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3/08/wKhkGWW9GOOAHOTXAAHL19m8OQI811.jpg)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3/08/wKhkGWW9GOOAHOTXAAHL19m8OQI8112.jpg)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3/08/wKhkGWW9GOOAHOTXAAHL19m8OQI8113.jpg)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3/08/wKhkGWW9GOOAHOTXAAHL19m8OQI8114.jpg)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3/08/wKhkGWW9GOOAHOTXAAHL19m8OQI8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局部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把握它的分类。
2.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看、比拟、分析、推断等力量,进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育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加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谈话:你们喜爱旅游吗?教师就特殊喜爱旅游,尤其爱看城市中的建筑,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不过受时间限制,有些地方我们也只能在书中或网上领会它的风采了。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咱们一起观赏一下吧。(电脑出示)美吗?这些图片中最根本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你知道这其中的高楼大厦是在什么机器的帮助下盖起来的吗?(塔吊)(出示信息窗)来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答复: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雄伟建筑和牢固的塔吊最根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答复:具稳定性、坚固
谈话:三角形究竟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熟悉)
【设计意图】通过从生活中查找形似三角形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索三角形有何种特性。
二、活动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谈话:三角形真的坚固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每个小组内有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多边形框架,先观看一下,两者间有什么区分?
引导学生观看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试验并答复发觉:三角形框架外形没有发生转变,多边形外形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答复: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外形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总结:刚刚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坚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奇妙的利用了这一点。像这样的小木凳,(课件出示木凳)用得时间久了,常常会不坚固,你们有方法修修它吗?
学生答复: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表达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构成三角形。细心观看你还会发觉更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并能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及呈现结果进展简洁的表述。结合生活中物体的直观形象,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好处。
三、活动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谈话:每个小组里都有几根小棒,请你试着用它们摆出三角形,边摆边思索:三角形是怎样构成的?
学生观看争论:由三条边按挨次围起来(强调解释重点字眼:围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了解三根小棒是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明白围成的含义,并能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结合自己摆出的三角形进一步观看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
四、活动四:观看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很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一样,可细心的人发觉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认真观看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现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稳固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嬉戏,请同学们扮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来向大家作以简洁介绍。(我是一个三角形,我的特点是……)其他同学依据它的介绍来猜猜它的名字,好吗?
谈话:熟悉三种三角形,你能依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翻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自己总结各种三角形的特点并加以分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进展空间观念。
五、活动五:观看三边,按边分类
谈话: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类,其实它们的边也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小组争论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引导学生用量,对折……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争论)边分类边答复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别状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局部也出名称,请翻开书第42页自学。
(学生自读了解)
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假如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教师这里有很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找找家吗?请翻开书44页,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
(反应、订正)
练习:再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书45页第4题)在地板砖图案中,你能找到哪些三角形?还能找到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知道按边分,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丰富三角形分类的学问。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及特点,以结合名称特点帮忙学生理解记忆两个特别三角形。
六、活动六:结合已知,教学底、高
谈话: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还记得怎样画吗?谁来示范一个?
(学生板书)
谈话:今日我们就在这个学问的根底上学习三角形的底和高。(边画边讲解)任选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看清晰了吗?
【设计意图】以旧知带新知,既复习稳固,又使得新知的消失没那么突然,学生自然轻松地把握,记忆深刻。
七、活动七:回忆整理,拓展延长
谈话:回忆一下,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课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来画一幅画,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类型的三角形,明天我们开个画展,看看谁的画最有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最终布置以三角形为素材作画,寓教于乐,让学生边复习三角形的分类边体会数学带给人们生活的乐趣。
课后反思:
三角形是学生们平日里接触较多的一种图形,在低年级就已经直观熟悉过,因而本课的重点就放在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义和分类上。所学重难点都是由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的,不是由教师讲出来,硬塞给学生。这样做,学生就会主动参加学习,落到实处,效果也好。在整个课堂里,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参加者、引导者。课堂总结也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归纳,这样效果要比由教师包办好。从这节课可以看出
1.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加。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三角形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热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受过程。
学习不仅是追求一个完善的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受,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熟悉和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因而更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去操作,去感知,去思索、沟通,让学生在沟通中碰撞思维,促进思维的进展。
3.准时进展科学评价,鼓励学生全面进展。
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忱,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因而,在评价过程中,我留意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准时对学生的表现进展评价与鼓舞,让学生树立自我认同感,明确努力方向。
数学学习应给学生带来欢乐。数学其负载的功能不仅仅是让学习者记住它,把握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它的欢乐,感受它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学问和技能,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特殊是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同时应不断给学生“胜利”的体验,让学生欢乐地学习。
#503875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稳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握数位挨次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把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加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沟通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学问网络。
4、培育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预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学问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稳固对学问的把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熟悉”这局部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熟悉
2、翻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状况?
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拟难?你最简单出错?
