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口目录01观·单元时空02述·考点列阵第一节人口分布考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基础讲解)考点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重点掌握)考点3中国人口的分布(重点掌握)第二节人口迁移考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基础讲解)考点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掌握)考点3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基础讲解)第三节人口容量考点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掌握)考点2人口合理容量(重点掌握)03明·疑难解读疑难点1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疑难点2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疑难点3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疑难点4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第一节人口分布考点一:世界人口的分布(基础讲解)1.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概念: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来衡量。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区域面积(单位:人/km2)(2)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常用的数量指标,人口密度数值越大,说明人口越稠密,反之稀疏。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重点掌握)(1)区域性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分布区原因亚洲东部与南部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恶劣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三大人口稀疏区:高纬、高寒地带、湿热的雨林区、干旱的沙漠戈壁区。纬度分布集中在北纬10°~50°范围内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海陆分布主要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垂直分布主要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2)地带性(3)极不均匀人口密集区按地区东亚、南亚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欧洲西部、北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众多按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按国家截至2018年年底,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国家考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重点掌握)自然因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人文因素: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举例气候气温温暖的气候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世界上约半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降水降水主要通过影响植被分布间接影响人口分布。降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土壤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大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影响人口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人口密度也较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大型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使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崛起为一座新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影响实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政治因素战争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版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文化因素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早婚早育,增加了出生人口;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盛行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减少了出生人口考点三.中国人口的分布(重点掌握)1.中国人口分布规律(重点掌握)(1)分布很不平衡,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2)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3)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2.中国人口分布原因(重点掌握)自然原因:东部多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西南部多高原山地,气候高寒,西北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社会原因:东部工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东部开发早,西部开发晚。【知识小贴士】如何描述人口分布特点按照由概括到具体的思路描述:人口分布不均衡;×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地区人口最稠密或沿×分布;×地区人口最稀疏或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区。第二节人口迁移考点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基础讲解)1.人口迁移的概念(重点掌握)指一段时间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要求/地位条件前提条件变更居住地跨越行政区县级以上时间限度一年以上2.类型(1)按迁移的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按迁移的产业分:由第一产业迁往第二产业再迁第三产业(3)按迁移的组织性分:自发性迁移和组织性迁移3.人口流动与人口移动人口流动:有的人口移动只是暂时性的,不涉永久变动,称为人口流动(短暂性)。人口移动: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空间性)。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的人口移动现象举例走西口、下南洋探亲访友
、出差、
旅游不同点居住地是否变更变更,跨越一定行政区界限不变更,不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长期或永久性临时或短期,具有周期性(季节性)流动或往返流动的特点共同点人口在空间上发生移动4.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因人口的迁移导致的区域人口增长。(2)计算指标:迁入率=年内迁入人口数/总人口数×100%迁出率=年内迁出人口数/总人口数×100%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3)增长情况:①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为净迁入区②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为净迁出区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掌握)1.人口迁移的动力(重点掌握)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1)推力因素:①就业困难;②自然灾害风险多;③医疗教育条件差;④公共设施差;⑤环境质量差;⑥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等。(2)拉力因素:①较多的就业机会;②较高的收入;③理想的生活方式;④良好的教育条件;⑤稳定的社会环境;⑥多样的文化等。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掌握)(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影响因素案例自然因素气候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水源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逐水草而居土壤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矿产资源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生态恶化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而准备举国搬迁(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是目前全球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在不同情况下,任一因素都会成为主导因素。影响因素案例经济因素经济水平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交通和通讯的发展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社会因素政治中国古代迁都战争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婚姻军人家属的从军宗教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区域人口数量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而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2)对迁入地、迁出地产生的影响(重点掌握)项目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迁入地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②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紧缺的状况;③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②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迁出地①减轻迁出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集中管理生产)①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考点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基础讲解)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19世纪以前二战后迁移路线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迁出地旧大陆
