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高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
农业革命期间
快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
后快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
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
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水平
比较稳定,一
发达保持较低水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些国家的人口俄罗斯、德国、
增长缓慢
国家平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数量还会逐渐日本
减少
人口增长很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人口增长开始
发展快,世界新增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趋了缓慢,很中国、印度、
中国水平较高人口中,发展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多国家实施人巴基斯坦
家中国家占到
死亡率下降口控制措施
80%以上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特出生率高高高低
死亡率高直问低低
点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
分布热带原始森较落后的发亚、非、拉等洲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
林等地区的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
落后民族地区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
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L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记忆]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二战后
・二■‘欧洲,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二战本主义发展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2.从己知开发国家到未
前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3.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
开发地区----»
线开辟洲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二战国家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后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西亚打工
工人增加(外籍工人)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
20世纪80年1.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有组织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代中期前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地进行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
西北和东北
20世纪1.内地到沿海
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2.山区到平原
后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I)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
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
分布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延伸
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北
■xn□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
3、功能区比较I理解记忆]
加毒仪曾
右级城市外绊,与
占也面枳大A是住,区询坂、文*国
康SrJt4级与低辐住欣季
隹*音城市的主婺血es»*X的分化,包曾h
工业住局出班分是方向应屡。低空色:乎内城、-TTMP
化-区阳近,与候Hk
工业巨磔奉«.
"冰酒动磴案环,人
占地面枳小,呈口致生京农会冽大,位:乎市中心、交潮争诙皿
而7b反点状境带林。在淑如而大樗由,内£而注吟口
郊有明显时分
下所向市区外药迁茸,
T二7bx拜超^田乎祖主事任文不色干市X外绛及
城市面1丽;直分不涵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区位便捷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度
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市中心最高最高
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从中心延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伸出来的较高较高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主要公路
的交汇点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远离公路较低较低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的地区
地
租
水
平业
住宅
工业
距离
中心
距市
意
减示
常递
随距
能力
付租
利用
土地
各类
2.8
EE
:
因素
其他
构的
间结
部空
市内
响城
7、影
声誉
方面的
或经济
史文化
(2)历
化
区的分
致住宅
低,导
的高
收入
(1)
响
方式影
的利用
期土地
(4)早
)
街等
(唐人
团体
宗教
族或
(3)种
]
理解
变化[
形成和
而逐渐
市发展
构随城
空间结
市内部
8、城
聚集
引工业
优势吸
交通等
场、
以市
中心
,市
明显
异不
区分
:功能
早期
化。
生变
构发
间结
部空
市内
,城
搬迁
向外
企业
,工厂
问题
染等
境污
、环
拥挤
交通
紧张、
于用地
:由
后期
能
务功
的服
城市
等级
不同
2.2
忆]
:[记
依据
分及
级划
市等
1、城
城市
、特大
城市
、大
城市
镇、
:集
分为
一般
等级
城市城
市
人
万)
100
(50~
城市
)、大
以上
00万
市(1
大城
分:特
的划
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反思
- 2024年重庆市梁平区教育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珠宝品牌并购整合策略-全面剖析
- 2024年四川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南开放大学招聘笔试真题
- 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全面剖析
- 智能体育场馆观众体验提升方案
- 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全面剖析
- 跨领域模式融合-全面剖析
- 信息技术部门绩效评估与整改措施
-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操作指引
-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试卷(苏教版)
- 2024年无人驾驶行业培训资料 - 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应用与法规管理
- 聚合工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笔试冲刺题含答案解析
- 电厂凝结水系统.课件
- 30万级洁净车间温湿度标准
-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发改委备案变更申请书范本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新增术中放疗场所环评报告
- 2022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方案(含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