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国宝回家,天耀中华。“天龙山佛首’‘、"五牛图''等一批国宝亮相春晚,让亿万人为

之动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佛首”的雕刻岩石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石英,都属于硅酸盐

B.专家对“佛首”鉴定时,发现颈部风化形成的边缘与照片资料完全一致,“风化”是化

学变化

C.“五牛图”是我国唐代珍贵的纸绢画,“纸、绢”化学成分相同

D.古代字画修复常用高锌酸钾溶液清洗,是物理除菌法

2.下列实验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C.制备并收集乙酸乙D.用CCL提取碘

A.制备乙烯B.制备并收集氨气

酯水中的碘

A.AB.BC.CD.D

3.酚醛树脂是最早生产和使用的合成树脂,其单体为苯酚和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得到酚醛树脂

B.甲醛和苯甲醛是同系物

C.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I

D.酚醛树脂俗称“电木”,是一种混合物,不易燃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4.W、X、Y、Z为分属不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四种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在农业上常用作肥料,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

I

Y

X

A

I

W

A.简单离子半径:Y>Z

B.X、Y分别与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X>Y

C.X与其它三种元素均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D.W与Z形成化合物溶于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反应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滴入双氧水退色:

+2+

7H2O2+2MnO:+6H=2Mn+6O2T+1()H2O

B.氯水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ci,+co^-=cr+cio-+co2T

C.(NH4)2Fe(SO4%溶液与过量BalOH%溶液反应:

2+2+

Fe+2SOf+2Ba+2OFT=Fe(OH)2J+2BaSO4J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

CH3CHO+2CU(OH)2+OH-^->CH3COO-+Cu?。J+3H2O

6.金丝桃昔分布广泛,具有抗炎、降压等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金丝桃甘与足量溪水反应,最多消耗6molBn

B.金丝桃甘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醒键、醇羟基、酚羟基

C.Imol金丝桃甘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9moiNaOH

D.金丝桃昔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反应

7.某补铁剂每片含硫酸亚铁0.3g(相当于铁60mg),为测定含铁量是否达标,某兴趣小

组用实验室常用试剂将铁元素通过氧化、碱化等步骤转化为FezCh,该过程不需要的操

试卷第2页,总12页

作为

8.近日,科学家研究利用CaF2晶体释放出的Ca2+和F-脱除硅烷,拓展了金属氟化物材

料的生物医学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Si和Ca电负性依次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0F2与SiCh中含有化学键类型和氧原子杂化方式均相同

,333、

C.图中A处原子分数坐标为(0,0,0),则B处原子分数坐标为了,丁,二

(444)

D.脱除硅烷反应速率依赖于晶体提供自由氟离子的能力,脱硅能力

BaF,<CaF,<MgF,

9.有机电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可实现新型电池的跨越式发展。如殿基化合物1,4,

5,8-蔡四甲酸二酎(NTCDA)展现出高比容量,放电原理为

小\5帝

,装置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向N移动

+

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NaxCn-xe=nC+xNa

C.充电时,M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

10.叠氮酸钠(NaN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甲醇、亚硝酸钠等为原料制备NaN3流程如

下:

CH30H「浓硫酸—亚硝酸甲酯NaOH(aq)_、,..「口八八浓硫酸广CH30H

MKin(CH30N0)(2)砧必C.OH蒸汽加热NaOH一於口

1

NaNO2-HN3--------->"产品

氨水一

2H4此0网)

NaCIO(aq)-1'、

己知水合肌(NHrHzO)不稳定,具有强还原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①和反应③中浓硫酸作用不同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N2H4•H2O+CH3ONO+NaOH=NaN3+CH30H+3H2O

C.步骤③分离出的CH30H可导入①中循环利用

D.反应④制备水合胱时应将氨水逐滴滴入NaClO溶液中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含有S02的BaCb溶液中通气产生白色沉X一定表现氧化性

试卷第4页,总12页

体X淀

B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色该食盐不是加碘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2s04Na2s04溶液降低了蛋白质的溶

