排农业生产的作物品种或是调整作物布局乃至农业产业结构,都均归结到“市场导向〞的根本法那么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实现高效生产和加工增值。所以,进行农业功能区划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对农、林、牧、副、渔生产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及至贸、工、农、建、运、服等各相关行业作通盘考虑,科学的进行农业功能区划,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开展的需要,才能发挥宏观调控以及指导农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起到为农业的科学开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的作用。2.坚持鲜明的生产实用观概括的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效劳,做到有用可行。通过农业功能区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生产开展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按照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农民脱贫致富、开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出谋划策,从而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开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功能区划只有紧密结合生产,为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效劳,才能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所确定的内容,提出的生产措施、方案或建议,既要着眼于远景开展,又要考虑为当前当地的农业生产效劳,远近结合,抓住关键,从近入手。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是客观形成的。因此,开展农业功能区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强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正确地完善地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性,明确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外表性,才能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农业区域的形成、演变和开展,正确处理农业区划中的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资源利用与保护。使农业功能区划本身具有高度科学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科学的论证。4.坚持与时俱进的动态观自然资源具有显性和隐性特征,不可能一次查清。同时,农业自然资源也具有动态性,是不断消长变化的。农业功能区域更是在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的作用下而不断调整的。因此,揭示客观规律性,不能一次做到完美。农业功能区划不能一劳永逸,要根据农业生产开展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作出分阶段的安排,并保持持续性,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和提升。〔二〕分区目标强化农业用地的空间约束功能,确定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开展方向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广东省农业各功能区内部和区际之间农业资源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合理配置。本区划按照功能的重要性,划分出重要农业功能区,统筹区域开展,制定与功能配套的支持保护标准和政策;建立起符合农业功能区划的农业开展秩序,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对农业的需求。在政策推动和市场引导前提下,设计时期分区目标:〔1〕近中期:加强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实施管理,逐步调整不符合农业功能区划的工程工程,实现重点区域开发根本符合农业功能区划要求,抑制农业开展在空间上的无序竞争和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2〕中长期:实行严格的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制度,使农业区域开展、农业区域专业化符合农业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农村经济稳步开展。〔三〕分区原那么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生态效劳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区域分异规律,生态功能区区划的原那么包括:〔1〕持续开展原那么: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防止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开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开展。〔2〕生态开展原那么: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效劳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3〕区域相关原那么: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效劳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在评价与区划中,要从全省、流域、全国甚至全球尺度考虑。〔4〕相似性原那么: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效劳功能存在某些相似性和差异性。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划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5〕区域共轭性原那么:区域所划分对象的必须是具有独特性,空间上完整的自然区域。即任何一个生态功能区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别离的局部。三、广东省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分析〔一〕广东省地域分异特征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广东特定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具有祖国大陆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气候、水、土和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大局部地区属于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区。1.地形地貌分异特征广东省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全境地势北高南低,从粤北山地逐步向南部沿海递降,形成北部山地、中部丘陵、南部以平原台地为主的地貌格局。