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全册教案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全册教案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全册教案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全册教案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地理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

「邀期0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知道地轴、南极点和北极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通过与其他参照物对比,知道并能够描述出地球的大小。

3.利用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的形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助的习

惯。

1.用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轴、南北极点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1.地球的形状以及大小的数据。

2.观察并使用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的绪言中,我们认识了学习地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

和生产的重要意义,知道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甚至对我们的终身

发展有用,那么,大家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又认识多少呢?比如地

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

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

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

一个难解之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看看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

球的。

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

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

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

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太阳和月亮”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

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

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第二组讲述太阳和月亮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后来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并把他们作为参照物,推测地球也

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除此之外,他们还从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例证,证明自己的推测,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

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教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

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

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

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第三组同学代表回答

学生讲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

教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

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第四组的代表

上来为我们讲述。

第四组同学代表回答

教师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

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

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

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

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

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

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

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教师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

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

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

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页图1.2,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

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

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

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

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思考:为什么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知识点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

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

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教师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

义。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

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

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

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

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

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教师提问:.学生观察经纬仪和地球仪,结合课本找出地轴、南极、北极、

经线和纬线。

学生回答,简要说明是怎么找到的。(结合课本给出的定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

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

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1.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

的最好。

2.完成《》相应习题。

1.地球的形状

r——、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课时在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地球

仪这个直观教具和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在

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细节上还需要把握,课堂秩序也

需要维持好!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L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比较和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1.经线和纬线特点、纬度和经度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利用经纬网读出经纬度,会判断半球、低中高纬度。

利用经纬网读出经纬度,判读东西半球。

地球真的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够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本节课我们一

起学习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逋卷瑜

活动一:认识纬线

活动程序:忆旧知一学生自主学习一展示自学成果一反馈纠正一总结提升

1.忆旧知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一学过的关于如何描述地球的

形状和大小

2.自主学习、交流探讨

学生活动1:运用地球仪结合图1.6观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纬战和纬度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纬线

的特点

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旧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纬

线的学习一定结合地图,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

活动二:纬度的划分

学生活动2:读图1.6(纬线图),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读图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一展示自学成果一反馈纠正一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交流探讨:

①纬度数值的起点?纬度数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

②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在图中标出

南北两极点和纬度值)

③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④请同学们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低中高纬度的范围

⑤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

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图1.8)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

纳:纬度的判定方法

活动策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纬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活动三:认识经线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一展示自学成果一反馈纠正一总结提升。

1.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1:运用地球仪结合图1.9观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经线?

②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在

地球以上观察)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

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

归纳经线的特点。

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旧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

经线的学习一定结合地图,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

升。

活动四:经度的划分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读图。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一展示自学成果一反馈纠正一总结提升。

1.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2:读图1.9(经线和经度),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

找到0°经线。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

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

纳经度的判定方法。

活动策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经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目标评价: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经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活动五:找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活动目的:使学生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一展示自学成果一反馈纠正一总结提升。

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归

纳: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r纬线的概念和特点

.纬线和纬度-5

L纬度的划分及特殊的纬线

Y

厂经线的概念和特点

<经线和经度-

经度的划分及特殊的经线

完成《》相应习题。

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组织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变难为易,让学生

在动手动脑中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效果很好。学生自主学习读图描述,通过

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据图说出纬线和经线的特

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时3利用经纬网定位

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2016年8月5B-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

卢举行。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o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

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

儿?

