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课提问:

第7课

1.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时间,背景,标准,评价。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2.三省六部制创立时间,特点和作用。

3.唐代两税法推行原因,内容和评价。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

的统一(宋元时期)时序构建(三阶段)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元朝(1271~1368年)金灭辽、北宋成吉思汗灭西夏、金忽必烈灭南宋“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雪夜访普图王安石岳飞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防弊——加强中央集权新弊——边防财政危机解弊——王安石变法循弊——南宋的偏安一二三四PART01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一)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五代建立者简历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建立时间公元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意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思考:既然已结束分裂局面,应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背景《雪夜访普图》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赵匡胤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专权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何弊?何解?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通判监督,节度使转化为虚职行政削实权收精兵制钱谷财政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军政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更戍法)“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节度使权力大收权主管军务、治安分化地方权力监管地方财政主管地方司法主管地方仓储四监司:监控和节制各州文官担任牵制知州加强中央集权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措施1、方镇太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思考1: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纵向收

权横向分权(地方)

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被称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宋初将各地军队中精壮者抽调朝廷成为禁军,不及等者留本地作为地方军,虽间或出戍外地,但很少进行军事训练,主要从事工役或杂役,厢军因而也称“役兵”。

——摘自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更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2、君弱臣强—分散相权(分化事权)、加强皇权【加强君主专制】二府三司三衙(统兵权)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相权削弱、皇权加强(二)加强统治——措施(调兵权)横向分权(中央)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宋代开创了台谏合一的监察制度,台官(御史大夫等)有了言事权,谏官(谏议大夫等)有了弹劾权。三分相权二分兵权思考2:宋朝是如何分散中央机构权力,加强君权的?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思考3: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二)加强统治——措施思考4:宋朝如何抑制武将的势力?(3)武将权重——实行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崇文: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士人的地位。杯酒释兵权文官掌枢密更戍法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宋太祖誓碑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严密考试制度,放宽录取名额,优礼进士宋人殿试图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措施重用文官增加科举取士提高各阶层读书热情和应试机会阶层流动文化普及形成崇文抑武的风气宋初新变化——庶族逐渐代替士族思考:宋初科举取士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武将权重——实行崇文抑武,提倡文治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措施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文人治国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特点思考5:综合分析各项措施,指出宋朝政治有何特点?

材料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僚机构,官更众多,行政效率低。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虎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防范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消极:1.制度僵化,降低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2.重文轻武,守内虚外,造成北宋长期积弱局面。3.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积贫积弱局面。(三冗二积)结合材料6,分析以上举措带来怎样的影响?一、防弊: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统治——影响旧弊虽除,新弊又生矫枉过正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PART03新弊——边防财政危机二、新弊:边防财政危机(一)边疆危机——“积弱”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1、北宋与辽的对峙:北宋两次夺取燕云十六州失利。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澶渊之盟,1005年

)。【澶渊之盟】内容:①维持已有边界,②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③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影响:通过这项协议,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②北宋与西夏的对峙: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1044年)。【庆历和议】内容:①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影响:保持了宋夏的和平和边疆的稳定。观察“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说一说北宋在北部和西北部面临怎样的边防压力。岁赐:君臣之意岁币:平等之意冗官冗兵冗费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强兵篇》募兵制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二、新弊:边防财政危机(二)财政危机——“积贫”冗官宋太祖:“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晁说之《元符三年应诏封事》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积贫积弱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思考:军事积弱,国家积贫,冗官、冗兵、冗费,怎么办?二、新弊:边防财政危机(二)财政危机——“积贫”PART03解弊——王安石变法思考1:“庆历新政”宗旨是什么?结果如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宗旨:整顿官僚队伍

【条陈十事】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2)结果:庆历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然而仲淹的政策,到底引起了绝大的反动。宋朝百年以来的种种的优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几许读书做官人的特有权利,范仲淹从头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僚乃至秀才们,究竟能‘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多少?……暗潮明浪,层叠打来。……于是谤毁行,朋党之论寖闻于上。”——钱穆《国史大纲》三、解弊:王安石变法(一)背景1、“三冗二积”现象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2、“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阅读教材明确王安石变法的时间、原则、目的和内容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二)内容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解弊:王安石变法思考2: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目的,措施是什么?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加强国家对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3、措施:【富国】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2、目的:1、基本原则:【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目的富国强兵部分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裁兵法内容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收取利息。清丈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官府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民户抽一男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定期测试裁撤。三、解弊:王安石变法(二)内容材料一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材料二

元丰四年、五年,宋夏之间两次大战,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

、死伤数十万人而告结束……——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材料三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刘挚《忠肃集》

思考3:结合学思之窗,小组讨论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积极: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局限:①强兵效果并不明显。

②在执行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引起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三、解弊:王安石变法(三)评价思考4:结合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

王安石理财的关键是“抑豪强”,“使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实现国家对经济、财政的全面控制。这一点深得宋神宗支持,其强力支持是王安石变法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改革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熊光慈《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

—摘编自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与破坏②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③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④宋神宗去世,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三、解弊:王安石变法(四)失败原因PART04循弊——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史称“靖康之变”。5月,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后来高宗又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明人临摹南宋人画反映康王赵构受命为大元帅并梦见钦宗授予龙袍的图卷宋高宗

赵构四、循弊:南宋的偏安(一)南宋的建立1、南宋抗金

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但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2、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划界;南宋对金称臣;“岁贡”。3、南北对峙

此后,又发生几次宋金战争,有战有和,继续维持南北对峙局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四、循弊:南宋的偏安(二)南宋的偏安宋高宗: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抗金的地方军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秦桧: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暗通金人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思考: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掉岳飞?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边人不能驾驭他……。诸将骄横,张(俊)与韩(世忠)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桧)所诛。——《朱子语类》四、循弊:南宋的偏安(二)南宋的偏安澶渊之盟庆历和议绍兴和议(北宋——辽)(北宋——西夏)(南宋——金)钱物“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岁赐”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关系“兄弟”“君臣”“臣君”→“侄叔”宋辽、宋夏、宋金之间的战争是我国内部民族间的战争,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四、循弊:南宋的偏安(二)南宋的偏安观点一:不可取:屈辱求和、财政受损。观点二:有可取之处:受损有限;社会安定;榷场贸易;民族交融;生产发展。思考:“以钱财换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为什么?

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四、循弊:南宋的偏安(二)南宋的偏安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防弊:

强中央集权二、新弊:危边防财政三、解弊:王安石变法四、循弊:南宋的偏安1、背景2、措施:削弱地方、分散相权、崇文抑武3、影响:积极、消极1、积弱:边防压力2、积贫: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1、背景2、基本概况:时间、原则、目的、内容3、影响1、南宋的建立2、南宋的偏安本课小结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D.相权对皇权形成制约2.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杜绝了政治腐败CB针对训练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对这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的认识正确的是()

A.引起武将不满,成为内部动乱因素

B.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保守疲沓之风

C.提高文官地位,造成宰相专权乱政

D.强化专制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4.“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A.以文制武军政对立B.三省并立相权削弱C.机构重叠官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