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_第1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_第2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_第3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_第4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小城镇发展问题以来,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各次全会均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了具体部署。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需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小城镇的建设。正确选择实现城镇化的途径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的集聚效应既是一个总量问题,更是一个结构问题。一个合理、有效的城镇体系应是金字塔形,即塔顶部是数量较少但实力强大的大城市,起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塔的底部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起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作用。就浙江省而言,应在继续发挥各类大中城市有效接纳人口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发达的优势,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以数量较多的小城镇分流部分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的转移压力是一条合理的城镇化道路选择,从而实现城镇化和产业集聚的协同发展。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一是要与全省城镇总体布局相耦合,同时要把浙江城镇化发展置于构筑长江三角洲现代化城市群这一大背景下去考虑,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要求去考虑小城镇的布局,使全局和局部有机结合,形成以强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二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按经济区域规划城市群,以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和经济辐射能力的强弱来界定和规划城镇,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三是除县(市)城区外,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重点镇进行发展,有条件的应该发展成为小城市。制定全省重点镇规划指引,对全省所有重点镇总体规划进行规划修编,制定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城郊结合型、专业市场型、旅游开发型、交通沿线型、开发新区型、古镇保护型等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小城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支持重点镇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并不是一哄而上,盲目上数量,不讲质量,而是必须妥善处理好总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把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水平放到加快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浙江全省可选择100200个左右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小城镇作为省重点镇进行扶持,将周边较小规模的乡镇合并到重点镇,将其建设成为集聚能力较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设施较全、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有条件的要努力发展成为小城市。为支持省重点镇、中心镇发展,还应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一要给省重点镇、中心镇更高的政治地位,镇主要领导的政治待遇可实行职务高配。二要赋予重点镇、中心镇政府必要、独立的行政管理权限,将县直部门直接管理的一些机构和人员下放给小城镇管理。三要完善小城镇政府职能。可按照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精简、充实和调整小城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上级政府统一核定编制的基础上,赋予镇政府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的权利,不要求上下对口,左右看齐。四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体制,给予这些重点镇、中心镇更多的体制倾斜。县(市)用地指标应向除城关镇以外的重点镇倾斜(应规定比例),或者重点镇用地指标实行省里单列,重点解决这些镇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用地,符合条件的居民住宅、教育用地和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用地;省重点项目也要向重点镇倾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要充分发挥浙江省中小企业众多和块状经济的优势,通过实现小城镇的工业化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新上项目应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存量项目逐步转移,可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引导中小企业向辐射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城镇集中。为鼓励企业跨行政区域的向重点镇集聚,省、市、县政府要做好协调工作,处理好重点镇与周边镇、镇与村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对一些入镇企业实行迁出地和引进地产值分列、税收分成、土地置换等办法。应大力推行标准厂房出租制,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而且可以大大减小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从而加快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步伐和积极性。深化相关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变“二元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为“一元化”的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其他改革配套,要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社保和就业等方面均应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大胆探索已进镇落户的农民的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在农民原宅基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并实施复垦的前提下,可对农民进镇购房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降低农民进镇购房的成本。三是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进城落户之后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地的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与其他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应在所有企业、所有员工推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由于小城镇建设征用土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应务必做到全员参加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并适当提高享受标准,彻底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创新小城镇建设筹资机制一是采取更加灵活的投资机制,扩大资金来源。充分发挥浙江省民间资金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项目,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如可以成立城镇化建设股份投资公司,集体土地可作价入股,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也可以对小城镇资源整体资本化,出售给有实力的企业,由该企业负责小城镇镇区内的所有公共设施和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作为投资回报,该企业将拥有该镇区所有可以进行市场化经营的公共行业50年的经营权。二是提高小城镇在建设用地转让收益中的分成比例。盘活土地的转让收入应全留;新增用地的出让收入除上缴国家部分外,其余返还重点镇。并对建设用地统一实行挂牌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三是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小城镇贷款的力度,但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债务的管理,应严格控制规模,只能适度举债。运用灵活的财税政策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各级财政要适当安排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等方式对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的各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进行倾斜,如交通运输、供水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燃气供应、电力、绿化等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县以下财政体制,逐步强化小城镇的财政自主能力。应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财政上缴基数,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普遍。以往虽也制定了村庄集镇规划,但它存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规划的住宅面积过大;二是规划编制普遍忽视荒废地的利用,造成土地使用浪费;三是规划实施中,一方面村内空闲地较多,形成了空心村,另一方面村外耕地大片被占,造成新的土地资源浪费。

