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目录281491绪论 1174171.1研究背景 159411.2研究内容 1203971.3文献综述 2147851.3.1国内的研究现状 212141.3.2国外研究现状 3320121.4研究方法 4270072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5165122.1山东省FDI的发展 5207672.2山东省FDI的产业分布现状 5241483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8147663.1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 877153.2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 8201993.3基尼系数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974623.3.1基尼系数的概念 9245703.3.2山东省城乡基尼系数现状 9248874山东省FDI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11186894.1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 11135864.1.1模型构建 1153174.1.2变量的选取 1280404.2实证分析 135064.2.1数据平稳性检验 1350574.2.2hausman检验 14120684.2.3固定效应模型估计 15131244.2.4协整检验 1627434.2.5结论 16258175政策建议 18207905.1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的扩大乡镇FDI的规模 1818585.2通优化产业结构更合理的分配外商直接投资 18290275.3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19217936展望 20119576.1展望 204611参考文献 21绪论研究背景1984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额为40万美元,2018年达到2051636万美元,是1984年的51290.9倍。到了2019由于反倾销政策以及国外的不利因素导致外商投资额下降到1468933万美元,但依然扩大了36723.3倍之多。继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85年山东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0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8元,二者绝对差距为343元。到了2019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777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2329元,二者绝对差距为24554元,扩大71倍。由此可见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居民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国际地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毫无疑问FDI的不断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也渐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对象,外资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山东省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的非常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1990年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的各种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以及中国加盟WTO的机遇,使山东经济大幅度增长。201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0516363万美元,增长率为13%。因此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本省的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都是需要研究的。研究内容本文会主要介绍本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找出问题,然后阐述目前关于山东省城乡发展的现状,主要通过山东省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和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与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变量进行分析阐述。通过stata15等软件对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与现状问题,从而分析出山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是对农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大还是对城市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大,以及山东省城乡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如何利用FDI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如何应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文献综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高珊珊(2021)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优化产业机构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聂娴青,者贵昌(2020)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呈U型分布,现在处于上升的阶段且分析出产业结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2]。随后宋迪(2020)对山东省17市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说明,山东省城乡间收入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人均GDP水平上升继续呈上升态势,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在未来达到某个最高点后转向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地区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3]。景守武(2017)陈红蕾(2017)基于2011-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分析法分析了FDI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FDI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还加剧了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恶化作用;同时分区域检验结果还显示,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存在着区域影响程度的差异:东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4]。张嘉睿(2015)则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受FDI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提出鼓励外资进入农村的解决方案[5]。国外研究现状大部分国外学者持有的观点是FDI加深了城乡建设的差距,由于外商投资的分布不均,大部分得外出商投资流入城镇,从而导致城乡反正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KaixingHuang,NicholasSim,HongZhao(2020)通过实证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农村与城镇的收入都产生促进的影响,但对农村的影响会大于对城市的影响,农村的居民以及企业能从FDI得到更多的利益。即,FDI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6]。HishamS.ElOsta(2019)从实证上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城乡反正起到消极影响[7]。Bui,Imai(2020)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影响小于发达国家,越是发达的地区差距尤其明显;除此之外,FDI还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影响,在一些地区大量的外商投资流入二三产业,再加上本身地区是第一产业为主的地区,引进的外资并没有很好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形成无效投资,产生了对城乡发展的负面影响[8]。