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案-15-实验总复习_第1页
复习教案-15-实验总复习_第2页
复习教案-15-实验总复习_第3页
复习教案-15-实验总复习_第4页
复习教案-15-实验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初中物理实验复习基本型实验的复习1、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基本测量工具的正确选用、使用、读数;重要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中器材或装置的名称及用途。一般直接测量的步骤如下:(1)估计待测物理量的大小,确定测量要求。(2)观察量具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分度值,选取能满足测量要求的测量工具。(3)正确使用(因量具不同而异)。(4)正确读数。有刻度的,都要求正视;读数应由数据和单位两部分组成。例1、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它的直径是厘米。例2、如图所示,是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某次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温度计指示的“中山站”的气温是℃例3.请完成下列基本仪器使用前的调节:(1)如右图所示的弹簧秤_____(填“能”或“不能”)马上用来测力的大小,需要先_____.(2)小洪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进行如下调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进行第②步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右图所示,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例5例4、下边电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A、_____V例500105V3210150A0.60.40.23210例4例5、右上图量筒的读数为_________。2、基本要求:主要考查方式是,给出实验装置图或过程图,要求考生回答下列内容:该实验演示的是什么?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即从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例6、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请你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7、如图甲、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例8、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下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例9、一位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接着在木块上放一个金属块,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这个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上的____________有关。例10、下列各图是同学们做过的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1)图1:抽掉玻璃板后,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均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2)图2:玻璃杯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3:来回拉动绳子,胶塞被冲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4:玻璃珠被加热后,小灯泡发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图3图2图1图4图3图2图1例11、如图7左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7右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例12、如图8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图8图7图8图7图9图9例12、如图9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知道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采用___________方法,使得铜球和钢球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3)图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若测出电阻R1在某一电压下的功率为0.25W,测R1的阻值为16Ω探究型实验的复习一个完整的探究型实验,首先是对某物理现象提出猜想,然后依据一定的思想方法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最后还要对实验中得到数据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一般中考题中只考整个过程的一部分。1、实验方案的确定探究型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一般是用控制变量法,即只让一个因变量发生变化,而其他因变量不变,从而得出这个因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如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例24、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将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例25、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实验时,该同学想把两段金属丝串联接入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帮他完成电路.(2)这样连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A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小于B瓶中温度计的示数,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6、(1)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例27、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__发声的。她又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例28、空的可乐瓶、矿泉水瓶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很多物理实验。(1)双手挤压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要使瓶子变形程度加大,你所施加的力就要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有关系。(2)在空可乐瓶侧壁的三个不同高度的地方扎三个小孔。再往里面倒水。这里你可以观察到水从三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_______孔流出的水喷得最远,从______孔流出的水喷得最近。这表明______孔处水的压强最大,也就是说,液体中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_。(3)请你再设计一个利用空可乐瓶或空矿泉水瓶进行的物理实验。图14例29、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14所示)。小欣认为是他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它们。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图142.实验数据(或现象)的分析归纳例30、南京市某中学初三年级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图16-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U和I的数据:实验次序123456灯泡两端的电压U(伏)0.51.01.52.02.53.0通过灯泡的电流I(伏)0.180.220.260.300.320.34灯泡发光的情况微亮→逐渐变亮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1、为了测定电压是2.5伏特的小灯泡的功率,某同学在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在整理数据计算功率时发现其中一次实验结果与其它两次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经检查,原来是有一个电流强度的示数读错了。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量程是0-0.6安培挡试分析:(1)数据表中第_________次电流强度的读数错了,正确的应是___________.(2)第_____次实验测得的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小灯泡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_次数电压(伏特)电流强度(安培)12.00

1.00

22.500.2533.000.30

小结1、要掌握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2、要掌握课本中主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重要器材的作用。3、学会物理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即公式原理法(如伏安法)和控制变量法。4、初中物理实验分列如下:力学:(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公式法求值)(3)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4)牛顿第一定律(控制变量法)(5)力的平衡(弹簧称的使用)(6)密度的测量(①公式法,②替代法:水)结合天平、量筒的使用(7)阿基米德原理(①称重法:浮力为空气中与水中的视重之差,②公式法)(8)物体的浮沉条件(条件的应用如:密度计、盐水选种、孔明灯等)(9)杠杆的平衡条件(10)测机械效率(懂得判断有用功和总功及效率的计算)(11)机械能的转化(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单摆等)(12)压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变量法)(13)液体压强(控制变量法)(14)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流速的影响)热学(1)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分子间斥力与引力、分子间空隙)(2)晶体的熔化(作图、条件、历时、某时的物态)(3)水的沸腾(现象、沸点与大气的关系、沸腾时温度不变的性质)(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方法、读数—特别零下时)声学:(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由实验过程分析得出结论)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懂得举出实例如: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2)光的反射定律(作图)(3)光的折射(作图)(4)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的应用:虚实比f,大小比2f)(5)眼睛的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远视眼即老花眼用凸透镜)电学(1)电路的组成(三个电路状态的判断及如何闭合开关)(2)电阻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