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_第1页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_第2页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_第3页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_第4页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山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一、庐山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㈠庐山地质概况1.庐山的地层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顶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各部岩性及其分布如表1所示。表1庐山地层及其分布概要地层单位及代号岩性分布第四系Q全新统Q4黄色砂砾、黄褐色粉砂亚黏土、灰黑色淤泥庐山山下江湖、现代河谷晚更新统Q3上部:棕黄色亚黏土下部:棕黄色土巨砾层庐山上上中更新统Q2网纹红土——砂砾层山上:大较场、王家坡、西谷、山下早更新统Q1浅棕黄色、棕红、灰白色砂砾层、砂层、灰白色砂质黏土层山下白垩系K南雄组砂岩、砂砾岩、砾岩山下二叠系P石灰岩山下石炭系C石灰岩山下泥盆系D上统五通组砂岩、砂砾岩山下志留系S砂质页岩、页岩、长石石英砂岩山下奥陶系O中统汤山组下统仓山组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山下寒武系Є中上统杨柳岗组下统王音铺组泥质灰岩、白云岩震旦系Z西峰寺组下统南沱组石灰岩、硅质岩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凝灰岩中部: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下部:石英粗砂岩东谷〔中谷〕、莲谷、牯峡、女儿城、玉屏峰、西谷、大较场、小天池、五老峰、大月山、虎背岭、大林峰前震旦系A双桥山群片岩、片麻岩、板岩、混合岩九奇峰—仰天坪线南2.庐山的地质构造(见图1和图2)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排列由北向南是:(A)大马颈—虎背岭背斜;(B)牯岭向斜;(C)大月山背斜;(D)三叠泉向斜。不管背斜或向斜均作NE走向。它们奠定了庐山的地质根底。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①莲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正断层。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3.庐山地质发育史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拟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Ⅰ地台褶皱基底发育阶段在前震旦纪(An)时,即距今10亿年前,庐山地区已经下沉,成为滨海及浅海(<200m)环境,沉积了厚约3000m以上的碎屑岩。An末期的吕梁运动,使An地层发生了褶皱、变质和流纹岩喷出,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Ⅱ地台盖层沉积阶段由震旦纪(Z)—二叠纪(P),地壳仍然下沉,海水有时加深,故沉积层中除了碎屑岩外还有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层,共厚约5000m,成为地台的盖层。在此期间,曾经有过二次短暂升起,即晚奥陶纪及志留纪末—中泥盆纪,后者是加里东运动影响所致。Ⅲ地壳上升和褶皱断裂阶段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晚白垩纪(K2)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第三纪(R)喜马拉雅运动时,庐山地区再次全面上升(因而缺失第三纪地层)。Ⅳ地壳急剧上升成山阶段自中更新世(Q2)至现在庐山的新构造运动十清楚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上升证据:⑴从网纹红土的分布高度上看:目前庐山的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古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1200m,上升幅度为500~900m。说明高度800m以上的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⑵分布在1100m左右的古河谷(宽谷)和古谷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⑶由断裂上升而成的断层仍然很明显,高度大(1000m以上),未遭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断层崖的生成时代比拟新近。⑷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它与该山快速上升以及高差大有关系。㈡庐山的地貌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1000m)。山体内图1庐山地区地质简图图2庐山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尚在争议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1.构造地貌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⑴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⑵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⑶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⑷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⑸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m。⑹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⑺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断层构造主要地貌如下:⑴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⑵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2.山地夷平面地貌夷平面在山北分布的高度为1000~1100m左右,生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即地壳上升之前。夷平面的地形起伏和缓,高差不大,有略为高起的岭脊(齐顶)和相对低凹的宽谷(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属古老河谷,谷内发育了Q2红土层,二者均表示为庐山上升前夷平面作用期的产物。夷平面的发育对庐山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开展起着巨大作用。3.河谷地貌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层和向斜构造发育,其流向以日照峰为分水岭,其东流向东北,其西流向西南,少数是横切构造发育的较新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作南东-北西向。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与常态河谷不同,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反而是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⑴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主要有三层:上层:黑色—灰黑色土层,时代全新世。中层:棕黄色砂砾层,时代晚更新世。下层:棕红色砂砾层,时代中更新世。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1300m;七里冲:1100~1250m;东谷、西谷:为900~1100m;小天池:900~1000m;天花井:400m。表示老谷生成后,山体不等量上升的结果。⑵峡谷是第四纪地壳上升时,河流侵蚀复活(回春),河谷下游的河床首先遭到强烈下切而成峡谷。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km范围内,高度下降800m。又如东南侧三叠泉峡谷,它在七里冲—青莲寺谷的下游,深切300~650m,分三级跌水,形成三叠泉瀑布,三级高差共达300多米。