在国内外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上述学者们,在关于城乡发展的现状以及收入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与影响采用了不同的视角,运用了不同的模型、理论、研究方法,并得出了可借鉴性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经济均匀增长,城市和农村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只要非熟练度的劳动力得到合理的应用,报酬要素均等化是可以实现的。其他的学者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城乡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他们有些学者通过实证证明了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农村与城镇的收入都产生促进的影响,但对农村的影响会大于对城市的影响,农村的居民以及企业能从FDI得到更多的利益。即,FDI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有些学者则用实证证明了城市得到的利益是大于农村得到的利益,因为大部分的FDI是流向了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地区,这些地区有着先进的技术,高水平高文化素养的劳动力,这些地区的工厂更能发挥出FDI的作用,所以FDI对城镇的促进效果要大于对农村的促进效果。即,FDI扩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对外贸易的影响对城市的效果更大。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的文献得到了很多启发,这些文献对本文结构的构建、实证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帮助。在阅读文献中,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也被作为控制变量应用在实证中,基尼系数也用来分析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二、实证分析法。利用stata15软件,以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来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解释变量,产业结构与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数据分析法。通过查找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济南海关网站等网站查询出近几年山东省外商投资额以及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可支配收入,三大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高校人员以及在职人员的数量以及分析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山东省FDI的发展山东省的FDI大体上是处于增长的态势,有时候会受到海外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会出现波动但整体是增长状况,因此FDI在山东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起步摸索阶段(1981—1992年)。山东省直到1981年才开始逐渐引进FDI,并且引进FDI的规模很小。1989年山东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赢来了春天达到13132万美元,到1992更是增长数倍达到97535万美元,增长将近9倍,增速较快。在这个阶段,山东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是中国的香港澳门以及少数亚洲国家的小型投资者,以及周边的国家。二、极速增长阶段(1994—2010年)。在这一时间周期,山东省积极依据有利政策以及地理位置加大的外商的投资力度,各种政策以及大环境,吸引各国优秀企业到山东来投资,极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了外商在山东省的大量投资,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由1994年的253566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101159万美元,增长了5倍多,尽管后两年由于金融危机,以及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单总体来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三、稳健发展阶段(2010—2019年)。近几年,山东省面对了很多机遇和挑战,并抓住了很多几区,开放崛起等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战略也逐步出台,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在不断地扩大,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由2010年的916833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051636万美元,这8年间又增长了一倍多。2019年虽出现下降,但总体来说增长显著。山东省FDI的产业分布现状表SEQ表\*ARABIC1三大产业的对外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万美元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21827643711829807200337110103834826595520047593217447122083142005267507905347978820062358784361113287120072904287941519270220083842353858624323720094428553307022365220101980561541828161020113221370103138277820123867074965144694520134688667897867945120146028091638954284320154023098315260670920163714699253665287420172948310666306896182018454931019698986445201911205471283986445注:数据源自《2002—201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出。根据2002—2019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图可知(见表1)在2002—2019年期间第二产业是山东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部分,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FDI集中在第二产业是因为山东省的钢铁产业一直是山东省的主要项目,依托有力的政策和优势的地理位置蓬勃的发展,因此山东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是符合本省的发展方向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山东省实际利用FDI的金额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所呈现的问题:分部的不均衡以及发展的不均衡。从2002年到2019年,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77%下降为1%都不到,从最近的二十年中看其最大占比也没有超过5%。山东省实际利用FDI在第二产业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90%后,在2003—2019年期间,实际利用FDI的比例都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最低的比重也在50%左右。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实际利用FDI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开始逐年下降,截止到2018年,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49.7%,并在2019年下降剧烈第一次低于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中的比重。2000—2019年期间,山东省的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些波动但一直在稳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有一定的区别。分阶段来看,2002到2009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实际利用FDI的比例有些波动并下降到最低点随后增长,而2007到2017年,山东省FDI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升高赢来甚至追平第二产业的占比,在2017年到2018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获得了历史最大的增幅,增幅的比例达到了接近50%。但在2019年开始,山东省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开始并没有呈现出预期的直线上升趋势,而是趋于稳定并没有很大变化而且大幅度超过第二产业实际利用FDI的规模。