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亭校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3/28/wKhkGWXAnv-AIQxZAAG7RL_97nE689.jpg)
![上海华亭校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3/28/wKhkGWXAnv-AIQxZAAG7RL_97nE6892.jpg)
![上海华亭校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3/28/wKhkGWXAnv-AIQxZAAG7RL_97nE6893.jpg)
![上海华亭校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3/28/wKhkGWXAnv-AIQxZAAG7RL_97nE6894.jpg)
![上海华亭校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33/28/wKhkGWXAnv-AIQxZAAG7RL_97nE6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选出下列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
奋斗,是解码中国奇迹的钥匙。艰难困苦,玉rii()于成。这个千帆竞发、百碇()争流的时代,总会为风雨
兼程的人,留一道希望之门。
A.yao儒fan舸B.yue汝fan柯
C.yue乳fan倒D.yao汝fan舸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悲怆迫不及待孤立无援
B.潦草倔强语无伦次悔人不倦
C.宣泄讴骗戛然而止缩手无策
D.决别青睐惊慌失措锐不可当
3.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思硼的一项()
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
C.丰饶怀恋心无旁鹫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
4.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曲折的情节,()是鲜活的人物,()是多样的表现手法,
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
心灵。
A.不管还或还
B.不仅还或还
C.不管还或就
D.不仅还或就
5.根据课文默写。
①学而不思则罔,o(《论语》八则)
②此中有真意,o(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颖《黄鹤楼》)
⑤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
⑥,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⑦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替代的句子是:
6.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
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o在这本书中,一在地下
“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
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②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株化(r6u):通“棵”,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
多次,表概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斯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学不可以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甲)(乙)两文的作者认为“学不可以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甲文作者因此而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就选文内容
加以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
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
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缁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巴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义阳:地名。②扬都:南北朝时的建康。③爨(cuan):烧火做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注灌沃灌:______
(2)右备容昊臭:______
(3)略无事艳意慕艳:______
(4)家贫无境资:
(5)乃时吞纸以头蝮实腹: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2)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3.两篇选文都写了两人的求学艰辛,一个无书借书抄书,远行百里求师;一个“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从(甲)文中“”,(乙)文中“”可以看出。
4.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看,要成为一代大儒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点?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
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
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省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
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④其丧
及姜于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责
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母僧行禹锡终易连州过期则没入钱主营护其丧及重于
2.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乃出私钱赎之
4.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内容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
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
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正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
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说这段话的“我”是?.
(2)“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我们离经典有多远?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
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
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
“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
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
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查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
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
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
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
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
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
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可
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
真正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
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
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却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
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
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
⑥《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
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一次
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将故宫博物院和有的场所、文保建筑、文物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三、应用
1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
会》《中华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节目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
经播出,快速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大家在议论节目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节目内容后面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很
多人喜欢这个节目,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材料二一部电影火了——《流浪地球》;一首歌热了——《我和我的祖国》;大到博物馆里熙熙攘攘,民俗活动热
热阐闹;小到家门口的春联福字,街道上的大红灯笼。春节期间,各种文化元素,或时尚或传统,时时处处,伴随着人
们欢度新年。
节日与文化历来密不可分。随着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国人的精神追求日益增长,文化顺理成章地成为节日的重要
角色。而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犹如一条来自远古,经过现在,而
又流向来来的河。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材料三部分文化节目的图标。(见下图)
-H石
口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
上
,»一
・
二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分析村料三的几个图标,写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请介绍材料三
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的构图要素,并提示其含义。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一)
坐在教室里静读一本书,活跃校园中参加一个活动,奔走于社会大课堂进行一次实践……都会让我们产生思考,
从中获得启示。
请将“给我的启示”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抄写在稿纸上),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题二)结合寓言“狐狸不小心掉到井里,山羊恰好经过……”这一情境,展开想象,确立主题,自拟题目(抄写
在稿纸上),编写一个600-800字的故事。故事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
【解析】
钥匙[yd>oshi]开锁用的东西。玉汝于成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i琦yiich6ng,意思是意像打磨璞玉一样磨炼你,
使你成功。现多指逆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帆”读“fdn”。百舸争流,拼音是b4izhengliii,意思是
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故选D。
2、A
【解析】
A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B诲人不倦。C束手无策。D诀别。
3、B
【解析】
A项,人情事故一一人情世故;C项,心无旁鹫——,白无旁鹫;D项,尊循——遵循。
4、C
【解析】
要求学生结合段落内容分析关联词语。结合”是曲折的情节”、“是鲜活的人物”、“是多样的表现手法”三者是并
列的关系。故前三空应填“不管……还……或……”,可以排除BD两项。”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
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与前面句子的关系是转折关系。“就”比“还”合适。故选C。
5、①思而不学则殆②欲辨已忘言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日暮乡关何处是⑤自将磨洗认前朝⑥峰峦
如聚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默写,注意不要多字、错字、漏字。本题中,需要注意“辨"、“峦”等字。
6、昆虫的史诗蝉螳螂
【解析】
《昆虫记》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被雨果誉为“昆虫的史诗”。书中
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
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在地下“潜伏”四年的是“蝉”,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的是“蜘蛛”,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螳螂”。
二、阅读
7、1.①借②已经③介词,比④停止
2.①抄完后,(我)跑着把书送回去,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3.即使愚笨的人,不停地学习,最终都会有所收获(或“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广博地学习就能使自己智慧明
达(或“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克服了得书、求师、叩问之难。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既:已经,到了。于:这
里是介词,比。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
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走:跑,这里意为“赶快”。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己:自己。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第一问可由甲文和乙文末尾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理解作答。第二问:“计日以还,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从侧面表现了作者的得书之难。“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表现了求师之难、叩问之难。
