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高新2022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西安高新2022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西安高新2022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西安高新2022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西安高新2022年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外用于皮肤后,能够缓释放出纳米银离子,抑制并杀灭与之接触的病菌并有促进皮肤

愈合的作用

B.银是首饰行业中常用的金属材料,纯银由于太软,因此,常掺杂其他组分(铜、锌、银等),标准首饰用银的银含量

为92.5%,又称925银

C.分别用液化石油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D.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熟石灰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较多的地区,人们如果外出归家,应立即向外套以及房间喷洒大量的酒精

C.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华为继麒麟980之后自主研发的7m芯片问世,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

3、把铝粉和某铁的氧化物(xFeO.yFe2O3)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

盐酸反应;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质量比是5:7,则x:y为()

A.1:1B.1:2C.5:7D.7:5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已知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空格中均有对应的元素填充。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B.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只有两种

C.X、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lOlkPa时,22.4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N,\

B.3.2g(h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0.2NA

C.12g金刚石含有共价键数目为4NA

D.ImolNaHSCh熔融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3NA

6、N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1gDT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30g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4必

C.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2NA

D.Imol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和氧气、氯气、硫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为2NA

7、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Q

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主要是无机物

+

B.氧化剂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H2O2+2H=l2+2H2O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酒精或四氯化碳

D.因L易升华,L的有机溶液难以通过蒸储法彻底分离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向NaAKh溶液中滴入NaHCCh溶液:AIO2+HCO3+H2O=A1(OH)31+CO3

B.MnCh与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4Cr_A_MnCh+C12t+2H2O

2++3+

C.FeSO4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Fe+H2O2+2H=Fe+2H2O

2++

D.Ca(HCO3)2溶液中力口入过量氨水:Ca+HCO3+NH3H2O=CaCO31+H2O+NH4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1moll/i氯水中,CL、CT和CKT三粒子数目之和大于0.01NA

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NA

C.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1mol/L(NH4)2SO4溶液与0.2mol/LNH4cl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

11、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

()'

D.屠呦呦发现的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O

12、下列有关氮原子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IS2S2P

A.:N-C.Is22s22P3D

,皿HDimt11

13、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0%和6%,发生反应为:

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试验数据如下:

NO达到所列转化率所需时间(s)

压强(lxlO5Pa)温度(℃)

50%90%98%

30122502830

1.0

90255105760

300.23.936

8.0

900.67.9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有利于NO的转化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lxl()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如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如速率v=/n//t表示,则在8xl()5pa、30c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

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i/s

14、我们熟知的一些化合物的应用错误的是

A.MgO冶炼金属镁B.NaCl用于制纯碱

C.Cu(OH)2用于检验糖尿病D.FeCb用于净水

15、在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氯化钺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T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

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NaOH)=20mL时,2n(NH;)+n(NH3H2O)+n(H+)-n(OH)=0.1mol

B.V(NaOH)=40mL时,c(NH:)<c(OH)

C.当OVV(NaOH)V40mL时,H2O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D.若改用同浓度的氨水滴定原溶液,同样使溶液pH=7时所需氨水的体积比氢氧化钠溶液要小

1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S、K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主要含硫各物种(H2S、HS,S2-)的分布

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

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

V(HC1)

A.A曲线表示S2•随盐酸加入量增加时的分布分数改变情况

B.X、Y为曲线两交叉点。若已知Y点处的pH,则可计算Kai(H2S)

C.X、Y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为:X<Y

+2

D.Y点对应溶液中c(K+)与含硫各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K)=3[c(H2S)+C(HSD+C(S~)]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合金X由常见的两种元素组成。为探究该合金X的元素组成和性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合金x无色气

。4.6如体A足量

,lilid亩.阖足*牛无色无幽百色沉

鱼晒妁烧味气体B方甘淀3Q克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合金X的化学式为»

⑵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中滴加H2O2后呈红色的原因:

(3)写出336mL(标准状况)气体B通入1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下列A〜J十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为正盐;常温、常压下,B、

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单质,H为黄绿色气体,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I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E的大16;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G能在H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C易溶于水;J是一元含氧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o

(2)一定条件下,B和D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

(3)J和金属Cu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H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5)在I和F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19、(CH3COO)2Mn・4H2O主要用于纺织染色催化剂和分析试剂,其制备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以MnCh为原料制各MnSCh