截止到2019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实际利用FDI的金额已经达到986445亿美元,所占比重也增加到67.17%,已经超过FDI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绝对差距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391元增长为2019年42329元,增加了41938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115元增长为2019年17775元,增加了17660元。尽管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都在增加,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的绝对差距却一直在拉大。由1978年的276元扩大为2019年的24163元,扩大了将近十倍。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相对差距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从1978到2019年,山东省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总体上经历了扩大到缩小,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1978年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3.4,到了2019年山东省居民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38,得到了缩小,可知相对差距是不断变化的。第一阶段:1978—1990年山东省的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处于缩小的状态1978年相对收入差距为3.4,1990年为2.15,缩小1.25。第二阶段:1990—1998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差距略有增大,而且欺负较大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从最低的2.15升到1996年的2.48,增大了0.33。第三阶段:1998—2010年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渐拉大,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2.69。第四阶段:2010—2019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跟第二阶段大致相同有增有减,虽然降幅,增幅都不大,但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下降。从2009年的2.69上升到2019年的2.38。基尼系数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尼系数的概念意大利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基尼在1922年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经过多次的实验论证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称其为基尼系数。在此后的几年经过道尔顿、瑞赛等人的实验推论,使得基尼系数的概念以及验证的内容更为准确完善,在现代经济中基尼系数更是成为衡量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的数值是小于1的,也是大于0的,所以基尼系数是处在0~1之间的数值。我们假设基尼系数的数值等于1,这个时候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均贫富差距较大,若基尼系数的数值为0,则代表着收入分配处在极度平衡的状态,贫富差距较小。我们可以根据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也可以运用其制定相应的调整政策,例如,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居民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2和0.3之间为相对平均;在0.3和0.4之间较为合理;高于0.4表明差距偏大,大于0.6的话,则会产生很多恶性影响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导致国家无法进行正常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可以根据基尼系数来缩小贫富差距[10]。山东省城乡基尼系数现状在改革开放之后,山东省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基尼系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在2000年以前,我省的基尼系数在0.25左右,2000年急速上升到0.35,然而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值得重视,在2010年上升到0.46,并在2015年达到最高水平,尽管这几年这一趋势得以缓解但仍然没有低于0.4的警戒线,还是处在较为危险的水平上。在造成基尼系数逐年上升的因素中,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造成次差距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近几年增长特别快,但由于城市的政策以及大量的企业,出众的地理位置,也带来了城乡收入比率的扩大,资料显示,山东省城乡收入比率从1978年的2.57增长到2018年的3.23,增长了0.7倍。因此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影响基尼系数,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山东省FDI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除了外商直接投资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此变量的研究方法也大不相同。郑磊,汪旭晖(2018)在研究我国城乡居收入差距的传到因素中提出城乡居民收差距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外溢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11],张宁(2018)在他的研究分析中认为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人均GDP增长,城乡的居民人力资本差异以及城镇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12]。周超,刘夏,黄显敏(2017)从空间溢出以及产业结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13]。国外学者HishamS.ElOsta(2020)教育投资以及受教育程度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模型构建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消除异方差影响,所以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建立的模型为时间序列模型,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由此我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本文研究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以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指标。其中,由于相对差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更能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和关系,所以居民收入相对差距(URGI)(Y):被解释变量,采用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来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公式为:URGI=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nIS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取对数,1nEDU表示每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与从业人员的比值取对数,lnFDI为山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是万美元。u为随机误差项,α,β1,β2为待定系数。变量的选取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结合上述数据以及山东省的状况。本文选取产业结构以及受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一、被解释变量阅读了大多数文献大多数学者采用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来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本文也依然按照大部分学者的经验,采用此变量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计算公式如下:URGI=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二、解释变量本文的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所以选择外商投资的实际利用额作为解释变量,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三.