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汇总(全册)

第1单元《光与色彩》教材中问题解答

第1课光源

1、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P2)

篝火萤火虫礼花雷电

答:萤火虫、雷电是自然光源,篝火、礼花是人造光源。

2、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P3)

玻璃幕墙月亮发光

答: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

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

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第2.课光的传播

1、你认为这些光的传播路径有什么共同特点?(P4)

答: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

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2、在研究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P5)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P5)

答:整齐。因为向左(右)看齐,是调整队列的基本动作,其要领是:身体立

正,头向左人右)摆动60°,脚用小碎步前后左右移动至与左(右)人员看齐,

要求能够看到相邻人员的腮部,且看不到其后边的人,不能低头或仰头。其原

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第3课光的反射

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

体有什么特点。(P8)

答:图片分别呈现了不锈钢广场雕塑,平面镜及摆放的苹果,湖水及景物。如

果物体表面很光滑(哪怕是细微的凹凸也没有),那么当光线照射其表面时,就

会发生镜面反射,人们就会看到明亮的镜像。

2、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P8)

答: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月球对太阳光的反射使我

们能够看到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月面。月球向着太阳的半个月面是亮区,另外

半个月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

3、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P9)

答:古希腊学者认为,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后来,又有

人认为,是眼睛发出了像触须那样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

公元11世纪初,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赛姆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从太

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第4课七色光

1、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彩虹?它们在什么情

况下出现?(P10)

答: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

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彩虹最常在雨后初晴时出现,这时空气中尘埃少而充

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有雨云而较暗,彩虹较容易被看到。另外,瀑布附近也

常出现彩虹,晴朗天气里向空中洒水或喷水雾,亦可以出现彩虹。

2、如果在圆盘上涂七种颜色,快速旋转时你会看到什么?(P12)

答:如果在圆盘上涂七种颜色,快速旋转时看到的颜色应该是白色,因为白色

的光就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组合而成的。

第2单元《热传递》教材中问题解答

第5课热传导

1、他们是怎么让身体暖和起来的?(P14)

泡温泉使身体暧和是液体与固体接触;喝热水使身体暖和也是液体与固体接触。

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

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

了。

3、下图中,烧杯里的热水温度会怎样变化?水槽里的冷水温度又会怎样变

化?(P15)

■K

答: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当温度差不多时,热水和冷

水的温度变化很慢,最后二者温度达到一致。

4、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你能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吗?(P16

)

答: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

传导现象。

第6课热对流

1、将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到冷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P17)

答:红色的热水会上升,到达冷水顶部会向四周流动,然后沿着水槽壁向下流

动。

2、在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和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这两个实验中,实验现象有

什么相同之处?(P18)

答: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

第7课热辐射

1、夏天,站在烈日下你有什么感觉?在哪些情况下还会有类似的感觉?(P19)

答:夏天,站在烈日下会感觉很热。当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分(如手)靠近

篝火、燃烧的蜡烛(或火柴)热水袋、火炉等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2、怎样才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P20)

答:可以通过改变受热物体颜色的深浅、太阳灶的材料、形状、大小,反光板

聚焦的位置等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

3、说说这些产品运用了哪种热的传递方式,它们是如何传热的。(P21)

答: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

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

烤箱、电暖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

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

4、分析下图中热的传递方式。(P21)

答:左图: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

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右图: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

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5、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P21)答:相同点:都是

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

不同点: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

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热传导在固体

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在;热辐

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第8课物体的传热本领

1、这些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一样吗?(P22)

塑料勺木勺铜勺铝勺钢勺

答:它们的传热速度不同,依次是木勺、塑料勺、钢勺、铝勺、铜勺。木勺最

慢,铜勺最快。

2、下面的事例说明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不良导体?(P23)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

答:说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蓬松棉被或者双层窗户中都有空气做隔层,有

助于保温。

3、体验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

别。.(P23)

答:光脚站在瓷砖上感觉最凉,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脚的热量通过瓷砖迅

速散发,造成脚底温度降低,感觉很凉。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

是热的不良导体,脚底温度不容易散发,不觉得凉。

4、这些厨具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材料?(P23)

答:铲子头和铲子杆是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坚固、耐用;

手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

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导热性能好,手柄是塑料制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以

免烫伤。

5、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为什么

要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P24)

答: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

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

6、利用下列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P24)

提示:制作前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保温盒有什么用?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