其中,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1.7%、丘陵占28.5%、台地占16.1%、平原占23.7%。平原和盆谷地是主要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相对高度80米以下的台地,大局部可以为农业、林业、牧业等利用;丘陵、山地,主要为林业用地。其他为沿海滩涂和主要河流等水域面积。广东省地形大致可分为四个区:珠江三角洲、粤东山地丘陵、粤北山地、粤西山地台地。2.气候资源分异特征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省内大局部地区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省平均气温在20℃~23℃之间,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2000毫米之间。但各地由于纬度、距海远近和地形的不同,气候仍有一定差异。首先,全省年均气温从北向南逐步升高,从粤北平均气温19℃升至西南雷州半岛23℃。其次,省内各地年雨量分布仍有不小差异。以清远——佛冈——龙门、海丰——陆丰、阳江——恩平为中心的多雨区,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以潮汕平原、西江谷地、兴梅盆地、雷州半岛为中心的少雨区年雨量只有3.土地资源分异特征广东全省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4.8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013.1万公顷,园地面积99.7万公顷,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84%、56.35%、5.55%。全省土地分为3个土地生产潜力区:〔1〕中亚热带土地生产潜力区,大体位于北纬24°以北地区〔包括韶关、梅州、英德、连州等市及县区〕。土地面积3.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9%。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生产潜力略低,且常有秋旱危害,但少受台风影响,生产较稳定。土地类型以丘陵地和低、中山地为主,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4%;岗台地和平地不多,仅占16%。°~24°之间的地区〔包括广州、东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揭阳、潮州、汕头、汕尾、河源、清远、云浮、高州市、阳春市等市及县区〕。土地面积12.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1.5%。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地生产潜力较高,但多台风和洪涝危害,生产不甚稳定。土地类型以丘陵地和低、中山地为主,平地和岗台地也有较大比例,分别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1.9%和38.1%。该区耕地较多,但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多。°以南地区〔主要是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及县区〕。土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6%。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但雨量较少,水源缺乏,土地生产潜力较低,又常受台风和干旱影响,生产也不甚稳定。土地类型以台地和平地为主,少量为丘陵地,面积分别占92.4%和7.6%。〔二〕广东省农业功能地域分异特征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等多种功能。农业最主要的经济功能是向人类提供粮食等农产品以满足生活根本需求,向工业提供局部生产原料等;农业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时机,通过从事农业生产获取农产品及务农收入以维持生活;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在国土、水、森林及农作物生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广东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多样性,致使全省农业功能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1.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分异:主要农产品供给地域及其主导供给产品农业的根本功能是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等。广东主要农作物产品有水稻、蔬菜、花生、荔枝、柑橘、香蕉、龙眼、甘蔗等,其中水稻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如图3-1、图3-2所示。表3-12007年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作物名称农作物播种面积作物名称农作物播种面积面积〔万亩〕比重〔%〕面积〔万亩〕比重〔%〕芝麻稻谷油菜籽0.15小麦麻类旱粮#黄红麻薯类烟叶大豆92黄(烤)烟红(土)烟甘蔗木薯糖蔗药材果蔗其他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花生#蔬菜数据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23》表3-22007年广东茶叶、桑、水果年末实有面积单位:万亩、%指
标面积比重指标面积比重
香(大)蕉12.57
菠萝2.62
荔枝26.19
#柑桔橙龙眼11.91数据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23》农产品供给区域的识别主要以农业资源条件、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为标准。具体参考人均耕地,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产量、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地貌特征,自然地域范围等指标。广东省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地区。〔1〕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四市〕据2023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和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专题调查分析,粤西主产的农产品有:水稻、甘蔗、木薯、花生、瓜类、菠萝、荔枝、龙眼、香蕉、李子、柑桔橙、肉类、禽蛋、水产品等(见附表一、附表二)。其中:茂名的水稻、荔枝、龙眼、香蕉、李子、猪肉、家禽肉、禽蛋产量,湛江的甘蔗、花生、菠萝、牛肉、水产品产量,云浮的木薯产量,阳江的海水产品产量,肇庆的柑桔橙产量和瓜类产量,图3-1广东省种植业农产品产量分布木薯:35.68万吨、23.27%图3-1广东省种植业农产品产量分布木薯:35.68万吨、23.27%13.85%21.82%22.73%水稻:121.03万吨、11.57%荔枝:40.84万吨、41.8%龙眼:21.47万吨、42.2%香蕉:123.57万吨、35.18%李子:11.5万吨、24.85%16.12%25.04%大豆:2.21万吨、16.37%烟叶:2.68万吨、64.17%甘蔗:994.71万吨84.25%花生:11.13万吨14.52%菠萝:45.06万吨84.16%淡水产品:52.77万吨、18.12%36.89%淡水产品:52.77万吨、18.12%36.89%海水产品:81.97万吨21.7%图3-2广东省养殖农产品产量分布猪肉:37.49万吨、15.93%家禽肉:18.42万吨、13.41%禽蛋:4.41万吨、14.79%25.83%13.68%21.31%〔2〕粤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市〕粤东主产茶叶、禽蛋、牛肉、海水产品等。