(1)仪器a的名称是—,C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2)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二:制备MnCCh沉淀

充分反应后将B装置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饱和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MnCCh沉淀。过滤,洗涤,干

燥。

⑶①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

②判断沉淀已洗净的操作和现象是o

步骤三:制备(CH3coO)2Mn-4H2O固体

向U.5gMnCCh固体中加入醋酸水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控制温度不超过55℃干燥,得

(CH3COO)2Mn-4H2O固体。探究生成(CH3coObMnVHzO最佳实验条件的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晶酸质量分数温度/C产品质IL'g

13%5022.05

23%6022.24

34%5022.13

44%602327

(4)产品干燥温度不宜超过55℃的原因可能是.

(5)上述实验探究了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1中(CH3COO)2Mn・4H2O产率为.

20、乙酰苯胺是常用的医药中间体,可由苯胺与乙酸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HfaflMj+CH3coOH(Z»w

某实验小组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合成乙酰苯胺:

方案甲:采用装置甲: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苯胺、7.4mL乙酸,加热至沸,控制温度计读数100~105℃,保持液

体平缓流出,反应40min后停止加热即可制得产品。

方案乙:采用装置乙:加热回流,反应40min后停止加热。其余与方案甲相同。

已知: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密度熔点沸点

化合物溶解性

(gym*(℃)(℃)

乙酸1.05易溶于水,乙醇17118

苯胺1.02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6184

乙酰苯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易溶

—114304

胺于乙醇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分别从装置甲和乙的圆底烧瓶中获得粗产品的后续操作是

⑶装置甲中分像柱的作用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投料量分析,为提高乙酰苯胺产率,甲乙两种方案均采取的措施是乙酸过量

B.实验结果是方案甲的产率比方案乙的产率高

C.装置乙中b处水流方向是出水口

D.装置甲中控制温度计读数在118℃以上,反应效果会更好

(5)甲乙两方案获得的粗产品均采用重结晶方法提纯。操作如下:

①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完成实验(步骤可重复或不使用)

-_____-_____过滤一洗涤一干燥

a冷却结晶b加冷水溶解c趁热过滤d活性炭脱色e加热水溶解

上述步骤中为达到趁热过滤的目的,可采取的合理做法是

②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的因素有

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

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

③关于提纯过程中的洗涤,下列洗涤剂中最合适的是o

A.蒸储水B.乙醇C.5%Na2cCh溶液D.饱和NaCI溶液

21、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不利影

响。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和H2在230C,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如图表示恒压容器

中0.5molCO、和平移转化率达3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ic0和ImolSO/发生反应2co(g)+SO^g)=2C0:(g)+S(s>可用

于回收燃烧烟气中的硫。若反应进行到20min时达平衡,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为0.5,则前20min的反应速率

u(coj=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保留两位小数)

(3)工业上有多种方法用于so、的脱除。

①可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so_。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加入Ni.Oj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产生的四价锲和

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因此可加快对so、的吸收。

a.NLO_的作用是»

b.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

c.Ca(CK))2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原因是。

②“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So「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S0二溶液中,测得溶液:J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

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b点时溶液PH=7,则MNH+):nfSO?-)=____________

各,

组1.0

分0.8

分0.2

(4)用石墨做电极,食盐水做电解液电解烟气脱氮的原理如图1,N0被阳极产生的氧化性物质氧化式0「,尾气经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后排入空气。电流密度对溶液nH和对烟气脱硝的影响如图2所示:

0.20.40.6M1.0

电爆客度也由*2

电再度对N。去除隼'pH的影响

图1图2

①NO被阳极产生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为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排入空气的尾气,一定含有的气

体单质是(填化学式)。

②溶液的pH对NO去除率存在相关关系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利用了银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杀灭病菌,故A正确;

B.标准首饰用银的合金,银含量为92.5%,又称925银,故B正确;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酯类,不是碳氢化合物,故C错误;

D.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熟石灰,二者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从而消

除了氯气的毒性及危害,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D

【解析】

A.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CO等气体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酒精喷雾易燃易爆炸,不应向外套以及房间喷洒大量的酒精,房间内大面积喷洒,酒精浓度高于70%时,酒精的挥