作?做好后如何检测?即保温盒要在什么情境下怎样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设

计、制作、检测。制作时可以任意选择材料。

答:锡纸表面像镜子一样光亮,可以反射电磁波,阻止热辐射,起到良好的保

温效果。

泡沫板内存在很多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减少热量传导,收到良好的

保温效果。

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教材中问题解答

第9课地球的表面

1、摸两种地球仪,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P26)

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

答: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

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

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

度。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

示冰川。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

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

2、观察下面图片,说说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P27)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答: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

伏较小,视野开阔。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

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

第10课火山和地震

火山喷发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喷发后又是什么样的?(P28)

答:火山喷发的场景: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

,弥漫空中;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

稠,有的稀薄,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

下流动,会覆盖周边的物体喷发后的场景: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

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飞机停航、庄稼死

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资源。

第11课地球的内部

1、你能从下面这些现象中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吗?(P31)

答: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

炙热的岩浆。

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

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

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

2、如果把水换成黏稠的液体,泡沫块会怎样运动呢?(P32)

答:运动的速度会更加缓慢。前期能量慢慢积累,释放时现象也会更明显。

3、根据与现日化石,你能推测出超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P33)

喜马拉雅山是世

界最雄伟.高大的山

系20世纪6。年代.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

采集到鱼龙、葡石美、

双克奥等海洋生物的

化石

|鱼龙复原图

答:早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4、观

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有什么不同。(P33)

答:两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现在则是相互分离开来的。

第12课地表雕刻师

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

的?(P35)

答:六幅图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均暗含了不同的改变地表形态的主要因素。依

次为:图一,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图二,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

形成典型的风蚀石;图三,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图四,流水在河道中速

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图五,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

图六,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教材中问题解答

第13课云和雾

1、图中哪里是云?哪里是雾?(P38)

答:对于山脚下的人莱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亍已爬到半山腰的

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

2、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P39)

答: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

从而形成雾。

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

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

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

3、根据实验和下图,说说云是怎么形成的。(P39)

答: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

第14课露和霜

1、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P40)

答: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

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2、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P41)

答:加盐后杯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

是液态的小水珠。

3、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P41

)

答: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珠。

这说明霜也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

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指哪24个节气?(P41)

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

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

寒、大寒。

第15课雨和雪

1、雨和雪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P42)

答: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

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

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

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

2、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P43)

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碰到冷的培养皿,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放

入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快。

3、你能根据下面的示意图,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么形成的吗?

(P43)

答: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形成小水滴、小冰

晶一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聚集变成了雨滴、雪花一雨滴降落或雪花降落过程

中融化形成了降雨。雪花降落过程中没有融化便形成降雪。

4、观察雪花的形状,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P44)

答: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

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边形,是因为水分子形成冰的过程中是按六方晶系排列的

5、这些降水形式有什么特点?(P44)

冰雹冻雨

答: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

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

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

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

在夏季或春夏之交。

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

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第16课水滴的“旅行“

1、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P45)

答: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

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

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2、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P45)

答: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

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

又跑到空中。

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

入大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3、根据下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你知道红色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吗?

蓝色箭头呢?(P46)

答: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

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

来自太阳,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

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

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

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

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

第5单元《人体“司令部”》教材中问题解答

第17课刺激与反应

1、你认为下图中的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P48)

者三萋工图枪是人被闹钟而羸®情熹7幅痴轴看响。闹钟声是刺激,起床

动作是反应。

右上图:这是人因便急赶往洗手间排便的情景。感受到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

而又憋不住。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是刺激,赶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

左下图:这是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的情景。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

应。

右下图:这是老师宣布明天大家秋游时的情景。教室宣布了“明天大家秋游”的

消息。教师的话语是刺激,学生欢呼的行为是反应。

答:(供参考)

3、观察下面两幅图,每幅图中两条线段一样长吗?(P53)

答:看起来每组线段的长度不一样,而实际上它们的长度相同。

第20课大脑的开发与利用

1、下图是怎样表现大脑功能的?(P57)

记忆情绪

大脑功能图

答:用气泡图的形式,将大脑与其各功能连线,表示各功能之间的并列关系。

2、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P58)

答:人工智能未来可运用在生产、生活、军事、航空航天等各领域。3、下面的

做法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为什么?(P58)

