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状况_第1页
城中村改造状况_第2页
城中村改造状况_第3页
城中村改造状况_第4页
城中村改造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昆明5年改造主城区336个城中村的浩大工程将于今天启动

今天,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启动仪式拟在盘龙、五华、官渡、西山4城区同步启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序幕由此拉开。据悉,今年内拟启动改造至少40个点,争取启动50-60个。全市计划用5年时间,到2012年全面完成主城区范围内336个城中村的改造。这项工作将直接惠及居住在城中村内的110多万群众,因此被称为昆明“最大的民生工程”。

昨天,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片忙碌,工作人员已集中办公。市民和社会关注的一些政策,如《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指导意见》及安置补偿等,正在拟定论证中,将很快出台。据悉,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拟订了今年首批启动的40个改造点名单,4城区及呈贡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自的计划,改造数量会有所增加。

最新统计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主城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城中村336个,面积近2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3800多万平方米,仅常住人口就达76万余人。按照昆明主城区每年新建5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面积计算,城中村的建筑面积相当于7-8年的商品房建筑面积。

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不城”“乡不乡”成为春城的尴尬。城中村对城市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城市形象和卫生、环境上,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建筑没有章法,“握手楼”、“接吻楼”普遍存在。昆明市有关方面的一份公开材料中这样表述:城中村存在市政设施不配套、社会治安混乱、建筑安全和火险隐患突出等问题,部分城中村已成为滋生犯罪活动的温床。有的城中村内黑作坊、黑工厂泛滥,制假造假等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问题突出,造成诸多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形成严重障碍。

据悉,城中村改造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统一设计,突出特色;统筹布局,优化空间;营造景观,完善功能;全面推进,改善民生。

市委、市政府要求,要结合城中村实际情况,一村一策地科学确定改造思路,设计突出特色,原则上以社区(村委会)为单位,对同处一个区域的城中村改造鼓励实行土地连片整合,实施统一设计,努力提高设计水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技术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开展综合整治,推进城中村经济再造,实现城中村与城市的全面融合,让城中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

要建立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对改造行政审批涉及的环节进行精简整合,制订统一的审批流程和申报规程,召集相关部门采取现场集中办公、并联审批等形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官渡区

年内分3批改造31个城中村项目手续全部零收费

昨天获悉,今年官渡区计划分3批启动改造31个城中村,占地面积近6000亩。该区向参加改造的企业作出承诺:项目手续办理实行区级零收费制度,并实行3天办结。项目实施中涉及的由区级收取的税收,年底全部返还企业,区级土地收益全部返补项目。

据介绍,官渡建成区范围内现有城中村102个,占地面积约3万亩,涉及人口22万余人。今年起,官渡区将利用5年时间,完成这些城中村的改造。区拆迁工作局局长杨春荣介绍,将采取大项目带动改造,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村民自主改造,综合整治等模式,实行一村一策,一片一策。当前,关坡、木器厂片区、佴家湾片区的启动条件已成熟,将全面进入改造阶段。

“我们将最大限度让利给企业,实行专人负责、跟踪服务,为城中村改造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官渡区委书记保建彬透露,今年启动改造的31个城中村,将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改造工程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目光,云南省浙江商会会长吴建国表示,商会将整合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改造,目前他们对南窑、五里多片区很感兴趣。(记者傅碧东)

佴家湾商户:改造好了还要回来

走进官渡区佴家湾村,佴家湾路路边映入眼帘的是硕大的红色“拆”字。大多数商铺大门紧闭,村中狭窄的巷子里,随处可见纸张碎屑和生活垃圾。

“房子要拆了,先搬出来整理一下物品,放回家里去。”之前在佴家湾路租商铺卖日用杂货的一位女士说:“平时每天净收入也就20元-30元,拆除商铺对我没有太大影响。等政府把房子改造好了,有机会还会回来租铺面,那时的购物环境应该会很好。”

太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郑副书记介绍,街道办的首批城中村改造将在佴家湾片区展开,涉及佴家湾村常住居民2000多人,流动居民3000多人,改造面积70多亩。改造完成后,将组织居民回迁。改造中,将把住房的标准化和环境的绿化、美化通盘考虑,兴建文化活动场所、便民服务点和商务区,引导村民和务工、经商人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记者肖永林)

西山区

14个城中村年内变样

改造与草海片区开发相结合

昨天从西山区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西山区将启动14个城中村的改造,并力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启动一批改造项目。

据介绍,西山建成区内有城中村115个,为4城区中城中村数量最多。今年拟启动改造14个村(点),面积最大的是韩家湾村,占地316亩,有117户350人;面积最小的是庄房老村,占地35亩,有82户218人。目前,鲤鱼村、郑家河村、庄房村等改造条件比较成熟。此外,西山区还将把福海街道办事处的6个城中村的改造,与草海片区的整体开发一起考虑。

据介绍,西山区的改造工作将突出城中村综合整治与改造相结合、已建区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改造过程中责权利相结合、城中村村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改造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相结合。在改造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新的城中村产生,使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村民居民化、就业社会化、管理社区化。

庄房老村:村民住进新别墅

“谁这么富有?住这样的别墅!”从广福路上经过,你一定会惊叹眼前成排的别墅。先别忙惊叹,因为还有更让你惊叹的——这些别墅的主人是庄房老村的村民。

位于广福路边的庄房老村,是福海街道办事处周家社区首批进行城中村改造的村子,已建成的“新村A区”已有38户居民入住。“改造好!新盖的房子齐整,个个都愿意住。”村民张大妈赞叹不已,她的大儿子在改造中得到了实惠。“房子比我住的好多了,我都喜欢去大儿子家串门了。”她说,拆除老房子后,大儿子家得到了土地和建筑补偿,并免费得到固定面积的现“新村A区”的建房土地,然后自建房屋。

福海街道办事处周家社区杨书记介绍,这次城中村改造只对庄房老村的房屋进行拆除重建,涉及居民86户共220人,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他说,新村舍的建设工作酝酿于2002年初。当时几户村民准备拆除老房子后,在老地基上翻修建筑。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本着为村民长远利益出发的原则,及时制止了翻修行为。经多次开会讨论,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逐步制定出了《庄房小组旧村改造、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