C出现浑浊

溶液解度

向A12(SO4)3溶液中滴加Na2s溶产生白色沉

D白色沉淀成分是Al2s3

液淀

A.AB.BC.CD.D

12.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二元弱酸H2A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HA

A.M是曲线1g———4与pH的关系

C(H2A)

-54

B.Ka2(H2A)=10

C.水的电离程度:d>b>c>a

D.d点溶液:c(Na+)>c(A2-)>c(HA)>c(H+)=c(0H)

二、多选题

13.已知重络酸钾(KzCnCh)有强氧化性,溶液中存在平衡

Cr2O^+H2O□2CrO:+2H+。取2.94g重铭酸钾橙红色晶体,溶于100mL水的

同时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定pH,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H

A.该溶液中含有CjO;离子数目为O.OINA

B.Cr元素位于d区,基态原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

42

C.Cr2O;-+H2OD2CrOj+2H+的平衡常数K约为1()-'-

D.升高温度,溶液橙红色变浅,则该转化反应△〃<()

14.常用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中的乙醛。该过程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①4H2O+4e=2H2t+4OH

+

@CH3CHO+3H2O-10e=2CO2t+10H

③2H2O-4e=O2f+4H+

④5CH3CHO+10H2O+10e-=5cH3cH20H+1OOFT

+

⑤5cH3cHO+5H2O-10e-=5cH3coOH+10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⑤发生在阴极

B.乙醛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C.当生成46g乙醇时,电路中转移2moi电子

D.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的pH:阴极〉阳极

15.FeS活化过硫酸盐(S?。:)产生的自由基SO:和QH能有效降解有机物污染物(原

理如图),pH>8.5时自由基氧化能力更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卷第6页,总12页

2+3+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S2O^=Fe+SO;+SO^

B.氧化能力:H2O2>OH>S2O;*

C.初始保持溶液为酸性有利于提供更多的Fe2+

D.S?。: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三、实验题

16.钛白(Ti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取钛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四氯化钛气相氧化。实验室模拟二氧化钛气相氧化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己

略去)。已知:TiCL熔点-24.1C,沸点136.4C,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

盐酸液滴的混合物。

D

回答下列问题:

(DC装置的加热方式为,D装置中反应方程式为,球形冷凝管和碱石灰的

作用分别为、。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打开A处分液漏斗活塞

②点燃C处的酒精灯

③点燃D处的酒精喷灯

④关闭A处分液漏斗活塞

⑤C处停止加热

⑥D处停止加热

方法二:硫酸法。70~80℃条件下,不断通入空气并搅拌,钛铁矿同浓硫酸反应制得可

溶性硫酸盐TiOSCU,用水浸取固相物,得钛液,钛液水解得钛白:

TiOSO4+2H2ODTiO2-H2O^+H2SO4O在制取钛白的过程中,需要测定钛液中

Ti(IV)的含量。首先用铝片将Ti(IV)还原为Ti3+,再用0.0200molLi标准Fe2(SC>4)3溶液

滴定:Ti3++Fe3+=Ti(IV)+Fe2+»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待测溶液的体积

滴定次数

滴定后消耗标准溶液体

/mL

滴定前刻度

刻度积

125.000.107.60

225.007.6015.00

325.000.207.80

(3)提高钛液水解产率的方法除加碱适当调节pH以外,还有(写出一种即可)。

(4)滴定时可选用的指示剂为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为,钛液中Ti(W)的浓

度为g•亡(以TiOSO4计)。

四、有机推断题

17.有机物G因具有特殊的香味常用作食品添加剂,下图是其常用的一种合成路线:

0H

cI

已知:R1COOR2工*-1ts5r--->R1-C—R3-R:OH(R为炫基或氢)

②1|,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D的结构简式为o

(2)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含有手性C原子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为«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卷第8页,总12页

OH

(5)根据本题信息,写出以正丙醇和甲醇为原料制备/口的合成路线(乙醛和其

它无机试剂任选)。

五、结构与性质

18.就硼烷(NH3BH3)的制备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可用以下反应

B(OCH3)3+NH4CI+LiA1H4=NH3BH3+Al(OCH,)3+LiCl+H2个进行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涉及元素的基态原子含1个未成对电子的有种,熔点:

