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块考试生物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36/wKhkGWXB9SaABmzqAAHfMeAVcA0071.jpg)
![山东省青岛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块考试生物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36/wKhkGWXB9SaABmzqAAHfMeAVcA00712.jpg)
![山东省青岛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块考试生物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36/wKhkGWXB9SaABmzqAAHfMeAVcA00713.jpg)
![山东省青岛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块考试生物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36/wKhkGWXB9SaABmzqAAHfMeAVcA00714.jpg)
![山东省青岛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块考试生物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36/wKhkGWXB9SaABmzqAAHfMeAVcA00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15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模块考试一一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太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C.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
力。知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
种群f群落f生态系统一生物圈)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太湖中所有的鱼”,是由多种鱼类组成
的一个群体,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B错
误;病毒不能独立地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
属于生物大分子,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解种群的含义,即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
全部个体,而误将“太湖中所有的鱼”看作是一个种群。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
味的曲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A正确;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
构成,B正确;
C、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细菌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D
【解析】
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只能单独完成某项生命活动,A项错误;细菌是一个个体,能单独完成
各种生命活动,B项错误;SARS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
项错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项正确。
4.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A.细胞体积小B.单细胞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具有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构
成的生物为真核生物,有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原核生物,有蓝细菌、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详解】A、细胞体积的大小,不是区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原因,A错误;
B、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是否为单细胞,不是区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的原因,B错误;
C、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C正确;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I).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
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
分析乙图: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
【详解】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
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错误;
B、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小,B错误;
C、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a条件
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正确;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乙图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
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C。
6.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
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0、N,Mg;
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是C、H、0、N、Fe;
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0、N,P。
【详解】A、甲含有C、H、0、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乙组成元素是C、H、0、N,还含有铁离子,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B
正确;
C、丙的组成元素是C、H、0、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
D、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
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
适中。
7.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部分
B.植物吸收的无机盐PO43一是合成磷脂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
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器官的细胞中含水量可能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参与某些化合物的组成;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
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自由水可以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
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
B、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0,不含有无机盐,B错误;
C、某些无机盐离子组成细胞中的复杂化合物,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
组成成分等,C正确;
D、同一个体体内,幼嫩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多,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较少,D正确。
故选Bo
【点睛】对于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熟记水的存在形式,水的作
用和无机盐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④无机盐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六项B.五项C.四项D.三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水: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一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结合水:与细胞内
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作用: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
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3、无机物: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详解】①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①正确;
②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②错误;
③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③错误;
④无机盐不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④错误;
⑤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高,代谢速率低,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代谢速率高。休眠种子代
谢速率低,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高,⑤错误;
⑥缺钙会引起儿童佝偻病,⑥错误。故不正确的有②③④⑤⑥。
故选B.
9.某长跑爱好者参加马拉松赛跑进入最后阶段,感觉下肢肌肉抽搐,这是因为随着大量出汗
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钠盐C.钙盐D.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
1、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
要成分:
2、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正常渗透压。
【详解】由于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会引起抽搐,故长跑爱好者参加马拉松赛跑进入最后阶
段,感觉下肢肌肉抽搐,这是因为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钙盐,c正确。
故选C。
10.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磷脂决定的
B.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I).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A错误;维生素D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错误;植物细胞中也有脂肪,C错误;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D正确。
【点睛】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1)能源物质:细胞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贮存有大量化学能。当
其被氧化分解时,这些化学能就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它们都是能源物质。
(2)主要能源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糖类分解供能约占总能量的70%以上,因此糖类是生命
