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1)(解析)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

一、知识运用。(1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眷(juàn)念藩(pān)篱拮据(jiéjū)相形见绌(chù)

B.庇(pì)荫猝(cù)然咀嚼(jǔjué)风雪载(zǎi)途

C.伫(zhù)立紊(wěn)乱佝偻(gōulóu)义愤填膺(yìng)

D.模(mú)样啜(chuò)泣蹒跚(pánshān)忍俊不禁(jīn)

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烦燥锋芒必露随声附和津津有味

B.辐射招徕扬扬得意锐不可当唯唯连声

C.殒落慰籍油光可鉴引经据典恪尽职守

D.崔巍取缔吹毛求疵袅袅烟云物竟天择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2022年2月1日,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1比3惨败于越南队,彻底无缘2022年世界杯。

B.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们殚精竭虑,履行作为人民代表的使命职责。

C.创新探索中,确实有“妙手偶得”,但那通常是历经几十年的辛苦探索后的厚积薄发。

D.毛泽东纪念馆内,各地参观学习者摩肩接踵;韶山的精品党课现场,不少游客驻足旁听……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四姐的扮演者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和塑造黄四姐人物形象。

B.2015年7月4日,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共同申报的“土司遗址项目”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土家风雨桥的缔造者,便是那些木匠们手握尺子、斧头修建的。

D.漫步小径,微风送香。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墙头蜡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行。

B.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C.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登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D.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二、文化积累。(8分)

6.(8分)诗文名句默写。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假如我是一只鸟,。(艾青《我爱这土地》)

(4)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描述梦境、寄托诗人沙场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7)《岳阳楼记》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8)恩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学校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可谓“,”。(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上空)

三、阅读理解。(46分)

7.(6分)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问题。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1954年4月7日)

①聪儿: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傅雷家书》,有删改)

(1)针对语言学习,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对你的语言学习有什么启示?

(3)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谢谢你曾在我的童年里歌唱

陈思呈

①小学四年级的夏天。凤凰树开出了一树的花,我们教室就在凤凰树最密集的花枝旁。

②讲台上站着我们的音乐老师——苏老师。她那么漂亮,美得令人不敢相信。我至今仍记得,她穿着小碎花的连衣裙,系黑色腰带,亭亭玉立。她教我们在教室里唱歌时,窗外那树凤凰花仿佛也在为我们伴奏。

③苏老师个子高高的,穿连衣裙,将长发编成两条辫子垂在肩头上。最特别之处是,她的眉心有一小块朱砂色的胎记,这令她看起来很像电影演员,她的一颦一笑都显得既庄重又妩媚。她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总是笑吟吟的,看得出她喜欢我们。她的笑容总是让人内心平静。

④那时候,我们学的歌有《小马车》,“我心爱的小马车啊,道路总有崎岖……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嘀”,唱到这里,她身子前倾,手在空中打着节拍,引导我们唱得更加欢快。

⑤还有一首歌是《只要妈妈露笑脸》:“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她要求我们唱这首歌时要面带微笑。于是我卖力地笑着。“停!”她突然停下来,笑眯眯地对我说,“思呈同学,你唱得很好,但是你若再笑,你的下巴就要脱臼了。”全班一阵哄笑。但我没觉得她在批评我,她的语气中那不见外的亲切调侃,甚至让我觉得她对我另眼相看。

⑥苏老师唱歌时,世界变得辽阔。她的声音并不甜美,但像一条大河一样宽广。她含笑的眼睛平静、坦然地望向我们,仿佛知道,她可以用歌声凝滞住这一时刻。我坐在一边,陶醉而深情地看着她。

⑦有时,我们到小操场排练节目。录音机放在树荫下,苏老师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一边,当她走上前来给我们做示范动作时,她的白裙子飘来飘去像一朵花……夏日的傍晚无比悠长,天光迤之不去,南风吹来阵阵清凉。

⑧毕业多年以后,我辗转打听到苏老师的消息。听说她考上了省城的大学,离开了我们那所小学,之后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她一路出类拔萃,最后成为一名指挥家。

