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选择的证明第一部分课文解读内容解读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一本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也是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被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历史上人类在认知方面受过三次颠覆: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告诉人类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并不是什么“造物主的杰作”;第三次来自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和潜意识机制所激发,我们有时自己都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物种起源》而这本书就是那第二次颠覆。有些书是用来激励人生的,有些书是用来改变人类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科,而且改变了全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被誉为“科学界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书”,值得一读再读。本篇课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全书第15章的第二部分,正面综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事实,关注在生存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适者生存现象,并对生物的地理分布、古生物与现存生物在组织结构上的关系、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有力地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驳斥了特创论。结构思路全文共14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1-2自然段,明确提出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包括“生物变异是普遍性的”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非常微波,但可以逐渐积累并产生巨大效果。”依据是“自然变种的存在以及地理种、亚种、变种等的难以判定。”第二层次:3-7自然段,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解释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和事实,证明物种形成领先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适应体现自然选择的作用,经过种间和种内的生存斗争,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不断积累,使得生物进一步适应环境条件,不断得到改良;这种适应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和习性等方面。第三层次:8-11自然段,针对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解释,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第四层次:12-14自然段,主要是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种现象,其核心的观点是“不同种的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发生过迁徙和变异现象。”各个层次间连接紧密,有侧重,展示出严密的逻辑性。作为全书的综述和结论,本文在论述上体现出提纲挈领、精要概括的特点。有时候只用一句话概括过程,或者总结观点,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恐怕难以理解。遇到这样的语句,一方面要尽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参照《物种起源》原书的相应章节,对照阅读帮助理解。写作技巧一、知识的科学性。作者在文中援引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以及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论证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之上,结论无可辩驳。二、态度的严谨性。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摆出生物学权威的姿态,对不了解的内容坦然承认。比如在谈到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时,对“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等问题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坦然地说“这是很难搞清楚的”。三、综述的完备性。选文部分从生物物种的最初形态,到生物的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物种的灭绝与地理分布,做了全面的论证。四、结论的明确性。摆事实,讲道理,兼以与特创论的屡次对比,使结论鲜明而稳固。语言特色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结论,其语言特点是准确严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如第一段“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复句内部的各种层次表现得既准确又严密,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2.修饰限制性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如最后一段“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一句,“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等限制性的修饰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五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变异”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也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第二部分教案示例学习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3.体会严密的行文逻辑,提升科学论著的阅读能力。4.认识《物种起源》对人类认知方面所起作用和巨大价值。学习重点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学习难点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二、基础夯实(一)作者介绍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二)写作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三)题目解说《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四)相关常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它是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三、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明确提出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层次:3-7自然段,证明物种形成领先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三层次:8-11自然段,证明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第四层次:12-14自然段,不同种的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发生过迁徙和变异现象。四、品读鉴赏任务一:第三段中“这两点”指哪两点?提示:1.大属内物种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2.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按亲缘关系围绕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任务二:第六段中“这一理论”指什么?提示:指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或“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任务三:结合下文内容,理解“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的具体含义。提示:同一块大陆上,在炎热和寒冷、高山和低地、沙漠与沼泽等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有明显联系;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其他许多植物也很相似;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任务四: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提示:1.事实论证。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道理论证。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第五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3.对比论证。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4.因果论证。选文部分的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三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四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八段“既然……所以某地区的物种……”,等等。任务五:《物种起源》在当时有怎样的意义?提示:1.《物种起源》中人类和动物的祖先是一样的,这一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现代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2.《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3.《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科学对宗教的胜利。五、课堂小结(一)文章思路选文首先提出论点,并初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客观上存在可能性,事理上具有合理性,然后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大量变种的存在、物种的演化与改良、生物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生物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物种特创论的观点。(二)特点归纳1.知识的科学性。作者在文中援引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以及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论证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之上,结论无可辩驳。2.态度的严谨性。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摆出生物学权威的姿态,对不了解的内容坦然承认。比如在谈到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时,对“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等问题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坦然地说“这是很难搞清楚的”。3.综述的完备性。选文部分从生物物种的最初形态,到生物的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物种的灭绝与地理分布,做了全面的论证。4.结论的明确性。摆事实,讲道理,兼以与特创论的屡次对比,使结论鲜明而稳固。(三)语言特色1.关联词语、限制性词语恰当运用。如课后练习“品读”第3题;如最后一段“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一句,“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等限制性的修饰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动词、形容词准确使用。