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及教案(共21课时)_第1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及教案(共21课时)_第2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及教案(共21课时)_第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及教案(共21课时)_第4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及教案(共2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教材第44-81页。

二、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力口、减法口算

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

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

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

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

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

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和

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

分成六部分编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

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

2、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算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单说明自

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3、初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四、教学重点:

初步体W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五、教学难点:解答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六、课时安排:

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1课时

6、7减几1课时

练习六1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1课时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问题1课时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1课时

练习七1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1课时

求未知加数1课时

练习八2课时

连加连减1课时

加减混合1课时

练习九1课时

复习2课时

丰收的果园1课时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44例1、试一试,P45想想做做1-6;补充习题P23。

内容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

教学简单的问题。

目标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重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

课件、光盘。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1.谈话: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们做个游戏,看看谁

创设更聪明。(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情境

2.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的真不

激发

错。今天,我们就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兴趣

二、(一)探究例1

自主1.理解图意

探究

(1)(出示3个小朋友浇花图)谈话:咱们一起

体验

来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

感悟

意。(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多请

几位学生说图意,明确题目意思.

(2)(接着出示又来了2个小朋友)提问:现在有什

么变化?指名回答,明确题意。

(3)提问:谁能完整的将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看谁

说的最棒。

表扬好的学生,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原来有3

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是5

个人。)

2.认识加法

(1)提问:你怎么知道一共是5个人?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3+2=5

(2)谈话:小朋友们都知道用算式计算了,真厉害!

那小朋友知不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呢?

引出加法算式并板书课题:加法。

(3)指“+”,问:这个符号你认识吗?(加号,板

书)表示什么意思呢?通过交流得出加号表示“合起来”

的意思。

说明:加号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一一加法,将两个

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

交流加号的写法并示范:横平竖直。

3.理解算理

(1)提问: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

个小朋友在浇花)

2又表示什么?(表示又来了2个小朋友)5呢?(表

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2)提问:你怎么知道3+2=5呢?(根据3和2合起

来是5,所以3+2=5)

指名学生反复说,理解算式意思。

(3)齐读算式:3加2等于5.

(二)教学“试一试”

1.连续出示2幅图,让学生说图意。(儿童乐园

里有1个小女孩要去荡秋千,又来了2个小男孩,一共

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2.提问:你会根据图列出加法算式吗?请一名学

生上台写,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

3.指算式1+2=3,问:谁来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

思?“+”表示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表扬好的学生。

4.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加法,知道将两个数合起

来用加法计算。

三、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回顾小朋友学的这么好,小动物们也忍不住来凑热闹了。

交流

分别出示2幅图,让学生说图意,说算式,在书上填写

收获

完整。指着得数,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谁来说说

提升

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3+12+2)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2+14+11+4)

谈话:刚才小动物们跟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现在小

圈圈也想加入我们的学习中,一起来看看吧。

先请学生说第一道算式下的圈圈表示的意思,引出:

是数字儿就用几个圈圈表示,根据圈圈的多少算出得数。

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指算式“4+1=5”和“1+4=5",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

相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出:加号前后的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提问: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11+32+3)

让学生自己算一算,写一写,然后汇报得数,交流想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看,可爱的小白兔也来加入学习了。他们在干什

么?分别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然后在书上完成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意思?(4和1合起来是5)

一起读一读三个算式,观察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

方?你发现了什么?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跟小动物们学习了这么久,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

次送信游戏,好不好?

提问:书上画了3个邮筒,上面分别写了哪几个数?

2+2那封信送到了哪个邮筒?为什么送到这个邮筒?其他

的信你会送吗?自己在书上用连线的方法把信送完。

指名回答,集体校对。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我们不仅要会看图写算式,而且要把算式写好

看了。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并计算出得数,看谁

写得最漂亮。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

延伸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拓展

实践

应用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2=5

板书加号

设计读作:3加2等于5。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46例2、试一试,P47想想做做1-6;补充习题P24。

内容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具

课件、光盘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1.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创设2.我们已经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

情境

将学习新的方法。

激发

引出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

兴趣

二、1.探究例2。

自主(1)出示主题画。

探究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

体验几个?

感悟(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

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引导学生说: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

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

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

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

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

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1.“想想做做”第1题。

回顾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

交流

写算式。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收获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升

学生看算式,先用圆片摆一摆,再计算。学生独

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

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在游戏中,巩固5以内的加、

减法)

5.“想想做做”第6题。

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并计算出得数,看谁写得

最漂亮。

四、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

延伸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拓展

实践

应用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

5-2=3

板书减号

设计读作:5减2等于3。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48例3、4,试一试,想想做做1-6;补充习题P25。

内容

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

教学法。

目标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教学重点: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

难点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有0的加减法。

教具

课件、光盘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创设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情境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激发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兴趣2.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今天,我们就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1.探究例3。

自主(1)出示主题画。

探究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

体验儿个?

