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教科书
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之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4.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5.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6.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我们经常接触到中国传统建筑,但要是被人问起这种建筑有什么特点,则未必能作出简明而准确的回答。梁思成的这篇文章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点,并作了专业而清晰的阐释,阅读时可以与自己平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作对照。
阅读本文,要注意文章如何用简明而又准确的语言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重点把握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含义;思考为何谈不同的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读完后再想想自己对中国传统建筑是否有了某些新的发现。
学习这篇文章要体会科技论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用严密、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述原理的方法,还要想一想作者的语文素养对他的研究与思考有什么帮助。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除了建筑,陶瓷、漆器等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论著,如南宋蒋祈的《陶记》、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陶延》、当代学者王世襄的《中国古代添器》等。学习提示1、定义:
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2、特点:
①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②创造性。科技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也不失创造性。
③实践性。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任何虚假。科技论文1·交疏结綺窗,阿阁三重阶。
——《古诗十九首》2·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4·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宋)林逋5·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宋)秦观《浣溪沙》6·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处。
——(宋)欧阳修《蝶恋花》8·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唐)杜牧《阿房宫赋》古诗文中的建筑形象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作者简介林徽因简介才女佳人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甚至林徽因的早逝,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少年时的林徽因中年时的林徽因
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游历欧洲,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了本国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梁思成立志写作《中国建筑史》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思成从20世纪20年代游学时立下的志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背景资料课文简析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析题全文的整体结构第一部分(1-2):首先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体系的影响。第二部分(3-13):从九个方面详细说明谈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三部分(14-17):以“词汇”和“文法”为喻,阐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第四部分(18-20):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发扬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第一部分(1-2):首先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体系的影响。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第二部分(3-13):从九个方面详细说明谈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1、(1~2)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2)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2、(3~5)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3)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4)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5)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3、(6~9)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6)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7)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8)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9)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建筑风格中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中国古建筑的装饰特点第三部分(14-17):以“词汇”和“文法”为喻,阐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四部分(18-20):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发扬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小结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结构方法总体特征用说明方法进行论证简析(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一一、个体建筑构成(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
打比方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二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列数字
打比方举例子
作比较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三三、结构方法柱子支撑的亭子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摹状貌
下定义列图表
举例子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五四、斗拱(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摹状貌下定义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五五、举折、举架(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
引用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六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
作比较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七七、颜色的选择——朱红(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八八、部件的装饰作用霸王拳
三福云瓦当脊吻门环(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作诠释中国建筑的特征
之九九、建筑材料的装饰木刻彩漆浮雕琉璃课文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这篇科技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表达了作者弘扬中国建筑优良传统白的热切愿望。主
题
1.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文章首先引入概念,界定“特征”的地域、时间范围;然后介绍中国建筑九个方面的特征,由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让读者对中国建筑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从理论上阐述中国建筑的“文法”,分析中国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可译性”的问题;最后阐述本文的主旨,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对于“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就此完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论述。写作特色
2.语言简明、严密、准确。
比如,在界定特征体系的形成时间时,作者说“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已经”和“基本上”这两个词语准确、严密,符合科技论文的语言特点,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论文的严谨性。
3.合理设喻,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论述得通俗易懂,易于把握。
例如,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时,作者将之比作“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它们属于一个大系统(大家庭)的观点,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在建筑体系中的特点,读来平易亲切。检查学习效果
看看下面这些现代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国家大剧院内红色对称红色屋顶珠海金域廊院小区规划图上海金茂大厦塔式轴对称
重庆人民大礼堂红色屋顶彩绘对称问题探究——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不同类(相同类)的两种事物的比较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5、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6、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8、本文是一篇科技论文,文中却有很多带有浓烈抒情成分的句子,从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角度看,你觉得这些抒情成分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不合适。因为本文是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作者的观点,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要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语言必须严谨准确,不能有很多主观倾向强的抒情句。
观点二:合适。我们应认真体会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要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
亭:本义指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秦汉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十亭一乡。后来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供临时休息用的建筑物,与其本义不同。
榭:建在高土台或水面上(或临水)的房屋,特点是只有楹柱花窗,没有墙壁。
轩:本义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后来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引申为堂前屋檐下的平台,或指廊、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原卷版)
- 《波兰歪屋设计》课件
- 《证券市场概述周》课件
- 玩具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带答案(黄金题型)
- 关于认识实习报告汇编六篇
-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课件
- 《妇产科学绪论》课件
- 《监理工作程序》课件
- 《应用开发和管理》课件
- 青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高空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范本
- 石油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手术后如何防止排尿困难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表格
- 重点关爱学生帮扶活动记录表
- 2021年10月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结构化面试表格
- 地热能资源的潜力及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2023版:美国眼科学会青光眼治疗指南(全文)
- 家长会课件:小学寒假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