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一、单元知识框架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的变化交通、通讯的进步传统媒介的变迁新媒介的崛起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轮船、火车、汽车、飞机邮政、电信-电报、电话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媒介西方事务的引进(鸦战被迫开放、现代主动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变化、经济水平提高政治: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环境思想:启蒙和解放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人们思想观念丰富人们社会生活交流联系更加便捷推动社会进步1、与时俱进——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晚清长袍马褂旧式旗袍宽大拘谨君主专制思想保守等级森严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新式旗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列宁装干部服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独立自主巩固独立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异彩纷呈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一、衣食住行俗的发展变化帝制印痕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国门洞开西服东渐旗袍的演变共和新貌服饰鼎革民国上袄下裙(1)清代到民国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原因: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
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2)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近代服饰:多元化与新旧并存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①20世纪50、60年代:中山装和苏式服装(列宁装、连衣裙)②20世纪60、70年代:军装和“干部装”(样式、颜色单调)特点及成因: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特点: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政治性、保守性走开放性成因: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港台、欧美等文化影响。2、并存于世的中西餐(1)你知道中国有哪四大菜系吗?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器、兼有南北之长。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鱼香、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淮扬菜以沿江、沿淮、徽州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选料精细、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在造型方面,注重色彩器皿的有机结合,展现出精美的艺术性;可谓淮扬品味一枝独秀。(2)西餐传入时间
后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
出现(3)
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1840鸦片战争食品厂西菜、西点3、洋房里弄——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中西合璧上海石库门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完全欧化(花园、别墅)完全欧化花园、别墅3、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②近代:反对婚姻包办,主张婚姻自主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征婚启示(1900)1、女子须天足2、女子须识字3、男方不娶妾4、男死后女可再嫁5、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征婚人蔡元培征婚启示(1903)要求: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系出名门闺秀,举止大方,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征婚人章太炎大男子主义式男女平等式习俗风尚(移风易俗)1、交通发展更新过程(1)表现:
①人力、蓄力牵引的交通工具: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期,自行车又称脚踏车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自行车又称脚踏车三轮车二、交通工具的更新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木船、轿子、马车19世纪中后②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A1906年,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B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北京迟至1935年。C在的推动下,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并在1872年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
D19世纪末20世纪初,蓬勃发展,中国铁路建设较快发展。1969年
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在
商运。E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1949年后,中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实现了火车、飞机的运营。火车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天津1924洋务运动上海轮船招商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北京上海(1)邮政通信的发展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步完善时间成就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1896年辛亥革命后1949年11月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海关试办邮政正式办理邮政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时间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无线电报创设(军舰之间创设无线电报)并得到发展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国际间可直通马尼拉、爪哇、旧金山、柏林、巴黎、西贡等地。)业务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时间段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2)电话的发展
1882年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截止2003年四、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大众报刊事业的发展1、基础知识:由于社会需要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刊,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兴起了办报热潮,开始了近代中国的大众报业。70年代起中国开始自办,1873年汉口《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形成过人办报热潮,影响较大的有《
》《
》《
》等,相对而言,
报刊更能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在华传教士昭文新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通俗性报刊2、中国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原因:内因: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2)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和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都有利西方文明的传播和人们思想解放)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期间成宣传改良,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娱乐大众、传播新知。(通俗报,满足市民文化消遣,丰富生活;专业报,传播新知)总之,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⑴广播:中国最早的广播台是在1923年由
商人在
创办;中国人自办的广播台是在1926年由政府支持下创办;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在
1927年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是在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广播影视的普及英美上海②中国电影:电影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特点是经历了
到有声,从黑白到
,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1896年
徐园“又一村”放映了“
”成为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905年,出现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一度由于过分强调
宣传作用,出现题材单一的倾向,改革开放真正激活了我国的电影市场。③中国电视:1958年
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目前中国电视的特点是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具有哪些优势?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互动性,双向感受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Internet由于节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费用低廉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②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④造成对网络过分依赖,不愿走出家门,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走进高考实战操练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2.(2012年天津卷)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3.(2012年四川卷)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善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效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2013年江苏高考6题)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2.(2013年四川高考7题)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课本内容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考试提升方案及试题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精神科症状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非法改装车评估难点试题及答案
- 汽车美容师行业资讯获取与运用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美学设计与市场趋势试题及答案
- 医疗岗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兴趣激发试题及答案
- 化疗药物规范配置
- 学校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
- 2025年幼儿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病区8S管理成果汇报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80题)
- DL-T5706-201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