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古诗词诵读”单元,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四首诗歌作品:杜甫的《登岳阳楼》,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唱词。
教材对每首诗词都作了简短的赏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生思考的鉴赏问题。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结合注释和阅读提示理解诗词内容是不难的。
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除了政治改革,他在文学上也有突出成就。《桂枝香·金陵怀古》就属于他词作中的精品,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描写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自成一格,被称为“金陵怀古之绝唱”。本课选择这首词作为鉴赏学习的例子,发挥文本的典例作用,引导学生“学一文”进而“知一类”,运用所学方法在课后对其余三首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教学任务,并以此为导向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抓住诗歌意象,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品赏词中景,感受词作雄浑开阔、苍劲峭拔的意境风格;借助关键字词,结合词作创作的历史背景,分析词中情,体会一位政治家、改革家的良苦用心;观照词史,从词作文化角度,通过与花间词作对比阅读及对相关资源的研读理解本词作为“千古绝唱”的内涵和成因。
【课堂实录】
一、明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本册的“古诗词诵读”板块,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四首诗歌作品:有被誉为“盛唐五律第一”的杜甫的《登岳阳楼》,有被称为怀古词“千古绝唱”的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有古往今来众多洞庭湖旅途寄怀之作中的精品——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也有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皂罗袍】唱词。
(投影岳阳楼、秦淮河、洞庭湖及杜丽娘四幅图片。)
师:学习这四首诗词,我们应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歌内容;在诵读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和谐之美;抓住诗歌意象,感悟诗歌意境特点和风格;通过比较阅读,明晰诗歌的区别性特征;结合写作背景及写作技巧,体会作者情感;从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中,汲取营养,激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二、激学习兴趣
师:本单元学习之旅的第一站,我们一起走进金陵。对于金陵,大家了解多少?
生:我知道金陵是南京的古称,据说是因楚威王埋金子镇压南京的帝王气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秦始皇命人铸造金人埋于此而得名。
生: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师:对的,金陵是六朝古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山川形胜,虎踞龙盘,氤氲着王气。台城的草色烟光,秦淮河的红粉佳人,无不引起文人们的思古幽情。在众多怀古诗词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金陵,其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被杨湜称为“千古绝唱”,梁启超认为其可以和周邦彦、辛弃疾相媲美,周汝昌则盛赞其为登高抒怀作品中的翘楚。
师:为何王安石可以凭借独一首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品味赏析。
三、品金陵之景
1.从表达技巧角度赏析上阕。
师:《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退居金陵时的登高怀古之作。同学们课前依据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单并借助词后注释及自读赏析词作后有何发现?
生:这首词的上阕写金陵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
师:登高望远、睹物抒怀,本是中国古代文人惯用且喜用的方式。本词上阕以“登临送目”领起,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金陵图景。那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
生(众):晚秋,景象开始萧索。
师:“登临送目”,王安石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上阕,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对金陵之景进行赏析。
(生自主朗读思考后自由发言。)
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化用了谢朓的“澄江净如练”,“似练”“如簇”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峭拔。
生:我觉得这里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写得很有立体感。
师:这里除了一低一高,还有一横一纵、一动一静,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永恒。
生:“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这一句的“背”字和“矗”字,用得很妙,把江边景致写得很生动,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能看到人的活动。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残阳”中的“归帆”,“西风”中的“酒旗”,既有大笔渲染,又有细笔点染,而且远近、动静结合,加上一“背”一“矗”,让景物显得萧瑟却不衰飒。
生:“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写落日下江天洲渚的景象,我发现在此之前的景物描写,色调是淡雅的,到这里一下子就明丽了起来。在广阔的空间上,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了。
师:是呀,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是不是与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大家看这首词的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动静交错,构成一幅壮丽的金陵秋景图。林逋说“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眼前之景实难尽述,因此词人用“画图难足”收束了上阕。
2.对比阅读,进一步明确本词景物的区别性特征。
师:准确把握一首词的景物特点,除从以上写景角度赏析外,对比也是基本方法。下面我们来看比王安石稍早的欧阳炯的咏金陵之作《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进一步明确本词在景物描写上的区别性特征。
(投影词作。)
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词,看看它选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自由朗读、思考作答。)
生:这首词选用了落日、晚霞、草、流水、月等意象,展现出了日暮时分,长江东逝景象下的金陵古城,呈现了一种落寞苍凉的幽冷意境。
师:这些意象的特点是怎样的呢?