⑨那天下午我突然想她,我就在网上搜索她的视频,于是,我再一次看到了她那张熟悉的脸。她穿着黑色的晚礼服,站在舞台中间。她伸手指挥,音符从指尖滴落。她的双臂有力地伸展,歌声随之而来,仿佛大河奔涌。这是一个让我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的女性,过去的时光瞬间箭一般向我射来。

⑩我忽然意识到我为什么对她独怀深情。因为她那么美丽、那么亲切、那么优雅,还那么有力量……当那个10岁的小女生在讲台下,仰头望着她的“女神”歌唱时,生活向她开启了一个神秘的所在,所有的残败被遗忘,所有的平庸被忽略,光和蜜组成的万花筒,在无形之中缓缓流转。

那个夏日的午后,窗外的凤凰花全力盛放,脚踏风琴声中,我们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老师练习。那个瞬间,心里所起的震动,如涟漪荡漾到今天,命运还没有打扰我们,可是我们对世界已经深怀爱意。

美丽的“女神”,谢谢你曾经在我的童年里歌唱。

(1)文章第⑨段加点词“陌生”与“熟悉”似乎前后矛盾,为什么这样表述?

(2)读第⑩段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除了“美丽”“亲切”“优雅”还要特别强调苏老师“有力量”。

(3)请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苏老师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一边,当她走上前来给我们做示范动作时,她的白裙子飘来飘去像一朵花……夏日的傍晚无比悠长,天光迤之不去,南风吹来阵阵清凉。

(4)这篇文章原题“谢谢你,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女神’”,后改为“谢谢你曾在我的童年里歌唱”。请你说说这样改有什么妙处。

9.(10分)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小题。

堵车,是一种城市病

①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

②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

③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就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

④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

⑤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

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

⑦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

(1)选文第①段很有特点,请你试作分析。

(2)第②段为了说明堵车严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全文围绕城市堵车介绍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4)第⑦段中加点词“鲜见”可否用“不见”替代?为什么?

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

10.(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

②及鲁肃过寻阳

③走送之

④腰白玉之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5)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11.(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的后两句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一句诗中的“暗”字为一句之关键,说说这个字的含义。

(3)关于听音乐而触发情感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一句。

五、综合性学习。(6分)

12.(6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如图是中国诗词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句子通顺,语意简明。

(2)从下图表格九个字中识别一句我们学过的五言诗句:。

天雁书

达乡胡

入归洛

(3)飞花令,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得名于“春城无处不飞花”。请你飞“月”字令,即写出两句含“月”字的古诗(或词曲)句。

六、写作。(50分)任选一题。

13.(50分)命题作文。

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我们的许是一位朋友,或是几位亲人,亦可是一本书,还可是一种习惯。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请以“陪伴”为话题作文。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4.半命题作文。

“厉害了,我的哥”是网络用语,简单说,就是觉得对方十分厉害,称赞对方。《新闻联播》推出春节特别节目“厉害了,我的国”,以宏伟景观呈现出我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震撼人心的伟大成就,激发出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生活中还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地方让我们不由得称赞。

请以“厉害了,我的”为题作文。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中考语文冲刺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知识运用。(1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眷(juàn)念藩(pān)篱拮据(jiéjū)相形见绌(chù)

B.庇(pì)荫猝(cù)然咀嚼(jǔjué)风雪载(zǎi)途

C.伫(zhù)立紊(wěn)乱佝偻(gōulóu)义愤填膺(yìng)

D.模(mú)样啜(chuò)泣蹒跚(pánshān)忍俊不禁(jīn)

D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A.有误,“藩篱”的“藩”应读作“fān”;

B.有误,“庇荫”的“庇”应读作“bì”,“风雪载途”的“载”应读作“zài”;

C.有误,“义愤填膺”的“膺”应读作“yīng”;

D.正确。

故选:D。

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烦燥锋芒必露随声附和津津有味

B.辐射招徕扬扬得意锐不可当唯唯连声

C.殒落慰籍油光可鉴引经据典恪尽职守

D.崔巍取缔吹毛求疵袅袅烟云物竟天择

B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A.有误,“烦燥”的“燥”应为“躁”,“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