控制变量(1)产业结构山东省的经济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这样的经济结构会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影响,上文也分析出了农村地区以及乡镇地区是第一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二、三产业大多分布于在城镇地区。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会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产生影响,二、三产业则会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先做出两个假设:1.二三产业几乎没有设立在农村,大部分第一产业在农村设立;2.第一产业下的劳动力全是农村人口,二、三产业只有少量的农村人口;在此前提下,产业结构则可以作为控制变量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选取山东省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比值去衡量分析,比值过大说明第一产业相对于二、三产业是不发达的。公式如下:IS=FDI在第二、三产业的数额/FDI在三大产业投资总额(2)受教育水平教育程度、教育水平也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从现实角度来说,重点中小学,高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孩子享有更完善的教育以及更先进的教育设施,然而,农村学校在总体上与城市的学校相比是存在差距的,这使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整体不如城市孩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会导致城市孩子更容易享受高等教育从而使农村孩子升学的机会远远小于城镇孩子。由此可见教育资源的平等性也对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就业于一些拥有出色能力并且在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积累了足够的管理经验的先进人才,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他们更倾向于去一线城市产线自己的才能。而对于一些教育程度低的非熟练劳动者来说,他们从事简单劳动,不能起到积极的技术扩散作用,其收入的提高也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受教育也可以作为变量去分析城乡收入差距。EDU=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与从业人员的比值实证分析数据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lnURGI和lnFDI、lnIS、lnEDU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首先,对lnURGI和lnFDI、lnIS、lnEDU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大于相应的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lnURGI、lnFDI、lnIS、lnEDU序列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然后,对lnURGI、lnFDI、lnIS、lnEDU进行差分,可以发现经过一阶差分后lnURGI、lnFDI、lnIS、lnEDU的P值小于0.05,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lnURGI)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lnFDI)、受教育水平(lnEDU)、产业结构(lnIS)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都是平稳序列。表2平稳性检验变量t值P值结论D(lnURGI,1)-3.36090.0205平稳D(lnFDI,1)-3.93030.0062平稳D(lnI,1)-4.18980.0047平稳D(lnE,1)-4.47970.0033平稳hausman检验由表2可以得出所有变量是平稳序列,我们需要对此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因为我们需要检验出这个模型适合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所得的结果大于概率事件的发生,则我们需要接受原假设,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反之,若所得结果比该概率事件小,则拒绝原假设,选取固定效应模型。豪斯曼检验结果如下:表3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结果Chi-Sq.Statistic统计量Chi-Sq.d.fProb181.8680从豪斯曼检验结果,我们可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估计表4山东省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变量 模型1模型2模型3C-25.2529***(-50.23)-25.4541***(-46.35)-15.1235***(-14.35)LnFDI3.9681***(56.32)4.1752***(32.63)2.2025***(7.91)LnIS1.3622*(1.22)3.5471***(3.74)LnEDU5.3562***(6.49)hausman检验的P值0.00000.00000.0000R20.90840.80950.9385注:括号中的值为t值,***,*代表1%和10%在实证中,我们进行了三次实验构建了三个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我们只加入了一个解释变量FDI,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增大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引进外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随后的实验中我们相应的加入变量产业结构和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模型二与模型三,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加入是什么变量,FDI的前面系数都为正数且都是在1%的条件下显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FDI对城乡居民收入有着正向影响。协整检验由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lnURGI和lnFDI、lnIS、lnEDU的一阶差分为平稳序列,所以我们需要协整检验二者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的线性稳定如果lnURGI和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表明它们存在长期的、稳定的线性关系。表4协整实验结果变量t值P值e-2.89840.0234由表4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P值为0.0234,是比0.05小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说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属于平稳序列,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URGI)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产业结构、教育水平之间存在协整,而且它们有长期的均衡关系。结论一、山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即在其余附加条件不变的条件下,FDI提高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扩大3.968%,反之,外商直接投资减少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缩小3.968%。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的正面影响大于对乡镇的正面影响。二、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也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在模型2、3中产业机构也为正值而且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3中产业结构的系数为3.5471,表明二、三产业每增加两个百分点,则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5471个百分点。