又如牯岭窑洼以下的剪刀峡,峡口下降700m。再如锦绣峡谷。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切和溯源侵蚀到达之处,如三叠泉裂点、天桥裂点、芦菱桥裂点。表2庐山的峡谷与宽谷的相对应名称及其间的裂点位置下游峡谷名称轮回裂点位置上游宽谷名称锦绣谷石门涧三叠泉谷天桥芦菱桥三叠泉西谷大校场七里冲综合上述谷地的特点说明:⑴宽谷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它是在地壳稳定时,河流长期侵蚀而成。宽谷形成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庐山上升后,谷地保存在山地上部,仍未受到新的重大侵蚀。⑵峡谷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强烈上升和河流重新下切而成的。它从下游开始发育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⑶从宽谷的高度和峡谷的下切深度说明,庐山上升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南递减。⑷庐山之四周,由于地壳断裂下沉,故产生厚层的Q4沉积,并出现长江河漫滩或湖泊,如九江附近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以及鄱阳湖盆。⑸庐山河流带出的物质出山后,在出口外围堆积成扇形地,这些古扇地受切割后,成为阶地状,约有3级。4.水系及其演变⑴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⑵河流袭夺(三处)1)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是:A.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局部,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B.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第一,裂点上溯不远;第二,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2)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3)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管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⑶其他水体庐山人工湖有芦林湖、如琴湖以及承接黄龙潭、乌龙潭储水的庐山水库,并建成水力发电站,即电站大坝。庐山瀑布分布广泛,著名的有三叠泉、黄岩瀑布等。与瀑布相关的还有许多深潭,著名的有黄龙潭、乌龙潭、青玉峡、碧龙潭等。此外,由流水侵蚀、塑造,山上山下沟谷发育,溪流众多。它们与瀑布、深潭、人工湖共同组成庐山水文网。5.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问题的提出:1947年李四光先生在专著《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它们是:鄱阳期(Q1)、大姑期(Q2)和庐山期(Q3),证据是:⑴冰蚀地貌1)冰斗:如大坳冰斗、五乳寺冰斗、鼓子寨冰斗等。2)冰川谷:如大校场、王家坡、七里冲冰川谷。3)羊背石:如白石嘴的羊背石。4)冰窖:如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等。⑵冰碛地貌1)终碛垄:在山下东侧的高垅、新桥一带;在山上的王家坡、莲花寺谷内。2)侧碛:如裁缝岭侧碛。3)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质疑: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庐山是否出现过冰川及冰川地貌等问题,提出不少质疑。例如关于冰斗与冰蚀盆地的区别,冰川谷与向斜谷和次成谷的区别,冰碛地貌与泥石流、洪积地貌的区别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分析以外,还需与古气候学及古植物学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㈢庐山的气候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色。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拟,又具有山地气候特色。庐山年太阳辐射能比拟丰富,如南昌为4676.15MJ/㎡,而在海拔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4MJ/㎡。⑴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牯岭年平均气温11.5℃,而山下平原地区的星子、九江分别为17.3℃和17.2℃,牯岭1月平均气温为-0.1℃,而星子、九江分别为4.6℃和4.4℃。牯岭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地区低约5℃。牯岭7月平均气温为22.6℃,而星子、九江分别为29.3℃和29.6℃,牯岭比山下的星子、九江低约7℃。牯岭极端最低气温-16.8℃,早晚气温常在20.0℃左右,很少超过25.0℃。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0℃。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山上气候显得凉爽宜人。⑵庐山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牯岭平均年降水量1833.5mm,1970年为2359.4mm,1954在庐山植物园测得3362.6mm。而山下的星子、九江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1344.7mm和1300.0mm,分别比山上少488.4mm和533.5mm。但庐山各月降水分配并不均匀,3~9月各月降水量均在100mm以上,其中4~6月均在200~300mm,雨季3个月左右,降水总量773.1mm,占全年降水量的42.1%,12~3月降水量214.8mm,仅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1.7%,表示庐山气候的季风特色。庐山阴雨日数比山下平原要多,牯岭>0.1mm雨日多年平均为167.7天,而山下的星子、九江为138天左右。⑶庐山相对湿度山下山上也有差异牯岭年相对湿度为78%,星子、九江分别为75%和77%。庐山雾日较多,牯岭全年雾日平均为188.1天,最多的1961年有221天,最少的1963年也有158天。黄山光明顶全年有雾日多达255.7天,可见庐山不是雾日最多的地方。⑷庐山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差异假设按我国采用日平均温度≥10℃持续期间累计值〔活动积温∑t≥10℃〕来确定,即以热带∑t≥10℃为8000~9000℃;亚热带∑t≥10℃为4500~8000℃;暖温带为∑t≥10℃为3400~4500℃的标准划分,庐山东南坡麓的星子∑t≥10℃为5450.6℃,西北坡麓的九江∑t≥10℃为5399.8℃,那么庐山山麓符合亚热带标准;牯岭∑t≥10℃为3295.5℃,虽不到暖温带标准低限,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不同水平气候带的分异,高原、山地积温的有效性比平原要大,假设以∑t≥10℃3200℃定为暖温带标准低限为合理的话,那么庐山至少存在两个热量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假设按海拔升高100m,≥10℃活动积温值递减200℃计,庐山南坡的亚热带上限约在550~600m,北坡约在500m,大约在1250m以上为温带。㈣庐山的土壤1.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根底,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由于庐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因此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从而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仰天坪一带,地形平缓,地面相对低洼处,因排水不畅,多喜湿沼泽植被,普遍发生沼泽化的过程,从而发育着山地沼泽土。在江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本区成土母质类型多种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却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局部逐渐增加。在湖滨及河谷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其上发育的土壤组成物质较细,土层较厚,第四纪风积母质分布也较广泛。