(欧洲、非洲、亚洲)亚、非、拉迁入地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移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原因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非洲黑人被贩卖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义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分布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2.国内人口迁移时间原因特点主要迁入地主要迁出地新中国成立前躲避战祸、自然灾害频繁规模大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有组织、有计划西北、东北东部人口稠密区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开放政策;户籍制度的放松,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迁移的规模增大,多自发性移民沿海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内陆贫困山区及农村第三节人口容量考点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掌握)1.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即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的承载力。2.木桶效应对于一个区域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整体,它的大小常常是由区域中的“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的。例如,水资源承载力是干旱地区的“短板”,决定着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如果资源被过度利用,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3.影响因素(重点掌握)影响因素影响相关性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越优越,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资源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生活水平过高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负相关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人口合理容量大;反之小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反之越小正相关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重点掌握)1.定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2.实质(重点掌握):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数值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3.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4.意义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5.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掌握)(1)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①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2)区别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考虑角度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等角度确定的人口规模生存和发展的差异强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它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较好的体现了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体现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性。人口数量多少主要因素最主要受自然资源状况影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解决措施(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要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疑难点1: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了解)(1)常住人口的概念: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它包括常住该地而临时外出的人口,不包括临时寄住的人口。常住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居住半年以上作为判别常住人口的时间标准。(2)户籍人口的概念: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户口待定人口【示例】2021年浙江省四地市部分人口和城市化数据。关于各地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城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杭州122083483.6宁波954.4618.378.4丽水251.427062.5衢州228.7255.958.1A.户籍政策差异导致两者差异 B.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两者差异C.自然增长率差异导致两者差异 D.户籍人口差异大于常住人口差异【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说明人口迁入,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说明人口迁出,读表格数据可知,杭州与宁波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为人口迁入区,且城镇化率高,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而丽水与衢州的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为人口迁出区,且城镇化率较低,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四地人口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故选B。疑难点2: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找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下图所示:(2)看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示例】近年来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呈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趋势。下表为2005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省份吉林广东河北江苏20052010年8.5%12.5%5%17.5%20102015年3.9%5.8%4.2%10.8%1.20052015年期间,有关四省高学历人才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传统工业衰落 B.广东、国家政策支持C.河北、产业转型升级 D.江苏、基础设施完善2.2010年以后,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B.交通运输的发展C.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 D.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1.A2.C【解析】1.据图表可知,20052015年期间,吉林省高学历人才迁移率以净迁出为主,主要是由于吉林省位于东北老工业区,由于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重工业不断衰落,大量人才外流,且经济转型乏力,对人才吸引弱,A选项正确;20052015年期间,广东省学历人才迁移率以净迁入为主,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吸引人才迁入,B选项错误;20052015年期间,河北省学历人才迁移率以净迁出为主,主要是受到首都影响,大量人才迁入北京,C选项错误;江苏省高学历人才迁移率以净迁入为主,主要是受到上海经济辐射作用影响,D选项错误。故选A。2.2010年以后,随着乡村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许多发展机会,大量高学历人才选择留在本省发展,所以我国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下降,C正确;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流动性下降的主要原因,A错误;交通运输的发展、文化教育发展的优势地区会提高高学历人才跨省(区、市)的流动性,BD错误。故选C。疑难点3: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重点掌握)1.曲(折)线图的判读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值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值减少,水平降低。如上图,从1800年到2008年,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水平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如图中,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部分时段为正值;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如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出生率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1825年,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1825年之后为人口增长的第二阶段,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2)析变化(特殊变化)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图中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图中C处)。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服装、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3.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1)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2)读取坐标的步骤①找点:过要求的某点(图中的“”点),分别沿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图中的A、B、C箭头)作3条平行于坐标轴的线(图中a、b、c三条线);三条线分别与坐标轴线相交,分别有一个交点(图中M、N、P点)。②读数:读出三个交点的数值,即为交点所在坐标轴的坐标值(M数值是70,表示该点15~64岁人口占70%;N数值是5,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5%;P数值为25,即0~14岁人口占25%)。③验算:最后验算三个坐标值的和是否是100%(图中M+N+P的数值为70+5+25=100)。【示例】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下图)”。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2.与丁地人口增长模式最相似的国家是()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韩国【答案】1.C2.B【解析】1.甲地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约为43%,人口年龄结构属于高增长的年轻型,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地65岁及以上人口在5%左右,1564岁人口在70%以上,014岁人口在25%左右,人口年龄结构呈成年型,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因此四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丁。故选C。2.丁地为人口增长呈现负增长,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日本属于该类型国家,中国、美国和韩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都大于零。故选B。疑难点4: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理解记忆)(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分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高且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低且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人工智能(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过低→不利于生育率的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生年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版)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七课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 《游戏的基本理论》课件
- 新媒体风云模板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加解析答案
- 乒乓球比赛作文300字集合九篇
- 2023年-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2024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往年题考
- 七年级下《国宝大熊猫》苏教版-课件
- 红外隐身材料课件
- 八大危险作业检查表
- 工程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
- 初三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
- 游戏机策划方案
- 2024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儿留置导尿管》课件
-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试卷(含答案)
- 宫腔镜诊治规范
- 安全管理计划指标和指标体系
- 六年级《牵手两代-第二讲-乖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家长课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