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页(共15页)《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2216,B0302319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8.5142.5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化学检验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程。2.课程的作用:化学分析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法的误差来源和消除方法,分析数据记录、处理与评价;掌握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称量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化学分析的学习,能针对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要求进行样品预处理,能根据具体方法正确地对样品进行分析检验和分析处理测定数据,准确表述和评价分析结果,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选择和拟定常用化学分析方法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组成简单的试样进行化学分析的岗位操作技能的目的。使学生开始树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记录和处理数据、完成检验报告,正确评价分析结果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职业素质。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后,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工业分析技术、药物分析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打下牢固的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化学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原因及消除方法;(2)掌握有效数字进行数据记录、处理和评价实验结果的方法;(3)掌握各种典型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4)正确理解相关分析检验标准并制定适合的实验方案;(5)掌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原则;(6)掌握解决化学分析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知识。2.能力目标(1)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2)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3)能正确、规范、熟练使用化学分析中所使用的各种仪器的能力;(4)能根据分析任务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的能力;(5)能正确配制化学分析中所用的各种标准溶液和辅助试剂的能力;(6)能选择合理的方法消除化学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干扰的能力;(7)能独立完成对简单试样的化学分析并给出报告的能力;(8)能撰写报告和解释所得结果和信息的能力。3.素质目标(1)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能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分析的科学作风;(3)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理念和节约精神。三、课程设计1.设计基本理念本课程采用的是以分析检验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授课模式。2.总体设计思路课程划分为学习情境的设计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便于教学实施对实际项目经过加工和提炼,将本课程分为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用一种化学分析方法作为载体,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入各个情境之中,采用分析、讲解、设计、实施、总结、评价、拓展的步骤展开学习。本课程中每个情景都必须完成完整的化学分析项目,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分析奠定基础。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以不同化学分析方法作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组成:学习情景一学习情景二学习情景三学习情景四学习情景五学习情景六认识分析检验工作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3.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15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90课时,实践教学68课时。序号课程单元学习任务及教学要求参考学时学习任务教学要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学习情景一认识分析检验工作任务一 认知分析检验的任务、方法和一般流程通过介绍企业典型分析项目让学生了解分析的方法分类和分析的一般过程2任务二 解读分析检验中存在的误差通过采用模拟数据进行实际运算来掌握数据记录和处理2任务三 在分析检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通过采用模拟数据进行实际运算来掌握数据记录和处理2任务四 认识分析检验标准通过解读标准来认识分析标准22学习情景二酸碱滴定法项目一 工业稀硝酸主含量分析按照分配任务、解读标准、制定分析方案、进行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的步骤来实施项目化教学。84项目二 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按照分配任务、解读标准、制定分析方案、进行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的步骤来实施项目化教学。64项目三 工业碳酸钠主含量分析按照分配任务、解读标准、制定分析方案、进行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的步骤来实施项目化教学。863学习情景三配位滴定法项目一 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分析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具体分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44项目二 净水剂硫酸铝主含量测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分析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具体分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66项目三 铋、铅混合液中铋、铅含量分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分析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具体分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66项目四(考核项目)硫酸钴主含量测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分析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具体分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664学习情景四氧化还原滴定法项目一 工业过氧化氢主含量分析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66项目二 五水硫酸铜主含量的测定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86项目三 铁矿石中铁含量分析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885学习情景五沉淀滴定法项目一 食盐氯化钠含量分析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866学习情景六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由于沉淀重量法所需时间长,采取协作完成方式提高教学效率。86总计9068合计1584.课程单元描述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名称认识分析检验工作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80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分类、一般过程理解分析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以及消除或减少的方法掌握分析数据的记录和有效数字的修约、运算规则能力目标能对分析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评估能正确选择分析标准能根据方法特点选择分析方法素质目标能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分析的科学作风。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建议:通过介绍企业典型分析项目让学生了解分析的方法分类和分析的一般过程;通过采用模拟数据进行实际运算来掌握数据记录和处理;通过解读标准来认识分析标准。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兼职教师6.多媒体教室7.兼职教师学生已有基础通过认识实习对化学分析已有初步认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建议具有丰富分析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分析测定的一般过程,定量分析测试误差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概述,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滴定分析计算。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名称酸碱滴定法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221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酸碱滴定法在的应用范围;掌握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对化学反应的要求;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掌握酸碱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和配制方法;掌握酸碱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方法;掌握典型酸碱的分析。能力目标能配制氢氧化钠和盐酸等酸碱标准滴定溶液;能配制酸碱指示剂;能配制酸碱缓冲溶液;能判断弱酸弱碱能否被准确滴定,若不能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素质目标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讨论法。教学建议:按照分配任务、解读标准、制定分析方案、进行分析测定、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的步骤来实施项目化教学。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实验室6.多媒体教室7.