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_第1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_第2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_第3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_第4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1、理化性质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稀、丁烷、丁烯等,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石油气通过加压或降温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扩大250-350倍左右;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1.5-2(比空气重),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0.5(比水轻);在空气中集中较慢,易向低凹地区流淌和积聚,爆炸极限为5%-33%。液化石油气一般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属于低毒类。常见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严峻时消失麻醉状态和意识丢失。液化石油气一般加有特别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便于察觉该气体的存在。2、事故特点(1)集中快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快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急区。(2)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3)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4)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口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简单、危急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3、处置程序与措施(1)侦察检测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把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集中方向。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平安阀、紧急迫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状况。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了解事故单位已经实行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状况。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状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状况。把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分析评估泄漏集中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急因素及其后果。(2)疏散警戒疏散泄漏区域和集中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依据侦察检测状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平安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掌握进入警戒区特殊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平安检查,做好记录。依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3)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便进入警戒区。(4)平安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需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实行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5)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实行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平安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6)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推断事故状况,供应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与协作抢险救援行动(7)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牢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实行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8)稀释防爆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淌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采纳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急源集中。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淌,可采纳中倍数泡沫掩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操作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而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同时还可采纳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因强水流冲击而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起爆炸。(9)关阀堵漏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帮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实行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协作堵漏。法兰盘、液相管道裂口泄漏,在寒冷地区和季节可采纳冻结止漏,即用麻袋片等织物强行包裹法兰盘泄漏处,浇水使其冻冰,从而制止或削减泄漏。(10)输转倒罐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平安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爱护。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急程度。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需做到良好接地。(11)主动点燃实施主动点燃,必需具备牢靠的点燃条件。在经专家论证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协作下,严格平安防范措施,谨慎、坚决实施。点燃条件。①在容器顶部受损泄漏,无法堵漏输转时;②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或堵漏时;③遇有不点燃会带来严峻后果,引火点燃使之形成稳定燃烧,或泄漏量已经减小的状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如现场气体集中已达到肯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爆燃或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其他储罐、救援力气及四周群众平安,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严禁实行点燃措施。点燃预备。担当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要到达指定位置,确认危急区人员全部撤离,泄漏点周边区域经检测不在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内,使用点火棒、信号弹、烟花爆竹、魔术弹等点火工具,并实行正确的点火方法。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且气体泄漏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预备就绪的状况下实施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爱护后罐内压力减小,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仍有气体集中,如不再次点燃,可能造成危害时,应予坚决点燃。(12)现场清理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凹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平安撤离。4.行动要求(1)正确选择停车位置和攻击路线。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的入口、通道进入现场,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进入危急区的车辆必需戴防火罩。使用上风方向的水源,从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攻击路线,并设立水枪阵地。指挥部应设置在平安区。(2)行动中要严防引发爆炸。进入危急区作业的人员肯定要专业、精干,防护措施要到位,并使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在雷电天气下,慎重实行行动。(3)设立现场平安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动态仪器检测。一旦现场气体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事态未得到有效掌握,险情加剧,危及救援人员平安时,要准时发出撤离信号。一线指挥员在紧急状况下可不经请示,坚决下达紧急撤离命令。紧急撤离时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人员快速、平安撤出危急区。(4)合理组织供水,保证持续、充分的现场消防供水,对液化石油气容器和泄漏区域保持不间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