【点睛】
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
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
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
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
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
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
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
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
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
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8、1.(1)浇洗(2)气味,这里指香气(3)羡慕(4)钱财(5)填充肚子
2.(1)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
(2)仍然不放弃他的学业,最后终于成为学士。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家贫无资,累日不爨
4.一是嗜学,即刻苦学习;二是勤奋求学。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1)句意:仆人给我灌下热水。沃灌:浇洗。(2)句意:右边备有香囊。臭:气味,
这里指香气。(3)句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4)句意: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资:钱财。(5)句意:
就经常吞食废纸弃饥。实腹:填充肚子。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①重点字词:逆旅:旅店。日再食:每日两餐。句意: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提供两
顿饭。②重点字词:犹:仍然。卒:最后。业:学业。句意:仍然不放弃他的学业,最后终于成为学士。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先要弄懂选段的意思,然后作答。甲、乙两文都写了两人的求学艰辛,一
个无书借书抄书,远行百里求师;一个“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分别从甲文中“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乙文中“家贫无资,累日不爨”可以看出。
4.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甲文内容可知,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己求学的勤奋和艰苦,来勉励马生;乙文中
可根据的“嗜学,家贫无资”作答。细读甲乙两文可知,成为一代大儒的方法主要有嗜学和勤奋求学。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
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这两种翻
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译文:
【甲】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跋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
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
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
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
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
样。
【乙】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业。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
常吞食废纸弃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睡觉。狗世十分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回
家,哀声惊动四邻里。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
9、1.(1)一同,一起(2)改变,改换(3)期限,约定的时间(4)妻子和子女
2.(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
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3.乃/出私钱/赎之
4.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解析】
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
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古今异义词,易:
改变,改换。期:期限,约定的时间。妻子:妻子和儿女。
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若是:像这样。
3.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
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应断句
为“乃/出私钱/赎之”。
4.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
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点睛】
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
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译文
元和十年(2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
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
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
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
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
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29)十月五日去
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10、简•爱。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结婚来试探简•爱,简•爱说了这段话。
【解析】试题分析:(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
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
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简•爱》有关的文学常识。(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
查对《简•爱》有关要点情节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
答。也可从简•爱的这些激动的表白,分析出之前的情节: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结婚来试探简•爱。
11、1.从“舍管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2.①以问句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出论题。②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运用对比论证。写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和那些表面开放,实则禁闭的历史遗迹场所,文保建筑、文物进
行对比,突出强调了我们的文物“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
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
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依据文章的题目是“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文章第一段列举“2018年的第一
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并“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的体验
活动,引出了本文的话题一一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再用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和那些表面开放,实则禁
闭的历史遗迹场所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
化自信。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
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
论点的作用。文章第1段以问句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出论题;第1段还列举了2018年人们走进国
家图书馆稽古厅,不但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还能抄写书中内容进行体验活动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起到
论证论点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
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
观点。文章第4段中将故宫博物院和有的场所、文保建筑、文物放在一起写,既是事实论证,也是对比论证,将故宫
博物院的开放区域越来越大与那些表面开放,实则禁闭的历史遗迹场所、文保建筑、文物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本
段文字“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据
此理解作答。
三、应用
12、(1)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与源泉。
(2)图标中都有文化节目的标题。图标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图标》整体是一个圆形图案,圆的内部是常用的偏旁和部首。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
象征,圆同时也象征着无限,象征着包容、和谐、圆满。图标中的文字笔画还预示着中国汉字几千年来的造字变化和
传承。
【解析】
(1)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
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如可提取材料一“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认
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等句进行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字眼分析,图标中都有文化节目的标题。再如第
一个徽标的主要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第二个是由汉字“成语”字形组成的图案,第三个主要是由变形的“中
国诗词大会”文字组成的图案,所以可分析出图标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3)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
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如。该徽标的主要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下方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8个汉字。圆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博大、圆满等。其中的偏旁,可组成任何汉字,预示着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作
答时一定要有“偏旁”“圆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关键性的字眼。且要写出图标中各部分的寓意。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给我的启示
生活就好似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由一个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精彩的小镜头,组成了绚丽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
活,也热爱生活中那些细小的镜头,正是因为它们,才使我受到了许多启示,许多教育。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都会
想起那一个个令我深思,令我难忘的小镜头。
一天我们正在上英语课,英语老师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教室建设教学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旅游工程项目入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居间合同法律适用范本
- 鄂尔多斯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辽源2025年吉林辽源市事业单位硕博人才专项招聘2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绵阳四川绵阳平武县乡镇事业单位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人员中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绵阳四川绵阳盐亭县招聘社区工作者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绵阳2025上半年四川绵阳江油市考调教师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山东潍坊寿光市营里中心卫生院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口2025年海南海口市龙华区面向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生招聘教师1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投标流程及注意事项(课堂PPT)
- 日照功率半导体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 儿童注意力测试表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
- EN50317-2002-铁路应用集电系统受电弓和接触网的动力交互
- 人教版美术八下课程纲要
-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共2页)
- 机动车登记证书
- 钽铌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