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练习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练习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练习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练习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化工生产原理正确的是()A.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B.可以将钠加入饱和氯化镁溶液中制取镁C.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D.炼铁时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答案A解析钠特别活泼,将钠加入饱和氯化镁溶液中,首先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B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Al2O3为离子化合物,故冶炼铝使用的是Al2O3,C错误;高炉炼铁中所发生的反应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但仍需要高温条件,D错误。2、煤在干馏时得到的气态产物是()A.天然气 B.水煤气C.焦炉气 D.高炉煤气答案C解析煤干馏时得到的气体是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3、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施用了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钾肥为()A.KNO3 B.K2CO3C.K2SO4 D.KCl答案C解析这四种肥料中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为K2CO3、K2SO4,BaCO3溶于稀硝酸,BaSO4不溶,故选C。4、“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到气球里面,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5、我国冀东渤海湾有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C.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A错误;石油的裂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石油分馏的各馏分为混合物,D错误。6、某农民发现自己购进的化肥(碳酸氢铵)有一部分受潮,这时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把受潮的碳酸氢铵取出来,放在太阳下晒干B.用火将其烘干C.把受潮的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提前使用答案D解析NH4HCO3受热易分解,与草木灰混用会产生NH3,降低肥效。7、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各地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控制污染、减少雾霾的措施以及应对雾霾的方法不正确或不可行的是()①严格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②减少煤炭在使用能源中的比例,开发清洁能源③将大型工厂和污染企业移向城市周边地区并分散安排④将市民大量移居城市郊区⑤市民出行戴防护面具⑥减少城市施工中的露天作业或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⑦汽车行驶进行单双号限行,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⑧雾霾严重,达到红色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停课放假并减少户外活动A.③④⑤⑧ B.④⑤C.③④⑤ D.④⑤⑧答案C解析①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开发清洁能源,如氢能、太阳能等,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③将大型工厂和污染企业移向城市周边地区并分散安排,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故不能减少大气污染;④市民大量移居城市郊区,不现实,大量移居成本较高,不可取;⑤市民出行戴防护面具,不现实;⑥减少城市施工中的露天作业或采取洒水等降尘措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⑦汽车行驶进行单双号限行,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大气污染;⑧雾霾严重,达到红色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停课放假并减少户外活动,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控制污染、减少雾霾的措施以及应对雾霾的处理方法不正确或不可行的是③④⑤,C项符合题意。8、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化学能B.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使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C.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能有效减少“白色污染”D.人们可以把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可利用的能量,而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答案C解析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A错误;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存储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所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涉及生物质能的利用,B错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吸热反应也有利用价值,如有时需要通过吸热反应吸收热量来降低环境温度,D错误。9、下列药品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是()A.阿司匹林 B.青霉素C.氢氧化铝 D.麻黄碱答案D解析ABC均为常见药品。10、上海要建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型城市。下列措施或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推广“绿色汽油”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B.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以便污染程度高时进行防护C.工业废水的“再生”处理,用于道路保洁、城市喷泉和洗车等D.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发电,强制实施火力发电用煤先进行脱硫处理答案B二、非选择题1、将煤直接作为燃料燃烧,不但热效率较低,且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的干馏是提高煤的利用率、生产重要化工原料、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煤干馏的现象及产物,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煤干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盛有冷水的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检验有粗氨水生成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4)已知CO不能使溴水褪色,若将从具支试管支管口处逸出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则说明煤的干馏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点燃尾气,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答案(1)隔绝空气加强热(2)使粗氨水和煤焦油冷凝液化(3)将具支试管取出,塞上试管塞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支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有粗氨水生成(4)乙烯等不饱和烃类物质(5)淡蓝色解析(1)根据煤干馏的定义可知其条件为隔绝空气加强热。(2)冷水浴的作用是冷凝,使粗氨水和煤焦油冷凝液化。(3)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逸出。(4)溴水褪色,证明煤干馏过程产生了乙烯等不饱和烃类物质。(5)CO、CH4、H2等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2、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但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的SO2、NO2和NO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后再燃烧,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1)将煤直接进行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形成硝酸型酸雨。以下是对硝酸型酸雨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能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b.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c.破坏臭氧层d.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作用转化为硝酸盐,为植物提供氮肥(2)如图所示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示意图,试写出在废气脱硫并形成副产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脱硫以后,在废气中含量明显增加的不良气体是________(写物质名称),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脱硫后废气中是否含有SO2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d(2)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3)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若溶液褪色,说明废气中还含有SO2;若溶液不褪色,说明废气中不含SO2解析(1)硝酸型酸雨有它的危害性,但它所含有的氮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