开窗通气或头盔不吃早饭

答:开窗通气一一正确。因为大脑的工作耗氧量大。

戴头盔一一正确。因为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

不吃早饭一一错误。因为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

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1

1.服装店的试衣镜可以让顾客穿衣显瘦,让新衣服更好卖。下面的解释合理的是()。

A.因为试衣镜很窄

B.因为试衣镜很宽

C.因为试衣镜镜面不平

D.因为店里很亮

答案:A

解析:A

【详解】

服装店的试衣镜可以让顾客穿衣显瘦,让新衣服更好卖。通过观察可知,试衣镜大都是细

长型,镜面很窄。

2.因为()使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物体。

A.眼睛发出了光B.物体发射了光C.物体反射了光

答案:C

解析:C

【详解】

眼睛能看到物体,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传递和视觉过程。在看物体时,由所看物体反射的

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

体能够反射光。

3.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绿色的西瓜皮,看到的瓜皮颜色是()。

A.红色B.绿色C.黑色

答案:A

解析:A

【详解】

物体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红色的玻璃纸只能够通过红光,绿色是不

能通过的。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绿色的西瓜皮,看到的瓜皮颜色是红色,所以A符合题

意。

4.能产生色散现象的光是()。

A.蓝色光B.黄色光C.太阳光

答案:C

解析:C

【详解】

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

做光的色散,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能产生色散现象的光是太阳光。

5.您想从白光中得到蓝光,可以用()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

A.红色B.黄色C.蓝色

答案:C

解析:C

【详解】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的颜色过滤掉。您想从白光中得

到蓝光,可以用蓝色的玻璃纸把其他色光从白光中过滤掉。

6.牛顿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利用的是()。

A.凸透镜B.三棱镜C.平面镜

答案:B

解析:B

【详解】

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

白色光。

7.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色的。

A.红B.白C.绿

答案:A

解析:A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反射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透过的色光。透过红色滤光

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

8.下列不属于七色光的是()。

A.红色B.黑色C.绿色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

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根据对太阳光组成的认识,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没有黑色。

9.下面有光物体的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

B.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出的光决定的。

C.物体的颜色是由看到它的心理作用决定的。

答案:A

解析:A

【详解】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选项的说法是

正确的,符合题意;

B.物体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物体的表面越(),反射效果越好。

A.光滑B.粗糙C.大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

反射物。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11.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完成的。

A.伽利略B.牛顿C.托勒密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利用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

光。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牛顿完成的。

12.教室里的墙涂成白色是为了()。

A.干净B.美观C.更好地反射光线

答案:C

解析:C

【详解】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白色物体的发光

能力很强,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利于光的反射更好地反射光线。

13.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A.任意物质中B.在空气中

C.在同一均匀物质中D.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中

答案:c

解析:C

【详解】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

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一均匀物质中。

14.下列发光的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有()。

A.月亮B.电灯C.蜡烛D.雷电

答案:D

解析:D

【详解】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发光的物体是自然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

不属于光源;电灯、蜡烛属于人造光源,雷电属于自然光源。

15.以下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是()。

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彩虹

答案:B

解析:B

【详解】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彩虹是光的色散现

象,滤光现象是光的吸收与反射现象。以上选项B符合题意。

16.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行进的。

A.曲线B.直线C.折线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行进

的。小孔成像、影子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17.下列光源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蜡烛B.灯泡C.荧火虫

答案:C

解析:C

【详解】

一般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叫光源,通常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蜡烛、灯泡是人造光

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18.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B.铅笔变细了C.铅笔向上折

答案:C

解析:C

【详解】

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

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起来好像向上弯折。

19.地球的构造有些像鸡蛋,蛋壳好比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鸡蛋的相似:地壳、地幔、地核分别相当于蛋壳、蛋白和蛋清。

20.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

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

答案:B

解析:B

【详解】

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

21.两千多年前,()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

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中国的墨子B.古希腊的托勒密C.波兰的哥白尼D.美国的华盛顿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

造成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光是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的,会在对面

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22.地球内部存在塑型流动的岩浆的是()。

A.地核B.地幔C.地壳D.地表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三个圈层。最外面的圈层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小,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

成。地壳的下面是地幔,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叫莫霍界面。在地下80—400千米深处

(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熔融状态的固体圈层,叫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

要发源地。

23.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幔、地壳、地核C.地核、地幔、地壳

答案:A

解析:A

【分析】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

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

是地壳。

【详解】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

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

24.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壳、地幔、地核

答案:C

解析:C

【详解】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

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

是地壳。

25.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它是由

各种岩石组成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

答案:A

解析:A

【详解】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

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26.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是__

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

答案:B

解析:B

【详解】

拦河筑坝、开采矿石、围海造田都会对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坏,只有种植庄稼是人类不会改

