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解析)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

语文联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5题,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哈(hǎ)达踔(chuō)厉准噶(gé)尔丰容靓(liàng)饰

B.锁钥(yuè)咯(kǎ)血根茎(jīng)叶岿(kuī)然不动

C.酩(míng)酊间(jiān)距一服(fù)药崭露(lòu)头角

D.框(kuàng)架葳蕤(ruí)杀手锏(jiàn)泾(jìng)渭分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持无恐滥芋充数入场券人情事故

B.死皮赖脸萎靡不振沉湎草菅人命

C.川流不息声名雀起追溯洁白无瑕

D.竭泽而鱼美轮美奂痉孪一鼓作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生动展示了足球、帆船、电竞三个运动场景,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

B.肺鱼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记录在整个地史时期都有较好的保存,肺鱼身体结构的变化连续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

C.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D.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进行绿色能源、低碳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布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二、语言文字运用(5题,共18分)

6.疫情期间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对此联进行正确调整,并确定上下联。

未打乱一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奇功。

已打乱一联:持妙术、临险境、白衣、悬壶济世、怀仁心、显大爱。

上联:

下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题。

烟火气少了,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孤芳自赏。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话不离钱,或开口就是鸡索狗碎的闲事,也难免油腻得可怕。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

7.选择一句最恰当的话补充在文段开头()

A.烟气对一个人很重要。

B.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

C.人虽有俗气,但更需要仙气。

D.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烟气。

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天边月明如水,地上灯火如昼。中国人将吉祥喜庆之时悬挂的彩灯叫做“花灯”。赏花灯玩花灯,是元宵节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用绝美的文字,记录了那个繁华熙攘、流光溢彩的浪漫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①。在传统民俗图谱中,元宵节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狂欢节”。“闹元宵”妙在一个“闹”字:人们耍起龙灯、舞动狮子、踩上高跷,在欢闹中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步步登高。锣鼓喧天,通宵达旦,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

②,“猜灯谜”就是需要静下心来,费一番脑筋的活动。传统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菜,随意出之,丰富多彩。猜中者,能获得墨块纸张、毛笔砚台、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赠品,叫人流连其间,乐而忘返。

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三、古诗文阅读(8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

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各题。

寒食①

陈与义②

草草随时事③,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禁生火,吃冷食;到水边祓除不祥。②陈与义:号简斋,洛阳人;宣和六年冬,因受牵连被贬陈留酒监,次年写下此诗。③时事:时俗。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事起笔,寒食到来,诗人也随俗过节,将酒席摆在门外水边来祛灾消祸。

B.“草草”描写了诗人随性过节的悠闲形态,“萧萧”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冷瑟落寞。

C.颈联写诗人客居他乡,佳节孤寂,倍感心酸;黄莺婉转,引发了故园之思。

D.尾联化用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意,意蕴丰厚,含蓄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感情。

17.本诗颔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在抒情方式上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古诗文名句。

①《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突出将士们严阵以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望》中移情于物感时伤别,借花鸟抒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愁思或愁绪,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人文意义的感觉或情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往往难以表述,但是古代诗人、词人却借助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各题。

父亲离休

石钟山

①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

②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父亲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嘞,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有好一段日子,父亲坐卧不宁,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母亲不放心,不管他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

③父亲:我的病咋的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别说活十年,二十年也没问题,老在家待着还不得把人憋死。

④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

⑤父亲长叹一声,几步来到客厅,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眼望着窗外。此时的窗外阳光普照,一派风和日丽。树上落着两只鸟,不知深浅地鸣唱着。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

⑥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当连长时他说:冲上去,把小日本拼掉,拼不掉小日本,老子就毙了你们。当团长时说:一营长,限你半小时之内,把高地给我拿下来,拿不下高地老子毙了你。师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军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他的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父亲回来时,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天性,仍疯仍闹,父亲就吼:都住嘴,再吵再哭,老子就毙了你们。孩子们起初不怕,待父亲真的掏出手枪,把乌黑幽深的枪口对准他们时,他们都害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亲在家,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从不敢大声说话。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

⑦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亲,离父亲远。父亲不在乎这些,那时他哪有工夫和一群孩子们说长论短。

⑧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不来了吧。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闹。这是父亲第一次说这样极具人情味的话,为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哽咽地说:

⑨老石呀,那你就打个电话吧。

⑩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没学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莱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孩子们上楼的脚步声响起时,父亲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他在办公室或家里接见下级或别的什么人时,总是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手头上的文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起初父亲一直那么坐着,他以为自己也会那么一直坐下去,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

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孩子受宠若惊地冲父亲咧了咧嘴。

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和儿女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在这期间,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