B(OCH3)3<NH4C1,解释原因_____。

(2)N(SiH3)3中心N原子为平面构型,下列标记原子杂化类型与其相同的是(填标

号)

①B(OCHj②NHQ③NH3BH3@Al(OCH)

口口口口33

NH3与BH3可形成稳定的NH3BH3,但NF3不易与BH3结合形成NF3BH3,原因是

(3)氨晶体中,氨分子中的每个H原子均参与一个氢键的形成,每个N原子与其它氨分

子的3个H原子形成氢健,Imol氨晶体中含氢键数目为。

(4)已知NH4C1>LiCl晶胞分别与CsCl、NaCl晶胞类似、LiAlH4晶胞如图所示,每个

NH4CkLiCl和LiAlH,晶胞中阳离子数目之比为。LiAlR易分解,机理为每3

个A1H: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1原子,同时与该A1原子最邻近

的Li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1原子留下的空位,改变了原来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由表

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形成一种新晶体,并释放出氢气。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Aim-Ou*

六、工业流程题

19.粘土帆矿(含V2O5、FezCh、AI2O3、SiO2等不溶性成分)制备V2O5的工艺流程如下:

浸出渣加氨水调pH

粘土钮矿里皿水

浸出

250℃焙烧萃取齐

浸出液萃取

铁粉

有机相

KC103

主产品

煨烧红铀沉淀-氧化钿富集液』四姻/股翅雅售

有机相余液氨结晶

(V2o5)(NH4VO3)

调节pH为2.5

氨水

已知:①硫酸氧钢[(VO)SCM高温易分解生成V0?和S03

②萃取剂对相关离子的萃取能力如下表:

微粒vo2+VO;Fe3+Fe2+

萃取能力强(随pH增大而增强)弱强弱

回答下列问题:

(1)粘土机矿焙烧时一般选择250c的原因是,V2O5与浓硫酸生成硫酸氧机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

(2)为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操作有(答两条),浸出液中存在VO2+、VO;、Fe3\

A13+和SO>离子,萃取前加入铁粉的目的.

⑶“反萃取”用20%硫酸目的为,“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用反萃取法由碘的CCL溶液提取碘单质,画出流程图______o

物质2…

试剂一试剂.

物质物质1

操作

物质3…

七、原理综合题

20.氮氧化合物的处理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可采用多种方法消除。

方法一:氯气还原法

(1)氢气在富氧条件下催化还原NOx,反应在低温时仍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已知催化

剂Rh表面H2催化还原NO的反应机理如下表。

试卷第10页,总12页

1

序号基元反应活化能Ea(kJmor)

①H2(g)+Rh(s)+Rh(s)=H(s)+H(s)12.6

②NO(g)+Rh(s)=NO(s)0.0

③NO(s)+Rh(s)=N(s)+O(s)97.5

④H(s)+O(s)=OH(s)+Rh(s)83.7

⑤HO(s)+H(s)=H2O(S)+Rh(s)33.5

⑥H2O(s)=H2O(g)+Rh(s)45.0

⑦N(s)+N(s)=N2(S)+Rh(s)+Rh(s)120.9

⑧OH(s)+Rh(s)=H(s)+O(s)37.7

⑨H(s)+H(s)=H2(g)+Rh(s)+Rh(s)77.8

⑩NO(s)=NO(g)+Rh(s)108.9

其他条件一定时,决定H2催化还原NO的反应速率的基元反应为(填标号),基

元反应H(s)+O(s)=OH(s)+Rh(s)的仆H=KJmol'1«

(2)在低温区催化剂Pt/Al-M-10-A对生成N2O具有敏感性,发生反应

H2(g)+2NO(g)DN2O(g)+H2O(g),实验测定反应速率方程为

2

v(N2O)=kp(NO)p(H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出和NO以物质的量比1:2充