其中,揭阳、潮州两市的茶叶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9.66%;揭阳生产的禽蛋产量占全省禽蛋产量的9.4%,汕尾生产的牛肉产量占全省牛肉产量的9.51%,均居全省第二位〔见附表一、表二〕。〔3〕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惠州八市〕珠三角供给的农产品主要有蔬菜、奶类、淡水产品、家禽肉、猪肉等。2007年,广州奶类产量达4.78万吨,占全省产量的36.89%;蔬菜产量325.59万吨,占全省产量的13.85%;佛山的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8.12%,均居全省首位〔见图3-1、图3-2〕。〔4〕粤北〔清远、韶关、梅州、河源四市〕粤北主产烟叶、大豆、茶叶、柿子、李子、瓜类、花生、猪头、奶类、禽蛋等农产品〔见附表一、附表二〕。如,韶关的烟叶产量、大豆产量,梅州的茶叶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见图3-1〕。其中,韶关、梅州两市的烟叶产量占全省产量的85.12%;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四市的大豆产量占全省大豆产量的53.3%。以上主要农产品供给区域的主导供给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稻米62.59%、大豆72.05%、甘蔗84.25%、花生50.2%、烟叶85.12%、木薯60.81%、蔬菜52.5%、瓜类45.81%、柑桔橙69.31%、菠萝84.16%、荔枝41.81%、龙眼42.2%、香蕉61.79%;猪肉49.48%、牛肉44.04%、家禽58.82%、奶类69.14%、禽蛋63.91%、淡水产品60.48%、海水产品80.78%〔见附表一、附表二〕。2.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地域分异据2023年广东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广东省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2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生产性收入占25.64%〔表3-3〕;农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5.4%,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广东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农业所承当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压力较低,但就各地区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在经济次兴旺地区,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表3-3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按收入性质分〕工程单位1995200020052006200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元2农业生产性收入%非农业生产性收入%非生产性纯收入%合计%100100100100100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23》影响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有: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农村人口总量、农业生产水平、区域经济实力等。一般来讲,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中农业比重、农村充裕劳动力比例越大,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就越重。全省农业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主要有三种类型。〔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强,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压力较低。如,2007年深圳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仅占0.11%,如表3-4所示。表3-4200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各市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单位:%市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湛江肇庆惠州云浮清远广州河源汕尾中山茂名揭阳佛山阳江汕头珠海韶关江门东莞梅州潮州深圳粤西粤北粤东珠三角全省0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23》〔2〕粤西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弱,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较重,湛江、云浮、茂名、阳江四市全部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在50%以上,其中湛江市到达了67.48%〔见表3-4〕。〔3〕粤东、粤北城市化、工业化承当能力缺乏,农业生产力低,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水平不高,特色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提高农业功能水平的潜力。3.生态调节功能地域分异农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而且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生态优化息息相关。农业同时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提供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根底产业。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人工绿地功能和人工湿地功能两大类。在广东,农业的人工绿地功能主要通过农业土地及其农业生产与城市建设绿地产生“绿化链〞来实现,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缓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或减轻“水泥丛林〞和“柏油沙漠〞对都市人带来的烦躁与不安,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二是将生活废水及垃圾用作灌溉和肥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水稻田是湿地的一局部,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水稻田具有修养水源、调节气候及一定程度〔有限〕的调蓄洪水及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考虑到水田比重、淹水时间等因素,水田的人工湿地功能主要分布在粤西、粤北地区。主要表达在保持水土,减缓山区水土流失、粤西北的石灰岩地区土地石漠化,沿海的盐碱地、沙荒地等问题。