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秋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卷化学注意事项:1.化学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答题时间共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晾晒纸张 B.火药应用C.磁石指南 D.活字印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晾晒纸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药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等多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磁石指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活字印刷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合肥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印发,合肥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理念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C.鼓励燃放烟花爆竹 D.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种草【答案】C【解析】【详解】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避免烟尘对空气的污染。A正确。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避免污染水源。B正确。C.燃放烟花爆竹直接带来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有害无利。C错。D.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美化环境。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B.煤炉旁放一盆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C.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答案】D【解析】【详解】A.电器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沙土扑灭。A错。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B错。C.楼房着火时电路易断,不能乘电梯逃生。C错。D.遭遇火灾险情时,为防止烟尘、有毒气体进入口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4.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 B.导电性都很强C.硬度都很大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固体,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A错。B:金刚石不导电,石墨导电。B错。C: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石墨较软。C错。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5.绿原酸(C16H18O9)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C.含有43个原子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答案】B【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绿原酸(C16H18O9)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因此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可知1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43个原子,不符合题意;D.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绿原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8)∶(16×9)=1∶8,不符合题意。故选B。6.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用滴管取液体C.加入块状固体 D.称量氯化钠【答案】A【解析】【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先将试管平拿,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来,故A选项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该先用手指捏紧橡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图示中液体内逸出气泡,说明此处操作顺序颠倒;另外要将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故B选项错误;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内时,应该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底,图中操作容易将试管底打破,故C选项错误;D.称量药品时,要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图示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D选项错误;故选A。7.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66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6 D.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中文名称的偏旁能判断元素的种类,镝为“钅”字旁,所以镝元素为金属元素,故A选项错误;B.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6,故B选项正确;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镝原子的中了数为:,故C选项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靠下方的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克,故D选项错误;故选B。8.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C.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D.正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负极快【答案】B【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A选项错误;B.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钠,硫酸钠溶于水,使水中的可自由移动离子增多,会增强水的导电性,故B选正确;C.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故C选项错误;D.正极产生的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氧气比氢气的少,所以正极产生的气体速率比负极的慢。故D选项错误。故选B。9.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下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 B.反应后催化剂减少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丁由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乙表示的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A选项错误;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B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故C选项正确;D.丁为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D选项错误;故选C。10.如图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该实验体现了碳的还原性D.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答案】A【解析】【详解】A.实验中木炭具有还原性,能将黑色氧化铜还原为红色金属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酒精灯加灯罩是为了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实验的条件、装置、注意事项、反应物的性质、实验现象,考查知识点多,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关于还原实验问题,方可做好此题。1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氮气和空气伸人带火星的小木条B除去CaCO3中的CaO高温煅烧C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D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带火星的木条在氮气和空气中都会熄灭,对比现象不明显,所以应该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氮气,使燃着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故A选项错误;B.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高温后,碳酸钙会发生反应,将主体物质除去,应该加入足量的水,使氧化钙充分反应瓶使生成物完全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故B选项错误;C.硬水能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取水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稀少且有浮渣的为硬水,故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故C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但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选项错误;故选C。1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B.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该实验中,饮料瓶和注射器组成的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玻璃管和铜丝以及棉花组成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详解】A.制取二氧化碳过程中,只有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注射器中的液体才能进入饮料瓶,因此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选项A正确;B.实验中观察到:右侧玻璃管内铜丝上,A.d两处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变红,B.c两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不变红。又因为水不能使石蕊变红(紫色石蕊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从而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选项B正确;C.实验中可以观察到:d处棉花先变红,a处的棉花后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C正确;D.该实验中没有涉及有关燃烧的装置,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选项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作为国家级试点城市,合肥、铜陵正在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等各系统工作任务。其他14个地级市,积极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垃圾分类覆盖面持续扩大,分类成效逐步显现。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降低垃圾混合处理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还能提高垃圾处理的针对性,如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法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是CH4.CO2.H2S),经过提纯处理后,可制成压缩天然气。垃圾分类既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因此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与参与。(1)沼气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沼气转化为压缩天然气的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______。(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废弃的易拉罐属于______(填字母)。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答案】(1)①.可再生②.-2(2)小(3)(4)A【解析】【小问1详解】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法可以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是CH4.CO2.H2S),CH4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有机物和氧气,使得植物逐渐长大成熟,蔬菜、水果、粮食等在制成食物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厨余垃圾,故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中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1)×2+x=0,则x=-2。【小问2详解】沼气转化为压缩天然气的过程中体积变小,其原因是压缩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变小。【小问3详解】甲烷在氧气(或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易拉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回收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弃的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故填A。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4)选择装置D收集氢气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锥形瓶(2)①.②.b(3)B(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解析】【小问1详解】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小问2详解】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则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E收集,气体应从导管口b端通入,当剩余的水较少时,水易从a端排出。【小问3详解】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小问4详解】选择装置D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15.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碳。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的流程如图所示:(1)粗煤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步骤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相比于直接用煤作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______。【答案】(1)混合物(2)过滤(3)(4)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更环保(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粗煤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小问2详解】经过步骤①的洗选加工,得到的是固体精炼煤和含硫化合物的洗液,实质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方法,所以步骤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小问3详解】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条件是催化剂。化学方程式【小问4详解】相比于直接用煤作燃料,“煤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实现零排放,无污染。16.学校九年级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燃烧和灭火”后,以“探究燃烧的条件”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燃烧和爆炸(1)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填字母)。A. B. C. D.(2)红磷、木炭、硫粉燃烧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步骤I: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观察现象。步骤II: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空瓶)中,观察到白磷不燃烧。步骤III:向A瓶中加满80°C的热水,塞紧瓶塞,观察到白磷不燃烧。步骤Ⅳ:打开、,从a口向A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实验分析与结论】(3)①步骤I中观察到______,说明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②对比步骤II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③对比步骤III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实验反思】(4)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灭火的方法是______。【实验拓展】(5)步骤Ⅳ中,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若观察到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因可能是______(填一条)。【任务三】探究白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否含有氧气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白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6)通过数据分析,你对燃烧需要氧气的新认识是______。【答案】(1)D(2)化合(3)①.酒精燃烧,蒸馏水不燃烧②.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4)用湿抹布扑灭(合理即可)(5)①.量筒中的水倒流进入集气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约为160mL(合理即可)②.白磷量不足(合理即可)(6)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氧气接触才能燃烧(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A腐蚀性液体标志;B为在毒物质标志;C为节水标志;D为禁止吸烟标志,所以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D标志,故选D。【小问2详解】红磷、木炭、硫粉和氧气反应,分别生成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小问3详解】①步骤I中观察到酒精燃烧,蒸馏水不燃烧,说明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②步骤II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步骤Ⅳ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二者只是温度不同,所以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步骤III中的白磷在8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