我们再从三大产业的FDI的投资占比可以看出,投资的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二、三产业,第一产业跟其他两个产业相比相差很多而且在山东省第一产业大多集中在农村,二、三产业则集中在城镇,故FDI会导致城镇的收入增长大于农村收入的增长,所以FDI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三、文化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受教育水平的系数在模型3中也为正数,所以高等在校人数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5.3562%。在一个地区中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高能力、高素质的劳动力会更喜欢在发展较快的城市工作,他们更能发挥出资金投资的优势,对此地区的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进行投资,说明文化教育水平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四、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当外商的直接投资发生变化的时候,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根据FDI的投资数额,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此同时二者的关系为正相关,当FDI增大的同时,城乡居民差距也会增大,当FDI缩小的时候城乡居民差距也会缩小。可见合理的运用外商投资,以及根据各个地区的产业机构,教育水平,合理的分配这一部分资金是很重要的。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特点,教育水平高低合理的分配这一部分资金,是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政策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的扩大乡镇FDI的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因此政府应鼓励外商投资并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优质的外商来乡镇进行投资,在不影响本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大外商投资的规模。第一点,政府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一定程度下给与外商优惠,增大外商投资进入乡镇的可能性,其次,政府应减少在乡镇的投资的门槛,并不给一些外资施加极为苛刻的阻碍给与一些政策的优惠以及设备上的补贴,例如:投资的门槛应该适当的放款、融资渠道应该更为快捷方便使所有的投资更有效果,利用股权进行吸引外资、实施优惠法律并保障权利。最后,如果想长期的吸引外资,提高外资的回报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其次应该促进外资加大投资力度和扩大投资规模。通优化产业结构更合理的分配外商直接投资根据前文分析山东省的FDI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在本省的30年发展阶段,本省的FDI分布于三个产业是不均匀的。因此政府不光要发展城市还要兼顾着农村城市的发展,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对FDI的引进做出疏通和引进,实现分配的统一,缩小城乡居民差距。政府不仅要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也要把一些FDI更多地流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政府应优化FDI在第一产业的投资结构,促进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附加值。可以通过产业发展规划,对第一产业进行重点招商。把一些大型密集型企业引进到农村,发展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适当对政策的制定方向进行调整。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整体上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缓和作用,但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效应仍不相同。为提高农民收入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应制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资政策;对于城市而言因进一步引进优质外资,均衡的分配给三大产业。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山东省有将近40%的农村人口,分布却相对聚集。如何利用好这些劳动力,如何培养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增加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受教育程度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因为真正投资到贫困山区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乡镇企业没有城市优越的环境,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以及优质的投资。再加上本身的教育程度落后也缺乏高水平与高素养的老师,再加上本身的环境不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所以即使出现高素质人才也很难留在农村,这样一进一出加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对于这一问题,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可以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教育的全民化。政府还需要给一些投身于乡镇工作的人才给予政策的扶持和经济上的补贴,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在乡镇。对于一些农村企业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扶持,定期组织农村企业到城市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带到农村,让留在农村乡镇企业的高素质劳动力也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企业的整体宿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展望展望这几年国际形势以及疫情的突然出现影响着我国,但是我国经济增速也却没有停止增速。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也颁布了很多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策略。但疫情的突然出现大大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外商投资额大幅度减少,很多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外资的投入也大幅度减少。这使得本来发展较快的城市,放慢了进步的脚步,并且全球疫情的逐渐扩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阻碍是明显的,各国之间进行的交流,资金货物流通逐渐减少,有的企业甚至无法进行交流得到应有的外商投资,在当前严重而且恶劣局势下政府应进一步推进产业改革,完善和发展农村城市的市场结构,政府应在控住疫情的前提下,逐步的对经济进行恢复,鼓励人们投资去进行货币流通活动。对一些城乡因疫情影响的企业给与一定的支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恢复三大产业的流转,使经济的流通正常起来,并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参考文献[1]高姗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21(04):12-15.[2]聂娴青,者贵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3):21-24.[3]宋迪.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2020(11):78-81[4]景守武,陈红蕾.FDI、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7(10):55-64+122+136.[5]张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启东市2025年高三下北师大版英语试题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三次联考(四川版)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长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 业绩合作协议范本
- 花园洋房买卖合同书
- 变电站防雷接地安装工程合同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卷A卷(含答案)
- 麻醉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JJF 2221-2025导热系数瞬态测定仪校准规范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公司两班倒管理制度
- 汽车漆面保护膜安装协议
- 直肠癌护理新进展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