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教考融合之《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②。万骑临江貔虎③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④,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区宇,即寰(huán)宇,宇宙。③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词中比喻勇猛的军队。④曹瞒,指曹操,曹操小名阿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万骑临江”“千艘列炬”的战争场面,生动表现了年少的周郎“一鼓困曹瞒”“气吞区宇”的形象特点。B.上片“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和《赤壁赋》中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都让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场景。C.下片的“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几句,描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表达了对赤壁之战遗迹的不尽追怀。D.词人在末尾向道旁杨柳发问,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时代感伤,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写法相同。2.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①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②四壁。横槊题诗③,登楼作赋④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⑤,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注】①此词作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八月。时文天祥再次被囚,与同乡好友邓剡同被押北上。邓剡因病滞留金陵就医,作词赠别。②寒虫:深秋的蟋蟀。③横槊题诗:用曹操典故。④登楼作赋:用王粲典故。⑤龙沙:指北方沙漠。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和友驿中言别”可知,本词是作者为和好友邓剡临别赠词《驿中言别》而作的和词。B.开头两句选取辽阔的天地作为意象,将自己和友人喻为蓄势待发的蛟龙,豪气勃发,起势不凡。C.上片后五句情感脉络分明:悲风流人物之易逝,惊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叹英雄虽继起但复国无望。D.综观全词,作者之“愁”缘于抗元事业失败,身遭囚禁;朱颜易变,壮志难酬;此生归国无望。4.请简要分析本词最后两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两句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不同处。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①,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睑:同“险”,这里指地势险要。②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B.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C.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D.“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6.请从内容、情感、作品风格、表达方式中任选三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郭纶苏轼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自黎州都监官满,贫不能归。今权嘉州监税。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①,看君飞矢集蛮毡②。【注】①寓目:犹过目,观看。②蛮毡:毡帐,借指来犯的贼寇。7.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艺术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无人识”,笼罩全篇,写尽了郭纶的落魄。郭纶原是河西勇士,战功赫赫,现在却无人认识。次句用细节补充描述郭纶的不遇。B.三句写今日的穷困潦倒,四句写当年英勇,一反一正,用对比写郭纶不仅不得志,而且连他辉煌的过往也无人知道。C.第五句转入当日和郭纶聊天的场景,复述郭纶的愿望。“万骑先”用夸张的手法,说出郭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想立功边塞。D.七八句是客套话,苏轼说:如果你出战,我当在一旁欣赏你英勇克敌。“飞矢集蛮毡”用写实的笔法写郭纶英勇克敌的场景,有形象、有动作,是动态的画面。8.几百年后,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读到这首诗,淡然一笑,说:“写出英雄失路之感。”请结合本诗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简要分析苏轼是如何写英雄失路之状的。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霜天晓角·赤壁辛弃疾雪堂①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望中矶岸②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注】①雪堂: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②矶岸: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9.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直入主题,点明苏轼才华出众却屡遭贬谪,既有对苏轼的同情,也有同命相怜的失落。B.“千古事,泯陈迹”与“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皆感慨历史的变迁,而前者的表达更为直截。C.“望中”句写景气势雄壮,赤白对照、色彩鲜明,而赤壁直插江涛,化静态为动态,力比千钧。D.全词语言刚劲,风格沉郁顿挫,抒情却委婉含蓄,这一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类似。10.结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简要分析苏轼和辛弃疾面对不被重视的人生际遇时情感态度的异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①辛弃疾倘来轩冕②,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③,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④,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⑤应伴残月。【注释】①这首词创作于绍熙元年或二年(1190年或1191年),正值辛弃疾江淮两湖为官解职后,郁郁不得志,闲居于带湖(今江西上饶)。②轩冕:轩,高大的车子:冕,官帽。轩冕,代指功名。③药笼功名:唐代元行冲曾凭借药石之言为狄仁杰重用,被狄仁杰称为“吾药笼中物”。④从教:任从,听任。⑤长庚:即金星,亦名太白星,启明星。1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韵写成,从整体上看,两首词风格上有相似之处。B.本是治病救人的药石,却如同当年混迹酒庐的司马相如一样被闲置,光阴被消耗殆尽,满头乌发已白如堆雪,此处用借喻形象地传达出了作者的心境。C.词人以凋零的黄菊与冲寒的新梅作对比,黄菊虽凋,而梅花尚在,紧承上阕“坐中三杰”而领以“休叹”二字,传达出一种振奋之气。D.西望揩眼,既示意着他的老去、目力不佳,也表明他盼望收复中原之心态殷切,然而“孤鸿明灭”,前景难明,没有希望。12.同样是月亮这一意象,在这首词中和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分别对词人的情感产生怎样的影响?