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徐州五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位素是指()A.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B.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C.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D.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C是电容很大的电容器,当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A、B灯泡发光情况是()A.S刚闭合后,A灯亮一下又逐渐变暗,B灯逐渐变亮B.S刚闭合后,B灯亮一下又逐渐变暗,A灯逐渐变亮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A灯泡和B灯泡一样亮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灯立即熄灭,A灯逐渐熄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4、某物体做初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该物体在时的速度大小为()A.B..C.D.5、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从某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e时间t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电阻不计,外接灯泡的电阻为12Ω,则A.在t=0.Ols时刻,线圈处于垂直中性面的位置B.电压表的示数为6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WD.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则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e=66、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一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从1.8m高出自由下落到蹦床上,若从运动员接触蹦床到运动员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4s,则这段时间内蹦床对运动员的平均弹力大小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A.500N B.750N C.875N D.1250N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C.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D.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E.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B.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C.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D.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10、为监测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面分别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B.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低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D.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须率为(不计空气阻力,)(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重物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某时刻落地.(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12.(12分)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2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10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以下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油膜在坐标纸上约占____个格(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2)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___m2;(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m3;(4)由以上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m.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cm,折射率n=.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cm,CD为出射光线.①补全光路并求出光从B点传到C点的时间;②求CD与MN所成的角α.(需写出求解过程)14.(16分)如图所示,一小滑块(视为质点)从0点以某初速度沿直线OB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3S以大小为VA=2m/s的速度通过A点。已知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3m/s,A、B两点间的距离S=5m。求:(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在O点时的速度大小(3)滑块从O点到B过程的平均速度15.(12分)一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在t=0时刻,木板速度为vo=6m/s,此时将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的右端,二者在0~1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己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物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1,以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若小物块不从长木板上掉下,则小物块最终停在距木板右端多远处?(3)若在t=1s时,使小物块的速度突然反向(大小不变),小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L。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题分析】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核子数不同的原子;A.核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核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中子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而核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故选D.2、A【解题分析】

AB.S刚闭合后,灯泡A与电感并联,由于电感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A灯亮一下,但电感的直流电阻为零,故A灯然后逐渐熄灭,B灯与电容器并联,由于电容器充电,所以B灯逐渐变亮。故A正确B错误;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C中无电流,相当于断路,L相当于短路,所以B很亮,而A不亮。故C错误。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灯与电容器构成回路,电容器放电,所以B灯是逐渐熄灭,A灯与线圈构成回路,所以A灯先闪亮一下然后在逐渐熄灭,故D错误故选:A。3、C【解题分析】

A、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A正确.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故B正确.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故C错误.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该题要熟练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对于晶体有一下特点:①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②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③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如玻璃、松香、石蜡等.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4、C【解题分析】

根据x=at2得物体的加速度为:则2s时的速度大小为:v=at=2×2m/s=4m/s.故选C.5、C【解题分析】

A

.在t=0.01s的时刻,电动势为0,则为中性面,穿过线圈磁通量最大。故A错误;B.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62V,电压表测量的为有效值,故示数为6V;故B错误;C.灯泡消耗的功率P=E2R=3W;故D.周期为0.02s,则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Emsin(2πTt),转速提高一倍后,最大值变成122V,ω=2πn,故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表达式应为:e=122sin200πt(V),故6、D【解题分析】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他刚落到蹦床瞬间的速度为v,运动员自由下落的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故机械能守恒,即mgh=mv2解得v==6m/s选取小球接触蹦床的过程为研究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设蹦床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mg)t=0−(−mv)可得F=1250N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题型是用动量定理求解一个缓冲过程平均作用力的冲量问题,一定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研究过程和正方向的选取;本题也可选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全过程来解答.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CD【解题分析】

t=0时刻两个正弦式电流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均为零,线圈都与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都最大,故A错误;由图读出两电流周期之比为Ta:Tb=0.4s:0.6s=1:3,而,则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1.故B正确;正弦式电流a的瞬时值为:,故C正确;根据电动势最大值公式,得到两电动势最大值之比为Ema:Emb=Tb:Ta=3:1,Ema=10V,则得到正弦式电流b的最大值为,故D正确。8、CDE【解题分析】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因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根据可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宽,故B不符合题意;C、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则P点的振动是加强的,振幅最大,但P的位移不是始终最大,故C符合题意;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E、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造成的色散现象,故E符合题意;9、CD【解题分析】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分蒸发和沸腾,而不是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A错误;一切状态下的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B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D正确.10、BD【解题分析】正负离子向右移动,受到洛伦兹力,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向后表面偏,负离子向前表面偏.所以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低.故B正确,A错误.最终正负离子会受到电场力、洛伦兹力处于平衡,有qE=qvB,即,则U=Bvb.则电压表的示数与磁感应强度、流速及流量计的宽度b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C错误.而污水流量Q=vbc=,可知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注意负离子应该指运动的反方向;知道在电磁流量计中,正负离子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71.002.000.2【解题分析】

(1)[1][2]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位移的增量为定值,均为2cm,而在6、7间增加的位移小于2cm;故说明在6、7间物体即开始减速;(2)[3]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3)[4]计数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物块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得:而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得:因此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00m/s2;(4)[5]设物块的质量为M,而重物质量为m;根据f=μMg再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则有:12、(1)70(68~72都给分)(2)4.4×10-2(4.3×10-2-4.5×10-2都给分)(3)2.0×10-11(4)4.5×10-10(4.4×10-10-4.7×10-10都给分)【解题分析】(1)由图中方格可知,面积超过正方形面积一半的正方形的个数约占70个格;(2)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S1=(25×10-3m)2=6.25×10-4m2

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S=70S1=70×6.25×10-4m2=4.4×10-2m2;

(3)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4)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则分子的直径为:

点睛:本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建立物理模型:油酸分子呈球型分布在水面上,且一个靠着一个,油膜的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从而可以由体积与面积相除求出油膜的厚度.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2)【解题分析】:(1)连接BC,如图18在B点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标为i、rsini=5/10=,所以,i=45°由折射率定律:在B点有:n=sinr=1/2故:r=30°=2Rcosrt=n/c=2Rncosr/ct=(/3)×10-9s(2)由几何关系可知∠COP=15°∠OCP=135°α=30°14、(1)(2)(3)【解题分析】

(1)对AB段,根据v2−v02=2ax求解滑块加速度;

(2)根据v=v0+at求解滑块在O点时的速度大小vO;(3)利用求解从O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题目详解】(1)滑块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有:解得:(2)滑块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有:解得:(3)滑块从O点到B点的过程中,有:解得:15、(1)μ1=0.1,μ2=0.3;(2)2.625m;(3)3.6m;【解题分析】

(1)由v-t图象得到小物块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动摩擦因数;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根据v-t图象得到加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