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_第1页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_第2页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_第3页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_第4页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名师学案〔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降水的概念、单位和主要形式。2.学会识别“降水量柱状图〞。过程与方法1.用变换学习方式,及时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太原市年降水量柱状图〞,然后由各组代表表达作图过程,学生通过绘图活动,既复习了上节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方法,又开展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降水季节变化的课题活动,开展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二、目标导航〔一〕知识回忆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一年中,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2.______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_____;______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_____。3.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_____气温较高;______气温较低;冬季_____气温较高;______气温较低。4.地势越____,气温越_____,海拔每升高____米,气温下降约_____。〔二〕预习热身1.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统称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测定日降水量需要用到________和________。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教师点拨: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思考感悟:三、活动与探究一〔一〕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内容:降水量的测量。方式:自学教材,并结合教师补充内容进展探究。〔二〕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方式:1.自学教材图4.7和图4.8,理解图的含义。2.教师补充日降水量的测量方法。3.用类比的方法推算出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年计算量的计算方法、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三〕评价与交流〔启示〕活动与探究二〔一〕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内容:降水的季节变化。方式:采用实验法、析图及归纳总结法完成任务。〔二〕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方式:1.学生课前每小组准备12个饮料瓶或试管,上面标上月份和刻度〔代表降水量毫米的数值〕,带上不同颜色的水溶液。2.教师提供热带、温带和寒带任何一带的年降水资料。3.做实验要求:⑴你想做哪一个地区的气象观察员呢?请选择。⑵将水溶液按比例注入十二个试管中。⑶计算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⑷通过观察,总结出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⑸素描该地年降水量柱状图。4.展示作品,小组间比拟、互评,有无刻度、单位,是否美观,比例是否恰当等。5.总结评出哪个小组的同学是合格的气象观察员。〔三〕评价与交流〔启示〕四、稳固提高〔一〕达标自测4.人们常用____________〔图〕,表示降水的____________变化规律。5.在天气预报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体验,说说不同的降水情况下你看到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感受?〔二〕稳固提高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降水就是指降雨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2.我们所在的山西,其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雨B.冰雹C.雪D.霜3.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储水瓶B.储水筒C.雨量器D.盛水器4.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图是〔〕A.降水曲线图B.降水量柱状图C.降水扇状图D.等降水量线分布图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日降水量B.月降水量C.年降水量D.降水的季节变化6.根据某地气候资料,完成以下要求。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mm〕51022477181135169112572412〔1〕根据表中资料在右图坐标网中绘出各月降水量。〔2〕降水较多的月份集中在___、___、___三个月,降水较少的月份集中在___、___、___三个月(3)你能说说该地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吗?〔三〕我的疑惑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课外阅读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霰、冰雹等。一般把近地气层中水汽直接凝于物体上的霜、露也作为降水物统计于降水量中。大气中的水分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局部组成的。大气中的水分,主要来自海洋,以及大陆上江、河、湖沼、水库、潮湿物体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水汽进入大气以后,由于它本身的分子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分散于大气之中。云、雾、雨、雪、冰雹、霜、露等,就是大气中的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形式。例如,大气降水,如果温度在0_℃以上即为雨;温度在0_℃以下是雪;空气强烈抬升,那么可能形成冰雹;空气中水汽到达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为雾或云。可见大气中的水分变化是天气变化的主要方面。雨为滴状的液态降水,主要由云中冰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撑而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液态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的。雨滴也有足够重量,下降时清楚可见。降雨时的云多为雨层云〔或高层云〕,均匀地密布全天,有时是积雨云。雪由冰晶组成的六分支的星状、六角形状或柱状的固体降水。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有时夹有针状结晶,不很冷的时候,很多雪花融合成团〔像棉絮〕。从雨层云〔或高层云甚至卷层云〕下降的雪是连续的,降雪强度无急剧变化。降雪时天空大多是均匀密布的云层。雹为透明的球形或略呈圆锥形的冰状降水现象。小冰雹直径约2~5毫米,大的冰雹直径大于5毫米。雹是开展得特别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持续时间不长,降落的范围也不大,但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下,冲击力很大。因此往往损坏房屋、果树、庄稼,伤害人畜,是灾害性天气之一。霰为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团状降水,直径约2~5毫米。由过冷水滴碰在冰晶〔或雪花〕上冻结所致,通常在温度近于0_℃时降落,常见于下雪之前或与阵性雨雪同时降落。划分降雨等级的标准降雨等级24小时降水量〔毫米〕小雨0.1~9.9中雨10.0~24.9大雨25.0~49.9暴雨50.0以上形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旋的开展、锋面活动、强烈雷雨及台风影响等。地形的影响也会促使暴雨的形成。我国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南方地区在春季和秋季也有出现。根据降雨状况判断降水强度在没有测量雨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当时的降雨状况来判断降水强度。小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