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遇到丁点火星极易燃烧,故B错误;

C.在海水、土壤等环境中,锌比钢铁材料更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锌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铁作正极,被

保护,该方法依据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

D.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出、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出在催化剂作用下转

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坨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二者均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这是常考点,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

3、B

【解析】

把铝粉和某铁氧化物xFeO・yFe2()3粉末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铁与氧化铝,Fe与

盐酸反应生成FeCL与H2,令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分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

体质量比是5:7,设氢气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7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Fe)=n(H2)=5moLn(Al)=7molx—=—mol,

假设xmolFeO、ymolFezCh,

14

由Fe兀素守恒可知:x+2y=5,由电子转移守恒,可得:2x+2yx3=可x3解得x=Ly=2,

故x:y=l:2,

故选:B»

4、C

【解析】

按照排布规律,前3周期,一侧的相同位置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比如B和A1同主族,均在H的左侧,均处于棱形

的顶部空格内。则可知X、Y同主族,且X为N,Y为P,Z为O。到了第四周期,出现灰色空格,填充副族元素,

如Se。

【详解】

A、按照图示,白格填充的为主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灰格填充的为副族元素,A错误;

B、X和Z,可以形成NO、NCh、N2O5等氮氧化物,不止2种,B错误;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Ch,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P04,同主族元素,同上到下非金

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NO3>H3PO4;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主族元素,同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

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排序为O>N>P,氢化物最强的是Z的氢化物,H2O;D错误;

答案选D。

5、B

【解析】

A.25℃、lOlkPa时,22.4L乙烷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且Imol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7NA,选项A错误;

3.2g

B.3.2gCh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数目为0.2NA,选项B正确;

log/mol

C.12g金刚石中含有ImolC,金刚石中,每个C与其它4个C形成了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为:

[x4=2,所以Imol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2m01,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选项C错误;

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ImolNaHSO』熔融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2NA,选项D错

误。

答案选B。

6、A

【解析】

A.DTO即水分子,不同于普通的H2O,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一个是气(D)即;H,一个是福;(T)即:H,但是本质仍旧是

氢元素,所以一个DTO分子中质子数,即原子序数和为10,那么2.1gDTO的物质的量

A2Z21

1=…,、mol=0.1mol,则O.lmol水中含有质子数为INA,A正确;

M(2+3+16)

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l2。6,冰醋酸的分子式为C2H4。2,两种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所以30g葡萄糖和醋酸

m30gi,

的混合物,可看成30g的CHzO,其物质的量为〃=弁=芯~7^^二111101,则其氢原子的个数为2必,B项错误;

M30g/mol

C.石墨烯中碳原子形成正六边形的网格单元,每个碳原子都被三个六元环共用,平均算下来,一个六边形需要6x1=2

3

个碳原子,所以12g石墨烯中六边形的个数为0.5NA,C项错误;

D.铁与氧气可以生成FeO或FesCh,ImolFe被氧化电子转移数不一定;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b,所以ImolFe被

氯气氧化转移3moi电子;Fe与S反应生成FeS,所以ImolFe被S氧化转移2moi电子,D项错误;

答案选A。

7、B

【解析】

R单质在暗处与出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为C1元素,Q为Br元素,

X为S元素,Z为Ar元素。

【详解】

A.Z为Ar元素,最外层为稳定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弱,且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

性ZVXVT,A项错误;

B.R为F元素,Q为Br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6,B项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F>HC1>

HBr,C项错误;

D.R为F,非金属性很强,没有最高价含氧酸,D项错误;

答案选B。

8、C

【解析】

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将海带在用烟中灼烧得到海带灰,将海带灰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将

残渣和溶液分离,得到含有碘化钾的溶液,向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将r氧化成L,向含有碘单质的溶液中加入萃取

剂萃取分液得到碘单质的有机溶液,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海带在珀埸中灼烧得到海带灰,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过滤操作主要除去海带灰中难溶于水的固体,主

要是无机物,故A正确;

B.氧化剂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H2O2+2H+=L+2H2O,故B正确;

C.萃取过程所用有机溶剂可以是四氯化碳或苯,不能选用酒精,因为酒精易溶于水,故C错误;

D.因L易升华,有机溶剂的沸点一般较低,因此L的有机溶液通过蒸储法难以彻底分离,故D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A.NaAlth和NaHCCh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程度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1O2-+HCO3-+H2O=A1(OH)31+CO3%故