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储能物质:脂肪分子中储存着大量能量,是细胞中的主要储能物质,动物细胞的糖原和
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4)直接能源物质:ATP。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ATP水解提供,贮能物质所含能量只有转移
到ATP中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5)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是:先是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依次由脂肪、蛋
白质供能;蛋白质除在正常代谢中提供部分能量外,一般不供能。当需要由蛋白质大量供能
时,说明生物体已病重或生命接近终结。
11.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疏
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一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未结冰结冰解冻
A.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疏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疏基氧化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f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NH二—j—COOH,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
H
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粉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
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由题干信息知,结冰时会增加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解冻会减少蛋白质分子中
的氢键,结冰和解冻过程未涉及到肽键的变化,A错误:
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由题干“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可知解冻后的蛋白
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功能也可能发生异常,B正确;
R
C、筑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NH:—1一COOH可知,筑基位于氨基酸的R
H
基上,c正确;
D、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疏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抗冻
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
筑基氧化能力,D正确。
故选A。
12.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B.较基
C.氨基和竣基D.连在C原子上的H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二肽时,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竣基(-COOH)脱去(-0H)和另
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一NH2)脱去(一H),形成一分子水并形成一个(一NH—CO-),
故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竣基。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氨基酸脱水缩合时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较基,氧来自于竣
基。
故选C。
1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C.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D.核酸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1分子核甘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组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的基本组
成单位是脱氧核甘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甘酸;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
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A正确;
B、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中含有RNA,C正确;
D、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D正确。
故选B。
【点睛】有细胞结构的其遗传物质均是DNA,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14.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0
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IL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考查对糖类、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和功能的理解和识记。解答
此题,可根据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分析其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和水解的最终产物。
【详解】肝糖原属于多糖,含有C、H、O,磷脂含有C、H、0、N、P等元素,二者共有的
元素是C、H、O,A项正确;脂肪中氢原子比例较高,所以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
分解,脂肪放能多,B项正确;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的组成,参与细
胞间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是其组成单位,代谢的最终水解产
物是CO?和H2O等,D项错误。
【点睛】“水解"与''氧化分解”
(1)水解的终产物:是其组成成分,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核酸水解的产物是核甘酸(彻
底水解的产物是五碳糖、碱基、磷酸),脂肪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彻底水解的
产物是氨基酸。
(2)氧化分解产物:是经代谢后排出体外的废物,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Ch和H20,
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是CO2、比0和尿素。
15.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NH2),其中一个氨其和竣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
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A.连在氨基和竣基之间B.一定连在竣基上
C.在R基上D,与氨基一端相连
【答案】C
【解析】
【详解】氨基酸通常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之上,该碳原
子上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R基中可能存在氨基或竣基,所以C选项正确。
16.下图为某核甘酸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有C、H、0、NB.图示化合物为DNA一条链的片段
C.图中的T、C、G可参与合成6种核昔酸D.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核昔酸长链的示意图,该核甘酸链含有碱基T,据此可判断该核甘酸长链
是构成DNA的脱氧核甘酸链,其中I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胞嗓噬),4为
(胞喙咤)脱氧核甘酸,5为脱氧核糖核甘酸链(片段)
【详解】图示化合物是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元素组成为C、H、0、N、P,A错误;由于含有
碱基T,碱基T是DNA分子特有的,图示化合物是DNA分子的一条单链片段,B正确;图中的
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甘酸,分别是胸腺嗒噬脱氧核昔酸、胞口密噬脱氧核甘酸、胞口密咤核
糖核甘酸、鸟喋吟脱氧核甘酸、鸟喋吟核糖核甘酸,C错误;由以上分析知,题图是脱氧核昔
酸链,是DNA单链的一部分,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中也含有少量DNA,D错误。故选B。
17.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菌中,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甘酸
C.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I).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细菌中,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核酸分脱氧核糖核酸跟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B错误;
C、鱼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C正确;
D、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
故选C。
18.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麦芽糖蔗糖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1).乳糖水解产物为二分子半乳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纤维素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
因此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
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乳糖水解产物为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D错误。
19.氨基酸结构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了()
A.生物种类不同B.肽键数目不同
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
氨基酸种类不同主要取决于R基的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
20.如表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
确的是
待测物试剂颜色反应条件
胰岛素双缩胭试剂①
脂肪②橘黄色
③斐林试剂砖红色水浴加热
A.紫色、苏丹HI染液、蔗糖
B.红色、苏丹III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n染液、葡萄糖
D.红色、苏丹in染液、果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
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胭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m染液(或苏丹w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①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胭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②脂肪可被苏丹in染液染成橘黄色;
③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
果糖等。
故选c。
【点睛】蛋白质和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和苏丹IH染液呈橘黄色;还原糖和斐林试
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1.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草履虫、噬菌体四种生物体内的核甘酸种类依次是()