二、复习学问点
1、复习数位挨次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熟悉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拟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2022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9000000()47000000()20222022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熟悉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503882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
一、背景设计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作了比拟详细的要求,经受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把握空间与图形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洁的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熟悉,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等。而“角”的熟悉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但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角”的学问比拟抽象。虽然生活中对角已积存一些阅历。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熟悉。教学起来比拟困难,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经受活动增加学生对角的感性熟悉,创设熟悉和理解数学角的情境。使学生对“角”的熟悉由生活中的详细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概括,进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学情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
1、实际是什么?(认知起点力量)
学生在认知上已经熟悉了平面图形,能够识记平面图形中的角及实物中的角。
2、应当是什么?(认知上到达——使能目标)。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识记角各局部的名称,会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会比拟的大小,学会画角并能实际理解应用。
二学生分析:本班学生根底性学问把握较好,学习力量较强,在撑握已有的学问阅历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发觉,会很好地到达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
1、学问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熟悉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局部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受“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展数学思索。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重点:经受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经受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三突破方法: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借助直观动演示,使抽象为详细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进展。
四教与学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纳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互动沟通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自主建构学问体系。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观性、主动性、参加性。从而“变教为诱、变诱为思、以诱达思”。
三、教具学具的预备:课件、活动角、剪刀、水彩笔、木棒、纸。
四、教学媒体的选用
1、设计思想:第一次熟悉几何图形的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学时必需通过直观形象来帮忙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先熟悉实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经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角,师:你认识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师:是呀!这些角生活中到处可见,而今日我们要讨论的角是数学意义的角,数学中的角是怎么样的呢?教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好吗?
2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
画角:看来大家对角的熟悉有些不同,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
3谈话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意义的角具有仕么样的特点呢?1、说生活中的角
2、指角(选择自己喜爱的图形)
3画角:在纸上试画,说说画的角是怎样的)
为学生学习数学角创设详细情境翻开思路,使学生对角的熟悉由生活中的详细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依据
二、操作感知、自主构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1、演示观看,正确感知:
1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问:你又发觉了什么?
2、画角、课件演示(从一点动身,引出两条直的线)。
3、师:动动小手也画一个角,好吗?
4、师:谁情愿告知大家你是怎样画的。
5、学习角的各局部名称(自学教材)。
6、练习内化、丰富表象、课件演示。
①推断,深化表象(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归生活,深化熟悉。
师:我们已经熟悉了数学意义中的角,所具有的特点,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数学意义中的角。
课件演示(实物图:五角星、扇子、山羊等)1、观看沟通、初步理解角的形成过程
2、学生画角
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
4、汇报角各局部名称
5、学生练习、评价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过程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然后通过看、画、找等多种感官活动初步建立角的表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体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二)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谁的手最巧?
2、师巡察
3、师:通过展现你们发觉了什么?1、做角:用毛线、吸管、小棒等学具做角。
2、沟通做法
3、展现、相互评价
4、议一议做、比、议、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性的多样化,这一过程即稳固对角的熟悉,又为学习角的大小架起了桥梁。
(三)感知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1、引导观看,比拟大小。
师:谁来告知教师,你发觉了什么?
2、创设冲突,引发争辩。
师:你能画一个很大的角吗?
3、在视频仪上展现,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为什么?
4、直观演示:
①课件演示:有两边重合,向左旋转;②拉活动角
5、师:依据观看和活动,上面的角究竟谁大,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观看、说一说哪一个角大?
2、学生画角,小组争论。
3、学生认真观看,感知它的变化
4、学生拉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距离有关)让孩子经受实践活动沟通了学生阅历与学问的联系,获得感性学问并把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穿插开的程度有关,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三、总结观赏延
伸1、师: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受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很多新学问,教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完成板书,熟悉角。
3、观赏—发觉美。
师:同学们,角不仅不数学中被应用,而生活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很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异和漂亮。
(课件演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观赏古建筑物)
4、“小小设计师”用角或者有角的图形拼出你喜爱的图案。1、生谈收获
2、带着音乐,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及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美,培育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学流程
六、自我评价
1、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贯穿与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化简单为简洁,化抽象为详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进的大小,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胜利的欢乐。
2、《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的根底”。为此,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练习中升华,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数学学,用数学的需要。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生活,回归生活。在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的联系时,发觉数学学问的价值,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悠扬悦耳的音乐和一幅幅美的图片和建筑物,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角的广泛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的魁力,从而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503886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挨次。
2.让学生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仔细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看主题图,依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洁地问题直接解答。
(2)依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连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估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展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展安排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展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展脱式计算。
2.小组内相互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察并对学生的表达进展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展汇报,并且相互补充,留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表达。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状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其次种方法,由于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忙理解。
教师要留意这种方法的表达,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把握,主要把握运算挨次。
4.稳固练习
(1)依据教师供应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削减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营销在零售行业中的应用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虚拟购物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长焊颈法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碳纤维管状编织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集成存储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合同范本
- 水电专业承包合同
- 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
- 大型高炮广告牌制作合同
- pcn培训培训课件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过错方财产自愿转让协议书(2篇)
- 监理专题安全例会纪要(3篇)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农业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300道及答案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