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范围

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下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120150180150

ABCDE

经度150°E150°W180°120°E150°W

纬度20°S60°S20°N50°N60°N

南北半球南南北北北

东西半球东西分界线东西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老师点拨:

(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

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例:北京的经纬度(4(TN,116°E)o0°

经线、180。经线、0。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

A.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

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①说明判定方向:

经度<20。东半球

>160°西半球

20°~160°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

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

上;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10页活动1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

温哥华0°51.5°N

悉尼74°W40°N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利用经纬网定住,

确定地表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完成《》相应习题。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在地理教

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自己对内容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读图二析图、填图、绘图、

搜图、用图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地理知识,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用图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自觉性,最终通过学生自己对地理知识和地图的认真思考研究,达到融会

贯通的程度,使所学的知识成为他们可靠的财富。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1地球的自转

知识与技能

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会解释所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过程与方法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

球自转.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合作意识.,感受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坚持真理、求真求实

的科学态度。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

2.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出现的时间差异现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白天与黑夜呢?

小组活动:理解新知

谈身边所感受与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入手,归纳后,提出以下问题:

1.从地球的运动课件中,可以看出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形

式?

2.地球自转的围绕中心是什么?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周期是多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4.地球的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

教师总结归纳:自西向东绕轴转,一周时间为一天;

地球本身不透明,阳光只能照一半;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东方日出西落日,作息时间有早晚;

地球自转不间断,昼夜交替是必然。

利用地球仪演示或者指导学生演示地球自转,指出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

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指出哪里是昼半球,哪里是夜半球。

师:除中国是白天外,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小组活动:完成P13活动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相问候时,为什

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总结: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

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面对昼半球,晨线和昏线可依据“西晨东昏”

的规律来判断。

完成《》相应习题。

r旋转中心:地轴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顺南逆

周期:24h(一天)

I产生现象:昼夜更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着眼

于学习策略教学。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采取

多种形式教学。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2地球的公转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会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2.说出五带划分的分界线,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

的关系。

2.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明各带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全球意志。

:;®to®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能结合当地季节变化进行说明。

2.清楚五带的划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感知新知:见《自主学习》学生用书“预学先知”。

小组活动:理解新知

②地球的公转

谈身边所感受的四季变化现象入手,归纳后,提出以下问题: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是否发生变化?

2.地球公转的围绕中心是什么?

3,地球的方向是什么?

4.地球的周期是多少?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5.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小组汇报教师引导总结归纳: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指向不变。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方向与

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

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地位置发生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地球在公转过

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6月22日前后,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9月21日前后,太阳光又直射赤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

南回归线。

分析太阳光直射与斜射两种情况下,地面所获得的太阳热量差异。

L5X3月21D前后)

X冬至

(6月22日前后)X12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H前后)

(二)五带的划分

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洞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

一年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

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以下五带:

.

.

师: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带)

完成《》相应习题。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懑迢®®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厂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特点-,周期:一年

特点: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r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地理现象T

、五带的划分

本节课学生们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

论,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

两点间直线距离,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过程与方法

查找细聊并进行相互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

2.选择适合的地图的内容

地图三要素的掌握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

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

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

彩。”打一事物。(学生回答谜底:地图)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

有关知识。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3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

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

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教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回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答)

(小结)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

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

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

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

[启思]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

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启思]

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

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些呢?

③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能总结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吗?

[活动]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13页图1.22和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北

京城区图,然后回答比例尺的公式和表示形式,通过演算总结比例尺大小的比

较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尤其注意说明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

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巧练]读“台湾岛图”,量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启思]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3页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

题:

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越大,要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

越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激趣]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那

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

定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启思]阅读课本图1.26思考

①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②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

的相对位置?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该怎样辨别方向?

④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

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启思]阅读课本图L28思考指向标地图思考:

①指向标有什么用途?

②图中的教学楼在食堂点的什么方向?

[激趣]如果我们把“活动2题”中的指向标去掉,这样的地图又如何辨别方向

呢?

[启思]“活动2题”中的指向标指向此图的什么方位?这个方位和指向标指示

的什么方向重合?另外的三个方向如何确定?你能总结出既没有经纬网,也没

有指向标的地图该如何辨别方向吗?

对一般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

定来辨别方向。

[巧练]按照教室的自然方位,请任意两个同学说出相对方向。

[激趣]大家知道,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

成符号,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一一图例。

[启思、]请同学们看图1.25一些常用的图例,请你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

重要的图例?