兼职教师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在无机化学中对酸碱平衡已有初步认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聘请涉及酸碱滴定分析项目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工业稀硝酸主含量测定实施方案拟定,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总结拓展,食醋总酸度的测定,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工业稀硝酸主含量测定实施方案拟定,食醋总酸度测定实施方案答辩,工业碳酸钠主含量测定实施方案的拟定。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名称配位滴定法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222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EDTA配位滴定法的应用范围;理解配位平衡;理解配位滴定过程中存在的副反应;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配位滴定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及消除方法。能力目标能配制EDTA标准滴定溶液;能配制金属离子指示剂;能采取不同的滴定方式进行金属离子的测定;能选择合适的掩蔽剂消除滴定过程中的干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建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典型分析项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完成具体分析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兼职教师6.多媒体教室7.实验室学生已有基础通过酸碱滴定法情景对项目化教学有所认识,在无机化学中学习过配位反应。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配位滴定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水总硬度分析,水总硬度测定实施方案拟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水总硬度的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拓展;铝盐中铝含量测定,铝盐中铝含量测定实施方案拟定,铝盐中铝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撰写报告和总结;鉍铅溶液中鉍铅含量测定实施方案拟定,鉍铅溶液中鉍铅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配位滴定法理论总结拓展。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镍盐含量测定(实验考核)。学习情境4学习情境名称氧化还原滴定法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2220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应用范围;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专属指示剂、自身指示剂变色原理;掌握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碘、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制备方法;掌握电极电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程度;掌握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制备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能制备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能制备碘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能采用不同滴定方式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素质目标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练、学、思、拓”教学法教学建议: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实验室6.多媒体教室7.兼职教师学生已有基础在无机和有机化学中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滴定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过氧化氢含量测定实施方案拟定,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撰写报告和总结拓展;三氧化二铁含量分析,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三氧化二铁含量测定,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硫酸铜含量的测定,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总结和拓展。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三氧化二铁含量分析方案拟定,硫酸铜含量测定方案拟定。学习情境5学习情境名称沉淀滴定法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86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银量法的应用范围;理解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基本原理;掌握三种方法的滴定条件和适用范围;能力目标能制备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能配制铬酸钾、硫酸铁铵和吸附指示剂;能应用沉淀滴定法进行分析检验。素质目标具有安全意识、环保理念和节约精神。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练、学、思、拓”教学法教学建议: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实验室6.多媒体教室7.兼职教师学生已有基础在无机和有机化学中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沉淀滴定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食盐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氯化钠含量测定方案拟定。学习情境6学习情境名称重量分析法课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86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理解沉淀重量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晶型沉淀和非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分析步骤。能力目标能进行晶型沉淀的制备;能进行非晶型沉淀的制备;能正确使用高温电炉和烘箱进行烘干和灼烧;能正确使用干燥器和进行恒重操作。素质目标能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分析的科学作风;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方法和建议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建议:每个任务按“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围绕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程教学。由于沉淀重量法所需时间长,采取协作完成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条件要求1.课程标准2.授课计划3.授课教案4.教学案例5.实验室6.多媒体教室7.兼职教师学生已有基础在无机化学综合实验和认识实习中涉及沉淀的操作。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重量分析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校企双师授课安排建议校内教师授课内容:钾肥中钾含量的测定方案拟定,结果计算和评价。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内容:钾肥中钾含量测定。四、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及方式说明本学习领域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行动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对具体样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同时,要考核考生在平时学习情景中的表现,具体项目完成的质量。考核与评价包括理论知识考核、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理论知识主要考核各个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值约占50%。结果评价主要考核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考核工作成果方式,分值约占40%。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团队合作、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安全环保等方面,可采用观察、专业答辩与交流等方式,分值约占10%。2.课程过程考核说明(1)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2)考勤及课堂提问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状况、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3)作业是指每个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予成绩;(4)企业教师技能评定是指企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或者在企业的实践情况评定。表1:考核标准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形成性考核考勤无迟到、早退、无故缺席、旷课;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102课堂提问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语言流畅、用语专业、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反应敏捷。103作业能积极、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任务完成质量高,并协助教师的教学。104总结性考核理论知识505企业教师技能考核根据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的技能情况或者在企业的实践情况20合计100表2:总结性考核标准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认识分析检验工作分析方法分类六大依据及具体分类情况;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系统误差、误差、化学计量点(sp)、指示剂、滴定终点(ep)、滴定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减小误差)的方法;基准物;Q检验法确定数据取舍;基本单元推算;基准物的称量范围;试剂的类别;302酸碱滴定法缓冲溶液的配制;酸碱程度的判断;滴定突跃个数的判断;共轭酸碱对;标定酸碱溶液常用的基准物;缓冲溶液的选择方法;203配位滴定法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常见指示剂的使用条件;配位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