B.正确。

C.有误,“殒落”的“殒”应为“陨”,“慰籍”的“籍”应为“藉”。

D.有误,“物竟天择”的“竟”应为“竞”。

故选:B。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2022年2月1日,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1比3惨败于越南队,彻底无缘2022年世界杯。

B.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们殚精竭虑,履行作为人民代表的使命职责。

C.创新探索中,确实有“妙手偶得”,但那通常是历经几十年的辛苦探索后的厚积薄发。

D.毛泽东纪念馆内,各地参观学习者摩肩接踵;韶山的精品党课现场,不少游客驻足旁听……

A

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有误,“差强人意”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本句是表述让人很不满意,该词使用属于望文生义。

BCD.正确。

故选:A。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四姐的扮演者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和塑造黄四姐人物形象。

B.2015年7月4日,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共同申报的“土司遗址项目”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土家风雨桥的缔造者,便是那些木匠们手握尺子、斧头修建的。

D.漫步小径,微风送香。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墙头蜡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有误,语序不当,可把“丰富”与“塑造”调换位置;

B.正确;

C.有误,语序不当,可把“木匠们手握尺子、斧头修建的”改为“手握尺子、斧头修建的木匠们”;

D.有误,搭配不当,“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可去掉“我看见”。

故选:B。

5.(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行。

B.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C.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登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D.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A.有误,句内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应改为: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行。

BCD.正确。

故选:A。

二、文化积累。(8分)

6.(8分)诗文名句默写。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

(4)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最亲切的怀恋。(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描述梦境、寄托诗人沙场报国之志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岳阳楼记》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8)恩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学校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上空)

见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析:

(1)江春入旧年

(2)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3)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重点字:咙)

(4)都将成为最亲切的怀恋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重点字:阑)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濯)

(7)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阅读理解。(46分)

7.(6分)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问题。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1954年4月7日)

①聪儿: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节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傅雷家书》,有删改)

(1)针对语言学习,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对你的语言学习有什么启示?

(3)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1)学外语不能速成,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2)学习外语,要随时随地地应用,效率才会高。

(3)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本题考查《傅雷家书》的有关知识。《傅雷家书》是傅聪留学波兰期间,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节选。傅雷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儿子傅聪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本题考查语段观点的提取。这个语段,傅雷针对语言学习的方法给儿子提出了建议。中心观点是“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可根据第②段开头的一句:“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阅读的启示。“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说明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效度会更高。学外语,国内学的是“死”的语言,国外随时随地可以应用,所以学习进度要远高于国内。

(3)本题考查推介词的写作。可从《傅雷家书》的主题、主要内容、阅读意义等方面简要说明推介的理由。示例:《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傅雷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让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此书是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解析:

(1)学外语不能速成,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

(2)学习外语,要随时随地地应用,效率才会高。

(3)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谢谢你曾在我的童年里歌唱

陈思呈

①小学四年级的夏天。凤凰树开出了一树的花,我们教室就在凤凰树最密集的花枝旁。

②讲台上站着我们的音乐老师——苏老师。她那么漂亮,美得令人不敢相信。我至今仍记得,她穿着小碎花的连衣裙,系黑色腰带,亭亭玉立。她教我们在教室里唱歌时,窗外那树凤凰花仿佛也在为我们伴奏。

③苏老师个子高高的,穿连衣裙,将长发编成两条辫子垂在肩头上。最特别之处是,她的眉心有一小块朱砂色的胎记,这令她看起来很像电影演员,她的一颦一笑都显得既庄重又妩媚。她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总是笑吟吟的,看得出她喜欢我们。她的笑容总是让人内心平静。

④那时候,我们学的歌有《小马车》,“我心爱的小马车啊,道路总有崎岖……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嘀”,唱到这里,她身子前倾,手在空中打着节拍,引导我们唱得更加欢快。

⑤还有一首歌是《只要妈妈露笑脸》:“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她要求我们唱这首歌时要面带微笑。于是我卖力地笑着。“停!”她突然停下来,笑眯眯地对我说,“思呈同学,你唱得很好,但是你若再笑,你的下巴就要脱臼了。”全班一阵哄笑。但我没觉得她在批评我,她的语气中那不见外的亲切调侃,甚至让我觉得她对我另眼相看。