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地域分异农业的文化和休闲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传承农业文化,使农业文化物质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护,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审美和教育效劳。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在具有特定农业生产方式或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区域表现显著。如,粤西地区以古民居群、古村落较多;客家聚居地的粤东和粤北地区那么以客家大围、客家文化闻名遐迩;珠三角大局部地区那么是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农业的休闲功能受城市规模、交通条件、市场运作及人们认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距离城市越近其农业的休闲功能那么越显著。目前我省主要的农业文化、景观分布如表3-5所示。表3-5广东省农业文化、景观地域分布地域农业文化、景观粤西罗定市仙境茶园农业生态旅游区、金银湖旅游度假区、云浮龙湾自然生态村郁南县大湾古民居建筑群、云浮连滩古建文化景观、郁南无核黄皮欣赏园、云浮百里果乡富窝村郁南县连滩禾楼鼓舞、万亩杜鹊花生态欣赏园茂名珍稀植物园、茂名森林公园高州市仙人洞〔盘古文化〕、平云山〔冼夫人文化〕、高州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阳江青竹农家乐园阳春市阳江合水镇北平村、凌霄国家地质公园、蚕桑观光园、马水桔观光园、春砂仁观光园、合水平北写生基地、情人河农家乐园、马水镇马兰风光南亚热带植物园、东坡荔园渡假村、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徐闻县包宅生态旅游村、南亚热南观光园、曲界后寮村森林旅游区、大水桥农场农业示范区、下桥南亚热带观光带廉江市茗皇茶文化大观园、宏达农家乐园、人造海洋鹤地水库、谢鞋山野生荔枝林、廉江新民塘底村吴川市湛江最美丽的农村--蛤岭村肇庆星湖湿地公园高要市广新农业生态园德清县德庆金林水乡广宁县广宁竹海大观旅游区封开县汉族山地农耕地文化怀集县肇庆怀集市外桃源村珠三角“中国第一村〞深圳南岭村、大芬油画村、深圳光明农场、深圳青青世界、深圳西丽果场、观澜绿色生态家园、深圳航佳绿色生态家园度假山庄花卉博览园、瀛洲生态公园、金颖园农客旅游度假区、广州水果世界、亲亲农庄、流溪河森林公园、大丘园林休闲农庄、百万葵园、祈福农庄、化龙农业大观园、番禺横沥农业旅游、广州蔬菜公园、广州宝桑园、增城荔枝文化村、广州海心沙农场“绿色世界〞生态农业旅游区、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顺德新世纪农业园旅游度假区、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佛山三水荷花世界、佛山蔼雯教育农庄、佛山三水乔鑫生态园珠海农科奇观新会区新会现代农业基地鹤山市古劳水乡恩平凤凰生态乐园客家农作文化、惠州百花洲惠东县永记生态园、惠州古田自然保护区、惠州海龟自然保护区中山广丰村水乡游粤东揭东县埔田生态农业观光风景区:主要景观有“千亩竹林〞、“万亩蕉园〞惠来县潮汕汉族农渔文化澄海区汕头农业科学园、汕头德华民俗文化公园南澳县南澳岛渔村潮州明鸿庄园饶平县绿岛旅游山庄、南国生态园潮安县凤凰山茶主题旅游观光汕尾围龙屋陆河县汕尾绿色生态走廊、汕尾瑞龙庄园粤北连州市瑶安乡天光山百里摄影长廊英德市茶趣园、英德茶叶世界佛冈县汤塘围镇村舞狮被、民族风情;斑龙科技生态园、清远市羊角山水度假森林清远县清远熏衣草世界清新县清远桃源生态旅游区阳山县畔水生态旅游区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韶关通天箩原始森林始兴县客家满堂大围:有岭南第一围之称,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典范之作;韶关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韶关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乐昌市乐昌九峰生态农业旅游、乐昌龙王潭生态示范村翁源县千亩三华李生态观光园、仙鹤兰花长廊、湖心坝客家群楼、江尾思茅岭八卦围曲江县韶关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梅县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区、梅州金柚果园、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蕉岭县蕉岭昂天塘茶场大埔县大埔县西岩山茶乡度假区、梅州大埔丰溪森林度假区东源县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主要景观有苏氏宗族八百年的足迹、客家文化、乡村史迹、乡村休闲连平县内莞圣迹苍岩生态旅游区、上坪鹰嘴蜜桃基地和平县热水漂流、翠山竹海、京九第一高桥、猕猴桃园四、农业功能分区方案〔一〕分区指标根据农业功能影响因素,指标设置原那么〔农办计[2023]34号文〕以及广东省农业所具备的功能,把广东省农业区划的指标体系设置为4个指标组,共16个指标。1.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该指标组主要反映和评估区域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给规模与结构。一般来讲,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程度高、人少地多的地区,在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输出能力方面就越具有得天独厚的比拟优势。〔1〕资源禀赋指标X1——乡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hm2/人〕X2——粮食单产〔kg/亩〕X3——乡村人口人均园地面积〔hm2/人〕〔2〕规模与结构指标X4——总人口人均粮食产量〔kg/人〕X5——主要农产品供给优势指数X6——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2.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指标组该指标组主要反映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生活保障的份额、压力和水平。一般来说,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中农业比重越大,农业承当的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就越重。X7——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X8——农业收入占农村总收入比重〔%〕X9——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10——劳均农业总产值〔元/人〕3.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约束指标组该指标组主要反映和评价农业生态调节功能的类型、重要程度与区域生态脆弱性。从区划角度来看,重点考虑农田、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空间差异,同时考虑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X11——水田面积占土地比例〔%〕X12——草地占农用地比例〔%〕X13——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比例〔%〕X14——石漠化面积占土地比例〔%〕4.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指标组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在具有特定农业生产方式或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区域表现显著;农业的居民休闲功能受城市规模、交通可达性、市场运作及人们认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离城市中心越近越显著。