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宋】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二句为全词定下高昂的基调,“一漏天”“似乘船”生动地表明秋雨不止、人困室内的情状,写出贬谪之地环境恶劣。B.上阕后三句写久雨放晴,又逢佳节,蜀江畔畅饮狂欢,“及至”“也”二词充分体现出词人喜出望外的心情。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淋漓尽致地表现词人豪爽的气概。D.全词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全篇布局上一抑三扬,语意疏宕,笔力遒劲,意境开阔。14.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而情感上“出于苏”。请对照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分析本词下阕在情感上“出于苏”的具体表现。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②,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辇路:楼阁间的通道。15.下列对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笔用“空”字,写出石头城周围的环境十分空旷,昔日的繁华消逝得无影无踪,表达了昔盛今衰之感。B.上片后几句连用几个意象,想象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激烈战争场面,鲜活地再现了英雄豪杰征战南北的英姿,表达崇敬之情。C.“歌舞尊前”三句,感慨曾在这里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梳妆的人,不觉间流逝了青春,充满了对时光和年华逝去的无奈。D.下片中的“芳草”和“明月”一个年年勃发,一个永照秦淮,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残破不堪,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16.此词次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题材都是咏史怀古,请从景物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方面,比较两首词的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歌子苏轼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①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②。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B.“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表明自己是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感叹个人的渺小。C.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18.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歌送别①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②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注]①此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旅居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②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二龙争战”比喻两军相持的情形,“楼船扫地空”五字点明了战争的结局。B.“烈火”句交代了“楼船扫地空”的原因,也表现出诗人对东吴辉煌战果的赞许。C.这首诗前四句咏史,为后四句写送别提供了背景和环境,并形成了特有的气氛。D.诗人最后表示把看到的景象一一写下来告诉友人,是为了让友人从中得到鼓舞。20.这首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瑜,两者刻画周瑜形象时的描写角度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D2.①戴词意在表现周瑜英雄气概和战争场面的宏大激烈,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抒发了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②苏词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写法相同”错误。此句向道旁杨柳发问,是拟人手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由眼前景联想起当年刘裕建立的功业,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两者写法不同。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满江红•赤壁怀古》,用“气吞区宇”四字概括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用“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反衬了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最后,作者用“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的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了作者的时代感伤。可见,作者怀古是为讽今,抒发了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写出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缅怀赤壁之战的英雄;再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具体表现周瑜英气勃发、儒雅潇洒、指挥若定的形象,最后用“多情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感慨自己年华逝去而功业无成。可见,作者怀古是为伤己,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慨。3.C4.本词:对面着笔,以景结情,化用典故,表达含蓄。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凝聚着作者即使为国捐躯,也要化作杜鹃归来,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的赤子之心和满腔血泪。苏词:巧用比喻,直抒胸臆。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还是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吧。表现了作者虽消极避世但心有不甘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叹英雄虽继起但复国无望”错误,以“方来还有英杰”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从词内容看,应是“信英雄继起复国有望”。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词:“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希望老朋友以后怀念我的时候,就听听树枝上杜鹃的悲啼吧!那是我的灵魂归来看望我的祖国。杜鹃,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所化,因心恋故国而昼夜啼鸣。同期文天祥有一句诗,“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就是说自己舍不得故土,他日死后,会化作杜鹃飞回来,这也预示着他此去必死的决心。最后两句,对面着笔,以景结情,化用典故,表达含蓄。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凝聚着作者即使为国捐躯,也要化作杜鹃归来,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依故国的赤子之心和满腔血泪。苏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巧用比喻,直抒胸臆。