A.8、4、8、4B.4、4、8、4
C.4、4、8、8D.8、4、8、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核甘酸种类一共8种,DNA有4种,RNA也只有4种;烟草:是植物,其细胞(真
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所以一共8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RNA(感染植物的病毒一
般以RNA为遗传物质),所以核甘酸也只有4种;草履虫是动物,其细胞(真核)内含有DNA
和RNA两种,所以一共8种;噬菌体是病毒,只含DNA(遗传物质),所以核甘酸只有4种。
故选A。
22.如图所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②④⑥⑧
①iCH^COOH^H,;⑤:CH:S«⑦耳虱⑨
;而工七二而1CH-k:6不66m
♦H=6——5——————,————————————————―—J———一一一,
③
A.该多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③⑤⑦的形成过程都要脱掉水分子
C.该多肽链游离的竣基多于游离的氨基
D.该多肽化合物的名称为三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④、⑥
和⑧表示R基团;③⑤⑦是肽键(-CO-NH-);⑨是竣基(-COOH)o
【详解】A、R基中④和⑧是相同的,所以该多肽化合物由4个、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A
正确;
B、③⑤⑦是肽键,每形成一个肽键需要脱掉一分子水,B正确;
C、该多肽链游离的竣基分布在②和⑨,游离的氨基在①,所以该多肽链游离的竣基多于游离
的氨基,C正确;
D、该多肽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名称为四肽,D错误。
故选D。
23.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
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①②③④⑤
甲离子2030503040
乙离子5545604555
丙离子10152025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题主要考察了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首先
明确实验目的,题干中明确的指出实验目的为“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
以自变量为丙离子的浓度。
【详解】A、①⑤中除了丙离子的浓度不同以外,甲离子的浓度也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
原则,A错误;
B、②③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
C、②④中甲离子和乙离子的浓度相同,控制了无关变量,C正确;
D、③⑤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也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
故选C。
【点睛】该题的重点是考虑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丙离子的浓度,
则除了丙以外的两种离子都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时需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24.双缩腺试剂(A液:O.l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CU溶液)可以用来检
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待测组织样液->加入B液ImLf注入A液4滴一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一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一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一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mL-水浴加热一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一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f水浴加热一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B
【解析】
双缩胭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
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加A液1mL,造成碱性环
境,然后再加入B液4滴,最后观察颜色的变化,变成紫色,说明有蛋白质的存在,故选B。
25.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
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
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
层。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
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
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
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
糖被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故选D。
26.保证植物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
A.K、Fe>Mn>Zn、Cu^BB.Fe、Mn>Zn、Cu>B、Mo
C.Ca>Fe、Mn、Zn、Cu、MoD.Mg>Fe>Mn^Zn>Mo
【答案】B
【解析】
【分析】
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
【详解】A、K是大量元素,A错误;
B、Fe、Mn、Zn、Cu、B、Mo是微量元素,B正确;
C、Ca是大量元素,C错误;
D、Mg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Bo
27.下列几项在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中,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④一条或几条肽链连在一起⑤多肽⑥
蛋白质
A.②一一一―>■(§)―>(6)B.②一一一>■⑤一►④一
C.①—》③-②—>④一⑥—》⑤D.②—>①—>⑥-③—》④一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0、N,由C、H、0、N等化学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
单位-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
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详解】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0、N等元素(②)-基本组成
单位氨基酸(①)一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③)一形成多肽链(⑤)一一条或几条多肽
链(④)一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⑥)。
故选Bo
28.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
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B.5、18C.5、17D.6、17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且都
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竣基和另一个氨基酸
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竣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般基数,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峻基数=肽链数。
【详解】由题干“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2个六肽",则①这些短肽的肽链
总数=1+2+2=5条,含有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链数=5个;②1个四肽中共有3个肽键,2个
三肽中共有肽键2x2=4个,2个六肽中共有肽键5x2=10个,所以这些短肽含有的肽键总数
=3+4+10=17个。C正确,故选C。
29.下列核甘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有的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和RNA分子的异同:
英文缩
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
写“
脱氧核糖核昔脱氧核A、C、G、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
DNAQ
酸,糖。存在。
核糖,A、C、G
RNAQ核糖核昔酸。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UP
【详解】A、图A中含有碱基G,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鸟喋吟脱氧核甘酸,A错误;
B、图B为尿唏唾核糖核甘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正确;
C、图C中含有碱基T,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胸腺喀咤脱氧核甘酸,C错误;
D、图D中含有碱基A,可能是组成DNA分子的腺喋吟脱氧核甘酸,D错误。
故选B。
30.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储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
细胞
【答案】D
【解析】
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放在蒸储水中会吸水涨破,A错误;叶绿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会
吸水涨破,B错误;线粒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会吸水涨破,C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
的保护,吸水不会涨破,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名师点睛】(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
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
浓度时,细胞吸水;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
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起
到保护作用。
3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使衰老损伤的细胞“自溶”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以选用黑藻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腹肌细胞比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多
⑥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时需要较多的高尔基体
⑦乳酸杆菌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A.②④⑦B.④⑤⑦
C.①③⑥D.①③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
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粒。
3、核糖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多种物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①正确;
②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因此无中心粒,②错
误;
③黑藻叶片薄,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③正确;
④核糖体只能合成蛋白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胰岛素,生长激素等部分激素