A正确;

B.MnCh与浓盐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MnCh+4H++2Cr-&_Mn2++CLT+2H20,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FeSCh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故C错误;

D.Ca(HCCh)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碳酸氢根离子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

2++2

Ca+2HCO3+2NH3»H2O=CaCO31+2H2O+2NH4+CO3,故D错误;

故选Ao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10、C

【解析】

A.缺少体积数据,不能计算微粒数目,A错误;

B.缺少条件,不能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B错误;

C.Mg是+2价的金属,2.4gMg的物质的量是O.lmol,反应会失去0.2mol电子,因此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

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正确;

D.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微粒的数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1,D

【解析】

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需要高温加热,逐渐去除了有机物,无机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司母戊鼎由青铜制成,青铜中含有铜元素、锡元素、铅元素等,属于合金,故B正确;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即碳酸钠,故C正确;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郎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属

于混合物。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

12、D

【解析】

A、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电子式为:?•,A正确;

B、N原子质子数是7,核外有7个电子,第一层排2个,第二层排5个,因此B正确;

C、核外电子依次排布能量逐渐升高的Is、2s、2p……轨道,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C正确;

1$2sIP

D、根据泡利原理3P轨道的3个电子排布时自旋方向相同,所以正确的轨道式为.,]工厂.,D错误。

答案选D。

13、D

【解析】

A.由表可知,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可知升高温度不利于N0转化,故A错误;

B.由表可知,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可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在1.0xl05pa、90c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

DSAxlgPaCOC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时间为3.7s,转化的NO为amolx0.1x(90%-50%)=0.04amol,

反应速率v=An/At,则NO的反应速率为0.04amol/3.7s=4a/370mol/s,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正确信息的关键是,比较相同压强时,温度对平衡能移动的影响及相同温度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

影响,从时间的变化比较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4、A

【解析】

A.MgO属高熔点化合物,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12制备金属镁,故A错误;

B.侯氏制碱法就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来制备纯碱,所以NaCI用于制纯碱,故B正确;

C.检验糖尿病是通过检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即用新制的氢氧化铜与尿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

生,故C正确;

D.FeC13水解生成Fe(OH)3胶体,水解方程式为FeCh+3H2OWFe(OH)3(胶体)+3HC1,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而净水,故D正确;

故选:A»

15、B

【解析】

A.V(NaOH)=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0.02mol氯化钠和0.02mol氯化铭电荷守恒有n(Na+)+n(IF)+n(NH:)

=n(Cl')+n(OH),因为n(Na+)=0.02moLn(CF)=0.04mol,所以有n(H+)+n(NH:)=0.02+n(OH),物料守恒

+

Wn(Cr)=n(Na)+n(NH^)+n(NHyH2O),即0.02=n(NH:)+n(NHythO),所以,2n(NH;)+n(NH3-H2O)

+n(H+)=0.04mol+n(OH),故错误;

B.V(NaOH)=40mL时,溶质为0.04mol氯化钠和0.02mol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因为水也能电离出氢氧根离

子,故c(NH:)<c(OH)正确;

C.当OVV(NaOH)<40mL过程中,前20毫升氢氧化钠是中和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后20毫升是氯化钱和氢

氧化钠反应,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为中性,若改用同浓度的氨水滴定原溶液,盐酸和氨水反应后为氯化钱的溶

液仍为酸性,所以同样使溶液pH=7时所需氨水的体积比氢氧化钠溶液要大,故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

滴加盐酸时,盐酸先和KOH反应,然后再和K2s反应,首先发生S*+H+=HS,该过程中S?•含量减少,HS含量上升,

然后发生HS-+T=H2S,此时HS含量下降,H2s上升,所以A代表S*,B代表HS,C代表H2S。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A曲线表示S2-随盐酸加入量增加时的分布分数改变情况,故A正确;

c(HS)c")

v+

B.Y点表示c(H2s)=c(HS-),Kai(H2S)=\,当c(H2S)=c(HSD时,Kai(H2S)=c(H),所以若已知Y点处的

C(H2S)

pH,则可计算Kai(H2S),故B正确;

