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词语的借代桑梓——故乡桑、梓是古时经常栽种在家宅旁边的树木,代称故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诗经.小雅.小牟》南冠——囚犯
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一般文人也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丝竹——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婵娟——月亮
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汗青——史册
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桑麻——农事泛指农作物或农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三尺——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庙堂——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黔首:平民阡陌:田野杏坛:教育界朱门:富贵人家藩篱:边防摧眉:低头缙绅:做官的人纨绔:富家子弟祝融:火灾寸管:毛笔杜康:代酒汗青:史册万钟:高官厚禄山林:隐逸生涯中鼎:仕宦生涯披宫锦:考中进士垂拱而治: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杏林: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冠盖、衣冠:世代做官的读书人冠缨:世代做官的世家豪族社稷、轩辕:国家婵娟、嫦娥:月亮白丁、布衣:百姓提携,垂髫:小孩持戟、旌旗:军队烽火、羽书、羽檄:有关战争的警报或军情消息社稷、宗庙:国家戎马、干戈、金鼓、烽烟:战争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说”通“悦”,愉快、高兴。
2、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坐”通“座”,座位。
6、出门看火伴。(《木兰诗》)“火”通“伙”,伙伴。
7、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出现。
8、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偏”通“遍”,遍及、普遍。10、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没有。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7、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8、涕古义:泪。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0、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1、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2、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3、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4、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常见文言虚词之的用法1、“之”作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之”作动词,“到”。例句:送孟浩然之广陵。3、“之”作结构助词,“的”。例句:圣人之道。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例句:久之,目似瞑。其的用法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例句:欲知其轻重。这里的“其”指“它的”,大象。
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而的用法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
3、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常见的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画斗牛也?也,语气词“呀”。
2、谬矣。矣,语气词“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
古文翻译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知识点串联试题及答案
- 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高考
- 2024年园艺师考试细节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相关信息获取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考试形式与要求试题及答案
- 揭秘2024年花艺师考试难题试题及答案
- 从容应答花艺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资源配置的理念与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电磁式角座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启迪智慧的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休闲与旅游农业课件
- 电影项目融资计划书
- 感觉障碍护理课件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学习课件
- 体育运动员参赛健康状况证明模板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
- 空调维保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高空发光字安装应急预案
- 量具能力准则Cg-Cgk评价报告
-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