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二、“闭关锁国”的政策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引言
明朝中期,广东人陈益去安南(今越南北部),当地酋长用甘薯招待。陈益觉得它味道甘美,想带回去试种。可是,那时东南亚各国,严禁甘薯外传。他买通酋长的奴仆,得到薯种,偷偷带回老家种植。后来,福建商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看到当地漫山遍野都长着甘薯,在乘船回国时,用重金私下买了几尺薯藤,缠在缆绳上,涂上泥巴,带回家乡种植。就在他们归乡的那一年,福建发生大饥荒,陈振龙让儿子把薯种献给福建巡抚,建议推广种植。甘薯的种植,逐渐推广开来。
从上面这两件事不难看出,明朝的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清朝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延缓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玉米,原产南美洲。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明代引进的五种作物记忆法:地下的(甘薯、马铃薯、花生);中间的(玉米);顶上的(向日葵)。引进农作物的意义?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增加粮食产量。改善饮食结构。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棉织业丝织业制瓷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青花瓷水行龙纹扁瓶青花瓷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
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大商人:晋商和徽商)一、明清经济的发展3、商品经济的活跃徽商的房舍“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和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
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教材第119页一、明清经济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明朝中期以后地点:苏州、松江等地行业:纺织业特点: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实质: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闭关锁国”的含义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来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往来。“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清朝统治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统治者的妄自尊大
。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防范外来侵略。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二、“闭关锁国”的政策2、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禁海政策。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四口通商
。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一口通商。后来,英国船只几次到宁波贸易,企图在那里建立长期的商业据点。清政府深感疑虑,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二、“闭关锁国”的政策3、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积极方面: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消极方面:与世隔绝,最终落伍
。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二、“闭关锁国”的政策4、闭关政策的影响议一议
我们在理解清朝的闭政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联系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本课知识小结明清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早期的资本家早期的雇佣工人原因过程影响思考1、下列农作物哪些是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⑥葡萄⑦西瓜A④⑤⑥⑦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⑦C答:明朝:八股取士(2分)清朝:文字狱(2分)2.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根据问题请回答:(1)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都在思想上加强了对人们的控制和束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明朝对外关系十分活跃,体现在哪一事件上?该事件有什么意义?(3分)清朝却限制对外贸易,对此采取了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答:郑和下西洋。(1分)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分)
闭关锁国政策(1分)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答: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分)南方相对稳定。(2分)3.(2013∙泰州)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答:印刷术。(2分)
纸币。(2分)
瓦子。(2分)3.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图二图三(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6分)3.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图二图三(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2分)答: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2分)答:闭关锁国。(2分)
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2分)3.材料三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分)导学案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品销售合同书年
- 机械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合同书范本
- 通信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苏州室内装修合同范本
- 铸件加工合同范本
- 销售员合同协议书
- 数据产业能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师幼互动模式的创新研究
- 档案叙事与共情: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 复工复产消防安全培训
-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DG-TJ08-2407-2022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急腹症的诊断思路
- 培训机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带附件)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研究性成果及创新性成果怎么写(通用6篇)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篇
- 土地增值税清算底稿中税协版
- 小区绿化养护方案及报价(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