庐山海拔900~1200m处,广泛分布着网纹红土母质,其SiO2/Al2O3在2.0~2.3之间,SiO2/Al2O3在1.10~1.86之间,它们与山下及江西其他地区红壤的硅铝比率和硅铝铁比率根本一致,而目前海拔900~1200m处,已是山地黄棕壤分布的地区,网纹红土已残存成为现代土壤的母质。2.主要土壤类型⑴红壤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现以白鹿洞北,海拔200m处,马尾松林中花岗岩残积风化的母质上发育的红壤为例。其剖南特征如下:0~8cm(A11)浅灰棕色,砂质壤黏土,粒状至屑状,结持力松散。逐渐向A12层过渡。8~35cm(A12)浅红色,壤黏土,粒状,结持力松散,过渡明显。35~80cm(B)棕红色,砂质壤黏土,块状,结持力较松,过渡较明显。80~100cm(C)棕红色,夹少量黄色斑点,砂质壤黏土,块状,夹有岩石碎屑,接近基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表3),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表3红壤的颗粒分析深度/cm层次粉砂0.05~0.005mm黏粒局部<5um<2um<1um0~88~3535~8080~100A11A12BC14.2134.8121.6721.4039.0731.9632.8630.1232.6127.95~27.4328.9218.1826.1524.13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在1.5%以下。土壤的代换量不高(每百克土为7~8mg当量);土壤吸收复合体高度不饱和,土壤pH值差异不大,土壤呈强酸性反响,硬度主要由活性铝引起。红壤黏粒局部的化学组成特征是:黏粒中铁、铝三氧化物(三水铝矿和针铁矿)的含量较高,红壤硅铁铝率的变化范围在1.86~1.95之间,其硅铝率在在2.25~2.42之间,各层间的硅铁铝率、硅铝率和硅铁率比拟一致,黏土组成以结晶不良的高岭石为主,同时,还含有水云母、石英等。⑵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拟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黏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800)m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m左右,两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以观音桥东,海拔为250m的第四纪风积母质上发育的黄壤为例,其剖面特征如下:0~12cm(A11)浅灰黄色,粉砂黏壤,屑状到粒状,结持力较松,根系很多,过渡明显。12~45cm(A12)浅黄色,粉砂黏壤,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较紧实,有少量铁锰结核,根系较少,过渡不明显。45~75cm(B)浅黄色,少量灰色斑点,粉砂黏壤,块状,结持力较紧实,含少量铁锰结核。75~100cm(BC1)黄色带棕红色斑点,壤黏土,块状,结持力紧实,少量铁锰结核。山地黄壤以水电站、黄龙寺至庐林大桥一带为典型,现以庐林大桥附近海拔约1000m的第四纪风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山地黄壤为例,其剖面特征如下:0~8cm(A11)浅灰黄,壤黏土,黏状,结持力较松,根系较多,逐渐过渡。8~25cm(A12)浅黄带灰色,少量棕红色斑点,壤黏土,小快状,结持力稍紧,少量碎屑和少而小的铁子,过渡较明显。25~48cm(B)浅黄带少量棕色斑点,壤黏土,块状,结持力紧实,有少量的铁子。48~110cm(BC)浅棕红色,黏土,块状了,结持力紧实。根据剖面采样分析(分析工程同红壤)可知:1)黄壤和山地黄壤小于5um的黏粒,下层比上层含量要高,山地黄壤尤为显著。这可能是黏粒下移,或是母质本身性质所致,也可能是表层受到侵蚀,以致黏粒含量较少。2)黄壤和山地黄壤的根本性状是:黄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有机质含量仅1.5%左右,山地黄壤有机质可达3%左右。这是由于海拔较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植被保存较好,盖度较大的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8%,山地黄壤表层全氮量(0.181%)较黄壤(0.08%)为高,黄壤和山地黄壤的水解性酸和代换性酸量大致相同,代换量均较低,代换性盐基也很少,所以盐基饱和度非常低。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和受土壤吸收性复合体的数量及性质影响的结果。3)黄壤和山地黄壤均呈酸性反响,pH值差异不大,酸度主要由活性铝所致,黄壤和山地黄壤的硅铁铝率较红壤为大,但不规那么,从胶体差热分析资料可知,黄壤和山地黄壤中高岭石的含量都有所减少。4)黄壤与山地黄壤其富铝化程度与红壤相近或略低。由于黄壤受局部低洼地影响,排水不良,而山地黄壤所处海拔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它们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其自然含水量及吸湿水含量均较红壤为高。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以及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岩石风化强烈,原生矿物〔铝硅酸盐〕遭受破坏,产生游离的硅、铁、铝的氧化物,其中氧化铁与氧化铝便与水结合,形成含水的铁铝矿物,使土壤呈黄色。⑶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m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海拔1100m左右的土坝岭北,第四纪风积物上发育的山地黄棕壤为例:0~14cm(A11)深灰色,壤质黏土,碎屑状到细粒状,结持力十分松散,根系多。14~22cm(A12)深棕灰色,粉砂质黏土,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松散,根系较多。22~3cm(B)黄棕色,粉砂质黏土,小块状,较紧实,有少量坡积石块,根系少。38~68cm(BC)黄棕色,粉砂质黏壤土,块状,多碎石块。剖面采样分析结果说明:1)山地黄棕壤粉砂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不及山地黄壤明显。这与其所处地形部位较高,气候较冷湿,风化作用较弱有关。但黏粒(特别是<1um)仍有一定含量,说明山地黄棕壤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的分解与次生矿物的化学作用,有一定强度。2)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响,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甚至底层含量相当红壤、黄壤表层的含量,C/N较宽,说明山地黄棕壤,随气候的冷湿,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减缓,形成的腐殖质类型与上述土壤不尽相同,水解性酸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明显降低,代换量不高,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0%以上。3)土壤酸度以活性铝为主。从差热分析曲线看,山地黄棕壤可能不含高岭石类矿物,但可能含有某些蒙脱石类矿物,无定形物质也比黄壤、山地黄壤少。矿物遭受分解、破坏程度不如山地黄壤那么强烈。⑷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以大汉阳峰顶以下约60m,母质为风积黄土状物质,植被为灌丛草类,坡度较平缓部位的剖面为例:0~2cm(A0)半腐烂夹有未腐烂枯枝落叶层,土壤成分很少,黑灰色。2~16cm(A11)深棕灰色,壤质黏土,屑状至细粒状,疏松、根系很多。16~32cm(AB)浅灰棕色,粉砂质黏土,粒状至团块状,较紧实,根系较上层少,但粗根多。32~65cm(B)棕色,粉砂质黏土,小块状或小核块状,少许主根。65~95cm(BC)黄棕色,粉砂质黏土,块状或核块状,近于母质层。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黏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响,土壤代换量不高,吸收复合体不饱和;代换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土壤为多。⑸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曾分布在大月山一带,现在由于利用,已逐渐减少。其剖面特征概述如下:0~27cm(A11)浅黄色,壤黏土至黏土,碎屑状至细粒状,结持力松散,根多。27~48cm(A12)浅黄灰色,黏壤土至粉砂黏土,碎屑状至粒状,结持力较紧,根少。