入,容器压强为Po,达平衡时,N2O的体积分数为0.2。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任意时刻,2V正(N0)=v逆(乩0)

c.若向容器内充入少量02,平衡不移动

d.平衡后,向容器中按照1:2再充入H2和NO,平衡向右移动

②达平衡时,V(N2O)=,Kp=(用含Po的代数式表示)。

方法二:CO还原法,原理为2co(g)+2N0(g)目1]组现由2C02(g)+N2(g)AH<0«

222

⑶实验测得v,E=k正.c(C0).C(N0),v逆=%•c(C02).c(N2)(k„>k逆为速率常

数,只与温度有关)。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四条斜线中,能表示pkMpk=-lgk)随温度变化

的斜线是,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2.5、a+0.5、a-0.5、a-2.5,

则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K=Lrnol'o

试卷第12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

B.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

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

D.高锦酸钾除菌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是化学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A.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时,需用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在170℃,否则会发生副反

应,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筱和消石灰共热制备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

棉花,防止氨气向空气中扩散,该装置能制备并收集氨气,故B正确;

C.实验室用浓硫酸、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备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纯收集乙酸

乙酯,该装置能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故C正确;

D.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萃取提取碘水

中的碘,故D正确;

故选Ao

3.B

【详解】

A.苯酚和甲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此反应属于缩聚反应,A正确;

B.苯甲醛中含苯环,与甲醛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

C.酚羟基导致苯环上与羟基相邻的氢原子较活泼,两个氢原子与甲醛中的氧原子结合生成

H+g-CH2尢OH

水,所以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C

正确;

D.酚醛树脂,又名电木,为高分子有机物,由于每个分子中聚合度不同,所以是混合物,

酚醛树脂不易燃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常用来生产电灯开关、插头中,D正确;

答案第1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C

【分析】

W、X、Y、Z为分属不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推出W为第一周

期,即W为H,X为第二周期,Y为第三周期,Z为第四周期,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图,Z显

+1价,即Z为K,X有2个共价键,X为VIA族元素,即X为O,K失去一个电子给了0,

因此Y最外层有5个电子,即Y为P;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W为H,X为0,Y为P,Z为K;

A.P和K简单离子是PHK+,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此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P>)

>r(K+),故A说法正确;

B.X、Y分别与W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分别是H?0、PH3,常温下水为液体,PH3为气体,

因此沸点:H2O>PH3,故B说法正确;

C.钾元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钾、过氧化钾、超氧化钾等,故C说法错误;

D.K与0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形成K0H溶液,KOH为强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

液显蓝色,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5.D

【详解】

A.酸性环境中高镐酸根将H2O2氧化为0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MnO;与H2O2的系数之比

+2+

为2:5,再结合电荷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MnO;+5H2O2+6H=2Mn+8H2O+5O2t,A错误;

B.碳酸钠少量,溶液中仍有HC10剩余,离子方程式应为2c12+CO:

+H2O=CO2t+2HC1O+2C1-,B错误;

C.Ba(OH)2过量,NH:、Fe?+均能反应,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H:+Fe2++2SO:

2+

+4OH+2Ba=BaSO4I+Fe(OH)2\+2NH3-H2O,C错误;

D.碱性环境中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盐,同时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离

子方程式为CH3cHO+2Cu(OH)2+0IT^->CH3COO-+Cu2OI+3H2O,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答案第2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6.A

【详解】

A.酚羟基邻对位上氢原子可被浪取代,且取代Imol氢原子,消耗Imol溟分子;Imol碳碳

双键消耗Imol漠单质,则该物质可消耗6moiBn,故A正确;

B.由结构可知含氧官能团有埃基、醛键、醇羟基、酚羟基,不存在酯基,故B错误;

C.该结构中只有酚羟基消耗NaOH,Imol该物质消耗4moiNaOH,故C错误;

D.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线基能发生加成,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不存在能水解的官

能团,故D错误;

故选:Ao

7.C

【详解】

测定补铁剂中的含铁量将补铁剂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后加氧化剂充分氧化,将铁转化成三价铁