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

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

三个孩子喏喏点头。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概述父亲的从军经历,那些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成为故事展开的一种特色背景。

B.“无可奈何”“坐卧不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父亲离休时以及离休后处于心理调适期的特殊状态。

C.父亲渴望见到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做,母亲给孩子们打电话,为后面的家庭欢聚拉开了序幕。

D.父亲觉得小儿子“顺眼而亲切”并“拍了一下”他,是因为小儿子一身戎装勾起了父亲的回忆。

20.在得知孩子答应回家后,父亲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21.父亲是一名军官,在创作时却没有着力描写其作为军人果敢刚毅的一面,而是选择了其离休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写,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2023年湖北省黄冈等六市中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

语文联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5题,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哈(hǎ)达踔(chuō)厉准噶(gé)尔丰容靓(liàng)饰

B.锁钥(yuè)咯(kǎ)血根茎(jīng)叶岿(kuī)然不动

C.酩(míng)酊间(jiān)距一服(fù)药崭露(lòu)头角

D.框(kuàng)架葳蕤(ruí)杀手锏(jiàn)泾(jìng)渭分明

B

本题考查字音。

A.准噶(gé)尔——gá,丰容靓(liàng)饰——jìng;

C.崭露(lòu)头角——lù;

D.杀手锏(jiàn)——jiǎn,泾(jìng)渭分明——jīng;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持无恐滥芋充数入场券人情事故

B.死皮赖脸萎靡不振沉湎草菅人命

C.川流不息声名雀起追溯洁白无瑕

D.竭泽而鱼美轮美奂痉孪一鼓作气

B

本题考查字形。

A.有持无恐——有恃无恐,滥芋充数——滥竽充数,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C.声名雀起——声名鹊起;

D.竭泽而鱼——涸泽而渔,痉孪——痉挛;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C

此题考查成语运用。

A.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与语意相符;

B.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与语意相符;

C.当仁不让: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奖项是别人评比的,而不是自己去做,与语意不相符;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语意相符。

故选C。

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B

A.“花甲”指六十岁,不是指七十岁;

B.“古稀”指人的年龄七十岁,适合;

C.对联“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是挽联,不是向老师祝寿。“音容宛在”形容人死后声音、容貌似乎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是说老师教了70年书,而不是70岁,与题干不符;

故选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生动展示了足球、帆船、电竞三个运动场景,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

B.肺鱼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化石”,其化石的记录在整个地史时期都有较好的保存,肺鱼身体结构的变化连续地展现出它们由海洋到陆地淡水环境。

C.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D.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进行绿色能源、低碳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布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

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是实现亚运吉祥物的‘破屏出圈’”搭配不当,可改为“通过3D技术,让亚运吉祥物‘破屏出圈’”;“杭州亚运吉祥物裸眼3D宣传片……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的重要技术”语义混乱,可改成“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

B.成分残缺,“展现”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应在“淡水环境”的后面加上“适应过程”;

C.句式杂糅,“旨在……为目标”杂糅,可删去“为目标”;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5题,共18分)

6.疫情期间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对此联进行正确调整,并确定上下联。

未打乱一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奇功。

已打乱一联:持妙术、临险境、白衣、悬壶济世、怀仁心、显大爱。

上联:

下联:

上联:白衣临险境,怀仁心,持妙术,悬壶济世显大爱。

下联:赤胆耀神州,担高义,施良策,送瘟驱疫立奇功。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白衣”与“赤胆”相对,同属名词;“临险境”对“耀神州”,同属动宾短语;“怀仁心”对“担高义”,都是动宾短语;“持妙术”对“施良策”,同属动宾短语;“悬壶济世”对“送瘟驱疫”,都是并列短语;“显大爱”对“立奇功”,都是动宾短语。最后根据对联“仄齐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题。

烟火气少了,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孤芳自赏。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话不离钱,或开口就是鸡索狗碎的闲事,也难免油腻得可怕。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

7.选择一句最恰当的话补充在文段开头()

A.烟气对一个人很重要。

B.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

C.人虽有俗气,但更需要仙气。

D.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烟气。

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B8.B

本题考查衔接。

这段话在谈“烟火气”的多少问题。由“烟火气少了……”“可要是烟火气过多……”可知,烟火气过少过多都不好,因此文段开头应是“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