C.X点c(HS)=c(S"),Y点C(H2S)=C(HS),S?•和HS-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H2s为酸抑制水电离,则X点水的电离程

度较大,故c错误;

D.原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S、KOH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K+)=3[c(H2S)+c(HS-)+c(S2",故D正

确;

故答案为C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2+3+3+

17、Fe5c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34NaOH+3cCh=Na2co3+2NaHCO3+H2O

【解析】

由血红色可以推出X含有铁元素,由无色无味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出X中另一种元素为碳。铁碳合金和足量

的稀硫酸反应生成FeSCh和H2(A气体),剩余黑色固体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B(CO2),CO2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CaCOjo

【详解】

⑴生成的CaCOj为5.0g即0.05mol,碳元素的质量为0.05molxl2g/mol=0.6g,则X中铁的含量为14.6g-0.6g=14.0g,

即含铁14.0gv56g/mol=0.25mob所以X为Fe5co

⑵合金中的Fe与H2sCh反应生成的是FeSO4,加氧化剂H2O2后被氧化成Fe3+再与SCN生成Fe(SCN)3.故离子方程

+2+J+3+

式为:H2O2+2H+2Fe=2Fe+2H2O^Fe+3SCN'=Fe(SCN)3;

(3)CO2的物质的量为0.336L+22.4L/mol=0.015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mol。0.015molC02与0.02molNaOH反

应生成Na2cChamol与NaHCOibmol,根据Na和C守恒列2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为2a+b=0.02,a+b=0.015解得

a=0.005,b=0.01,根据四种物质的最简比写出方程式:4NaOH+3c(h=Na2co3+2NaHCC>3+H2O。

18、NH4CI4NH3+5O2^2^4NO+6H2O3CU+8HNO3(®)=3CU(NO3)2+2NOt+4H2O

2Cl2+2Ca(OH)2=Ca(ClO)2+CaC12+2H2O1:2

【解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转化关系,常温、常压下,B、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单质,H为黄绿色

气体则为氯气,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则为NO2,I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16,则E为NO;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

体则为H2O;G能在H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G为氢气,产物C易溶于水为氯化氢;J是一元含氧强酸且可由

NO2与水反应得到,贝II为HNCh。NO与D反应生成NO2,D为单质,则D为氧气,B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则B

为氨气,A为正盐,加热得到氨气和氯化氢,则A为氯化核。

(DA为氯化钱,其化学式为NH4C1;

⑵一定条件下,B(NH3)和D(O2)反应生成E(NO)和F(H2O)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一丝三4NO+6H2。;

(3)J(HNO3)和金属Cu反应生成E(NO)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h(稀)=3Cu(NO3)2+2NOT+4H2O;

(4)H为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12+2H2。;

(5)在I和F的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

19、分液漏斗吸收多余的SO2SO2+MnO2=MnSO4或S€>2+H2()=H2sth、H2SO3+MnO2=MnSO4+H2O

2+

2HCO3+Mn=MnCO3i+CO2t+H2O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若无沉淀生

成,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温度过高会失去结晶水醋酸质量分数温度90.0%

【解析】

将分液漏斗中的浓硫酸滴加到盛有Na2sth的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将反应产生的Sth气体通入三颈烧瓶中

与MnCh反应制取MnSO4,由于SO2是大气污染物,未反应的不能直接排放,可根据SO2与碱反应的性质用NaOH

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同时要使用倒扣的漏斗以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反应产生的MnSO4再与NH4HCO3发生反应产生

MnCCh沉淀、(NHO2SO4、CO2及H2O,将MnCCh沉淀经过滤、洗涤后用醋酸溶解可得醋酸铸,根据表格中温度、

浓度对制取的产品的质量分析醋酸镒晶体合适的条件。

【详解】

(1)根据仪器结构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C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大气;

(2)B装置中SO2与MnCh反应制取MnSCh,反应的方程式是SCh+MnC>2=MnSO4(或写为SO2+H2OH2s。3、

H2SO3+MnO2=MnSO4+H2O);

⑶①MnSCh与NH4HCO3发生反应产生M11CO3沉淀、(NH4)2SO4、CO2及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HCO3+Mn=MnCO3;+CO2t+H2O;

②若M11CO3洗涤干净,则洗涤液中不含有SO4源,所以判断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