X15——农业非物质文化X16——农业物质文化遗产〔二〕分区方法1.数据选取与指标聚类有关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数据,采用了广东农村年鉴统计和广东统计年鉴资料;有关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数据采用实地调查资料。该工程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完成广东农业功能指标的空间聚类。逐步判别聚类法的主要步骤:(1)在定性研究的根底上,将样本粗分为K类,并计算每一粗分类的聚类中心。(2)计算各样本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用欧氏距离构造的判别函数,逐个将所有样本点归入与其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3)计算新一轮的每一类聚类中心,如果新的聚类中心与上一次的聚类中心重合,那么聚类完成,否那么回到第二步。2.农业功能类型分区把对数量指标聚类分析的结果作为广东农业功能区划分的根本依据,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农业资源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并结合各地区农业开展模式及特点,通过区域类比,从而最终将广东省划分为4大功能区:功能区Ⅰ——珠三角都市综合农业功能区,包括广州、东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和江门;功能区Ⅱ——粤西农产品主产功能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和肇庆;功能区Ⅲ——粤东精耕细作和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和汕尾;功能区Ⅳ——粤北山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包括韶关、清远、河源和梅州。如图4-1所示。图4-1广东省农业功能分区示意图图4-1广东省农业功能分区示意图3.功能区主要功能指标值以下表4-1、表4-2、表4-3列出了广东各农业功能区主要功能指标和障碍指标的具体数值。表4-1农产品供给功能特征指标值功能区各区人均耕地面积〔hm2/人〕各区粮食单产〔kg/亩〕各区粮食供给优势〔%〕水果供给优势〔%〕水产品供给优势〔%〕肉类供给优势〔%〕Ⅰ312Ⅱ350Ⅲ379Ⅳ343注:各区人均耕地面积=各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各区农村劳动力人数;各区粮食单产=各区粮食产量/各区粮食播种面积;各区粮食供给优势=各区域粮食产量/全省粮食总产量×100%表4-2就业和生存保障功能指标组功能区各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各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ⅠⅡⅢⅣ注:各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各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100%;各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各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数/各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100%表4-3主要障碍因素指标值功能区各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各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含石漠化〕比重〔%〕Ⅰ0Ⅱ0ⅢⅣ注:各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各区水土流失面积/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00%各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比重=各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全省土地荒漠化总面积×100%〔三〕各区农业功能定位1.珠三角都市综合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Ⅰ〕珠三角都市综合农业功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理条件优越、物产富饶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2.19%;常住人口4349.76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6.03%;地区生产总值25013.77亿元,占全省GDP的80.47%;农业增加值485.88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8.66%,如表4-4所示。表4-4广东省四大功能区根底条件比照〔2007年〕功能区土地面积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比重〔%〕万人占全省比重〔%〕亿元占全省比重〔%〕ⅠⅡⅢⅣ数据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23》改革开放以来,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开展的推动下,区域内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开展空间受到挤压,至2007年区域内农业产值仅占区域生产总值的1.94%〔见表4-2〕。该区主产优势农产品有蔬菜、奶类、淡水产品、家禽肉等。该功能区定位:都市综合农业功能区珠三角的农业开展模式经历了从单一的产品型都市农业向多功能型都市农业开展的过程。早期主要侧重于产品型都市农业的开展,如著名的“江高模式〞,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揭开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开展的序幕,同时也揭开了产品型都市农业开展的序幕。后来逐渐开展成为多功能型都市农业,在供给鲜活农产品的同时,提供观光、旅游等休闲娱乐功能。例如:东莞“绿色世界〞内建有“百果园〞、“神奇瓜果园〞、“丰收广场〞、花卉中心、“百亩荔枝园〞等,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水果、各种名优品种的花卉,以及各种传统游乐活动,还设有环境优雅的音乐茶座,绿色餐厅、绿色旅社、渔家乐及烧烤等休闲、饮食设施。珠海市农科奇观是融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景观和传统农业种植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新鲜感的“现代农场〞,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珍奇瓜果园、温室无土种植水果园、沙漠植物园、小鸟乐团、蝴蝶兰生产及展销中心、农家休闲园等一系列有农业特色的观光点。2.粤西农产品主产功能区〔功能区Ⅱ〕粤西是指珠三角以西的广东省区域,主要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国土面积5.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25%;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2.58%;农业增加值715.55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2.2%〔见表4-4〕。