48~105cm(AB)浅灰黄色,黏壤土至粉砂黏土,块状,紧实,接近基岩。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拟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管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剖面采样分析数据说明:1)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黏粒含量均较高,特别是表层,随深度增加,黏粒下降,这可能与表层矿物黏化过程相当快有关.但<1um的黏粒含量,除表层之外,均较其他土壤偏低。2)山地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可与草原地带的黑钙土相比,随深度的增加,有机质明显减少,但到50cm处,其含量约为6%,至100cm以下约为3.5%。有机质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生物有机质积累过程大于分解过程所致。渗漏水的渗滤及腐殖质的酸性都能促进腐殖质渗入土层深处。因有机质和腐殖质的作用,使土壤具有良好粒状结构。3)土壤呈酸性反响,活性铝含量较前述土壤为低,水解性酸较高,但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不高,但不规那么,代换量较本区其他土类均高,其饱和度较低,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5%~90%以上。4)胶体硅铝率、硅铁铝率较大。具有相当高的水解性酸和相对低的代换性酸的草甸土,有一定高的潜酸差(C-d)和潜酸比(C/d)值,这是该土的独特性质。⑹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例如仰天坪、大校场一带。现以大校场的山地沼泽土为例,其剖面特点如下:0~12cm(A11)浅灰黑色,腐殖质黏土至粉砂黏土,粒状,根多。12~24cm(A12)深灰色,腐殖质粉砂黏土,粒状,根多。24~52cm(BC)浅蓝灰色,粉砂黏壤土,块状,有锈斑、锈痕。剖面采样分析结果说明:1)该土类粉砂粒含量较高,黏粒也有一定的含量,这可能与地下水位较高、水溶性较强有关。2)该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有机质含量急剧低。由于该土受到生物环境条件的限制,表层尚缺乏以形成深厚的泥炭,从C/N比也可以反映出来:该土的C/N比与本区其他土壤类似,比值较小,这说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程度较强,而且其分解的初期相当迅速。3)土壤呈酸性反响,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量相当高,近于或稍高于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4)表土的代换量仅次于山地草甸土,代换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饱和度很低,吸收性复合体高度不饱和,胶体硅铁铝率、硅铝率比其他土类均高,三氧化二铁含量最低。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山地由于海拔的增加,土壤形成的生物、气候条件产生相应地变化,致使土壤形成的类型和分布产生垂直变化的现象。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拟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海拔400~900(800)m,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发育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海拔900(800)~1100(1200)m,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形成山地沼泽土。由于坡向不同,影响到各个土壤带分布的高度。如山地黄壤在南坡分布的上限在海拔900m左右;而在北坡的上限只达海拔800m左右。山地黄棕壤的下限与山地棕壤带的下限也有类似的情况,其界限,南坡高于北坡约100m左右。从湿润程度来看,南、北坡差异不大,均属于湿润型,但从热量条件来看,南坡向阳,北坡背阴,同一海拔高度,南北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南坡高于北坡。㈤庐山的植被1.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带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拟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⑴山地常绿阔叶林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山地的延伸局部。分布于海拔700m〔西北坡〕或800m〔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在3%以下,土壤呈强酸性反响,pH值4.5-5.5。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目前仅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涧、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等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根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有樟树(Cinnamomumcamphora)、苦槠(Castanopsisscleropylla)、甜槠(C.eyrei)、大叶锥栗(C.tibetana)、青栲(Cyo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青冈栎(C.glauca)、小叶青冈栎(C.glauca-var.gracilis)、石栎(Lithocarpusglabra)、白楠(Phocbeneurantha)、紫楠(P.sheoreri)、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木荷(Schimasuperba)、杨桐(Cleyerajapokica)等。林中上层也往往混有少数的落叶树种,如枫香(Liquidambartaiwaniana)、锥栗(Castanehenryi)、枹栎(Quercusglandulifera)等。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继木(Loropetalumchinense)、箬竹(Indocalamustessellatus)、细齿木柃(Euryanitida)、尖叶茶(Camelliscuspidata)、乌饭树(Vacciniumbacteatum)、牡荆(Vitemregundo)、天台乌药(Linderastrychnifolia)等。草本层主要有芒箕(Dicranopterisdichotoma)、狗脊(Woodwardiajaponica)、里白(Hicriopterisglauca)等蕨类植物。以及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禾叶土麦冬(Liriopegraminifolia)等耐阴性草本。由于本带所处海拔低,其基部与农业地区相连,人类活动频繁,常绿阔叶林破坏十分严重,仅保存在寺院、沟谷以及陡峭的山坡上,其余的或被开垦为梯田,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或次生演替为灌丛和草丛,或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毛竹(Phyllostachyapubescens)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所代替。这些次生林中,至今还散生着生长良好的樟树、苦槠、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种。尤其在白鹿洞附近的马尾松林中,林下几乎全为这些常绿树种,说明群落正朝着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⑵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700m或800m至1000m〔西北坡〕或1100m〔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类型,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可达8%左右,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响,pH值5-6。