如第五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变异”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课后练习第2题。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3.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提示:《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等等。达尔文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第三部分教学建议建议一:采用导读法。本文是科技类文章,其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进行引领和点拨;其次本文是翻译作品,其行文习惯在翻译时会带有痕迹,修饰成份多因而长句子较多,学生在理解时难度增加,中职学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观点,区分观点与论据及其关系,体会其行文思路。建议二:采用讨论法。在学生个人学习的基础上,采取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特别是《物种起源》的作用及结论得出的依据分析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区别进化论与特创论各自的证据并深化对进化论的认识,认识进化论对人类社会认知革命的推动作用。建议三:重点突出法。本文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深刻,涉及到的事实和论据较多,学生在阅读时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建议突出文章学习重点,注重学习时间分配,重点放在结构把握、观点与论据间关系理解、进化论作用感受等内容。第四部分练习参考答案课后题感悟文章首先提出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品读1.“可望”是有希望、可以指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在这里使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2.“一定程度”“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由于”表述推理前提,“所以”表述推理的结论;前提中“而且”又是递进关系的复句,这句话是具有两个层次的复句,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关系。探究基本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是:文章首先提出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第五部分相关资料作者简介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医生家庭。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达尔文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经过了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书的出版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进化论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将无法解释——美国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享年73岁,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拓展阅读材料一: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讲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随着人推理和预见能力的提高,个体很快就会从经验中学到:假如一个人帮助了他的同伴,那么通常今后他也会反过来得到这个同伴的帮助。出于这种低水平动机,他可能会习得助人的习性。同时这种表现仁慈行为的习性也会强化其同情心,而同情心是仁慈行为的原动力。这种习性在许多代以后可以经过遗传而获得。当然,上面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知道,父母其实是通过教导或者示范而不是通过基因,将习性传承给子女的。事实上,任何生活经验都不会影响基因的传递。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严格形式上讲,它最美妙的地方在于没有说后天习得的特性也是会遗传的,而在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等先前的进化理论中对这一点则是有要求的。达尔文发现了这一美妙性,并重点强调了其理论的这一方面。但是他仍然希望可以借助更多的两可的技巧来解决让人费解的问题,例如道德情操的起源问题,特别是当他老了之后。1966年,乔治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方法,使达尔文关于相互支持的进化价值的思索更有用,即不仅去掉最后一句,也去掉关于“推理”和“预见”及“习得”的部分。在《适应与自然选择》一书中,威廉姆斯回想起达尔文对出于期望回报的助人的“低动机”的偏爱,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有意识的动机需要被纳入进来。很显然,如果自然选择青睐助人这一行为,那帮助他人之后就有可能反过来获得他人的帮助。但是帮助行为的施予者或接受者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明显了。”他接着说:“简单地讲,如果个体放大他友善的一面,减小他的敌对性,邪么他就享有进化上的优势,自然选择青睐这种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优化的性格。”威廉姆斯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达尔文无疑明白,并且在其他环境中也有强调)就是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动物,包括人在内,常常不是通过有意识地计算来完成进化的逻辑的,而是跟着感觉走。在这种情况下,威廉姆斯建议将同情和感激纳入感觉的范畴。感激可以使人回报他人而不用太多地考虑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有时如果对某类人同情的反应更强烈——例如对那些我们非常感激的人——这种同情的感觉又会使我们不顾事实而去回报别人的帮助。威廉姆斯简洁的推测被特里弗斯转变成一个成熟的理论,1971年,正好是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提及互利主义的100年以后,特里弗斯在《生物学季刊》上发表了《互利主义的进化》这篇文章。在文章的摘要中他写道:“友情、厌恶、道德攻击、感激、同情、信任、怀疑、可信赖性、羞愧等各种感觉以及一些形式的不诚实和虚伪可以被解释为调节互利系统而进行的重要的适应。”今天,距这份很有勇气的声明发表已有40多年了,仍然有多样的且仍在成长壮大的证据主体来证实它。(选自罗伯特赖特《道德动物》,周晓林译,有删改)材料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尚书•舜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草木的官职叫虞,担任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到夏朝时,就有了“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道德倡导。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大文明形态:一是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二是上万年的农业文明,三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今天正在向第四文明形态过渡,即生态文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识,不能违背。由此,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身责任,筑起一道壁垒森严的屏障。制度是写在纸上的硬措施,道德则是刻在心中的软约束。生态文明社会所要倡导的生态道德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和道德范式,它不仅要求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要求人对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接受自我良心的审判。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是生态伦理学的禁止性原则。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工业文明理念仍然广为流传的背景下,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约束,缺乏“发乎情止乎礼”的道德修养,是很难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因此,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是当务之急。(摘编自刘奇《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材料三:针对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民俗现象、传统生态民俗,《中国环境报》专访中国生态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红兵。《中国环境报》:某些地区的人们嗜吃野味,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民俗。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个“锅”吗?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民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广州人食性较杂,除了吃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喜欢吃蛇、鼠、龟、猴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蛇、黄鼠狼、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对待动植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内容,教育人们善待动植物。我们要认识到,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的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也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依然需要。《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陈红兵: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肉干肉脯市场营销动态与销售渠道策略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聚碳酸亚丙酯PPC行业发展机遇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精萘产业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碱性耐火材料行业发展需求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矿物油量计行业发展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石墨化石油焦增碳剂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度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外包
- 2025届重庆市江津区永兴初级中学校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莆田六中物理高三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商开大联考物理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 (完整word)大学西门子plcs7-1200考试复习习题
- 中考数学复习微专题:有理数运算中的错解及对策
- DB11-972-2013保险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范要求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中国行业分类代码表
- 社会组织协会换届选举会议主持词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清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