人生短暂,不必让种种“闲愁”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一尊还酹江月”,玩味着这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读者眼前。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迫使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损害的心灵的结果,无疑多少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5.A6.(1)内容(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2)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4)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一二联以描写为主”错,一二联是“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睑,百胜安知赤壁焚”,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一二联以记叙为主。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表达方式、风格特点的能力。内容:苏辙此诗写的是曹操赤壁之战惨败的事,而苏轼的《赤壁怀古》则写的是少年英雄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打破曹操,可见二者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情感不同:苏辙此诗后尾联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意思是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而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达方式不同:苏辙此诗前两句为记叙,写曹操新得水军,意气风发地带领千艘战船来攻,结果却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后两句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认为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苏辙是以记叙、议论为主。而苏轼上阕描写古战场的风光,雄奇险峻;下阕通过写少年英雄周瑜建功立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因此,苏轼是以描写、抒情为主。风格不同:苏辙从战争的起因开始分析,不掺杂感情色彩,保留了研究历史的严谨性。读完苏辙的《赤壁怀古》,相当于了解了赤壁大战的始末,犹如读了一篇小论文。风格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而苏轼的作品更加雄浑豪放,他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7.D8.①今昔对比。曾经屡建战功,当下赋闲无事,无用武之处。②高远之志与苦闷现实对比。有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现实却屡遭贬谪,沉沦下僚。③借助历史人物形象衬托。借英雄人物年少成就伟业衬托自己的失意。④借助景物烘托。用赤壁雄浑壮阔的自然景物反衬英雄的遭遇。【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艺术赏析的能力。D.“写实的笔法”错误,从“我当”句可知,是作者期望看到,这是假设,是虚写,不是写实的手法。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曾经是河西一带知名的勇士,如今只是在傍晚时分,坐在渡口,闲看过往船只来打发时间。屡建战功与赋闲无事,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处的悲哀。郭纶的愿望是仍然想立功边塞,“万骑先”说出郭纶雄心不减当年,有勇于担当、奋勇争先、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只是现实无情;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作者,空怀高远之志却屡遭贬谪,沉沦下僚。这是高远之志与苦闷现实对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年纪轻轻而建功立业,而自己功业未就早生华发,这是借英雄人物年少成就伟业衬托自己的失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之景雄浑壮丽,作者人生经历却残破不堪,这是用赤壁雄浑壮阔的自然景物反衬英雄的遭遇。9.D10.相同点:都有怀才不遇的悲叹。苏轼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表达了年华老去但功业难成的慨叹;辛弃疾借写苏轼“不得文章力”来表达对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的愤懑不平。不同点:苏轼面对被贬,保持了豁达乐观的态度;辛弃疾则多了几分沉重和悲愤。【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抒情却委婉含蓄”错误。本词语气急直,辞锋刚劲,最后一句更是以一声极不寻常的“半夜长啸,悲天地”来直接抒发充天塞地的悲愤与苦恼。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相同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他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自嘲之余,更有年华老去但功业难成的慨叹。《霜天晓角·赤壁》中,“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句,意思是:雪堂主人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诗文致祸贬谪黄州。辛弃疾借写苏轼“不得文章力”来表达对怀才不遇的人生际遇的愤懑不平。苏轼和辛弃疾面对不被重视的人生际遇时,都有怀才不遇的悲叹。不同点:苏轼面对被贬,“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辛弃疾面对被贬,“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半夜慨然一声长啸,天地为之生悲,并且变窄,多了几分沉重和悲愤。11.D12.①辛词上阕“风月而今坚壁”,作者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百无聊赖之际,连美好的风光也象是竖起坚墙,存心不让人欣赏解闷,更加重了词人因为壮志难酬、功名难就而滋生的无比忧愁。②辛词结尾“长庚应伴残月”以景结情,残月孤星的凄清景色增添了词人内心的悲怆,加深了词人故人零落、自身孤寂、报国无门的情感。③苏词“一尊还酹江月”,自然永恒的江月化解了词人的痛苦,词人以酒酬月,与江月同乐,从壮志难酬的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功名富贵之外,体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D.“没有希望”错。诗句意思是“酒醉后我重新揩眼向西北遥望,只看见孤雁在时隐时现地高飞”。如果没有这孤鸿,希望是一点儿也没有了,如果有很多的鸿雁在南北两地飞传消息,希望就很有保证。惟有这时见时隐的孤鸿,让作者实在难以放下心思。故不是没有希望。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词中“风月而今坚壁”,清风明月也对我实行坚壁。结合注释及诗人生平可知,作者一心报国,无奈现实残酷,不但不能报国,还被罢职,本已忧绪满怀,如今连清风明月也不让人欣赏,这更加重了词人因为壮志难酬、功名难就而滋生的无比忧愁;“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老朋友们如今都在哪里?想必也正对着残月和金星叹息。“长庚应伴残月”为以景结情,作者在长庚残月的凄清景色中怀念故人,表明故人零落、自身孤寂的情感,结尾悲怆。作者此时国恨身愁,却难以被外部的风月来安慰,足见英雄悲凉。苏词“一尊还酹江月”,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词前面的内容作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而年华已老去,结尾用自然永恒的江月化解了词人的痛苦,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苏轼最终是被永恒的江月抚平了激荡的情感,显得超然旷达。