变地表的活动。

27.在地形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

A.黄色B.蓝色C.绿色

答案:C

解析:C

【详解】

在地形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棕色表示山地。深蓝

色代表海很深,浅蓝色代表海很浅。

28.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A.时间B.长度C.速度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光年字面解释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即光速X时间=距离,所以是距离长度单位。

29.下面不会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

A.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到墙壁上

B.大雨过后太阳马上就出来了

C.晴朗无风的天气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水

答案:A

解析:A

【详解】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

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经过

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会

出现七色光现象的是大雨过后太阳马上就出来了、晴朗无风的天气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

水,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七色光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七色光现象。

30.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蜡烛B.镜子C.白色塑料板D.黑色小孔板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

载。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以上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

是镜子。

31.1864年凡尔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

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

A.地壳-地核-地幔B.地幔-地壳-地核

C.地核-地幔一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由地面直达内心的旅程要依次穿过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故选D。

3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小孔成

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

33.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十五的月亮B.闪电C.点燃的蜡烛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源是指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闪电、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月亮本身并不发

光,它是反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形成月光,所以月亮不属于光源,符合题意。

34.早晨,太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时,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

这是因为()。

A.月亮所致B.太阳光的传播速度很快C.太阳已经升起,只

是还被云挡着D.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

答案:D

解析:D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

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

象。早晨,太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是,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

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

35.下面的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

A.镜子B.陶瓷C.塑料D.木头

答案:A

解析:A

【详解】

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最好。因此选项中,镜子的反光效果最好。

36.生活中,镜子里的像是()。

A.实像B.虚像C.上下相同D.前后左右相反

答案:A

解析:A

【详解】

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平面镜能反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

右相反,是实像。

37.汽车的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

A.反射B.折射C.小孔成像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线

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汽车的后视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万花

筒,所以A符合题意。

38.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色散

答案:B

解析:B

【详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

发生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39.色彩的三基色是指()。

A.黑白金B.红绿蓝C.白绿紫

答案:B

解析:B

【详解】

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色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40.下列物体中,()属于是自然光源。

A.激光B.篝火C.萤火虫

答案:C

解析:c

【详解】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激光、篝火是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41.大脑表面像()一样。

A.苹果B.核桃C.草莓

【答案】B

【详解】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

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形状像

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表面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

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

4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传播。

A.直线B.折线C.曲线

答案:A

解析:A

【详解】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小孔成

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43.膝跳反射是()控制的低级简单反射活动。

A.大脑B.关节C.脊髓

【答案】C

【详解】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膝跳反射是本来就有的,由脊髓控制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的控制

就发生了。膝跳反射是脊髓控制的低级简单反射活动,所以C符合题意。

44.左脑负责()。

A.音乐、绘画、幻想、梦想B.数学、逻辑、语言、写字C.语言、写字、幻想、梦想

【答案】B

【详解】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个交叉管理。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语言、逻辑分析、推

理、抽象等,右脑倾向于音乐、艺术、绘画、情感等,所以B符合题意。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大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千克

B.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C.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答案】C

【分析】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

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大脑对人体至关重要。

【详解】

A人大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千克。有的人重一些,可达2000克以上,有的人则轻一

些,只有1000克左右。说法错误,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

脑皮层的表面积:B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光滑的说法错误。C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当

你在进食的时候,嗅觉增强了你的味觉,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你会感觉格外的香。说法正

确。

【点睛】

掌握人体感觉器官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6.某病人左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很可能是他大脑()出现了问题。

A.左半球B.右半球C.左右半球中间

【答案】B

【详解】

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

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技艺、书写等功能;右

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情感等

功能•某病人左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大脑的右半球出现了问题。

47.人的脑部在受创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大脑具有的功能是

()»

A.语言功能B.运动功能C.记忆功能

【答案】C

【详解】

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

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人的脑

部在受创后,会出现短暂失忆的现象,这说明大脑具有记忆功能。

48.从脑出发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躯干和四肢B.头部和内脏C.头部和躯干D.头部和四肢

【答案】B

【详解】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

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49.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A.脚的反应比手快

B.手的反应比脚快

C.手和脚的反应一样快

【答案】B

【详解】

手和脚跟大脑的协调能力不同。大脑接受和传出信息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同一个人不同

的部位反应速度不一样。反应时间手比脚快,运动时间脚比手快。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手

的反应比脚快,所以B符合题意。

50.右大脑半球控制()的运动。

A.右侧身体B.左侧身体C.下半身

【答案】B

【详解】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

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

学、逻辑;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51.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头部、内脏B.躯干、四肢C.头部、四肢