就笔者所调查的M镇而言,经过2001年乡镇合并,目前有26个村、3个居委会,全镇人口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农业家庭2.2万户,农村居住比较分散,现有自然村点1509个,建设用地面积21700多亩,以户均占有来算,大约每户1亩地,与土地节约利用政策相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多年管理不规范,建新不拆旧,即使拆迁的,老宅基未能整理到位;二是规划实施难以到位,由于上一轮村庄规划与土地二轮承包错位,使规划的中心村仍在规划图上,农民承包的土地未能调整落实置换到位,规划与建设用地的矛盾得不到解决,造成规划实施难;三是规划的中心村因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难以跟上,农民向中心村迁移的积极性不高。

2、人际磨合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居住集中化、社区化有别于传统乡村居住模式,这主要体现在居住空间格局的改变,公寓式的空间居住模式取代了独门独院的格局,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集中化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社区服务设施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地矛盾。

更进一步来讲,集中化居住给居民带来的更多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生活方式对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提出了挑战,带来了诸多不适。农民居住的集中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包括职业、居住层面等转化,还必须兼顾新的生活方式的培育,从阶段性上来看,农民要经历职业的非农化、居住的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城式化三个递进的阶段。但是,必须要看到,适应社区化生活的前期即居住方式的集中化、职业的非农化,尚可以通过国家的城市规划、住房、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短时期内实现,适应后期即农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城式化过程,却是相当复杂的阶段,有时甚至需要跨代际才能完成。从现实层面来讲,在定居阶段可以通过经济条件来保障,但是随后的适应、同化阶段中出现的生活观念上的差异、人际磨合的复杂性却可能是长期性的。

3、农民利益侵占现象严重

集中居住的主要目的是将散居的农民集中起来居住,以获得农田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现代化、社会服务一体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以土地集约利用为主线的集中居住模式带有明显的行政性、强制性,极易忽略农民利益的维护:1、集中居住过高的购房费用没有考虑部分农民实际的收入水平,强制的集中居住变相的增加了农民的负担;2、集中居住摧毁了农民的庭院经济,导致耕种和生活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可以说,这种极速集中居住方式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新农村建设主体目标即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展望与思考

“三集中”模式在苏南地区从试点到推广,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苏南发达的县市通过集中方式缓解了人地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保证;此外,集中居住以及相关配套保障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基本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放眼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实行“三集中”是必由之路。考虑到苏南、苏北在经济、社会基础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以及苏南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苏北地区在推进“三集中”模式时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量力而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1、科学合理规划是重点

实现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村庄、集镇建设的前瞻性,科学规划是前提,特别是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序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三集中”规划涵盖村庄规划、集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土地复垦整理规划、基本农田划定。因此,科学修编总体规划,必须做到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对村庄规划要遵循集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合理谋划村庄规模,实现集中居住,有效利用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居住重心在于将分散居住的农民向中心村集中,使有条件的农民向集镇集中。因此一方面必须科学选址,加大对中心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解决中心村水、电、路难等问题,调动农民向中心村迁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增加集镇建设用地,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新建农民公寓,改善居住条件,调动农民向集镇集中,促进土地资源更好的集约利用。

2、充分调研是基础

“三集中”模式的试点与推行,需以充分的调研为基础。苏北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等层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工业集中、农业规模经营以及农民居住集中都必须考虑各自特点。工业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合理布局,在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区域规划好工业用地,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而农业发展方面,种植粮食用地必须是村镇建设区外的优质地,便于农业生产进一步投入和长期粮食生产经营;农民居住集中必须调研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居住意愿、宅基地申请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