⑥苏老师唱歌时,世界变得辽阔。她的声音并不甜美,但像一条大河一样宽广。她含笑的眼睛平静、坦然地望向我们,仿佛知道,她可以用歌声凝滞住这一时刻。我坐在一边,陶醉而深情地看着她。

⑦有时,我们到小操场排练节目。录音机放在树荫下,苏老师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一边,当她走上前来给我们做示范动作时,她的白裙子飘来飘去像一朵花……夏日的傍晚无比悠长,天光迤之不去,南风吹来阵阵清凉。

⑧毕业多年以后,我辗转打听到苏老师的消息。听说她考上了省城的大学,离开了我们那所小学,之后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她一路出类拔萃,最后成为一名指挥家。

⑨那天下午我突然想她,我就在网上搜索她的视频,于是,我再一次看到了她那张熟悉的脸。她穿着黑色的晚礼服,站在舞台中间。她伸手指挥,音符从指尖滴落。她的双臂有力地伸展,歌声随之而来,仿佛大河奔涌。这是一个让我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的女性,过去的时光瞬间箭一般向我射来。

⑩我忽然意识到我为什么对她独怀深情。因为她那么美丽、那么亲切、那么优雅,还那么有力量……当那个10岁的小女生在讲台下,仰头望着她的“女神”歌唱时,生活向她开启了一个神秘的所在,所有的残败被遗忘,所有的平庸被忽略,光和蜜组成的万花筒,在无形之中缓缓流转。

那个夏日的午后,窗外的凤凰花全力盛放,脚踏风琴声中,我们亦步亦趋地跟着苏老师练习。那个瞬间,心里所起的震动,如涟漪荡漾到今天,命运还没有打扰我们,可是我们对世界已经深怀爱意。

美丽的“女神”,谢谢你曾经在我的童年里歌唱。

(1)文章第⑨段加点词“陌生”与“熟悉”似乎前后矛盾,为什么这样表述?

(2)读第⑩段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除了“美丽”“亲切”“优雅”还要特别强调苏老师“有力量”。

(3)请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苏老师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一边,当她走上前来给我们做示范动作时,她的白裙子飘来飘去像一朵花……夏日的傍晚无比悠长,天光迤之不去,南风吹来阵阵清凉。

(4)这篇文章原题“谢谢你,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女神’”,后改为“谢谢你曾在我的童年里歌唱”。请你说说这样改有什么妙处。

(1)因久不相见而“陌生”;因见其视频而唤起童年的记忆而“熟悉”。②老师的形神让我熟悉;老师的礼服与舞台让“我”陌生。③熟悉的苏老师开拓了一片施展才华的新天地。

(2)美丽是赞其外形,亲切是赞其性情,优雅是赞其气质。这是由外形逐渐到内在的赞美。而“有力量”则既指其自身蕴含的力量,也指别人能从她身上获得激励的力量。她的指挥手臂有力度;她的指挥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她的奋斗历程,显示了她成长的力量,也有激励着我努力前行的力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苏老师身着裙子的美丽;“飘来飘去”写出她体态的轻盈;最后通过写景衬情,用“悠长”“清凉”等表现与苏老师在一起时的美的享受。

(4)原题太直白,只突出了苏老师在我心目中地位高。用“谢谢你曾在我童年里歌唱”的妙处在于有诗意,既是真正的歌唱,又象征了如歌般美好的感受;也暗示苏老师给童年的我以美好而有力量的影响,激励着我的一生。

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关于苏老师的故事,小学四年级时,苏老师教我们唱歌,她的声音并不甜美,但是“我”却陶醉其中。毕业多年以后,听说她考上了省城的大学,离开了我们那所小学,之后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最后成为一名指挥家。那天下午“我”看着苏老师的指挥乐队的视频,再次回顾童年的经历。