[活动]

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

教师出示一张图例卡片,学生回答其代表的地理事物。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完成《》相应习题。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地图上的“语言”

1.比例尺

①概念: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③表示形式:

2.方向

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示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3.图例和注记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阅读地图以及如何选择地图。学生因

此对地图的种类和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知道了应该选用什么种类的地图来为我们所用,从而

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并且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与技能

L通过阅读课本资料,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找出某一点的海拔,并准确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并判断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常见的地形

部位。

3.综合景观图,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

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L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让同学直观理解相对高度与海拔的概念。

2.通过观看微课与自绘图,着重理解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

位。

3.通过活动实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

决实际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

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

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

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让学生做小实验,完成探索发现:制作一座硬币山,绘出该硬币山的等高

线地形图。

步骤一:准备三枚面额不同的硬币,一元1枚、五角1枚、一角1枚。

步骤二:小组成员合作,按照下列的图示堆积硬币山。

老师点拨堆积硬币山相关的注意问题和体现的地理原理。

要读懂这座硬币山,我们就需要追根溯源,知道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

的。地表高低起伏的典型代表就是山,我们如何将山绘到地图中去呢?我们可

以先来造一座山,一座硬币山。请同学们将带来的三枚硬币从大到小地摞起

来,就像老师在大屏幕上示范的一样,并且将它们三个在右侧对齐。桌面就是

海平面,三枚硬币就是突兀在海上的一座小山。1角硬币表面为山顶,左侧造

型为山坡,右侧造型为悬崖峭壁。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步骤三:让制作的硬币山链接到虚拟的海拔,你能通过下面的两幅图给大

家分析一下海拔和相对高度的不同吗?

200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到讲台给全班同学展示。

三枚硬币的厚度大致相同,假设桌面为海平面,海拔高度为0米,一元硬

币的表面就代表100米的高度,五角硬币的表面代表200米的高度,一角硬币

的表面代表300米的高度。100米、200米、300米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海拔,

它们之间的差值就是相对高度。

那么硬币山上A点的海拔就应该是30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则是200米

(如上面的图示)。

老师利用下图,点拨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感悟,

学会如何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

甲、乙两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是多少米?

1500米500米

甲地高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1000米

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的感性认

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再拔和相对高度仃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相同点:静是指垂直距离

不同点:,量起点不同

步骤四:小组成员继续合作,一起画一幅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你能体会

出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你能通过硬币山和这幅绘制的等高线地

形图观察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吗?

老师点拨勾画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注意问题。

如何把我们制作的硬币山画到平面图纸上并绘制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

请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一个长方形的绘图区域,将一元硬币放到绘图区域

的中央,沿其边缘勾出轮廓,得到一个大圆,再将五角硬币放在大圆内部,注

意右侧边缘与大圆齐平,勾出一个中圆,最后将一角硬币放在中圆内部,仍然

注意右侧边缘与中圆齐平,勾出一个小圆。我们将三枚硬币代表的高度标注在

三个圆圈上,我们的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就勾画出来了,我们就会发现坡度陡

缓跟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了(如上面的图示)。

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让学生的感

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D处为缓坡,E处为陡

坡。

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再做点拨提升,跟学生一起探讨等高线地

形图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

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就是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将地表的高低起伏表达在平面图纸上的。

老师跟学生一起读图思考、画图探究,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读图思考:由于地表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

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表示出来呢?我们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

解决。

画图探究:

展示感悟: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

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

断坡度的陡缓。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图画图话”寻找喜洋洋的位置的探究活动,认识

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

在学生认识山地不同部位地形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基于下图的

探究发现,探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部位的地形,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

性认识。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

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承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地形图,就是分

层设色地形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它与等高线地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绘图体验: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将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

颜色,体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展示感悟:通过观察课本后边的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找出五种地形的分