生:空阔、明丽的。
师:那为何你读到了落寞幽冷呢?
生:我觉得词人是以自然景色的空阔明丽反衬六朝旧址的萧条。感觉是空阔中带着寂寥,绚丽中带着苍凉。
师:说得特别好!我们看结尾用“西子镜”比“姑苏台上月”,对意象进行了女性化的处理,沧桑中融入了几分柔丽。
《金陵怀古》则选用千里江水、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等壮大的意象,营造了雄健壮阔、旷远清新、苍劲峭拔的意境。
四、析怀古之情
1.抓关键字词,体会词人的怀古之情。
师:下阕以“念”字起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如果把作者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
生(齐):叹。
师:那王安石“叹”的是什么?
生(众):“叹”陈后主的亡国之痛。
师:仅仅是悲叹陈后主吗?
生:不是,历史上因荒淫而亡国者不止陈后主一人,还叹“悲恨相续”。
师:所以这里是以历史个例包举万象。那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众):“繁华竞逐”,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思进取。
师:那后世之人有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在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统治者没有以此为鉴,而是沉溺酒色,挥霍无度。我在这里读到了词人对朝代兴亡的叹惋之情。
师:很好,那大家再看看“谩嗟”是什么意思。
生(众):“谩”,徒然之意。
师:“谩嗟荣辱”就是枉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这里是否表达了词人对千古以来凭吊历史之士的态度呢?他们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却未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不难见出,王安石怀古之情绝不止于此。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材料。
2.知人论世,从历史角度探析词人情感。
(投影展示材料。)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宋史·王安石传》)
师:王安石所生活的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年代,虽然比不上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强盛,但国家尚属安定。然而作为改革者,王安石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敏锐地看到了——
生:敏锐地看到国家安定表面后的种种乱象。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安石上万言书向仁宗表达自己的“矫世变俗之志”。在此基础上分析末两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的背后,是词人对社会现实的殷切观照,一种锐意改革、振兴北宋的愿望已在他心中萌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正是其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
五、赏介甫“绝唱”
师:我国古典诗词中怀古的传统源远流长。就词而言,《花间集》中的少部分作品首开咏史怀古之端。请大家阅读宋初花间派词人孙光宪的《思越人·古台平》。
1.从词作文化发展角度品析,就意境风格、感情基调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作对比阅读。
(投影词作。)
思越人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渌水,鸳鸯对对飞起。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像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生自由朗读。)
师:有学者说《花间集》中的怀古词受花间整体词风影响,“仍未离花间的苑囿,温情柔丽”,在意象上多选取历史事件中的女性和历史废墟中的花花草草。《古台平》是否体现了这些特征呢?在意境风格上它与《金陵怀古》又有何区别呢?
(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生:这首词以西施为对象,写到吴宫废苑的荒凉景象,春去秋来,当年的绝代佳人如今不知何处寻,只留下绵绵的遗恨。我们认为,这首词呈现出哀婉凄愁的意境风格。而《金陵怀古》则选用壮大开阔的意象,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境风格。
师: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论这首词“笔致疏冷,凄艳”。我们看到,短短的一首词中充斥了凄凉无助的词汇,比如枯、老、萧条、败、愁死、伤心等。那这首词在感情基调上与《金陵怀古》有何异同呢?