(1)因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毕业多年以后”可知,“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苏老师了,所以“陌生”,但是见到他的视频而唤起童年的记忆,那是“熟悉”的。依据“她穿着黑色的晚礼服,站在舞台中间。她伸手指挥,音符从指尖滴落。她的双臂有力地伸展,歌声随之而来,仿佛大河奔涌”可知,“我”对老师的形神很是熟悉,但是老师穿着黑色的礼服在舞台指挥乐队让“我”感到陌生。熟悉的苏老师在舞台上开拓了一片施展指挥才华的新天地。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美丽”是赞美苏老师漂亮的外形,“亲切”是赞美苏老师温和的性情,“优雅”是是赞苏老师的气质。这些都是人外在的美,不达内里。依据“她的双臂有力地伸展,歌声随之而来,仿佛大河奔涌”可知,“有力量”则既指其自身蕴含的力量,也指别人能从她身上,从她的指挥有力度;她指挥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依据“听说她考上了省城的大学,离开了我们那所小学,之后又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她一路出类拔萃,最后成为一名指挥家”可知,她的奋斗历程,显示了她成长的力量,也有激励着我努力前行的力量。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将苏老师的白裙子比作“一朵花”,所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苏老师身着裙子的美丽;而“飘来飘去”一词,又写出她体态的轻盈;用“日的傍晚无比悠长,天光迤之不去,南风吹来阵阵清凉”中的“悠长”“清凉”等表现与苏老师在一起时的美的享受,通过写景衬情。

(4)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原题目是依据段的“美丽的‘女神’,谢谢你曾经在我的童年里歌唱”整理出来的,但是太过于直白,只突出了苏老师在我心目中地位高,没有深层的含义。用“谢谢你曾在我童年里歌唱”为题,依然是依据这个句子整理的,但是却具有诗意,既是指苏老师真正的歌唱,又象征了如歌般美好的感受;也暗示苏老师给童年的我以美好而有力量的影响,激励着我的一生。

解析:

(1)因久不相见而“陌生”;因见其视频而唤起童年的记忆而“熟悉”。②老师的形神让我熟悉;老师的礼服与舞台让“我”陌生。③熟悉的苏老师开拓了一片施展才华的新天地。

(2)美丽是赞其外形,亲切是赞其性情,优雅是赞其气质。这是由外形逐渐到内在的赞美。而“有力量”则既指其自身蕴含的力量,也指别人能从她身上获得激励的力量。她的指挥手臂有力度;她的指挥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她的奋斗历程,显示了她成长的力量,也有激励着我努力前行的力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苏老师身着裙子的美丽;“飘来飘去”写出她体态的轻盈;最后通过写景衬情,用“悠长”“清凉”等表现与苏老师在一起时的美的享受。

(4)原题太直白,只突出了苏老师在我心目中地位高。用“谢谢你曾在我童年里歌唱”的妙处在于有诗意,既是真正的歌唱,又象征了如歌般美好的感受;也暗示苏老师给童年的我以美好而有力量的影响,激励着我的一生。

9.(10分)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小题。

堵车,是一种城市病

①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

②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

③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就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

④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

⑤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

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

⑦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

(1)选文第①段很有特点,请你试作分析。

(2)第②段为了说明堵车严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全文围绕城市堵车介绍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4)第⑦段中加点词“鲜见”可否用“不见”替代?为什么?

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

(1)运用“谐音”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城市堵车现象,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堵车的危害、原因、如何医治堵车。逻辑顺序。

(4)不可。“鲜见”是少见,在通勤高峰期,长距离堵车的现象很少见,但不是没有。“不见”是没有,与实际不符。“鲜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本文第①段指出“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第②——⑤段说明堵车的危害、原因等;第⑥⑦段说明如何医治堵车这种病。

(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特点。“北京那是‘首堵’”,北京市“首都”,用谐音词“首堵”来形容北京堵车严重;“‘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这些运用幽默诙谐的语气来点出了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比如”一词说明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7亿小时”“37亿小时”“6.5”等数字提示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982年的数据和2003年的数据发生变化,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堵车”这一病症日益严重。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以及理解说明顺序。本文第①段运用谐音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指出“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第②——④段结合“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可知说明了堵车的危害;第⑤段结合“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可知介绍了堵车的原因;第⑥⑦段结合“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等说明如何医治堵车这种病。所以文章运用了由现象到危害到原因再到解决的逻辑顺序。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首先明确态度“不能换”,然后分析词语的含义。“鲜见”是少见的意思。在句中“鲜见长距离堵车”指的是在通勤高峰期,长距离堵车的现象很少见,但是不是没有,不是“不见”。“不见”是一例现象都没有,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换。最后强调词语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