感悟(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

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

后来3个都走了,现在没有小朋友了。教师带领学生将

图意复述几遍。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

朋友了,像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

方法计算?(教师板书:3—3)

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

生复述几遍)。

2.探究例4。

(1)出示主题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

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

么5加0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

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

0,得数还是这个数。

三、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回顾(1)让学生明确图意。

交流(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

收获共有4个桃子。

提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独立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说说算式的意思。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在书上填写得数。。

(2)反馈矫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

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反馈矫正后,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

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

道什么?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独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2)反馈矫正,说说可以填几。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在书中描写,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5+0=5

板书

设计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练习五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50练习五1-6、思考题;补充习题P26。

内容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

教学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目标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重点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难点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具

课件、光盘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_*、一、复习

创设□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

情境出答案。

激发

兴趣

二、1.完成“练习五”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

自主

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

探究以求什么。

体验(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感悟(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

样算出来的。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

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

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

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3.完成“练习五”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

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三、1.完成“练习五”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

回顾

什么。

交流(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

收获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提升

(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2.完成“练习五”第5题。

谁知道几和几相加等于5?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矫正,

说一说:你从这些算式中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6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

上独立写一写。

4.完成“练习五”思考题。

说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三角形和圆都表示数,题目中所有的三角形表示的是

同一个数,所有的圆形表示的也是同一个数。

学生尝试完成,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反馈矫正。

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练习五

板书

设计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52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1-7;补充习题P27。

内容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

6、7的加法。

教学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

目标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具

课件、光盘,学生准备7个圆片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

光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

创设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植树的情况吧。

情境

2.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激发

兴趣

二、1.探究例5。

(1)观察情境图:

自主

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排队先来的有几人?推工具车

探究来的有几人?

体验帮助学生整理:图中的小朋友们来植树,5人是排队先

感悟来的,1人是推工具车来的。

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

(2)引导列式:

问: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交流列式,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5+1=

问:5+1等于几呢?教师完整板书:5+1=6,学生齐

读算式。

问: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5个先来的小朋友)

1又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1个小朋友)

为什么用加法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

“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就是把5个先来的小朋友和1个

推工具车的小朋友加起来。”

问:再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列式?

或如果反过来,用这1个小朋友加上这5个小朋友,可

以吗?(板书:1+5=6)

(3)观察比较:

问:仔细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

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

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

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

也可以是5+1=6。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辣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右边有3个青

辣椒,左边有4个红辣椒。

(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两道不同

的算式吗?

(3)学生列式计算,指名反馈交流:

教师板书:3+4=74+3=7

(4)提问:

算式3+4=7表示什么意思?你在列这个算式时是按

什么顺序观察的?

算式4+3=7表示什么意思?你又是怎样观察的?

3+4和4+3得数都是7,为什么?

(5)齐读两个算式。

三、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指导学生摆圆片,一名在黑板上摆,其余自己在课

回顾

桌上摆。

交流第一题:先摆4个黄色的圆片,再摆2个红色的

收获圆片。

(2)看着圆片,列算式。

提升

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

吗?

(3)学生在书上填写。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4)反馈交流。(板书:4+2=62+4=6)

(5)4+2和2+4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出的得数6都表

示什么?

(6)同样的方法摆第2题。(板书:2+5=75+2

=7)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这几题,你能不摆圆片算出来吗?可以在脑子里想

一想怎么摆。

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

即时板书:6+1=71+6=73+3=7

3.小结:结合板书,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今天学的加

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1)看图,说说图意。

(2)给小青蛙找家,找到了就连起来。

(3)反馈: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

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按组计算后,交流结果。

(2)每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

(3)如果记住了4+1=5,怎样想出4+2=?.4+3=?

6.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游戏: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大象、松鼠和老鼠,看

哪组说的算式多。

老师先扮大象,再选两位学生进行示范。报一个数

字6,学生说出得数是6的算式。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游

戏。

7.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1)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蜜蜂,思考可以把这些

蜜蜂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2)你能写出多少个算式?怎样写不容易漏掉?

8.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题。

学生独立书写,老师巡视指导书写格式。

四、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

延伸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

拓展方?

实践

应用

得数是6、7的加法

板书

5+1=63+4=7

设计

1+5=64+3=7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6、7减几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54例6、试一试,想想做做1-7;补充习题P28。

内容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

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

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

目标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正确计算有关6、7减几的减法。

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具

□算卡片、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

创设

2.开火车。

情境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激发

兴趣

二、1.教学例题。

(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

自主

个?

探究(2)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

体验了3棵,还有4棵没有栽。

(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

感悟

小朋友互相说。

(4)教师边说边板书:61

问: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几棵

没有栽,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5)7—3等于几呢?

(6)我们刚才是用这所有的树木减掉已经栽好的,如

果老师反过来,用所有的树木,减掉没有栽过的,可以

吗?