故选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运用了借代修辞。“烟火气”指煮食物的气味,这里代指俗世生活的气息,“铜臭”本指金钱的气味,这里代指功利思想。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干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喻成“银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绰号“龙城飞将”代指将军李广,用“胡马度阴山”代指匈奴对中原的进犯,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相对应,“花落去”“燕归来”相对应;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把“西湖”比作“西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淡妆浓抹总相宜”,把人的外在特征“淡妆浓抹”赋予了西湖,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天边月明如水,地上灯火如昼。中国人将吉祥喜庆之时悬挂的彩灯叫做“花灯”。赏花灯玩花灯,是元宵节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用绝美的文字,记录了那个繁华熙攘、流光溢彩的浪漫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①。在传统民俗图谱中,元宵节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狂欢节”。“闹元宵”妙在一个“闹”字:人们耍起龙灯、舞动狮子、踩上高跷,在欢闹中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步步登高。锣鼓喧天,通宵达旦,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

②,“猜灯谜”就是需要静下心来,费一番脑筋的活动。传统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菜,随意出之,丰富多彩。猜中者,能获得墨块纸张、毛笔砚台、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赠品,叫人流连其间,乐而忘返。

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为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9.示例:①更要闹元宵②元宵的民俗有动也有静

10.人们耍起龙灯,在喜悦中祈求风调雨顺;人们舞动狮子,在欢腾中祈求吉祥如意;人们踩上高跷,在喧闹中祈求步步登高。

本题考查语言表述。

第①空根据前语境“正月十五不但要‘赏花灯’”,以及后语境“'闹元宵'妙在一个‘闹’字”,应该填“更要闹元宵”。

第②空根据前语境“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顶点”,以及后语境“‘猜灯谜’就是需要静下心来,费一番脑筋的活动”来确定解析。前者是热闹的、活跃的,后者是安静的,故可填写:元宵的民俗有动也有静。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原句有两组排比,要求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更换词语,不能改变原意。“耍龙灯”对应“祈求风调雨顺”;“舞狮子”对应“祈求吉祥如意”;“踩高跷”对应“祈求步步登高”。

示例:人们热热闹闹地耍起龙灯,祈求风调雨顺;人们蹦蹦跳跳地舞动狮子,祈求吉祥如意;人们欢欢喜喜地踩上高跷,祈求步步登高。

三、古诗文阅读(8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

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11.C12.C13.A

14.(如果)燕国不解救魏国,魏国就会改变志节割让土地,把国家的半数土地割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

15.对赵国是晓之以利害,为赵王讲清楚存魏对赵国的好处,同时也讲明魏国一旦投降秦国给赵国带来的危害。对燕国先恳求其发救兵,见没有效果,就晓之以害,为燕王讲明如果魏国改变志节,转头向燕,那么形势将对燕国大不利。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啊。“今赵不救魏”是假设条件,“魏歃盟于秦”是魏国的策略,“是赵与强秦为界也”是结果,“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是由此带来的对赵国的不利后果,“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孟尝君的结论。故断为: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故选C。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C.《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是“受到的蒙蔽”,不是“屏障”的意思;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孟尝君……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错误,由文中“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重点词:折节,改变平日的志向行为;以,把;与,送给;去,离开。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孟尝君游说赵王时先说‘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和“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分析可知,孟尝君首先向赵王表示忠心,意思是说我向您借兵是对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国存在对于赵国的价值,魏赵两国的军队势力没有太大悬殊,而现在魏国的处境却不如赵国,是因为魏国是赵国西边的屏障,挡住了来自秦国的威胁,一旦魏国灭掉,赵国就“与强秦为界”,由此可见魏国存在的价值,这是用存魏的好处来打动对方。

由孟尝君游说燕王的时候说“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可知,孟尝君晓以利害,用魏国灭亡之后给赵国带来的威胁引起燕王的重视,一旦魏国“折节割地”,之后会集合四国之力来攻打燕国,这是用亡魏的坏处“恫吓”燕王。

参考译文:

秦国准备攻打魏国,魏王听说以后,晚上会见了相国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准备攻打魏国,您为我出谋划策,该怎么办?”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国家可以保全。”魏王说:“我希望您为我走一趟。”并郑重地为他准备好一百辆战车。