(1)运用“谐音”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城市堵车现象,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堵车的危害、原因、如何医治堵车。逻辑顺序。

(4)不可。“鲜见”是少见,在通勤高峰期,长距离堵车的现象很少见,但不是没有。“不见”是没有,与实际不符。“鲜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1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②及鲁肃过寻阳到

③走送之跑

④腰白玉之环腰佩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学习的必要(重要)性,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5)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1)①粗略地阅读。

②到。

③跑。

④腰佩。

(2)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专掌经血传授的学官吗。②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学习的必要(重要)性;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

(5)示例:求学过程必须不断克服困难,才会取得成功。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钞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②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到。

③句意:赶快送还人家。走:跑。

④句意:腰间挂着白玉环。腰:腰佩。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孤,我;岂,难道;治,钻研;为,做,当。句意为: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专掌经血传授的学官吗。

②中重点词语有:以是,因为这,因此;以,介词,把;假,借。句意为: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故断为: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注意分析题目和阅读文章。题目中有语境“孙权先指出”,要填的内容其实就是孙权的观点,原文有一句话“不可不学”,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这个题干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内容,第二篇选文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宋濂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5)本题考查得到的启示。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题仍然需要依据文本。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根据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概括即可。从学习的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对困难的态度等方面来回答。示例: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解析:

(1)①粗略地阅读。

②到。

③跑。

④腰佩。

(2)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专掌经血传授的学官吗。

②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学习的必要(重要)性;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

(5)示例:求学过程必须不断克服困难,才会取得成功。

11.(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的后两句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一句诗中的“暗”字为一句之关键,说说这个字的含义。

(3)关于听音乐而触发情感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一句。

(1)表述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无意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1)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掌握。该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抒发了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是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暗”字,意思是断续、隐约,表明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因此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勾起人的离愁别恨。

(3)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关于听音乐而触发情感的诗句有很多,例如: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

(1)表述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无意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五、综合性学习。(6分)

12.(6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如图是中国诗词大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句子通顺,语意简明。

(2)从下图表格九个字中识别一句我们学过的五言诗句:归雁入胡天。

天雁书

达乡胡

入归洛

(3)飞花令,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得名于“春城无处不飞花”。请你飞“月”字令,即写出两句含“月”字的古诗(或词曲)句。

见解答。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述能力。

学生需把握画面要素,结合徽标名称分析作答。构图要素:该图由明月和大海组成;明月里有汉字“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左边是一个书卷,右边是月牙和祥云,月牙的右上方有一枚印章。根据画面可知,寓意为:中国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等。

(2)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学生需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学生需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分析作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

解析:

(1)构图要素:上方是一轮明月,下方是大海;明月里有汉字“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左边是一个书卷,右边是月牙和祥云,月牙的右上方有一枚印章。

寓意: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2)归雁入胡天

(3)示例: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六、写作。(50分)任选一题。

13.(50分)命题作文。

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我们的许是一位朋友,或是几位亲人,亦可是一本书,还可是一种习惯。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请以“陪伴”为话题作文。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见解答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陪伴”的含义是“随同做伴”。仔细分析,它有多个义项:1.侧重于“陪同”。2.侧重于“做伴”。3.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根据这几个义项来审题就可打开思路。可根据在题目的前后添加疑问词进行选材方向的定位,如“谁陪伴谁”,再细化为以下三方面:“谁陪伴我”“我陪伴谁”和“别人陪伴别人”。“谁陪伴我”的主语“谁”可以是:人、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概念。“人”既可指父母、师友、对手等,又可指古今中外名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具体事物”可指陪伴童年生活的书籍,见证成长的日记,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自行车、闹钟、小花伞、树林、小河等。“抽象事物或概念”可指一首钢琴曲、一句话、勇气、理想、烦恼、微笑、挫折、幸福等。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选材的多样性。“我陪伴谁”中的“谁”范围要小得多,可以是亲人或宠物等,不能是名人和具体事物。“别人陪伴别人”,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