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3拉法格对伯恩施坦主义的理论批判保尔·拉法格〔1842-1911〕是法国与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法国工人党与第二国际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拉法格是法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866年担任国际委员会委员,两年后同马克思的女儿劳拉结婚,在巴黎公社时期参加了革命活动,失败后流亡国外。拉法格是这一时期法国最有独到见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法拉格坚持唯物史观,批判新康德主义的根底,保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根底。新康德主义是一场针对在古典唯心主义浪潮消退后科学领域泛滥的唯物主义思潮的反对运动。其发源地为德国,是多个不同学术中心流派的总称。这一运动要求重新返归康德,并创造出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科学要求的哲学。对人文科学的效用理论以及政治科学的哲学理论建构的兴趣是新康德主义的特点。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提供了理论根底。新康德主义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把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手段仅局限于通过感观,似乎人类只有依赖感观才能认识客观世界。〔1〕在对新康德主义的批判中,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对待马克思的方法,就应当通过在实际中的运用、实验来开展它。〔2〕拉法格在批判新康德主义的错误中自始至终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认为,如果人类只依赖感官认识外部世界,它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是非常有限的,只有科技的开展,才使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人类认识手段的不完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又由于事物的多样联系、运动和开展,因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处于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中。2.拉法格说明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本质,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奉献。〔1〕拉法格在1903年写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书中指出,托拉斯的出现,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一个特殊的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特征:资本和生产规模空前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资本在剥削本国人民的根底上剥削世界各国人民;托拉斯不仅统治了经济领域,而且也统治了美国人民的政治、宗教和精神生活;金融资本集团控制了美国的全部财富,操纵了国家的对外政策。结果: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战争的爆发具有可能性。〔2〕拉法格说明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本质:垄断资本对社会的全面统治。拉法格指出:资本的本性在于攫取剩余价值,与银行资本日益融合的托拉斯,一旦生产发生过剩,就会到国外去寻找新的投资市场,这一“寻找〞的方式就是武装侵略。从这个意义上讲,拉法格的上述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奉献。3.拉法格探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奋斗目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学说的开展。〔1〕在社会主义学说方面,拉法格第一次从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使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行动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不一定要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评价:拉法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所作的思考,“全部都属于那些有永久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之列。〞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开展所作出的奉献,使他成为那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5.2.4普列汉诺夫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主席,早年是民粹主义者,在1883年后的20年间是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是最早在俄国和欧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十分受列宁尊敬。但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他渐渐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转向孟什维克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支持民族主义,此后对十月革命又持反对态度。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论战中,普列汉诺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1.普列汉诺夫锋利地批判了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深入的阐释。〔1〕针对伯恩施坦等人把唯物主义混淆于唯心主义,认为辩证法是陷阱的错误观点,普列汉诺夫以其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性。〔2〕针对有些人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只包括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看法,普列汉诺夫强调了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2.普列汉诺夫锋利地批判了伯恩施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1〕在论证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时指出,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并不是财富分散而是财富集中、贫富差距扩大的新因素。〔2〕在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他认为经济危机不是导致阶级斗争锋利化的根本原因。〔3〕在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问题上,他指出,不管怎么说,生产力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灭这种生产关系就成为迫切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要让位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普列汉诺夫锋利地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进一步思考。〔1〕在暴力革命问题上,普列汉诺夫认为,由于无产阶级政党不可能预见到无产阶级在争取自己的统治权时所遇到的一切情况,因而它在原那么上不能放弃行动的暴力手段。〔2〕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普列汉诺夫论证了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的必要性。评价:普列汉诺夫在他还是一个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但是,由于他不了解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不了解俄国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思考时,一些理论观点是不彻底的、不科学的。真正对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作出科学分析、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开展的是列宁。5.3列宁对马克思命运的思考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列宁在反对伯恩施坦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中得出的重要结论: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根底和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理论斗争,在斗争中获得开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以下三方面思考: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生命途程的坎坷作了阐释。〔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自己的生命途程中通过战斗来开展自己,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战斗历程,并将这一历程分为两大阶段。〔2〕在第二阶段的斗争中,列宁分别指出修正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方面的“修正〞,说明了修正主义的产生决定于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阶级根源。〔3〕在马克思主义经历的第二个世纪之交途程时,经受着更为壮阔的一幕幕“伟大革命战斗〞。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开展特点作了探析。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开展的重要特征。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了思考。〔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三个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局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局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根底。“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开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开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论证了各种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开展、灭亡的规律。因而,列宁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它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的根底上,在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中,揭示了人类历史开展的趋势及实现这一趋势的主体力量,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局部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那么,政治经济学是哲学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这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贯穿,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列宁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作是“由一整块钢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