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借兵来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孟尝君说:“敢来向大王借兵的,是忠于大王的人啊。”赵王说:“可以听听你的道理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魏军并不比赵军弱。可是赵国年年太平无事,百姓也不见年年死亡,相反魏国年年战乱,百姓年年有死亡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在西边成了赵国的屏障,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啊。”赵王答应借兵,于是为魏国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孟尝君又到北边去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希望大王能救援魏国。”燕王说:“我们连着两年收成不好,如果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可怎么办呢?”孟尝君田文说:“行军数千里去救人,这是国家的大利。现在,魏王一出国门就可以看见秦军,即使想要行军数干里去救人可能吗?”燕王还未答应借兵。田文接着说:“我献给大王有利的计谋,可大王不用我的忠心计策,那么我只得请求离开。我担心天下将要发生大的变化呀。”燕王说:“大变化我能够听听吗?”田文说:“如果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割地屈膝求和,把半个魏国献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秦军从魏国撤退以后,魏王率领韩、魏大军,又从西边借来秦军,再联合赵军,用四国联军去攻打燕国,大王还有什么好处呢?当魏、秦、韩、赵四国联军兵临城下之时,到底是“行数千里去助人’有利呢?还是出燕都南门就看见四国联军有利呢?四国兵临城下,燕国和四国相距已很近了,运输也方便了,这个时候,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可以走了,我听从您的(建议)。”于是为魏国派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随田文。

魏王非常高兴,说:“您借来燕、赵军队很多,而且又快。”

秦王十分害怕,便向魏国割地求和。于是魏国归还燕、赵的军队,并加封田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各题。

寒食①

陈与义②

草草随时事③,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禁生火,吃冷食;到水边祓除不祥。②陈与义:号简斋,洛阳人;宣和六年冬,因受牵连被贬陈留酒监,次年写下此诗。③时事:时俗。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事起笔,寒食到来,诗人也随俗过节,将酒席摆在门外水边来祛灾消祸。

B.“草草”描写了诗人随性过节的悠闲形态,“萧萧”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冷瑟落寞。

C.颈联写诗人客居他乡,佳节孤寂,倍感心酸;黄莺婉转,引发了故园之思。

D.尾联化用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意,意蕴丰厚,含蓄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感情。

17.本诗颔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在抒情方式上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B17.①两首诗都借景抒情,使诗人悲伤之情更为浓烈。②陈诗以绿树成荫、花儿艳丽、柳影围村、家家寒食等欢乐场景,流露出诗人被贬落寞不欢的心情。③杜诗感于时局,移情于物,花为之落泪,鸟为之惊心,凝聚着诗人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B.“‘草草’描写了诗人随性过节的悠闲形态”错误。“草草”是草率、不细致、马虎、简陋从事的意思。“草草随时事”是写顺时随俗,且草草置下凉餐冷盘,表述的是诗人被贬落寞不欢的心情;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

本诗中,颔联“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描写了映照原野的浓浓的绿阴,鲜艳美丽的花、围绕村落的翩跹柳影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寒食节的美丽图景。但的情绪却是落寞不欢的。从抒情方式上看属于借景抒情。

《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这里却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从抒情方式上看也属于借景抒情。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古诗文名句。

①《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突出将士们严阵以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望》中移情于物感时伤别,借花鸟抒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愁思或愁绪,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人文意义的感觉或情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往往难以表述,但是古代诗人、词人却借助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感时花溅泪④.恨别鸟惊心⑤.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摧、鳞、溅”等字的写法。

第③题写有关“愁思或愁绪”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各题。

父亲离休

石钟山

①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

②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父亲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嘞,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有好一段日子,父亲坐卧不宁,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母亲不放心,不管他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

③父亲:我的病咋的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别说活十年,二十年也没问题,老在家待着还不得把人憋死。

④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

⑤父亲长叹一声,几步来到客厅,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眼望着窗外。此时的窗外阳光普照,一派风和日丽。树上落着两只鸟,不知深浅地鸣唱着。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

⑥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当连长时他说:冲上去,把小日本拼掉,拼不掉小日本,老子就毙了你们。当团长时说:一营长,限你半小时之内,把高地给我拿下来,拿不下高地老子毙了你。师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军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他的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父亲回来时,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天性,仍疯仍闹,父亲就吼:都住嘴,再吵再哭,老子就毙了你们。孩子们起初不怕,待父亲真的掏出手枪,把乌黑幽深的枪口对准他们时,他们都害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亲在家,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从不敢大声说话。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

⑦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亲,离父亲远。父亲不在乎这些,那时他哪有工夫和一群孩子们说长论短。

⑧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不来了吧。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闹。这是父亲第一次说这样极具人情味的话,为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哽咽地说:

⑨老石呀,那你就打个电话吧。

⑩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没学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亲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莱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孩子们上楼的脚步声响起时,父亲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他在办公室或家里接见下级或别的什么人时,总是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手头上的文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起初父亲一直那么坐着,他以为自己也会那么一直坐下去,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

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孩子受宠若惊地冲父亲咧了咧嘴。

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和儿女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在这期间,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

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

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

三个孩子喏喏点头。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概述父亲的从军经历,那些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成为故事展开的一种特色背景。

B.“无可奈何”“坐卧不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父亲离休时以及离休后处于心理调适期的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