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目前仅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明耻桥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群落的主要种类成分,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青拷、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浙江桂(C.chekiangense)、细叶香桂(C.chingii)、白楠等,通常位于乔木层的第二亚层。落叶树种有锥栗、短柄枹树(Querousglanduliferavar.brevipetiolata)、麻栎(Q.acutissima)、四照花(Dendrobenthamiakousavar.chinensis)、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corymbosa)、糯米椴(Tiliahenryana)、青榨槭(Acerdavidii)等,一般位于乔木层的第一亚层。偶见杉木,黄山松(Pinushwangshanensis)等针叶树散生其间。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细齿叶柃、钩樟(Linderaumbellata)、红脉钩樟(L.rubronervia)、山鸡椒(Litseacubeba)、老鼠矢(Symplocosstellaris)等。草本层那么以淡竹叶、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珠芽景天(Sedumbulbiferum)等为主。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地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林、日本柳杉(Cryptomeriajaponicum)林、柳杉(C.chinensis)林、扁柏(Chamaecyparisobtusa)林等针叶林,或为次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⑶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在海拔1000m或1100m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呈微酸性反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有四照花、灯台树、短柄枹树、锥栗、茅栗(Castaneasequinii)、小叶白辛树、庐山椴(Tiliabreviradiata)、糯米椴、青榨槭、石灰树(Sorbusfolgneri)、山槐(Albisziakalkora)等。灌木层的主要树种有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ii)、满山红(R.mariesii)、中华腊瓣花(Corylopsissinensis)、山橿(Linderareflexa)、小叶石楠(Photiniaparoifolia)、美丽胡枝子(Lespedezaformosa)、野珠兰(Spiraeachinensis)等。草本层那么以大油芒(Spodiopogomsibiricus)、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setosa)、芒(Msicanthussinnensis)等为主。本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还分布着面积较大的黄山松林,以及日本柳杉林、柳杉林等针叶林。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地段,那么为次生山地灌丛或草甸所占据。2.关于庐山植被垂直分带的讨论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m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外,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来了许多困难。这里根据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划分原那么,提出以下见解,供实习讨论。⑴有的学者把庐山海拔1200m以上划为灌木林带,是基于这里分布着以映山红、满山红和茅栗等为主的灌木群落。从植被演替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灌木群落应是原来的落叶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类型,这一演替过程在局部保存较好的坡地上表现得十分清楚,而且,灌丛下发育的土壤普遍具有明显的森林土壤的特征,也说明灌丛形成之前的原始植被是森林植被。其次,庐山的五老峰、大月山、大汉阳峰等地,现今多为人工植被所覆盖,亦是这带原为森林植被的最有力证据,因此,在划分山地植被垂直带时,不能仅仅以现状植被作为划分的依据,而应注重植被的历史开展,尽可能地复原植被。⑵庐山的黄山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或850m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m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有的学者把海拔1250m或1300m以上划分为山地针叶林带,有的那么以为在海拔1000m~1200m之间,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树组成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这里从下述几个方面讨论黄山松林在垂直带谱中的位置问题,从而把黄山松林归属于山地落叶阔叶林带。1)黄山松林属温性针叶林,在庐山山地上部占据优势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势必向落叶阔叶林方向民展。因此,黄山松林不宜作为划分垂直带的主要依据。2)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山地针叶林带是指由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所组成的植被带。黄山松林属温性针叶林,庐山又无由寒温性针叶树种组成的寒温性针叶林,故不存在山地针叶林带。3)黄山松与短柄枹树、锥栗等落叶乔木树种所构成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庐山仅小面积地存在,根本不构成一个垂直带。且这种混交群落正处于一个演替阶段,即由黄山松林向落叶阔叶林演替的中间阶段,从群落乔木层的种类组成、生长状态和群落动态等方面都证实了这一演替过程。二、实习路线及观察的主要内容根据庐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实习目的和要求,设定如下路线及观察点供参考。㈠牯岭气象站-剪刀峡-望江亭-小天池-王家坡-莲谷1.目的要求⑴对照地质和地形图,了解牯岭一带的地地理位置和初步了解庐山北部五岭四谷的地形大势。介绍庐山地质地形的情况,主要地层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⑵分析剪刀峡谷地、窑洼冰窖、小天池等地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其原因。了解东谷、莲谷及王家坡谷地三者在构造上的关系,南沱组地层及其岩性。了解莲谷的侵蚀地貌形态和谷底堆积物的性质及其原因。⑶观察王家坡一带的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特征及其原因。⑷油库、莲谷、公路旁山坡上的埋藏土壤剖面、莲谷口的土壤发育、了解山地土壤形成的根本特征。⑸远眺庐山北麓及长江河谷地貌的地形大势。⑹素描剪刀峡谷地。2.观测点及内容⑴牯岭气象站①牯岭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名和地理位置。②地质根底:a.结合地质构造图,了解震旦系南沱组地层及其分布情况;b.大月山背斜,东谷向斜〔牯岭向斜的西南段〕,虎背岭背斜;c.测量并认识牯牛岭的地层产状及其岩性特征;③主要地貌类型,山岭、谷地、剥夷面。⑵月照松林附近①比拟东谷与西谷的地貌特征。②观察由风化侵蚀形成的基岩松动、变位及重叠石现象。⑶望江亭①窑洼的形态特征及形成。②剪刀峡的形态特征与成因。⑷小天池①小天池洼地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②小天池垭口的成因。⑸莲谷水库①谷地的形态及其成因。②认识谷底堆积物的沉积结构,岩性特征并测量砾石的产状及大小。③区分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特征。④分析日照峰的形成与东谷、莲谷、王家坡谷地等三谷分开的原因。⑹莲谷口①观察白沙河谷地、莲谷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②观察王家坡谷地的形态特征,并论证它的成因。③简单素描王家坡谷地。④大坳冰斗。⑤遥望高垅、姑塘一带的湖滨地貌。⑺茶厂东①观察裁缝岭堆积物的结构及岩性特征,测量砾石的产状和大小。