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一、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是以电力系统城市电网的电力为动力源,在车辆上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牵引列车组在轨道上运行的一种城市交通牵引动力。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主要由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动车组构成。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组成。(1)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作用是将城市电网的交流电压降压并整流成为直流电压。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电流制均为直流制,电压等级有600~3000V各种不同的等级。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2)牵引网牵引网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和回流线组成。接触网是牵引网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车上的受电器通过与它可靠地直接滑动接触,不断取得电能,以保持电动车组的正常运行。接触网按其结构可分为接触轨式和架空式两种。1)接触轨式是沿走行轨道一侧平行铺设第三轨,电动车组从侧面伸出受电器——接触靴与其滑动接触而取得电能。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2)架空式接触网是架设在走行轨道上部的接触导线和承力索系统。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架空式接触网的组成:(1)支柱与基础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2)支持与定位装置作用: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支持装置包括露天区间用的腕臂结构以及隧道内用的“人”字形、“T”字形和弹性支架结构。在多股道上,支持装置一般采用软横跨,也有个别采用硬横跨。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露天腕臂结构:包括腕臂、水平拉杆、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软横跨:是多股道站场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设备。由两侧的支柱和挂在支柱上的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以及支持和连接它们的零件组成。硬横跨:以金属绗架(钢梁)架设在线路两侧支柱顶上,其下用绝缘子串以悬挂承力索,以下部定位绳来连接定位器。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定位器将接触线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就叫定位,定位器定位线夹与接触线固定处叫定位点。定位点至受电弓中心运行轨迹的水平距离,在直线区段叫之字值,在曲线区段叫拉出值,之字值和拉出值的作用是使受电弓滑板工作均匀,并防止发生脱弓和刮弓事故。作用: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传给电力机车。结构: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吊弦、定位器、补偿装置、悬挂零件及中心锚结等元件。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接触线:是两侧带有特殊沟槽的圆柱型导线。一般采用银铜合金接触线。承力索: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挂起来;般是单芯式的多层绞线。吊弦:接触线悬挂于承力索上起来形成柔性链形悬挂。可以通过调节它的长度来调整接触线的高度。般用青铜线制成环结以增加接触悬挂的弹性。(2)种类: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简单悬挂:由一根或几根相互平行的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特点:弛度大,弹性不均匀,不利于高速运行取流。二、牵引供电系统组成链形悬挂: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悬挂于支柱的支持装置上的承力索上,使其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链形悬挂通过调整吊弦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且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承力索接触线吊弦电力牵引供电的发展目录CONTENTS一、世界电力牵引供电的发展二、我国电力牵引的发展三、电力牵引的技术特性一、世界电力牵引供电的发展

电力牵引最早始于19世纪90年代。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在5.6km的地下铁道实现直流制电力牵引。20世纪初,工频三相交流制和低频单相交流制电力牵引在欧洲相继出现。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电气化铁路出现单相工频交流制。二、我国电力牵引的发展

我国铁路牵引动力电气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即确定采用先进的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流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确定了铁路牵引动力改革的方针是: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城市地下铁道是最早采用直流制电力牵引的领域,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原先主要集中在若干发达国家的少数城市。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解决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化加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些国家将大运量的地铁作为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和战时的人防工程而给予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中等运量的快速轻轨交通。二、我国电力牵引的发展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1952~2007动力来源:煤、水1958~动力来源:柴油代表机型:DF1958~动力来源:电代表机型:SS二、我国电力牵引的发展

三、电力牵引的技术特性

(1)电力牵引的优点1)电力牵引为非自给式牵引动力。2)电力牵引的总功效(做功效率)最高,可显著节省能源并降低运营成本。3)电力牵引列车和车辆噪声小,不排出废气和有害气体,有利于环境保护。4)电力牵引各主要组成环节均为独立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