(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这首词传达了对故国灭亡的哀悼与悲愁,在感情上表现出一种低沉无奈。《金陵怀古》中也有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但它的感情基调不是低沉苦涩的,而是理性积极的。
师:也就是说,《古台平》展现了个体生命在历史兴替中的脆弱与无助,在哀悼亡国的历史悲剧时又止步于抒发古今同愁之悲。而王安石的《金陵怀古》既总结了历史教训,也展现出以史为鉴的情怀。通过探究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继承了花间词派的咏史传统,同时又在意境风格、感情基调上推陈出新,使得本词成为“第一首很成熟的怀古词”。
2.从历史文化角度构建词作内涵,进一步了解本词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
师:王安石的《金陵怀古》一词为什么会取得以上的种种突破?我们结合以下资料来探寻其“千古绝唱”的成因。
(投影展示材料。)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bìjī,堆积)故实(典故)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gēndǐ,事物的根基)济用,则蔑如(mièrú,不如)也。
(《上邵学士书》)
宋初年,大一统的社会秩序重新建立,从君王到士大夫都致力于士风的建设,帝王“与士大夫治天下”,知识分子群体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情重新被唤起,直接熏陶了积极的文风。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生:王安石认为堆砌典故、雕绘语句的文章,虽光华鲜艳,但没什么用处。可见,他反对浮艳文风,倡导文章要有用;北宋初年积极的文风及李煜对词的开创,给王安石带来了影响。
师:总结起来,“千古绝唱”的成因首先与词人文学创作的目的“济用”分不开;其次,当时知识分子群体在文章中追求言志咏怀的表达也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同时王安石也正是沿着李煜开创的“士大夫之词”的道路,将词引向了更广阔的历史时空,并在历史时空中反照现实,力陈时弊,抒发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
六、作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今天我们一起品析了他的千古名篇《桂枝香·金陵怀古》。他以其对花间词咏史怀古传统的批判继承,将词引向了“济用”的道路,在意境风格、感情基调上一洗五代旧习。而其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不仅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而且跨越千年,站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也正是我们走近古人、走进经典的意义所在。
七、用课堂所学
师:课后,请大家观看为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拍摄的纪录片《南京·王安石》,在影像中感受这位政治家、文学家的魅力。如果在你的学校也举行一次“纪念王安石千年诞辰作品展”,你作为展会策展人,将怎样完成以下任务呢?
(投影展示任务。)
1.你想如何规划作品展的展厅?
2.如果要为作品展写一段观展前言,你想写什么?
师:今天我们跟随王介甫走进了金陵。课后请大家随着杜甫和张孝祥走进“文人骚客多会于此”的洞庭湖,去感受洞庭湖的风光,体会他们融于笔墨的深沉情思,并利用今天所学从意境风格、情感态度、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赏析;也请大家随着汤显祖走进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感受主人公青春萌动的情绪流转,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
师:当然,也希望同学们能把古诗词学习融入我们的生活,在诗词中感受力量,成就更美好的自己,创造诗意人生!
名师指津:
“如何让学生读懂古诗,能够深入到古韵古色的‘内部真理’里去”,成了杨丽老师这节课的思考起点。她想找到几把钥匙,让学生“读一篇”进而“明一类”。她找到了三个关键:抓取诗歌意象、借助关键字词、观照所涉词史。
一、抓取诗歌意象——告诉学生“修辞立其诚”的传统
“抓取意象”这件事,已经成了人们阅读古诗的一种本能。但是,抓取意象的钥匙在哪里呢?这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古人“修辞立其诚”的传统了。修辞是古人在古诗中“叙写”的主要依靠。杨老师带领学生展开了基于修辞、基于表现手法、基于对比这三个环节的阅读,考察下来会惊奇地发现,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原卷版)
- 2025年灌排工程操作工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外语教师职称评审述职报告范文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作文训练计划
- 老年人两癌筛查制度流程优化建议
- 生物科技公司医疗废物管理流程
- 双向转诊流程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实践
- 中学篮球训练营活动计划
- 港口建设施工进度保障及应急措施
- 国有企业2025年财务审计工作总结及计划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05价值观探索-职业生涯规划
- HY/T 075-2005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
- 全封闭声屏障施工专项方案正文范本
- 颊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 体外培育牛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课件
- 智能化成品保护方案
-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相应部5-大篇
- 2022年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藏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