离子后再加碱将铁离子完全沉淀,然后过滤出氢氧化铁,在坦烟中进行灼烧,得到氧化铁后

用天平称量,由此装置可知A为溶解、B为过滤、C为蒸发、D为称量,不需要的操作是C

蒸发,

故选:Co

8.D

【详解】

A.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F、

Si和Ca电负性依次减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F、Si和C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

B.0F2与SiO2都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化合物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

杂化方式都为sp3杂化,故B正确;

C.由晶胞结构可知,A处到B处的距离为体对角线的』,若A处原子分数坐标为(0,0,

4

(333、

0),则B处原子分数坐标为,故C正确;

(444J

D.三种金属氟化物都为离子晶体,晶体提供自由氟离子的能力越强,阴阳离子间形成的离

子键越弱,根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电荷数相同,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则氟化钢、氟化钙、

氟化镁三种晶体中的离子键依次增强,晶体提供自由氟离子的能力依次减弱,故D错误;

答案第3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故选D。

9.B

【分析】

由总反应可知Na*C“转化成c、Na+,其中C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可知该转化过程应为负

极反应,则N为负极,M为正极,据此解答。

【详解】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Na+向M移动,故A错误;

++

B.由分析知,负极NaxQ转化c、Na,电极反应为:NaxCn-xe=nC+xNa,故B正

确;

C.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则M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C

错误;

+

D.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nC+xNa+xe=NaxCn,故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甲醇、亚硝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先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

亚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下,甲醇与亚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

氨水和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水合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亚硝酸甲酯与

水合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叠氮酸钠、甲醇和水,在蒸汽加热的条件下,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与叠氮酸钠反应制得叠氮酸,叠氮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产品叠

氮酸钠。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中浓硫酸起酸、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反应③中浓硫酸只起酸的

作用,作用不同,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亚硝酸甲酯与水合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叠氮酸钠、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H2O+CH3ONO+NaOH=NaN3+CH30H+3H2O,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中甲醇做反应物,则步骤③分离出的甲醇可导入①中循环利用,故

答案第4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c正确;

D.水合肿具有强还原性,若反应④制备水合肿时应将氨水逐滴滴入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钠溶液中,水合助会与次氯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法制得水合月井,故D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

A.假设X为NH3,则发生2NH3+SO2+H2O=(NH4)2SO3,然后发生BaC12+(NH4)2SC)3=BaSC)3

J+2NH4C1,在反应过程中没有体现氨气的氧化性,故A错误;

B.食盐中所加碘元素以KICh形式存在,而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B错误;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降低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使之析出,这

是蛋白质的盐析,故C正确;

D.AF+和S2-发生双水解反应:2A13++3S2-+6H2O=2Al(OH)3j+3H2ST,因此Al2s3在水溶液

中不能存在,故D错误;

答案为C。

12.C

【详解】

c(HA")c(A2-)

A.当怆一^----^=0时,Kal等于此时的氢离子浓度,当怆———^=0时,Ka2等于此时的

C(H2A)c(HAj

c(HA]c(A2')

氢离子浓度,因Kal>Ka2,1g7——^=0时的氢离子浓度大于1g―—^=0时的氢离子浓

C(H2A)c(HA)

c(HA)

度,则M为曲线1g———^与pH的关系,故A正确;

C(H2A)

c(A2-)

B.当1g—^=0时,凡2等于此时的氢离子浓度=1()64,故B正确;

c(HA')

C.由图可知d点的溶质主要为Na2A和NaHA,此时溶液显中性,说明Na2A和NaHA的水

解程度等于NaHA的电离程度,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电离抑制水的电离,两者程度相同恰好

抵消对水电离的影响,而a、b、c三点的溶质组成中NaHA或H2A为主,对水电离均起抑

制作用且酸性越强的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越大,则水的电离程度:d>c>b>a,故C错误;

D.d点的溶质主要为Na2A和NaHA,且Na2A的浓度大于NaHA的浓度,此时溶液显中性,

答案第5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A2-)>c(HA)>c(H+)=c(OH),故D

正确;