②作剖面图。⑻上述观测点以东①观察庐山冰期的终碛垅地貌。②观察组成终碛的堆积物结构、岩性及砾石的性质〔岩性、产状、大小等〕,并与裁缝岭堆积物做比拟。⑼王家坡谷地瀑布附近①观察现代山区河流河床地貌特征及水文特征。②认识组成河床的岩性。③观察、分析河流发育的地貌特征部位及其原因。3.讨论与思考⑴试分析王家坡一带岭谷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成因。⑵试分析:虎背岭、大寨脑、西谷、窑洼、小天池谷地以及日照峰、牯牛岭等与构造的关系及原因。㈡牯岭-西谷-锦绣谷-虎背岭-仙人洞-龙首崖1.目的要求⑴了解庐山西麓及长江沿岸地貌大势。⑵了解西谷、仙人洞、龙首崖一带的地层、产状、岩性,分析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⑶观察天桥裂点上下谷地纵横剖面的变化,分析天桥河流袭夺的原因。⑷塔状地形,仙人洞成因、幼年谷。⑸西谷西北侧,测量地层坡度、坡向、走向等要素,分析坡面的稳定性。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特征以及针、阔叶混交林的立地条件。2.观测点与内容⑴庐山中学附近①观察第四纪堆积物的组构特征,并测制沉积物剖面图。②鉴定“冰桌〞的岩性,测量“冰桌〞形态,分析成因。⑵花径西谷次成谷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过程。⑶天桥①测量地层,认识岩性,观察滑坡现象。②天桥裂点上下谷地纵横剖面的比拟。③观察河流袭夺地貌的标志证据及原因。⑷虎背岭①虎背岭与牯牛岭刃脊生态环境特征的异同,植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生物风化作用。②仙人洞公路两侧的针、阔叶混交林的立地条件。⑸锦绣谷①锦绣谷发育的地质构造条件及发育过程。②观察地层产状、岩性、构造,并分析塔状地形的成因。③观察断层地貌及虎背岭上部的逆掩推覆构造现象。⑹仙人洞①观察仙人洞的成因及其与岩性的关系。②望庐山西麓地貌。③仙人洞泉的观察,分析泉水出露的地质、地貌条件及泉的特征。⑺龙首崖①天池山的古夷平面与石门涧左侧夷平面的比拟。②石门涧谷地的发育特征。③铁船峰北坡的冰坡。④石门涧谷地左岸的断层地貌。⑤龙首崖附近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特征,旗形树冠;庐山茶园。3.讨论与思考⑴比拟锦绣谷、石门涧与三叠泉谷地的异同,说明其原因。⑵比照西谷、大校场谷地的异同,说明其原因。⑶试分析庐山北部窄岭宽谷相间的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㈢牯岭-汉口峡-大月山-芦林盆地1.目的要求⑴庐林湖的形成。⑵鸟瞰庐山北部山地全貌,了解南沱组地层,认识岩性、构造与地貌的关系,背斜山〔大月山〕、次成谷〔大校场〕,分析大校场U谷的形态特征及成因以及汉口峡河流袭夺等地貌现象。⑶观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的根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2.观测点与观测内容⑴汉口峡①大月山、大校场〔厂〕、女儿城、东谷和牯牛岭的地质根底与地貌发育的关系。②大校场〔厂〕U谷及汉口峡的形态特征与成因,以及东谷地貌的发育特征。③河流袭夺〔汉口峡河流袭夺大校场上段的河流〕,和风口附近的水库建设。④观察山地草甸土的根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⑵大月山西南段山脊上①周围的地名及地理位置,地层与地质构造概况〔了解大月山背斜向西南倾伏,东谷向斜向东北翘起,虎背岭背斜西北翼断层下降,青莲寺向斜,五老峰背斜东南翼断落,断层崖,及出露的地层〕,结合实际熟悉地质、地形图。②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褶曲构造地区岭谷地貌,循长石石英沙岩及石英沙岩发育的次成谷及次成山,分析它们的形态特征及成因〕。③观察山地棕壤的根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⑶青莲谷上段①组成青莲寺谷地的地层和构造部位,及其与谷地发育的关系。②青莲寺U谷及谷底堆积物的成因分析。⑷芦林盆地①大校场〔厂〕谷口堆积物的成因分析,作剖面图。②芦林盆地的地质根底及芦林湖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石门涧河流上溯至芦林,蒋庐桥裂点的成因。③庐山博物馆地形模型的参观,了解庐山地区地形大势及水系概况,试绘制水系示意图。3.讨论与思考⑴比拟王家坡、大校场〔厂〕、七里冲、莲谷等谷地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⑵比拟大月山水库、庐林湖和将军坝水库建库条件的异同。㈣月照松林-东谷-大校场-含鄱口-植物园1.目的要求⑴西谷针叶、阔叶混交林特征及其成因。⑵黄山松林特征。了解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⑶通过对东谷落叶阔叶林过行样地调查,了解落叶阔叶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认识该群落的主要代表种类。⑷参观庐山植物园,识别庐山地区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和引种栽培植物;认识庐山特有的和我国及世界珍稀树种40种。⑸观察黄山松林、山地灌丛和三逸乡落叶阔叶林,认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演替规律。⑹观察女儿城的形态并分析其成因。观察柳杉林,了解柳杉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⑺含鄱岭刃脊、九奇峰、犁头尖角峰。2.观测点及内容⑴西谷西谷主要植物群落原为落叶阔叶林,由于受人为影响较大,现存植被多属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庐山常见的落叶阔叶树种为主,花径有栽培花卉。⑵月照松林月照松林位于牯牛岭脊部,由黄山松林组成,林下有多种常绿和落叶灌木。由于地形影响植物组合,因而在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群落自谷底至山脊呈有规律分布。观察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⑶东谷对东谷落叶阔叶林进行样了调查,了解落叶阔叶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认识该群落的主要代表种类。⑷女儿城观察女儿城的形态并分析其成因。⑸大校场观察柳杉林,了解柳杉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⑹庐山植物园参观庐山植物园,识别庐山地区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和引种栽培植物;观察黄山松林、山地灌丛和三逸乡落叶阔叶林,认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演替规律。要求认识庐山特有的和我国及世界珍稀树种40种。⑺含鄱口观察含鄱岭刃脊、九奇峰、犁头尖角峰,远眺鄱阳湖。3.讨论与思考⑴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⑵简述庐山植物园园址选择条件与植被分布的关系。⑶运用自然地理知识解释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词。㈤五老峰-七里冲-三叠泉1.目的与要求⑴理解岭谷与褶曲构造发育的关系。分析新构造运动对河谷发育的影响。⑵观察三叠泉的岩性及成因构造等的关系。⑶认识宽谷与峡谷的根本特征及其成因。2.观测点与观测内容⑴五老峰观测五老峰北坡的组成岩层,产状要素与坡面发育特征。五老峰断层崖。⑵青莲寺青莲寺U谷的形态特征和成因。青莲寺谷底块砾堆积物的剖面结构特征及其岩性特征。观察比拟大月山南坡、五老峰北坡的坡面发育特征。⑶三叠泉三叠泉谷地的形态特征、分析河流流向与岩性、断层、节理及新构造上升运动的关系。三叠泉一带河流溯源侵蚀现象。三叠泉一带的夷平面与断层地貌。3.讨论与思考⑴分析、比照青莲寺宽谷段,青莲寺至三叠泉窄谷段两段谷地的纵横剖面发育特征及其成因。⑵分析三叠泉三级构造台坡的成因⑶分析青莲寺附近巨大块砾的产生及运移堆积过程。⑷通过对石门涧、东谷、西谷、三叠泉等的观察,从河谷形态、比降、晴雨天水情变化、河床组成、泥沙粒径等方面分析庐山河道的特点。瀑布分布的规律及构造、岩性、地壳运动的关系。三、实习要求及考核㈠实习要求实习结束时,每个同学应独立完成一份有实际观察资料为依据的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几局部:1.题目:应表达实习的根本内容,前面要求冠以实习地区的名称。2.前言:简述自然地理概况,研究简史,本次实习目的和过程。3.正文:包括地层与地质构造,地貌外营力与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4.结论:全面概要地总结实习的主要成果,提出实习过程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归纳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附图: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图,实习路线及实习观察点的分布图,实测剖面图,各类自然地理现象的素描图或照片。