【答案】B

【详解】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

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点睛】

本题考查脊神经的分布。

52.在高山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块岩石破碎成小岩石,这是()作用形成的。

A.火山喷发B.地震C.风化

【答案】C

【详解】

整块的岩石风化形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经过

长时间后又会变成土壤。在高山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块岩石破碎成小岩石,这是风化作

用形成的。

5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B.地壳运动C.地球内部高温

【答案】B

【详解】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

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

运动。

54.候风地动仪是()发明的。

A.卡蒂娅•喀夫物夫妇B.张衡C.毕昇

【答案】B

【详解】

候风地动仪是东汉时张衡发明的,是用来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

的仪器,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候风地动仪,要求学生掌握候风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55.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B.地壳板块中间C.与地壳板块没关系

【答案】A

【详解】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

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由于板块交界处运动比较活跃,当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就会使

地球的内能释放,从而形成火山和地震。

56.下面关于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尽快跑到空旷处

B.从楼上往下跳

C.躲在桌子旁边,等第一次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

D.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答案】B

【详解】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

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来临时,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来不及逃生就

近躲在桌子、床等比较结实的物体下面或躲入卫生间、厨房、墙角等空间较小的地方,不

能都到有通气管道的地方:从楼上往下跳,那样会有生命危险。

57.下列现象与地壳运动无关的是()。

A.火山喷发B.四季的形成

C.地表的变迁D.地震

【答案】B

【详解】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是由

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

和海沟等地形地貌。火山活动、地表的变迁和地壳运动有关,四季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无

关。

58.我们在完成实验《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首先做的是()。

A.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B.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C.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答案】A

【分析】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

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

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详解】

我们在完成实验《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首先做的是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

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

泥封住洞口。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实验时我们会看到: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

震动,然后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地球内部充满

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

爆发。

59.下列不属于火山喷发物的是()。

A.浓烟B.卵石C.岩浆

【答案】B

【详解】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火山喷发时有浓烟、火山

灰、炽热的岩浆,卵石是水流搬运摩擦形成的。

60.大脑重量占体重的()。

A.50%B.90%C.80%D.70%

【答案】C

【详解】

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

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整个脑的重量

是1400克,大脑约占脑总重量的80%,就是大约1120克。

6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时,会有炽热的岩浆从地壳冲到几千米的高空

B.地震时,地壳会发生裂缝,使地形发生变化

C.没有地震、火山喷发时,地壳是非常平静的

【答案】c

【分析】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

下突然破裂,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详解】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

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

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爆发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火山是沿着地表薄弱的地方喷出的

岩浆,AB观点正确,没有地震、火山喷发时,地壳也是不断运动的,C观点错误。

62.下列不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A.地壳B.地皮C.地幔D.地核

【答案】B

【详解】

63.()是由于两个板块之间相互拉张形成的。

A.岛屿B.山脉C.裂谷

【答案】C

【详解】

64,下列自然灾害是由地壳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台风B.地震C.沙尘暴D.旱涝

【答案】B

【详解】

地震是由地壳内部运用引起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5.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是

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

【答案】B

【详解】

拦河筑坝、开采矿石、围海造田都会对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坏,只有种植庄稼是人类不会改

变地表的活动。

66.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A.暴雨B.风化C.地震

【答案】C

【详解】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

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由于海底地震、火市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

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暴雨、岩石风化不是由于地球内部

运动引起的。

67.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很猛烈,可以使地球的局

部地表在瞬间发生改变,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以下属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现

象是?()

A.火山爆发B.岩石风化C.暴雨后的山体滑坡

【答案】A

【详解】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

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

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就像地震、火

山。

68.()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A.地震B.火山C.侵蚀

【答案】C

【详解】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内力地质

作用改变地球地表形态,形成地震、火山、断裂和高原、低地、海洋,AB是由地球内部运

动造成的,C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69.过马路时,当绿灯亮起,人体会对绿灯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其中,神经系统正确

的工作过程是()。

A.接受绿灯信号一传入神经传输信息一神经中枢作出指令一接收指令作出反应一化出神

经传输指令

B.传入神经传输信息一接受绿灯信号一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一传出神经传输指令一接受指令

作出反应

C.接受绿灯信号一传入神经传输信息一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一传出神经传输指令一接受指令

作出反应

【答案】c

【详解】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

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

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所以人“看到红灯停,看到绿灯行”的反射

活动过程为接受绿灯信号一传入神经传输信息一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一传出神经传输指令一

接受指令作出反应。

70.以下自然现象不能导致地球表面瞬间发生剧烈变化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