故选:C。

13.BC

【详解】

3.92g

A.2.94g重铭酸钾的物质的量为r1=0.01mol,由图可知,溶液pH为3.8时,反应

达到平衡,溶液中重铭酸根离子的数目为(O.Olmol-gXI。」8moi/LX0.1L)NA<0.01NA,

故A错误;

B.铭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l则铭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的d区,基态原子有6个未成对电子,故B正确;

C.溶液pH为3.8时,反应达到平衡,溶液中氢离子和辂酸根离子的浓度都为l(F3.8mol/L,

重铭酸根的浓度为("四一;Xl(F3.8mol/L)七0.1mol/L,则平衡常数K约为

0.1L2

(lO^-moI/D-xqo-moI/L)\10_,4.2)故。正确;

0.1mol/L

D.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溶液橙红色变浅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0,故D错误;

故选BCo

14.AC

【详解】

A.由反应①4H2O+4e=2H2t+4OH-可知,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阴极上发生,由反应

⑤5cH3cHO+5H2O-10e-=5CH3coOH+10H+可知,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阳

极上发生,故A错误;

B.由反应④5cHyCHO+lOHzO+lOe-=5CH3cH2OH+IOOH-可知,乙醛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由反应⑤

5cH3CHO+5H2。—l()e-=5CH3coOH+10H+可知,乙醛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故B正确;

C.阴极上发生①④反应,而由反应④

答案第6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5CH3CHO+l()H2O+l()e-=5CH3CH2OH+1()OH-可知,生成5mol乙醇转移lOmol电

子,生成46g乙醇即Imol乙醇转移2moi电子,还要发生反应①,则电路中转移电子大于

2mol,故C错误;

D.阴极上发生①④反应,产生OH:阳极上发生②③⑤反应,产生H+,则电解过程中,电

极附近溶液的pH为阴极〉阳极,故D正确;

答案为ACo

15.BD

【详解】

A.FeS活化过硫酸盐区0j)产生的自由基60:,50』与Fe2+发生反应生成Fe'+、S0『,

2+3+

反应的方程式为:Fe+S2O^=Fe+SO;+SO;-,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S?0:与Fe?+反应生成-S0;,则氧化性S2。:>50;,在②中SO;与水反

应生成QH,可知SO」的氧化性强于QH,则氧化性QHVS2。;一,故B错误;

C.保持溶液酸性有利于FeS溶于酸转变成Fe?+,从而为活化硫酸盐(S20j)提供更多Fe?+,

故C正确;

D.S?。;-中S-O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S-S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Do

16.硫酸浴TiCl+O2DTiO2+2Cl2使TiCL»冷凝回流吸收氯气并防止空气中

的水蒸气进入到装置D中①②③⑤⑥④加热或稀释KSCN溶液溶液由

无色变红色1.92

【分析】

装置A中二氧化镒催化双氧水产生氧气,经B装置中浓硫酸进行干燥,TiCk液体在硫酸浴

中加热生成TiCL»气体,与氧气混合通入D装置中加热反应得到TiCh和氯气,球形冷凝管可

以冷凝回流TiCL,提高利用率,碱石灰可以吸收生成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

入使TiCU水解。

【详解】

(1)据图可知盛有TiCL的蒸储烧瓶是放在浓硫酸中加热的,即加热方式为硫酸浴;装置D中

答案第7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A

TiCL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TiO?和氯气,反应方程式为TiC14+O2=TiO2+CL;球形冷凝

管可以冷凝回流TiCL,提高利用率;碱石灰可以吸收生成的氯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

气进入使TiCL水解;

(2)TiCU在空气中发烟,所以应先打开A处分液漏斗活塞生成氧气,利用氧气将装置中的空

气排尽,然后点燃C处酒精灯产生TiCL气体,在点燃D处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为

了防止TiCL气体的浪费,先停止C处加热,不再产生TiCL气体,然后停止D处加热,为

了使产生的氯气全部被吸收,同时防止副反应反应,最后关闭A处分液漏斗活塞,停止生

成氧气,故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⑤⑥④;