㈡实习效果的考核地理调查是沿路线进行,在各条路线上布有假设干个观察点,通过在点上的观察、点的联结和比拟完成该线的内容,线的联网就构成区域性概况,通过眼的实景观察、地形图及航片与实景对照、摄影、画景、远眺、推测、理论的应用、记录、画草图等多种形式实现全景观察和分析研究。野外的考核有如下的内容:1.地形图应用:在山顶和谷底的定位;高程判定;山顶和谷地形态判定;路线和观察点判定;填图。2.海拔仪、地质罗盘、风向仪等仪器使用。3.岩石类型和性态判定;构造类型和成因分析以及其与地貌的关系。4.土壤类型和性态。5.植物〔典型乔、灌、草〕识别。四、庐山地理研究论文精选1庐山地形的初步研究任美锷〔南京大学〕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约13km处,兀立在鄱阳湖西北,主峰海拔1473m,高出附近平原约1400多米,为江南名山之一。1933年,李四光教授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冰川遗迹,1937年完成他的《冰期之庐山》名著〔1947年出版〕,从此以后,庐山便成为我国研究冰川地形的典型区域之一。1951年5月,南京大学地理系同学由马溶之教授和著者领队,前往庐山作土壤和地形的实习,同行者尚有地质调查所于天仁同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祁延平和汪安球两位同志以及南大地理系文振旺和刘振中同志。我们于5月5日离开南京,5月31日返回南京,在庐山及其邻近地区工作时间共11天。因为时间的短促,我们所到的地方不多,观察也不够深入,不过有几点可以补充庐山地形的知识,所以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以求教于国内的地形工作者。一、地质根底庐山是一个由断层作用而上升的块状山(blockmountain)。构成山岭的岩层很复杂,主要为震旦纪和五台纪的变质岩,但在汉阳峰一带,那么有许多火成岩侵入体。关于庐山的地质情况,李四光教授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变质岩系包括许多不同的岩层,主要有牯牛岭层、大月山粗砂岩、仰天坪页岩、匡顶板岩和片麻岩等,它们抵抗风化的力量差异很大,再加以褶皱的影响,因此造成了各种很不相同的地形。在庐山,岩石和构造对地形的影响,表现得特别清楚。牯牛岭层主要分布在牯岭附近,包括两种不同的岩层,即(i)女儿城砂岩和(ii)砂质页岩与千枚岩。它们往往交互成岩,其中女儿城砂岩较为坚硬,页岩和千枚岩那么较为软弱。在褶皱地带,女儿城砂岩往往凸起成山,页岩和千枚岩那么被侵蚀成为次成谷地。例如,小天池附近的谷地,就是这样造成的。大校场谷地居大月山背斜的西北翼,这里的地层大致向西北倾斜,自下至上为大月山粗砂岩、页岩和千枚岩与女儿城砂岩,因差异侵蚀的结果,页岩和千枚岩发育为大校场次成谷地,而粗砂岩和砂岩那么耸起为山,即大月山和女儿城。牯岭镇位于大月山西北的一个向斜中,这里的岩层是砂岩及千枚岩交互成层,页岩和千枚岩被蚀成中谷、西谷和窑洼等谷地,砂岩那么凸立为牯牛岭、猴子岭等小山。在中谷与西谷之间,砂岩向东南倾斜54°,因此,次成山成为猪背岭。岭上的道路两旁,种了很多黄山松,称为松树路,是牯岭附近著名的风景之一。在大天池和佛手岩一带,女儿城砂岩因断层的关系,成为极陡的崖壁。著名的仙人洞那么在女儿城砂岩夹有页岩和千枚岩的岩壁中,这里,岩层倾角很小,几成水平,侵蚀作用把软弱的页岩和千枚岩很快蚀去,因此,形成岩洞。大月山粗砂岩多由粗粒石英加以矽质结合而成,非常坚硬。在庐山,都成为高大山岭,悬崖峭壁。在五老峰一带,粗砂岩向西北倾斜约20多度,形成了显著的单面山地形。在东南一面,受断层影响,为极高峻的悬崖,西北一面的倾向坡〔dipslope〕,坡斜平缓。在五老峰悬崖的陡坡上,溪流向源侵蚀很快,在假设干地方,已切到悬崖顶部,造成显著的垭口,如狮子口等;从大月山顶上望去,这些垭口非常清楚。将来溪流循着垭口方向切割,七里冲的河流便要被其劫夺了。大月山粗砂岩和女儿城砂岩中,节理很多,凡岩层倾斜较平的地方,节理几乎直立,尤其是在大断层地带,溪流切割成为深邃的峡谷,峡谷的谷底上,常有宝塔状的孤峰,孤峰使峡谷和峭壁的风景格外奇险壮观,它们就是溪流循着岩层的节理切割而成的。仰天坪页岩是一种破碎很强烈的砂质页岩,质地软弱,在仰天坪以南,常成为浑圆的山峰,与片麻岩或大月山粗砂岩所造成的峻巍山岭大不相同,这大概是由于风化作用沿着侵入体的外表进行,火成岩外表层层剥落,所以就成为圆顶的山峰。站在大汉阳峰的最高点向东南眺望,附近尽是圆顶的山峰,山上疏疏落落地长着苍老的黄山松,景色别具一格。二、冰川地形的讨论庐山在第四纪时,曾经有过冰川,目前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物都非常显著,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庐山冰川侵蚀的数量问题,换句话说,庐山的U形谷、冰斗、悬谷等地形主要是由冰川侵蚀造成的呢?还是主要由流水和风化作用造成?还是冰川仅把原来地形略微加以改变?作者的观察,认为后者较符合事实。研究冰蚀地形,必须与河流和风化作用所造成的地形联系比拟来看。现在的某一种地形,是由多种营力造成的,我们决不能把某一种营力〔例如,冰川作用〕孤立地来观察。庐山的地形处处显示,河流上游的地形发育原就已达壮年阶段,山上的U形谷、冰斗等都是冰川在原有河谷的根底上,加以修饰而成的。为什么我们认为河流上游原来已达壮年呢?这可以从河流的纵剖面和横剖面来加以证明。在纵剖面上,庐山的河流在下游几乎都是幽深狭窄的峡谷,河旁少平地,也少耕地和房屋。但到上游,那么谷地较宽,可以耕种,庐山山区的房屋几乎都分布在上游的宽谷里。这种宽广的壮年的上游谷地,与狭窄的幼年的下游峡谷,成为极明显的比照。两者相交的地方,河流纵剖面的坡度突然改变,成为显著的裂点(knickpoint),例如石门涧在四野﹡子弟学校和茭芦桥以下,坡度极陡,峡谷深,河旁山岭高出谷底的相对高度多在400m以上,但在子弟学校以上,其相对高度一般不过100多米。从子弟学校到石门涧出山的地方,相距4.5km,高差约达820m,即河流纵剖面的比降为18%。反之,从子弟学校到庐山管理局,距离1.4km,高差110m,即比降仅7%。站在茭芦桥上眺望,桥以下是陡峭的

峡谷,水流湍急,成为瀑布;桥以上那么为平广的芦林盆地,水流潺缓,宛然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地貌。子弟学校和茭芦桥就是石门涧主流和支流的裂点所在。这种上游壮年、下游幼年的地形,在庐山的许多河流上都可以看到,如西谷的河流,窑洼的溪流,都有这种情况。仰天坪以南,页岩和板岩成为许多馒头形的小丘,溪流蜿蜒曲折于其间,流势平缓,但仰天坪以北,那么峡谷深邃,地形完全不同。大汉阳峰北面的筲箕洼是庐山垅河流的上游,谷地平宽,但其下的庐山垅谷地,那么切割极深,相对高度至少在400m。又如三叠泉为庐山胜景之一,峡谷陡峭,瀑布高约300多米,但其上游的七里冲那么是一个宽平的谷地。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庐山在断层没有发生以前,山上的河流已循向斜构造或软弱岩层而发育,成为壮年或壮年初期的谷地。后来山地因断层上升,河流的下游迅速向下切割,造成幼年期的深邃峡谷,并迅速向源侵蚀,把峡谷逐渐向上游推进,破坏原来的壮年谷地。只有在向源侵蚀还没有到达的地方〔即裂点以上〕,壮年谷地保存较为完好。在峡谷两旁,我们有时也可见原来的壮年谷地残留在峡谷以上,成为小块的台地。例如在石门涧的庐山垅,可看到这种台地。这种台地的形成并不是由于构造的关系,如大天池寺和天池塔,都位于一块宽平的台地上,这台地就是切平倾角40°的女儿城砂岩和千枚岩而造成的。用冰川侵蚀来解释山上这些壮年谷地也是不够的。冰川无疑曾经侵蚀这些谷地,但在冰川未发生以前,这些宽谷显然已经存在,冰川不过把原有的地形略加修饰而已。据作者的观察,庐山最显著的U形谷是王家坡、大校场和七里冲谷地。这里谷地笔直,谷旁的山嘴(spur)似乎曾被切去(truncated),所以谷底宽平。但王家坡和七里冲〔应该是青莲寺〕谷地都在向斜中,向斜槽中的牯牛岭层抵抗力较弱,所以发育为较广的谷地。大校场谷地是一个次成谷地,切割于页岩和千枚岩中,这里的页岩和千枚岩的厚度大概较宽,所以也发育为极宽的平谷。反之,在较弱的地层较狭的地方,虽然也曾经有冰川流过,谷地却没有这样宽广,形状也并不成为显著的U字形,由此可见王家坡等宽广的U形谷,并不完全是冰川侵蚀造成的,而是主要受构造控制,由河流和风化作用造成,经冰川侵蚀的修饰,才成为目前的形状。否那么,芦林盆地周围的谷地,据李先生的地图,都曾经有冰川流过,但为什么标准的U形谷却只见于构造上最适宜的大校场谷地呢?窑洼位于牯岭胡金芳馆以北,是一个显著的凹地或宽谷,谷旁山顶平缓,高出谷底约百余米。显然它是一个原来的壮年谷地,并不是完全由冰川侵蚀造成的。窑洼以北,溪流深切,成为陡峭的剪刀峡峡谷,在峡谷谷底以上一定高度,可见零星的台地,高度约与窑洼谷地相同,台地地面切平倾角约30°的女儿城砂岩。这种台地不但成为窑洼出口处的狮子山,并且在狮子山以北,也见有小块台地。按窑洼宽谷在狮子山〔即虎背岭〕以内,已为两旁山嘴所束,假设这些台地都是原来冰窑的一局部,那么照地形来说,窑洼冰窑应限于山嘴以内,在山嘴以外,似不应再见这种台地。因此,作者认为窑洼代表原来的壮年宽谷,它可能曾为冰雪储积的场所,但其地形的造成,却主要并不由于冰川的力量〔当然,庐山也有典型的冰斗,如大月山东北端的大坳冰斗〕。在裂点以下的深切峡谷中,我们一般看不到冰川侵蚀的痕迹,这些峡谷成为深狭的V字形,且常可见标准的交错山嘴的地形(interlockingspur),如石门涧,这些事实指出峡谷是未曾经冰川流过的,换句话说,即峡谷是在大姑冰期以后造成的。