其农业开展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功能区定位:农产品主产功能区粤西区域属南亚热带、热带气候,农业生产具有独特的资源特色,因此,粤西农业产业开展从特色资源出发,找准市场定位,积极调整结构,开展热带水果及作物种植,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同时,粤西区域农业开展还依赖土地及交通等资源,开展规模养殖,如牲猪养殖、罗非鱼养殖等。主要优势农产品有水稻、甘蔗、木薯、花生、瓜类、菠萝、荔枝、龙眼、香蕉、李子、柑桔橙、肉类、禽蛋、水产品等。3.粤东精耕细作和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Ⅲ〕粤东指珠三角以东的广东省区域,以沿海的潮汕平原及韩江流域为主,主要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市。,,占全省的17.06%;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2.18%。地理上靠近闽台,气候温和,种植上具有优良的传统,在农业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特征。该功能区定位:精耕细作和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粤东地区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和较高的土地生产率。相对而言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和生态多样性极其丰富,具有开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岭南佳果、优新蔬菜、高效花卉、名贵南药、名优茶叶以及传统的糖蔗、蚕桑等特色产品已成为该功能区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如汕头、汕尾等地的海洋养殖渔业、粤东名优单枞茶等。该功能区以独特的民族文化自成体系,如潮汕文化。由于潮汕地区偏处一隅,远离汉文化的中心,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中原大不相同。虽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但前乃汉越杂处,后多海内外交流,使潮汕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边缘形态,并表现出一种开放融合、兼取互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突出特征。事实上,潮汕文化的实质在于“精细〞和“精明〞,如农业的精耕细作,饮食的精工制作等。4.粤北山区生态农业功能区〔功能区Ⅳ〕粤北山区位于广东省北部,主要包括韶关、梅州、河源、清远。国土面积约6.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8.54%;人口1353.67万人,占全省的14.33%;地区生产总值1804.35亿元,占全省的5.8%,如表4-4所示。在四大功能区中,粤北是土地面积最大,但是人口和综合经济实力最为弱小的农业功能区。粤北山区生态资源优越,形成自然结构复杂、生物种类繁多、物资能量交换频繁的特点,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其地貌及生物复杂性、多样性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主产烟叶、茶叶、大豆、柿子、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例如,梅州的柿子、茶叶,韶关的烟叶、大豆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其中韶关烟叶产量占全省产量的64.17%。该功能区定位:生态农业功能区粤北山区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结合生态资源,种植中草药、姜等,开展温带果树及山区特色养殖等产业带;粤北山区凭借优越生态资源,开展以市场拉动型的生态绿色食品,以针对珠三角区域的补充性农业消费为主,开展平安绿色食品,如供港澳地区的平安肉制品、有机蔬菜等菜篮子工程。表4-5各区农业功能定位分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生态功能Ⅰ该功能区经济开展迅速,农业供给功能弱化,仅为城市供给小局部鲜活农产品,所需大宗农产品大局部需要区外供给农业负担就业量比拟小,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很小;农业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补充来源,保障对象规模小,外部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强拥有较多的观光农业设施,农业景观、自然景观丰富,具有较强的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功能零星农田与绿地组成绿色生态隔离带Ⅱ该功能区的农林牧渔业开展比拟全面,农产品供给水平高,是广东省粮食、水果、肉类、水产品的主产区,在保障全省农产品平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方式,农业负担的就业量大,收入水平中等;农业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来源,保障对象规模大,保障水平中等该功能区农业景观丰富,但观光农业设施相对短缺,只承当小局部的休闲娱乐功能农业与果林共同构成广东重要的绿色屏障Ⅲ该功能区耕作较精细,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茶叶产量占全省的30%以上。此外,该区的肉牛、禽蛋、海水养殖也比拟兴旺农业为农村劳动力的根本就业方式,农业负担的就业量中等偏低,农业就业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来源,保障对象规模大,保障水平低该功能区以独特的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很强农业与山林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Ⅳ该功能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是省内用材林、经济林基地;该功能区以种植业为主,其中烟叶、柿子、大豆产量居全省首位农业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就业方式,农业负担的就业量中等偏大,农业就业收入水平低;农业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来源,保障对象规模大,保障水平低农业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具有较强的休闲娱乐功能,局部地区具有文化多样性功能该区土地石漠化情况严重,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作用五、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实现与协调开展的保障措施〔一〕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实施资源科学配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开展水平,调节农产品供给总量及供给结构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土地改革政策等等。充分正确运用产业政策,一是有利于为农产品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功能;二是有利于农产品生产方案与市场需求、宏观管理与微观经济需求的统一,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三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升级和农业产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区域主导功能的有效实现与协调开展。