(3)适当的加热、加水稀释、多次浸取均可以提高钛液水解产率;

⑷标准液为Fe2(SO4)3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Fe3+稍过量,所以可以用KSCN溶液做指示剂,

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会由无色变为红色;三次滴定所用标准液的体积为7.50mL、7.40mL、

7.60mL,平均体积为7.50mL+7.40mL+7.60mL=7.50m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待测液中疗+

3

的物质的量为0.0075LX0.0200moi/LX2=0.0003mol,待测液体积为25.00mL,根据元素守恒

-r/ra十0巾、3但士且160g/molx0.0003moi…一„

可得钛液中Ti(IV)的侬度为一旦---------------=1.92g/Lo

17.苯甲醛HCOOH碳碳双键、醛基加成反应

COOH+CH30H____等一>Qj-ClbCH:COOCH3+H2O14

CH,

HCOOCU

出"迎"必UCMjCl【:COOH微;学叩,MM甲2届门M典Q-[OH

AH»O

PBriCH)CH>CCH)

CHjOH--------CH)Br-^-CH)MgDrJ

Clb

【分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在碱性条件下,H与CFhCHO反应生成,则

答案第8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B为CH3cH0;HXHCH。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后酸化得到

COOH>贝!|D为COOH;在催化剂作用下,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0~CH:CH〕C00H,则E为0~CH:CH]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甲

醇与0~C出CHjCO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pCH:CH:C00CH],则F为

Q-CI^CHJCOOCH);CH3cH20H与PBr3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Br,在乙醛作用下,

?MgBr与^J-ClbCH'COOCH]发

CH3cH?Br与镁反应生成CH3cH?MgBr,酸性条件下,CH3cH

92H5

生题给信息反应生成「丁(CHAJCOH。

【详解】

O

(1)由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名称为苯甲醛;D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苯甲醛;

(2)C的结构简式为II-CHCHO.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醛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醛基;

(3)反应③为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Q-CHjCHyCOOH.反应④为在浓硫酸作用下,甲醇与0「CH:CH)COO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0~CH:CH:COOCHj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rCH:CHjCOOH+cH.QH

浓硫酸

^\-CH2CH2COOCHJ+HOO,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0-CH皿COOH+CH30H___噌一>Qj-CH2CH:COOCH3+H2O;

(4)由0-C出CH1C0°H的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

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中含有一OOCH结构,则E的同分异构体可以视作乙苯及其同分异构体

中的氢原子被一00CH取代所得衍生物,其中乙苯被一00CH取代所得结构有5种、邻二甲

苯被一OOCH取代所得结构有3种、间二甲苯被一OOCH取代所得结构有4种、对二甲苯被

答案第9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一OOCH取代所得结构有2种,共14种,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产,CH,

HCOO^H,故答案为:14;HCO;g;

(5)由题给信息可知,以正丙醵和甲醇为原料制备久)的合成步骤为CH3cH20H与PBr3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Br,在乙醛作用下,CH3cH2Br与镁反应生成CH3cH2MgBr;

CH3cH2cH20H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得到CH3cH2cH2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甲醇

或丙醇与CH3cH2cH2C00H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甲酯或丙酸丙酯,酸性条件下,丙

酸甲酯或丙酸丙酯与CH3cH2MgBr发生题给信息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

OH

9rtilM.AJI>O*

PBr)CHjCH'CCH),

CHjOH--------CHjBr-^^CHjMgDrJ

故答案为:

C】hO1l公盟那

CHjCH:W四"包CHjCHiCOOHPIM甲10届PIM内内OH

rtHM.A

CHjCHjCCHj。

CHjOH,CI"Dr"*CUjMgDr

J”"CCHj

18.5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离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弱于离子键,故熔点前者低于

后者①④氟原子电负性大,吸引电子能力强,与其成键的N原子偏向F原子,使

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能力弱,不易与BF3中的B原子形成配位键3NA1:4:4

3LiAlH4=Li3AlH6+2Al+3H2t

【详解】

(1)基态B原子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l有1个未成对电子;0原子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

有2个未成对电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