因为假设大姑冰期时候已有峡谷,那么冰川一定要在峡谷里流过,冰川在较平缓的上游壮年谷地里流动,已有的侵蚀力量一定更大,对于峡谷的形状就不可能不有所修改。现在,峡谷里几乎毫无冰川侵蚀的痕迹。假设以上的解释符合事实,我们从河流地形和冰川地形的研究,对于庐山上升的时代,可能作新的推测,在石门涧和庐山垅﹡等处,我们看不到现代V形峡谷深切于冰蚀U形谷之中,由此也可见庐山的冰川侵蚀在这些地方是很不强烈的。据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志》中所述,庐山造山运动的时代约在白垩纪末期,但在《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李教授也认为“山体上升,今日仍未歇止〞。从上面地形现象看起来,庐山的大断层和主要上升运动的发生,时代应较为新近。假设主要上升运动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三千万年,那么上升后,循断层崖或山坡发育的河流,侵蚀很久,早已呈壮年或老年地形,不可能成为幼年峡谷。在中国其他地区,就是保存较好的断层崖或峡谷地形,地面上升运动的时期大都在第三纪末期〔或更晚〕,庐山恐怕也不能例外。在湖南南部,杨锤健先生等曾见第三纪红色岩层受强烈褶曲和断层,他们把这种造山运动称为衡阳运动,其时代大概在第三纪末期。衡山东面大断层的发生,大概也在第三纪末期,因此,断层地形还十分显著。庐山河流的下游毫无例外的是陡峭的峡谷,河道上有许多急流和瀑

布,断层崖的切割也刚在幼年时期〔如五老峰等〕,这些都证明庐山的主要上升运动和断层的发生,最早不过在第三纪末期,可能与衡阳运动的时代相似。在第四纪初期,由于庐山高度升高,气候更冷,山上就发生了冰川,冰川漫溢到周围的平原,当时离上升运动的时间或许并不很久,峡谷尚未充分发育,冰川主要循着原来的壮年谷地下流。现在庐山周围的深陡峡谷,大概主要是大姑冰期以后流水所切割的。这样,庐山的峡谷未曾经强烈冰川侵蚀,就缺乏为奇了。三、鄱阳湖的湖滨地形为了研究冰碛物,我们曾在鄱阳湖西北岸姑塘、白石嘴和定江王庙﹡一带调查过,小山起伏,高出湖面都不出100m,大局部在100m以下。这些小山主要由志留纪的砂岩和页岩造成,白石嘴一带的小丘,那么由黄龙灰岩造成。山上和湖滨,常有很厚的黄色土、红土和冰碛层。这些小山,在向湖一面,受湖水的不断冲蚀,常成为显著的湖蚀悬崖,在上下青山和西高岭一带,这种湖蚀悬崖高达30m左右,但在内部的汊港沿岸,波浪较弱,湖蚀悬崖的高度也较低,如白石嘴的向鄱阳湖一面和向谷山湖一面,崖壁的高度就相差很大。在谷山湖滨的黄泥嘴,黄色土和红土〔即红泥〕被湖水蚀成高约6m的峭壁,峭壁底部的红土为深红色,土中有很密的白斑,因受湖水冲蚀,白斑已被蚀去,成为蜂窠的小孔。这种蜂窠状的小孔,尤以在最下部0.8m一段最为发育,这一段崖壁微向内凹〔成为湖蚀凹口(notch)〕,显然是目前鄱阳湖和湖波浪冲蚀所成。湖水冲蚀山丘,有时蚀余的一局部岩石兀立湖上,成为湖蚀柱,如著名的蛤蟆石就是如此。蛤蟆石由黄龙灰岩组成,高约16m,它的向湖一面〔即东南面〕,历受波浪侵蚀,下部向内凹入,底部并已溶蚀成为岩洞,因此,它的上部就显然向湖中凸出,空悬在水面上。这种头重脚轻的形状,完全是由于向湖一面波浪侵蚀较烈所致。现在,波浪继续打击它的下部,所以下部露出的灰岩,岩石面极为新鲜。这样继续下去,蛤蟆石在不久的将来是一定要倒塌的。湖滨港湾很多,大局部是湖水淹没丘陵中的低谷而成。最显著的姑塘镇公公岭北端的一个小汊港,就是湖水浸淹一个小向斜而成,向斜构造非常明显。现在的许多岬角,过去本为湖中孤岛,后来因沙滩逐渐堆积,才与陆地相连。如姑塘镇原来是湖中的一个小岛,后来岛的西南沙滩堆积,现在就在沙滩的根底上,修了两条石堤,作为姑塘通到九江和星子的大路。姑塘北面的定江王庙位于砂页岩的一个低丘上,本来也是一个小岛,现因连岛沙嘴的生长,才与陆地连接。白石嘴也是以连岛沙咀与大陆相连,这个连岛沙咀很长,当地称为野猫颈。在定江王庙附近,沙砾沿着湖岸沉积,把一局部湖水围在沙滩里,成为两个很小的泻湖。从浸淹的汊港、湖蚀悬崖等地形来看,鄱阳湖西岸在最近时代可能有下降运动。随着地面的下沉,湖水侵入谷地,造成港湾和岛屿,山岭也直接与湖水相接触,开始被侵蚀后退,或为湖蚀悬崖。同时,湖滨丘陵的岩石受湖水侵蚀和风化作用而碎裂,成为沙砾,这些沙砾被沿湖的水流挟带,堆积在湖滨的其他地方,造成连岛湖咀、沙咀和洲滩。这一切都是幼年期下沉湖岸的特色。四、总结综上所述,庐山地形发育的历史大致可以分做三个阶段:1.山顶壮年谷地的造成。从大校场等次成谷地发育的情形来看〔大校场次成谷地与其东北的次成谷间,分水岭极为低平〕,山谷河流似已充分适应构造,这表示地形发育至少已达壮年初期。在山顶区域,相对高度很小,坚硬岩石〔如大月山粗砂岩、女儿城砂岩等〕所造成的山岭,高出其附近山上的谷地,一般不过100多米。大月山为庐山的最高山峰之一,海拔1512m。但高出其西北侧大校场谷地的上部,也不到150m。在仰天坪以南的页岩和板岩区域,相对高度只有30~50m,小山低缓,河谷曲折,宛然是壮年中期的景象。这种壮年地形的造成,决不能完全用冰川来解释,尤其是仰天坪以南的曲折河谷和低丘,更不可能是由冰川作用造成的。2.大断层发生,庐山剧烈上升。上升运动的时代大概在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随着庐山的上升,其东面的鄱阳湖岸可能发生下降运动。庐山上升以后,就发生了冰期。3.现代河流的下切。随着庐山的剧烈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开始造成谷地深狭如刀形的幼年期峡谷。但在峡谷还未充分发育之前,冰期已经发生。目前的峡谷大概主要是大姑冰期以后所切割的,庐山冰期的范围限于山上较高的地方,对于峡谷的发育可能没有阻碍。现在峡谷向源侵蚀大概已到海拔1000m左右的地方,1000m以上的壮年谷地尚未被峡谷切割破坏。庐山的奇险伟丽的风景,主要就在现代峡谷区域里。〔摘自《地理学报》1953年第19卷第1期〕注:1.原文中“公尺〞、“公里〞长度单位名称改为国际通用的“米〞、“千米〞长度单位;2.原文中插图删去;3.标有﹡的地名为旧时所称,今日已难以寻觅。2庐山真的有第四纪冰川吗?施雅风〔中国科学院〕庐山突峙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著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在学术上,由于已故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倡导,庐山被看成我国第四纪冰川的标准地点。早在1931年,李四光教授率学生考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尽管当时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李四光力排众议,于1937年完成《冰期之庐山》专著〔1947年印行〕,详细论述庐山多种地形和沉积物并给予冰川成因解释,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三个冰期,认为在前两个冰期,庐山存在大规模冰泛,即山麓冰川,直达鄱阳湖边;在后一冰期庐山有规模较小的山谷冰川,限于山上,未达山麓。以后李四光进一步将这三次冰期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恭兹、民德、里斯三次冰期比照,加上抗日战争前德国来华学者费斯曼教授提出的大理冰期〔相当于阿尔卑斯山的玉木冰期〕,首次给予中国第四纪以冰期、间冰期相间出现、中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广泛发育的观念。李四光的冰川学说已为很多中外学者所成认和应用,但也有许多学者表示疑心和反对。20世纪60年代,《科学通报》曾一度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可惜当时条件不允许充分的辩论,以致中途停止,未得结果。近年来疑心论者更为增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南、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是我国地质、地理学家争议最大、认识最具分歧的重大问题,有必要认真求得解决。笔者多年从事我国西部山区冰川研究,也关注于东部地区古冰川问题的争论。1980年6月,我有时机参加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和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联合组织的冰川沉积物研究班,在庐山工作了一段时间。笔者认为庐山某些地形和沉积物与冰川遗迹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冰川作用所成。李四光先生对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认识是值得商榷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里坦率陈述一些看法,以引导进一步的讨论和深入研究,求得问题的彻底解决。一、对冰川侵蚀形态的误解李先生表达的庐山多种冰川侵蚀现象中,以冰斗和U形冰川槽谷最为重要。冰斗是位于雪线附近或稍高处,为冰川提供物质来源的粒雪盆所在。U形谷那么是雪线以下山谷冰川刨蚀谷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