13.A14.①苏词中词人“多情应笑我”,接受年华老去,慨叹人生如梦,虽有坦然,然亦含落寞(或失意)的怅惘;而黄词中“莫笑”华颠簪菊,不服老(或不改壮心,不向命运屈服);与苏比,胸怀更博大,精神更乐观奋发,此为“出于苏”。②苏词中词人遥想公瑾年轻有为,仰慕周瑜而自嘲自伤华发早生功业未成;而黄词追忆两谢,赋诗驰射,自负堪与古人比肩,豪情满怀;与苏的“仰慕古人”(或自嘲自伤)比,更有豪情、精神更出一筹,此亦为“出于苏”。(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开头二句为全词定下高昂的基调”说法有误。本词前两句为“抑”,调子应是“低沉”。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出于苏”是指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中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塑造出周瑜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青年英雄形象。反观词人,被贬黄州,处境坎坷,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悟,所以词人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词人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却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本词中,“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是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全是自负口吻。最后三句“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所以说情感上“出于苏”。15.B16.(1)景物特点:萨都剌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苏词描写了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2)表现手法:萨都剌词的上下阕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下阕实写登临石头城所见之景,为实写。芳草繁盛,落日西斜,鬼火明灭。联想想象为虚写,昔日金陵歌舞升平的情景。虚实结合,使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深沉。苏词主要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手法。(3)情感上:萨都剌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苏词在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中抒发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达崇敬之情”错,应是表达了诗人因战争的残酷而感到心痛,因昔盛今衰、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怅惘之情。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赏析的能力。(1)景物特点:萨都剌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孤寂的行宫内院,东风吹过,昔日皇帝车架经常碾压的道路,早已是年年岁岁芳草萋萋。每当日落天黑的时候,松树林里空寂冷落,只见幽幽的冥火时隐时现,旧日帝王们避暑的离宫已寂然无人,“辇路”上年复一年长满了荒草,入夜后松径里便空无一人,“鬼火高低明灭”。作者抓住了几个生活片断,生动地反映出六朝宫殿已变成一片废墟和残破不堪的景象,字里行间,浸透着“黍离”之感。苏词描写了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2)表现手法:萨都剌词的上下阕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下阕中,“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是实写,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是虚写,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苏词主要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手法。烘托:词中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用众多的豪杰来烘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映衬,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年轻有为,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3)思想情感上:萨都剌词上阕重点写的是昔日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战争,“无物”“唯有青山如壁”,萨都剌目睹六朝形胜地所感发的只能是“唯有青山如壁”,原因何在?无非是连年不断地战火摧残了山川的壮美,摧毁了往日的繁华,“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这三句话以“旌旗”“蔽日”“樯橹”“连云”“白骨”“如雪”,再现了历史上曾经接连不断的战争的激烈场面,白骨如雪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流露出作者对此的心痛;下阕写的是凄凉冷清的行宫,多少歌舞粉黛在这里送走了青春,耗尽了年华,“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有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曾在这唱歌跳舞、推杯换盏、对镜施粉理鬓的享乐中耗费了时光年华,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己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警醒。苏词上阕描绘月夜江上壮美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周瑜的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17.C18.①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本词说渐渐地中秋又过,自己已是两鬓花白,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一样,都表达了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②功业未就、平庸无为的自嘲。本词说自己为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有感叹个人渺小,才华无法施展之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与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对比,突出了对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自嘲。③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本词说“笑看潮来潮去”,希望与李白相伴,写下豪迈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人生如梦”,但以酒祭洒江月等,都体现了词人看透世俗、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理解有误,词中并未将方士求仙、渔人泛舟与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进行比较;两种生活实则一脉相承,都是词人超脱旷达的精神体现。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分析一二句:“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意思是渐渐地中秋已经过完,自己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