〔1〕推行农村经济市场化政策,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开展。在引导农业产业调整、深化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实施职能的有效转变,改变了直接控制生产品种和面积的行政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求信息,制定实施品种优质标准等政策,有效的引导农业主体开展生产。如国家和我省每年均出台关于加快“三农〞开展的政策文件,极大的推动了“三农〞的开展。农业部也先后制订、公布了多个农业标准,如优质米品质标准、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标准以及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标准等多个农业类标准,制定了多个优质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等等,引导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政府还根据生产开展的需要制定农产品优质优价及大宗农产品收购指导价等政策调控市场。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产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引导作用。〔2〕发挥农业区域政策优势,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的形成和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区建设。2003年农业部已制订和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开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并通过实施“非均衡〞开展策略,实施重大工程倾斜扶持进行方向性引导,对我国农业在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的根底上重点培育具有产业开展优势、生产能力强、经济社会开展必需的大宗、特色农产品支柱产业,不断推进形成优势产业带区、提高优势农产品集中度、增强竞争力产生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及各市县〔区〕要紧跟形势开展的要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在《广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总体框架下,根据优化农业地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按照区域比拟优势明显、产品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分工明确的根本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订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使全省范围内农业产业布局表达合理的地域分工、区位优势、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形成全省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区位优势突显、产业集聚先进、全面协调开展的农业区域经济开展新格局,使我省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优势农产品生产集中度更高、名牌品牌效应更大,产业竞争力更强。同时,加快组织制订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建设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倾斜扶持,推进广东农业向科学化布局方向开展,实现科学开展、可持续开展。〔3〕利用农业科技进步政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业是一项对科技进步产生快速敏感效应的产业之一,也是反映经济整体科技水平的基准产业,农产品国际、国内贸易的竞争最终反映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其竞争力充分表达在产业开展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2003年,国家经贸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在种植业方面,优先开展农作物专用、优质品种选育及种子产业化工程技术;农作物低本钱、高产、超高产、高效配套栽培耕作技术与区域化示范;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关键技术;节水灌溉与旱作农业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尤其是蔬菜花卉等设施栽培技术等。各地部署产业开展方案,可依据上述方向重点考虑。〔4〕贯彻农民合作制度政策,增强自我开展能力。从国际范围看,产业组织政策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促进竞争、抑制垄断的政策;二是促进集中、抑制竞争的政策。目前,广东省亟待解决的矛盾是以过度竞争为突出表征的农业产业组织不合理问题。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政府要加大力度引导农民走向合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我省各项农业改革政策措施,加快土地改革步伐。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引导土地、资本等要素聚集,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水平和规模经营效益,保护好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收益。二是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作用,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利益关系,形成紧密的产业化形式,更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大力支持农民兴办形式多样的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和合理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成员实行“统一〞效劳,引导农民开展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强品牌意识、商标意识,增强带动农户生产、增收的能力。大力开展和标准农民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在农民自愿的根底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给、农业科技推广等效劳。在目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在纵向一体化方面,最典型的模式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在实践中,这种松散型的模式正逐渐向“股份制龙头企业+基地+入股农户+市场营销〞的紧密型模式转变;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在家庭经营的根底上,把千百万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直接组织起来,可以是以合作制原那么组建的农业合作社,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较为松散的农民协会。可以以村为单位,培植种养大户,形成专业村,围绕当地主导产品,推行连片种养和统一作业。