是蛋白质,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糖体只能合成蛋白质,
④错误;
⑤骨骼肌细胞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消耗的能量多,因此骨骼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
胞的多,⑤错误;
⑥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着较多的
高尔基体,⑥正确;
⑦乳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⑦错误。
故选C。
【点睛】
3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
C.细胞核内所需的大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
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
遗传物质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详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
合成,所以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A正确;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主要性状,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DNA分子,也能控制细胞的一些性状,
B错误;
C.细胞核内所需的大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的,C错误;
D.核膜上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RNA和某些蛋白质自由通过,但DNA不能穿过,D
错误:
故选Ao
【点睛】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
33.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
B.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并不都是激素
C.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一细胞;如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一通道一
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一激素进入体液一体液运输一靶细
胞受体信息f靶细胞,即激素一靶细胞。
【详解】A、细胞间信息交流存在多种形式:相邻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相邻细胞间形成的通道、
体液的传送等,A错误;
B、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并不都是激素,如神经递质,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作用,C正确;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34.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等物质,与乳球蛋白的合成分泌功能最密切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
乳球蛋白都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
工T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T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
此可见,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
基体。
【详解】根据分析,乳球蛋白是分泌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
是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
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
35.不同膜结构之间互相转化,以“囊泡”方式进行的是()
①核膜和内质网膜②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③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④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答案】A
【解析】
细胞内的膜结构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内质网膜与核膜直接相连,①错误;高尔基体
膜与细胞膜间通过形成囊泡进行相互转化,②正确;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通过形成囊
泡进行相互转化,③正确;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不通过囊泡相连,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
确,B、C、D均错误。
【点睛】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间接相连古抨相连「细胞核外膜
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驶照A线粒体外膜
L细胞膜
间接相连t
36.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抗体⑩
①⑨
⑤⑦
⑥②④
⑦③®
®⑤
④
®
A.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
B.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②③⑤⑦
C,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图示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D.乙图中⑨的生长与②③⑤⑦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⑩为细胞壁,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
B、②为核糖体,无膜结构,B错误;
C、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图示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正确;
D、乙图⑨(液泡)的膜上有载体蛋白,属于膜蛋白。它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经过
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包装,通过膜泡运输转运到液泡膜上去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线粒体
提供能量,因此乙图中⑨的生长与②③⑤⑦有关,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中各结
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及功能,能运用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细胞内细胞质是流动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内,所以叶绿体不是固定不动的,A
错误;
B、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受光的影响,是不均匀的,B错误;
CD、黑藻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叶
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C正确,D错误。
故选Co
38.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D.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是植物体不见光的部分,如根细胞内则没有叶绿体,叶绿
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细胞壁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详解】A.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正确;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正确;
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如植物根部细胞,C错误;
D.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正确。
故选Co
39.如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则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
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
B.c分子的特点是有亲水的尾部和疏水的头部
C,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与图中b、d有关
D.构成生物膜的b、d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
a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据此可以判断细胞内外;b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
膜的基本骨架;c为磷脂分子;d为蛋白质。
【详解】A、图中a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
连丝进行信息传递,A正确;
B、图中c为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B错误;
C、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行的功能和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C正确;
D、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大都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
故选B。
40.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
成()
膜面枳
胭内质刈
区高尔从体
口细胞膜
A.血红蛋白
B.抗体
C.性激素
D.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在此变化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
加,很可能进行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
【详解】A、血红蛋白是蛋白质,但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不分泌到细胞外,不属于分泌蛋白,
A错误;
B、抗体是浆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分泌蛋白,B正确;
C、性激素是固醇类,固醇属于脂质,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子、电子及Γ辐照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机载设备综合测试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石材翻新护理用品合作协议书
- 建筑力学期末考试B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个人货物运输协议模板(2篇)
- 2025年个人房屋设计装修合同(4篇)
- 2025年五年级体育教师工作总结(5篇)
- 2025年仪器销售合同标准版本(4篇)
- 2025年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二手车车辆转让合同简单版(2篇)
- DB43-T 2142-2021学校食堂建设与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 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
-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集锦
- 介绍人提成方案
- 天津在津居住情况承诺书
- PHOTOSHOP教案 学习资料
-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文档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5:图标绘制准备与绘制步骤
- 自动扶梯安装过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