(7)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

(8)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

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

2.教学“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

还有2个。

(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4)教学大括号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

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

(5)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

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

(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

(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右边,如果是去掉左边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

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

还剩多少的意思。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四、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延伸

(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

拓展本的意思。

实践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

算式吗?

应用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

(从7-6=1想7-1=6)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小鸟应

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

(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

(3)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

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完成第5题。

(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

(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6.完成第6题。

(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

(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

(4)补充6—口=口。

板书

设计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练习六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P56-57练习六;补充习题P29。

内容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

教学行计算。

目标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具

□算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复习导入

创设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

情境出答案。

激发

兴趣

二、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自主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

探究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体验(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7,并且

感悟

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2.完成第3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3.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

4.完成第5、6题。

(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算式,写在书上。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

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

5.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独立填写。

(2)汇报交流。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四、完成第S题”

(1)找规律: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每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

延伸

形状,看一看,每一串形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拓展(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

实践(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

应用(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

交流。

(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

板书

设计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授课时间

教学

教材第58、59页,例7,试一试,想想做做1——6,补充习题第30页。

内容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8的加法与8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8的

加减法。

教学

2.让学生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

目标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重点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难点根据图意写出四个有联系的算式。

教具

口算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

创设

2.开火车。

情境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激发

兴趣

二、1.教学例题。

自主(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

探究个?

(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

体验

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

感悟

(3)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

友互相说。

(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应该用什么方

法计算呢?为什么?

看到这个算式,你马上想起来哪个算式了呢?

齐读算式。

(6)我们刚才是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

来,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5个,

求在岸边的有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8-3=5

如果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3个,

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8-5=3

(7)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

2.教学“试一试”。

(1)媒体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画告诉了我

们什么?你能看着图画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2)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加法算

式吗?

(3)如果知道了总数,你能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4)看到这个减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减法算

式吗?

(5)齐读四道算式。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四、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延伸(1)仔细观察图画,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拓展(2)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加法算式,你会吗?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

实践

(3)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减法算式,你会吗?

应用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

(4)齐读四道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字。

(2)让学生想一想,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可

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

(3)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确目,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4.完成第5题。

(1)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

地说一遍?

(2)求走了几只是求总数还是求一部分?用什么方法计

算?为什么?

(3)在书上填写。

板书

设计

教后

区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看图解决问题授课时间

内容教材第60、61页,例8、试一试,想想做做1——5,补充习题P31。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好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问

教学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目标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监狱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和结构。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

难点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教具

光盘

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2+6=7-2=4+3=8-5=3+2=6-3=

创设

式子一道一道的拿出来。

情境师:2+6表示什么意思?7-2表示什么意思?

激发生:2+6表示把2和6合起来。7-2表示从7里面去掉2.

兴趣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面

去掉几,要用减法算。

二、1、加法问题

(1)出示例1主题图

自主

师:这幅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生: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

体验师:我们来看苹果下面的这条线,叫做括线。你知道括

线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生:把盘里的和盘外

感悟

的苹果合起来。

师:合起来就是“一共”的意思。指着括线领读“一共”

师:括线下面的这个符号叫做问号,和后面的“个”字

连在一起,表示“多少个”。指着“?个”领读“多少个”。

师:括线和问号连在一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共多少个。指着括线和问号齐读。

师:谁能把这幅图连起来说一遍?

生: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师:看,这里的图画就表示了一个实际问题:盘里有5

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我们今天就

来学习图画里表示的实际问题。(板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用什么方法来做?小朋

友们会不会做,自己在书上列出算式。

指名说;师板书:5+3=8

追问:这里的5+3=8表示什么意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上的3句话再填完整。

(2)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从这幅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4人在踢艘子,3人在跳绳,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来做?你会列式吗?

在书上写一写。

指名说;师板书:4+3=7

追问:这里的4+3=7表示什么意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书上的3句话再填完整。

(3)小结

师:上面两题为什么都用加法算?

指出:把图里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个,就

要用加法来做。

2、减法问题

(1)出示"试一试"例图。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括线表示什么意思的?"?

个”表示什么意思?(强调这个问号在哪儿就是我们要

求的数。)

整理:一共有8个,篮子外面有1个,篮子里面有多少

个?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再说一遍?指名说。

师:要求篮子里有多少个要用什么方法来做呢?

生:减法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在书上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师板书:8-1=7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生:从8个里面去掉1个,要用减法。

指出: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1个,要求篮子里有

多少个,就可以想:从8个里去掉1个,就是篮子里苹

果的个数,所以用减法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师:从这幅图里你发现了什么?(强调这个问号在哪儿

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生:一共有6只兔子,房子外有3只,房子里有多少只?

师:能不能根据图把式子列出来?在书上试一试。式子

列好后把3句话填完整。

指名回答;师板书:6-3=3

提问:这里的6-3=3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结

师: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减法计算?

指出: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个,求还有多少个,就

用减法。

三、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