在条件成熟时,建立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股份制农场等多种组织形式。〔5〕运用农业可持续开展政策,开展生态农业。解决的关键是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建立精耕细作、低耗高效、集约经营的高新技术农业,建设无公害和绿色示范区。其产业政策可概括为:以生态经济理论和开展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绿色产品为先导,以营造最正确生态环境和全面开展、综合利用绿色产业自然资源、特产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优势为根基,以开展在国际、国内市场适销对路的高科技绿色产品为动力,以创名牌、守信誉、优质效劳和培育科技人才为依托,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高营养绿色无公害产品为支柱。可通过重点扶持开展这些示范区,引导企业和农户开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逐渐扩展到整个农业产业。〔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应以其主动、灵活、直接、刚性的调节方式,在引导、推动、促进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实现与协调开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1〕完善部门预算改革。投入机制能否正常运转,部门预算的标准化是必要的保障,结合目前的情况加强部门预算的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细化财政向农村投入的预算编制,部门预算从科目设置、工程分类、标准设定到编制内容等都尽可能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提高财政的透明度,按一个预算执行;加强工程支出管理,对专项支出工程范围的界定、安排原那么及论证等前期准备、申报程序及文本、预算审核及工程组织实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按轻重缓急核定工程支出。〔2〕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科学划分我省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理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使每一级政府所拥有的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支出与责任相统一,加大省、市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根底设施等方面的事权责任和财力承当份额,使县乡级政府只承当本级财力所能履行的职责。上级政府出台集中财力和分享县乡税种的政策,要事随钱走,财力与责任相挂钩。针对县乡财政困难暴露出的体制和制度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财政部门负责完善财政体制,提高县乡的财力保障水平;加强财政运行状况的监管力度,指导县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指导和帮助县乡化解政府债务。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完善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防止短期行为。编制部门负责研究事业单位改革,控制人员增长、减轻财政负担。信息部门负责信息建设的统一协调,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教育、科学、农业、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加强对本系统工作的指导,但要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不得高于基层的承受能力。新增财政收入要向“三农〞倾斜。除党中央、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各部门保存的专项拨款尽量减少县乡财政的配套。〔三〕投入政策投入政策包括价格政策、农业投入、财政支持、低息贷款等政策。农业是牵动经济社会开展、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的根底产业,具有明显的弱质性和公益性特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扶持重点,因此,农业的开展、农业区域主导功能的实现与协调开展等均需要更多地依靠行政手段,发挥各级政府和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调整财政、金融配置资源政策,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向农业农村倾斜,为农业科学开展提供保障。〔1〕创新政府农业投人方式,提高农业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对于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以提供准公共产品为主的工程,可采用资本金、股份制等形式建设混合所有制的工程,也可采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以工代娠等多种形式;对于诸如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纯经营类工程,可采用以银行信贷资金和企业自筹为主、政府贴息的方式,通过降低信贷风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经营工程;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等风险较大的工程,可采用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周转金等形式支持和鼓励其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喜迎中秋模板》课件
-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课件第1课时 仰望天空
- 增值税及其会计处理教学课件
- 制作课件心得范文
- 土地招商协议书(2篇)
- 《市场机制原理》课件
- 《秘书长办》课件
- 2021年安徽省宿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测试卷(1)含答案
- 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2)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淮南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冲刺自测题二卷含答案
- 高层建筑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化工设计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年低压电工复审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30题)
- 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教育机构课程顾问咨询流程
- 2024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模版(5篇)
-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
- 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科斯的学术性著作:社会成本问题
- 海南劳模休养活动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