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4)该操作目的是制取(CH3COO)2Mn・4H2O,若温度过高,则晶体会失去结晶水,故一般是产品干燥温度不宜超过55℃;

(5)表格采用了对比方法分析了温度、醋酸质量分数(或浓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实验1中11.5gMnCO3的物质的量为

11.5电

/j(MnCO3)=,,,=0.1mol,根据Mn元素守恒可知理论上能够制取(CH3coO^MnUIhO的物质的量是0.1mol,

115?g/mol

其质量为/n[(CH3COO)2Mn-4H2O]=0.1molx245g/mol=24.5g,实际质量为22.05g,所以(CH3coObMnUJhO产率为

22.05?

xl()0%=90.0%。

24.5?g

【点睛】

本题以醋酸镒的制取为线索,考查了仪器的使用、装置的作用、离子的检验、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物质

含量的计算,将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重

要性。

20、直形冷凝管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趁热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冷却后有乙酰苯胺固体析出,过滤得粗产

物利用分镭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使醋酸和水得到有效的分离,或“可提高引储体与外部空气热交换效率,从

而使柱内温度梯度增加,使不同沸点的物质得到较好的分离。"ABCedca将玻璃漏斗放置

于铜制的热漏斗内,热漏斗内装有热水以维持溶液的温度,进行过滤(即过滤时有保温装置)或趁热用减压快速过滤

ADA

【解析】

两套装置都是用来制备乙酰苯胺的,区别在于甲装置使用分镭柱分离沸点在100C至105'C左右的组分,主要是水,考

虑到制备乙酰苯胺的反应可逆,这种做法更有利于获得高的转化率;题干中详细提供了乙酸,苯胺和乙酰苯胺的物理

性质,通过分析可知,三者溶解性和熔点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所以从混合溶液中获得乙酰苯胺粗品的方法就是利用

溶解性和熔点差异实现的;在获取乙酰苯胺粗品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重结晶提纯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乙酰

苯胺。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即直形冷凝管;

(2)由于乙酸与水混溶,乙酰苯胺可溶于热水而苯胺只易溶于乙醇,并且,乙酰苯胺熔点114C,而乙酸和苯胺的熔点

分别仅为17C和-6℃;所以分离乙酰苯胺粗品时,可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趁热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冷却后,乙酰

苯胺固体析出,再将其过滤出来,即可得到乙酰苯胺粗品;

(3)甲装置中温度计控制在100C至1()5℃,这与水和乙酸的沸点很接近,因此甲装置中分储柱的作用主要是将体系内

的水和乙酸有效地分离出去;

(4)A.增加乙酸的投料,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获得更高的产率,A项正确;

B.由于甲装置中的分储柱能够有效地将产物中的水从体系内分离出去,水被分离出去后,对于乙酰苯胺制备反应的

正向进行更有利,因此甲装置可以获得更高的转化率,B项正确;

C.冷凝管水流的方向一般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项正确;

D.甲装置中温度计示数若在118℃以上,那么反应物中的乙酸会大量的气化溢出,对于反应正向进行不利,无法获得

更高的产率,D项错误;

答案选ABC;

(5)①乙酰苯胺可以溶解在热水中,所以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粗品,首先要把粗品在热水中溶解,然后加入活性炭吸附

杂质以及其他有色物质,过滤的时候为了避免乙酰苯胺的析出,应当趁热过滤,过滤后的滤液再冷却结晶,将结晶再

过滤后,对其进行洗涤和干燥即可;趁热过滤时为了维持温度,可以将玻璃漏斗置于铜制的热漏斗内,热漏斗内装热

水以维持温度,再进行过滤即可;

②结晶时,缓慢降温,或者缓慢蒸发溶剂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晶体,答案选AD;

③在对重结晶出的乙酰苯胺晶体进行洗涤时,要避免洗涤过程中产品溶解造成的损耗,考虑到乙酰苯胺的溶解性,应

当用冷水对其进行洗涤。

21、CO2(g)+3H2(g);2=^CH3OH(g)+H2O(g)AH=-49kJ/mol0.0311.25催化剂2NiO2+ClO-=

Ni2O3+Cl+2OCa2+与SCV一结合生成难溶的CaSCh,有利于反应的进行3:1

3C12+8OH+2NO=2NO3+6C1+4H2OH2次氯酸钠在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