布。

在学生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基于下图的探

究发现,探讨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相关知识。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承转: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均能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但

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还是地形剖面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地

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三、地形剖面图

老师出示下面两幅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地形剖面图绘制的意义。

南美洲地形剖面图澳大利亚地形剖面图

(沿南纬40。纬线)

(沿南纬28°纬线)

6

・,例♦

A

一大

西部高东部低西部4原山埴中部&辂东部山培

老师跟学生一起,探讨地形剖面图绘制的方法,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地形剖

面图绘制的意义。

完成《》相应习题。

-O®®

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与等深线

3.判断坡度陡缓

4.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含义及作用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本节课学生们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

论,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

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图表、文字等资料,分析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学会运用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够根据地图提供信息,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识别并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

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洋、海和海峡。

2.对比地图,通过简绘轮廓图,助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

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L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

决心。

L通过简单方法估算并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不是)那么你们是否知

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他说:“我们给地球

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洲和大洋》。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通学@@

(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归纳提升)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33图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有

些学生讨论的观点可能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还有一些学生

讨论的观点可能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这样似乎更准确。地球?水球?你

会支持哪个观点呢?

2.学生辩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自己观

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用多种方式印证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

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20°W和160°E)它们经过的地方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这说明了什

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在东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

积大)在西半球呢?(也是海洋面积大)从东、西半球看,海陆分布有何特点?

(东、西两个半球海洋面积均占优势,其中东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大)

南极南极

(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问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赤道)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在南半球呢?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也是海洋面积大)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水

球”之称哪个半球更合适?(南半球)

南半球

理映期

(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

斯群岛附近,陆半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尔河河口附近。然后问答:在水半球海

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了海洋面积吗?(没有)

4.总结过渡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

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正如宇航员看到的一

样,地球确实是一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

我们的家园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P32图2.1"世界海陆分布”和图

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问答: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分

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彼此相

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6.读图对比投影“南北半球图”,让学生读图指出: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

球?(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南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别是陆地

还是海洋?(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那么,世界海洋和陆地

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海陆分布不均)

7.指导阅读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本P33“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并结合自

己了解的内容做介绍、谈感想,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们今天能够坐在教室,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

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以至近代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

指出尚有许多还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为将来去发现探究这些

领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海陆分布的大势是三分陆地,七分

海洋。那么,这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又分成了几大洲和几大洋呢?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提出问题投影展示课本P34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去掉说明文

字)说明这是一幅关于海陆分布不同形式的立体景观图。然后提出:你能把这幅立

体景观图结合学过的地图知识绘成平面图吗?图上这些海陆分布的各种不同形式如

何识别呢?这个学习环节的处理,建议老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如下面的“找一

找”,也会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2.地图转绘假设上一环节采用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不

同形式的陆地轮廓并画出来,平行画上斜线表示陆地,空白表示海洋,然后标出海

陆分布各种不同形式的名称,这样就会将立体景观图转绘成平面示意图。

3.读图识别学生画好示意图后,投影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

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成学习小组边观察边讨论下列问题。

(1)大陆与岛屿有什么不同?(面积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小的陆地是岛屿)

(2)岛屿与半岛有什么不同?(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

连)

(3)洋、海和海峡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我国东部和南部濒临哪些海,连接哪个大洋?(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连接太平洋)

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拨提升,并举我国的案例让学生

加以体验。

4.设置悬念全球有六块大陆,但有七个大洲,你能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5.引导发现投影展示课本P35图2.6"大洲的分布”。教师先指图说明全球有亚

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六块大陆后,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设问:六块大陆怎么会有七个大洲呢?请看亚欧大陆上有几个大洲?(亚、欧两个

大洲)

6.提出问题亚欧大陆分属于哪两个大洲?(亚洲和欧洲)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

个大洲?(大洋洲)大陆和大洲是不是一回事?(不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洲包括大陆)

7.评价说明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评价后说明大陆是大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